太極之光,世界共享!

2020-12-23 焦作晚報

12月19日(周六):多雲間晴,偏西風3級~4級,-8℃~5℃

12月20日(周日):晴天間多雲,偏西風2級~3級,-7℃~8℃

這是一束光。

從河洛交匯、黃河之北的清風嶺上冉冉升起,帶著千百年來古老的中華武術智慧,沉澱著剛柔相濟的太極精神,閃耀在世界的舞臺上。

這是一束太極之光。

全城歡慶太極拳申遺成功 焦作日報全媒體記者 宋崇飛 攝

昨晚,太極拳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的消息從遙遠的牙買加首都金斯敦傳來。世界,從此太極!

這束太極之光,已然勢不可當。

這一束光,閃耀著文化自信的光芒。

習近平總書記說,泱泱中華,歷史悠久,文明博大。中華民族在幾千年歷史中創造和延續的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的根和魂。

具有鮮明中國風格和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獨特韻味的太極拳,作為河南省首個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中國傳統武術中首個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無疑是太行的根、黃河的魂,乃至於整個中華民族彌足珍貴的文化瑰寶。

這瑰寶,源自懷川,發端於古溫。

一代宗師陳王廷,或許從未想過數百年之後的今天,他在東溝之中冥思悟道、苦心修為的一招一式、一拳一腳,會超越種族、跨越國界,代表「共享太極、共享健康」的大夢想,成為照亮世界的中國文化之光。

全城歡慶太極拳申遺成功 焦作日報全媒體記者 宋崇飛 攝

文化興國運興,文化強民族強。這一切,在數百年後的今天,顯得如此順理成章。太極的舞臺,從此不單單屬於古溫大地的陳家溝,不單單屬於以「一山一拳」為地域山水人文品牌的焦作,不單單屬於陳式、楊式、武式、吳式、李式、和式、王其和等太極拳紛呈的「七大社區」。

這一束太極之光將翻過高山、跨越大洋,在精彩的世界舞臺上,代表中華民族儒雅自律、外柔內剛、不屈不撓的優秀傳統文化基因,「武」動出中國範兒十足的英姿颯爽。

這一束光,是與「黃河大合唱」同頻共振的懷川之光。

靜如太行、動如黃河的太極拳,依太行而生,臨黃河而成,是黃河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更是「黃河流域的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這一國家戰略的重要文化支撐。

與「新時代黃河大合唱」同頻共振的太極拳,曾在G20杭州峰會上精彩亮相,曾在世界百城千萬人太極拳展演活動中點燃千萬人的太極夢想,曾在「一帶一路」太極行活動中「武」動中國風,用「太極語言」講述充滿太極哲學智慧的精彩中國。

一次又一次的精彩亮相,讓源自懷川、代表中國、走向世界的太極拳,點亮了180多個國家和地區、4億習練者共享太極的璀璨光芒。而對於傳承太極、發揚太極,不遺餘力在一屆又一屆的「一賽一節」之中推廣太極、普及太極的發源地焦作來說,這一束光,是屬於明天、屬於未來的發展之光。

全城歡慶太極拳申遺成功 焦作日報全媒體記者 宋崇飛 攝

分一束太極之光給全世界,留一分發展之光給我們自己。

當「太極拳」和「雲臺山」兩大世界品牌交相輝映,當融太極拳交流、文化旅遊、經貿活動為一體的「一賽一節」強勢發力,當「一山一拳」的地域文化旅遊升級為「兩山兩拳」的雙城融合示範,焦作的太極,必將引領文旅的深度融合;太極的焦作,也必將在高質量發展之中注入更為炫彩的太極之光。

「世界太極城·中原養生地」的城市夢想,在這一束勢必恆久閃亮的「世界級」光芒裡,終會照進現實,成為377萬太極故裡百姓倍感自豪、安享健康、共享發展的幸福之光。

焦作晚報編輯部

版權所有:焦作日報社 網際網路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41120180801

總編輯:王靜鋒    

執行總編輯:王 言  編 輯:梁易凝

執行主編:馮新瑞   校 審:薛 瑩

責 編:從華傑

恭喜太極拳申遺成功!

相關焦點

  • 遼寧文化共享頻道:【話說名家】《張志俊:天人合一話太極》
    遼寧文化共享頻道,即將在3月23日13:35和17:36播出《天人合一話太極》,請喜歡太極拳的朋友屆時觀看。
  • 【拳館動態】陳正雷大師南巡話太極 ——「太極之光」系列講座之「太極拳的源流文化和養生內涵」
    正中舒展,松沉圓活,閃轉騰挪,躥蹦跳躍,柔中寓剛,剛中蘊柔,這就是一代太極宗師陳正雷的拳韻.一位65歲的長者,以拳宏道,知行合一,激勵著我們,感動著世人!2014年11月19日晚19:30陳正雷大師將親臨廣州將這份感動帶給我們廣州拳友,為我們帶來「太極拳文化與養生」專題理論講座,與大家分享太極拳源流文化和養生功效,並攜長女陳娟及粵港地區陳正雷太極體系眾弟子,與珠三角的「雷粉」們零距離互動,「太極之光」廣州站即將拉開序幕。
  • 【和太極再創大馬紀錄】陽光孩子,未來希望!全民共享太極,促進社會和諧大型慈善活動在馬來西亞舉行
    (馬來西亞)控股有限公司承辦的【陽光孩子 未來希望】全民共享太極,促進社會和諧大型慈善活動在馬來西亞安邦二小舉行。▲安邦二校校長許慧玉女士致辭許慧玉校長表示,非常榮幸與中國太極文化國際交流中心和馬來西亞慈善基金會聯辦【陽光孩子 未來希望】全民共享太極,促進社會和諧大型公益慈善活動,這項活動將列入大馬紀錄大全,因此對家長們和同學們有幸參與此次活動
  • 盤古說:要有光,於是盤古站起來了,就有了光(太極生兩儀)
    中國古代神話傳說中的盤古開天闢地就很好的講述了太極生兩儀的現象,傳說是這樣的:很久很久以前,天和地還沒有分開,宇宙混沌一片。有個叫盤古的巨人,在這混沌之中,一直睡了一萬八千年。盤古,又稱盤古氏,混沌氏。是中國傳說中開天闢地創造人類世界的始祖。
  • 「中國太極第一村」陳家溝 盛大慶典驚豔世界!
    而在陳氏太極拳基礎上發展出的80多套拳術、器械套路和20多種推手方法,現已傳遍150多個國家和地區,習練人數達到4億,陳家溝也成為享譽世界的「中國太極第一村」。 人們揮舞起國旗,擂響12面得勝大鼓,數千名見證了這一歷史性瞬間的現場群眾難抑心中激動,無不為之歡呼吶喊、熱淚盈眶。
  • 大型紀錄片《太極中國之太極宗師》開拍 再現太極魅力
    圖一:《太極中國之太極宗師》開機儀式暨新聞發布會現場3月29日上午,由河南998集團、步先影業出品的大型非物質文化遺產紀錄片《太極中國之太極宗師》在鄭州舉行新聞見面會。《太極中國之太極宗師》導演陳勇現場,《太極中國之太極宗師》導演陳勇介紹稱,這是國內首部以國際視角聚焦「陳氏太極拳」起源與傳承發展的大型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紀錄片電影。
  • 全國人大代表徐衣顯:讓太極從「中國拳」變成「世界風」
    在國際疫情持續蔓延之時,我們發揮優勢,用太極拳助力全球抗疫,積極發揮我市駐義大利、英國、希臘文化旅遊宣傳推廣中心和太極拳機構的作用,教授當地民眾練習太極拳,鍛鍊身體,提高免疫力,抗擊疫情,受到多國廣泛歡迎。」徐衣顯說。義大利斯基奧陳炳太極院院長布魯娜的反饋讓人印象深刻,她說:「因為疫情,義大利不得已封城,我身邊的人對此都感到十分恐慌。
  • 文化十分丨傳太極之韻 展文化之美 ——陳家溝
    至此,我國共有42個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冊),居世界第一。作為首批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如今太極拳已風靡全球,全世界習練者超三億之多。薩吉是一位來自以色列的電腦工程師,七年前他看到一部講述陳家溝太極拳的電影而愛上了太極拳。如今,每年他都會來陳家溝學習太極拳,今年他還帶來了妻子和女兒,讓她們一起來中國感受太極文化。
  • 太極「入遺」,世界矚目
    黃河文化、太極文化作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強大的生命力和影響力。隨著太極拳申遺成功,太極文化必將進一步發揚光大,走向世界,造福人類。 太極拳自誕生以來,現已傳遍150多個國家和地區,習練人數達4億之眾,成為世界上習練人數最多的一項運動,也成為文化交流與人際交往的紐帶。
  • 古城功夫大隱,活在太極世界裡的人生
    太極傳統文化寶庫中最值得珍視的是優秀傳統太極拳家。在他們有生之年,好好向他們學習,好好繼承他們的功夫,珍視、珍重、珍惜。對離開我們的拳家,要認真繼承、弘揚他們的功夫,太極香火,代代相傳,這樣太極之光才能綿恆輝煌。本文作者王文國先生以真摯情感,記述他的老師崔玉潔先生的太極人生,其中滲透著兩代人對太極的感悟與情懷。]
  • 香江群音之太極宗師·太極樂隊
    確實,鄧建明花名「大口仔」,一張大嘴能把話筒吞下,而一頭捲髮顯得更是另類,比之黃家駒、葉世榮等眉清目秀,顏值差了不少。這個傳言其實太假,陳健添1986年才成為Beyond經理人的,彼時鄧建明在太極呆得好好的,跑去Beyond作甚?至於唐奕聰、朱翰博,則與兩個搖滾青年盛旦華、劉賢德,組成了一支新樂隊,名曰太極。不錯,這便是太極的雛形。
  • 啟迪之星壹計劃企業齊動體育:「星」時代的太極發展探索
    啟迪之星壹計劃企業上海齊動體育發展有限公司,星太極首席總教官郭昌武以「「星」時代的太極發展探索」為主題做了精彩分享,並帶來了一場別開生面的線上太極體驗課。線上匯聚太極名家與知名品牌,為全球太極文化愛好者及慢病患者打造太極社交公益平臺。
  • 結緣太極,暢享太極
    非常感謝老師給我這個機會和大家交流,但作為一名太極小白站在這裡,我誠惶誠恐,也就是跟大家分享一下我的心得。最早聽說「太極拳」是在看電影《太極張三丰》的時候,那神秘莫測的太極八卦圖,仙風道骨的太極傳人,剛柔相濟的太極功夫都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沒想到有一天我竟然也能與太極拳結緣。
  • 解讀命局《共享象》重點內容
    共享一詞出自《東周列國志》。(齊)景公曰:「相國政務煩勞,今寡人有酒醴之味,金石之聲,不敢獨樂,願與相國共享」。共享就是分享,將一件物品或者信息的使用權或知情權與其他所有人共同擁有。如共享單車、共享雨傘、共享數據、共享辦公、共享經濟等,「共享」己成為當下最受青睞流行語。
  • 《太極宗師之太極門》開機 引領青春武俠美學
    集結「最強幕後陣容」    《古劍奇譚》製作團隊原班人馬傾力打造    《太極宗師之太極門》由蘇小平擔任製片人,羅頌烈監製,著名導演何澍培執導,陳明、閆鳳祥、張鵬宇編劇,加上《古劍奇譚》《活色生香》《少年四大名捕》等熱門劇集的幕後班底,致力於將《太極宗師之太極門》打造成一部高顏值、高水準的民國傳奇大片。
  • 《太極宗師之太極門》展「國術威力」揚民族精神
    舉報 《太極宗師之太極門
  • 普瑞照明:光之使者
    自此,人造光源便成為人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人們用光碟機趕黑夜、用光妝點世界、用光扮靚生活,甚至用光改變世界…… 其中,有群人被稱為「光的魔法師」--光的使者,普瑞人,正是這群人中的佼佼者。漫步於城市之心,憑著燈光導引構建的「點、線、面」,很容易將代表「古蜀文化」、「太極文化」、「水鄉文化」的太陽神鳥、太極八卦圖、太極魚眼噴泉等元素凸顯,向人們講述蜀中悠久的故事。 其中,太極魚眼雕塑用藍綠色光詮釋古蜀三星堆的青銅文明,魚眼下方的水池,藍白色光緩緩爍動,兩條象徵長江和黃河的金色盤龍由下而上、一閃而過,彰顯出盤龍出海的雄偉氣勢,昭示著五千年中華文明的生生不息。
  • 陽春四月,龍虎山世界最大太極豆花,連央視都驚動了!
    4月18日-21日,CCTV-7、JXTV「尋找道鄉食神」節目組將在龍虎山景區進行專題拍攝,深入景區,走進巷陌,深入挖掘拍攝龍虎山民間美食製作過程,追尋龍虎山「世界最大太極豆花」的身影,為大家解開道教養生美食的神秘面紗。
  • 是時候認識一下太極之源寶雞金臺
    是時候認識一下太極之源——寶雞金臺......太極之源太極源文化景區是張三丰的第一道場太極源景區是張三丰的第一道場,太極源景區因為張三丰在此修道而聲名遠揚,並成為張三丰的祖廟,張三丰也因此成為太極源景區的正神。
  • 不能容忍太極敗類!太極之王怒噴武氏陳勇:你那是練的什麼玩意兒
    近日,太極拳入選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目錄,對所有的太極人來說是一件臉上有光的事情,也是即將推動太極拳文化在世界範圍內傳播的一個催化劑,國內各大太極門派諸如陳氏太極的王佔海、王戰軍等人均通過社交媒體進行慶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