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體向上的18種難度鍛鍊法,你能做幾種?

2020-12-23 網易新聞

除了伏地挺身,難度更進一步的引體向上,也有著如此之多的變式種類,每種都針對不同的肌群作用。在標準做組的條件下,看看你能完成哪一種。

背闊肌的主要作用是圍繞肩關節的內收和超伸,但它的第二個作用是它可以改變任何姿勢,訓練到其他肌肉。背闊肌力量增加,能夠使脊椎和下骨盆的姿勢穩定性增強。

核心穩定性的增加意味著要做更多深蹲、平板臥推和硬拉,同時全身力量也得到增強。簡單地來說,強壯穩定的背闊肌可以讓你全面地利用更多肌肉。

1、引體向上(窄握)

背闊肌下部

2、 引體向上(寬握)

背闊肌中上部

3、 突擊隊引體

二頭肌

4、 擊掌引體

爆發力

在啟動引體向上的時候,張力首先會用來穩定肩膀,確定你不靠韌帶和肌腱的力讓身體懸掛在空中。擠壓肩部到達外旋,可以讓背部感受到張力,使動作更好地開始。

調動快肌纖維,當你的胸部越靠近杆子,向心收縮感越強。在動作的最高位擠壓兩秒,最大限度地增加二頭肌、背闊肌和後鏈肌肉組織的收縮。

對於任何引體變式動作,助力帶都是進階道具,所以新手離它遠一點,助力帶減少了完成一組引體所必須要掌握的握力。當你能自重做任何變式的引體15次以上,你才有使用拉力帶的權利。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相關焦點

  • 引體向上的5種變式,幫你塑造真正的「虎背熊腰」,看你能做幾種
    今天我們暫且不說別的動作,就背部訓練而言,除了硬拉,還有一個更重要的動作,它就是引體向上。眾所周知,引體向上是訓練背部肌群的王牌動作之一,深受很多健身達人的喜愛,它難度極強,但它同時收穫的健身效果也絕不一般,而且無論是在力量、肌肉、還是體能方面,它都有著非常顯著的效果。
  • 如何實現引體向上零突破,了解循序漸進法,讓你成為引體向上高手
    所以在此之前,我們需要先知道應該如何去實現引體向上零突破。想要突破引體向上方法有很多種,那麼今天在這裡小編比較推薦循序漸進法,也就是說先練習其他的訓練動作,通過這些動作增強我們背部肌肉的力量,增強手臂肌肉的力量,增強整個引體向上的流暢性,就能幫助我們完成標準的引體向上。
  • 這9種引體向上,能做5個以上就是大神!健身大牛姐夫帶你練背肌
    他的視頻在外國的社交媒體上特別火,本身他就是物理治療師,而且自己又把體脂練得非常低,經常是處於那種常年低體脂肪的情況下,然後講點健身的知識都是以自己身體為標本直接在上面做標記。今天想分享他的幾個練背的引體向上,總共有9個,難度為9層吧。你可以完成幾個?
  • 你,為什麼️個引體向上也做不了?
    2 如何從零開始做引體?強化你的相關肌群力量!控制你的體重!從助力引體做起:找器械、找朋友、找彈力帶引體向上,背部經典訓練動作之一,也是彰顯你肌肉力量最直接的一個動作!男生做,霸氣十足;女生練,英姿颯爽!
  • 「引體向上做不了,先練伏地挺身」的說法是否科學?
    可說,引體向上和伏地挺身是完全不同的力量訓練方式,這兩種訓練方式的形式都比較獨立,沒有哪一種更容易(比如鑽石伏地挺身),哪一種更難(反握引體向上更容易),或者說練習的方式對另一種有幫助。應當說,引體向上和伏地挺身可以同時進行,這樣可以使手臂的力量,胸背的力量能夠全面提升,也有利於增加肌肉的圍度。
  • 日本小姐姐直播做引體向上,網友的關注點卻在...
    這位妹子來自日本,她酷愛拉引體向上某天,她隨手錄下了自己引體向上的視頻然後又隨手傳到了網上沒想到...視頻火了,而且是大火僅靠一手引體向上,小姐姐圈粉11萬這也讓她更熱衷於分享自己的訓練視頻了除了常規的引體向上之外她開始挑戰更複雜的變式引體向上
  • 每天都練引體向上,科學嗎?健身教練:一周練一次才不科學
    「我一個星期練一次引體向上,多久能從10次突破到20次?」「大概一年左右。」我回答他。這個答案他很滿意,一年能突破到20次引體向上也可以了。但是我說謊了,因為一個星期練一回引體向上,一年下來估計次數一個都不會漲,也有可能漲兩三個。
  • 引體向上,如何從零開始?
    引體向上的難點在於,背部是引體向上的主要發力點,而背部肌肉恰恰是我們平時用到比較少的肌群之一,所以有的官兵引體向上完成不好,也就不難理解了。沒有經過專門訓練的話,連一個都做不了的也大有人在。當然,練習引體向上的好處頗多。它可以牽引拉松腰骨,對青少年的脊柱側彎有糾正的作用,對治療成年人的腰椎間盤突出、腰肌勞損也有效果。
  • 21歲大學生美女宿舍練8塊腹肌,從零開始,女生也能做的引體向上
    ,拉住床沿再來個水平軀體引體向上,對這位妹紙來講更是小case,再來挑戰一下大部分男生都不敢輕易嘗試的單臂引體向上,簡直對妹紙來講更是小試牛刀。就連上床鋪的方式都與別人不同,其他人走梯子,馮麗雙手發力直接引體向上……看得妹紙這麼「生猛」不少網友都沉默了,特別是一些說自己沒有時間,沒有精力健身的人,這位妹紙可是實實在在的做到了將健身融於生活,萬物皆可成為健身器材啊,如果你覺得她的運動能力只局限於寢室裡的話,那就大錯特錯了,來到真正的單槓上才能彰顯她的實力,一口氣40個引體向上像玩一樣,挑戰難度更大點的拉高引體也不在話下,據馮麗自己講堅持健身的時間有
  • 做一個引體向上都特別難?教你一些鍛鍊方法,輕鬆拉上去
    引體向上對我們背部肌肉群的練習,有著非常好的刺激作用。但是在我們鍛鍊的時候,往往有很多鍛鍊者一個都拉不上去,這就導致引體向上這個動作在初學者的人群中應用了解的並不多,其實我們可以對引體向上做一些變形和加一些輔助的練習,堅持下去,很快就能夠完成標準的動作。今天給大家分析介紹一下引體向上這個動作,趕緊學起來吧!
  • 教你一個月解鎖引體向上!彈力帶輔助詳解:全面指南
    引體向上,是最好的上半身鍛鍊之一。可做它的人,太少了!因為,難度令人望而生畏。其實,引體向上是需要一定技巧的。當掌握了技巧,引體向上再也不是阻擋我們提升運動表現的障礙了!此文寫給還未能做一個引體向上的初學者,以及可以做1-9個引體向上、急需進階的朋友,本文將展示如何巧用彈力帶,快速解鎖引體向上在阿李看來,任何一個健身的朋友,無論男女,特別是想進一步雕琢線條、想纖腰的女生,都應該嘗試引體向上。為什麼?
  • 那些只在家做伏地挺身和引體向上的人最終能練成什麼樣?真相在這裡
    不過客觀上說,在家依靠自重訓練和在健身房訓練其實還有很大差別的,每一種訓練都有它的特點,但問題在於很多人認識不到這些特點,忙活一陣子才發現自己所做的努力和最終的目標有很大的偏差,那麼我們來分析下那些只在家做伏地挺身和引體向上的人最終會變成什麼樣?
  • 1個引體向上都做不了的該如何練背?7個你在家能做的動作幫助你!
    #前言這段時間跟大家分享了好幾套Hiit訓練,對於Hiit上篇文章我也表明了態度:不用每天都做,只需要在你覺得熱量攝入過高的情況下做幾組就可以!肌肉含量增高,就算你不動也能幫助你消耗更多的熱量!但是在你條件允許的情況下,練背還是需要多做引體向上,引體向上絕對是你背部乃至上半身力量訓練的動作之王!引體向上全部教程:第一步:
  • 日本妹子直播做引體向上,千萬網友圍觀,畫風太猛,這身子我饞了
    話說女生這樣輕易的做引體向上,你見過嗎?然後走到單槓下方,起跳、抓槓,一個標準的引體向上就這麼完成了,動作之流暢真的讓人覺得賞心悅目。網友們可能是第一次見到這樣的引體向上,紛紛評論留言:1、一個都拉不起來的我為什麼會點進來2、有本事轉過來做!
  • 為什麼高位下拉可以80公斤做組,但卻做不了引體向上?
    收到了這麼一個提問:「為什麼我高位下拉可以80公斤做組,但是拉不起來引體向上?」我看到這個問題,開始是有點不信的,因為繩索高位下拉那個器械,最大重量就是80公斤,有些健身房還沒有80公斤。那麼我們來分析一下,為什麼高位下拉可以整80公斤,但是引體向上卻拉不起來?首先,體重太大了假如你高位下拉整了80公斤,但是體重卻有90公斤,那當然引體向上負荷比高位下拉要重多了。還有就是,假如你高位下拉整了80公斤,但是你體重80公斤,看起來跟體重一樣。
  • 50歲大叔唯獨對「引體向上」特別鍾愛,挑戰900個不在話下,你能做多少個?
    其實只要你稍加觀察在健身房或戶外公園你會發現很多上了年齡的人都在堅持鍛鍊講真如果你願意你可以年齡真的只是一個數字「我也不知道做這麼多引體向上意義在哪兒它能幫助我增加後背肌肉圍度嗎?或許吧,但受傷的可能性會更大一些練背肯定有更好的方式儘管如此,我卻沒有動力和欲望去健身房舉鐵」所以在他的練背動作中除了引體向上還是引體向上,也有負重引體向上
  • 63公斤小哥挑戰背著老婆做引體向上,經過57天的努力後……
    但是結果令所有人都大吃一驚,平常不要說引體向上,連雙力臂也早已不在話下的小哥,第一次挑戰就失敗了!具有攀巖精神的小哥哪能就此放棄,他下定決心,決定給自己制定訓練計劃,看看經過長時間努力後的自己能不能完成這個挑戰。第一步:確立目標小哥的重量是63公斤,小哥老婆的重量大約是小哥自身重量的70-80%。小哥的目標是完成50公斤負重引體1次。
  • 伏地挺身練不下去了練引體向上可行麼?
    ,那麼肌纖維的利用率會越來越高;所以,即使當天只有一個肌肉群的訓練計劃,通常也會用3-5種不同的動作來全面針對它。比如說,目前你的肌肉承受能力是15KG15RM,也就是在15個範圍的時候肌肉必須要休息,才能繼續進行下一組,那麼隨著你的強度增加,當你20KG也能舉起15個時,再回過去用15KG的負重就不止是15個了,而是要更多一些。引體向上和伏地挺身是常見的健身運動,健身可以增加肌肉含量,提高我們的身體素質,讓我們擁有一副好體格,對生活更加積極向上、充滿意義。
  • 一條彈力帶,搞定雙力臂,前提是你能做10次引體向上
    我去年的時候就已經搞定了雙力臂,當時我的基礎算是比較好的,能做10次引體向上。但是也有人這樣反映了:「我可以做15次,狀態好的話可以做20次引體向上,但是我還是整不了雙力臂,為什麼?」花錢啊,大哥。你跟雙立臂之間就差一條27塊錢的彈力帶。
  • 引體向上訓練可以鍛鍊臂力嗎?
    對於引體向上,則採用拉力和抓握。引體向上時,在手臂的發力部分,張力主要由肱二頭肌、肱骨肌和肱橈肌收縮產生,而抓握力主要由前臂產生。因此,當肱二頭肌發達,握力足夠時,有利於做引體向上。抓握不足,常使人遇到兩種情況:一種是身體不能懸吊在單槓上,因此做引體向上也就無從談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