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只在家做伏地挺身和引體向上的人最終能練成什麼樣?真相在這裡

2020-12-24 健身小瑀

很多人都希望通過健身來改變身材,但是有一大部分人是不願意走進健身房的,他們認為在家做做伏地挺身和引體向上也可以把身體練得很好,何必要花錢去健身房呢?不過客觀上說,在家依靠自重訓練和在健身房訓練其實還有很大差別的,每一種訓練都有它的特點,但問題在於很多人認識不到這些特點,忙活一陣子才發現自己所做的努力和最終的目標有很大的偏差,那麼我們來分析下那些只在家做伏地挺身和引體向上的人最終會變成什麼樣?

肌肉維度

首先第一點,在家做伏地挺身和引體向上的人,他的肌肉圍度肯定是不會特別大,當然這個事情因人而異,每個人都有每個人的標準,如果你認為依靠自重練出來的肌肉是大的那就是大,但如果你和雜誌或者電影裡的肌肉男比的話,自重健身練出來的肌肉就是小的。

自重健身最大缺點就是訓練負荷的限制,而訓練負荷太小肯定不會讓你獲得一個非常滿意的維度,下面我來說說原因,我們先從肌肉的結構分析,如果你有一點解剖知識的話,你會發現幾乎每一塊大肌肉的周圍都會生長著一塊兒和它功能相似的小肌肉,比如背闊肌的上端就生長著一塊和它功能相似的大圓肌,所以大圓肌也有個外號叫「二背闊肌」,還有肱二頭肌的深層有一塊肱肌,它的作用和肱二頭肌很相似,也能夠幫助我們做出屈肘動作,以及在肱三頭肌的肌三塊肌肉當中,長頭是最大的一塊肌肉,而外側頭和內側頭雖然塊頭不大但都和長頭一樣,具有著伸肘的功能。

肌肉這麼生長是有它的道理的,我們的身體對於能量的消耗的把控是非常嚴格的,它能消耗較少的能量來幫助我們完成任務,絕對不會消耗更多的能量,那麼在訓練中如果身體調動起來的是大肌群,那身體消耗的能量就多,如果調動起來的是小肌肉,身體消耗的能量就少,而身體募集肌肉的類型是根據訓練負荷來定的,身體遵循著先募集小肌群後募集大肌群的原則,也就是說你訓練中使用的重量太小的話,大肌群是不會發力的,畢竟殺雞焉用宰牛刀嘛!大肌群得不到鍛鍊自然就不會生長,小肌群雖然鍛鍊到了,但它又能長多大呢?所以我說自重的訓練負荷太小,身體沒有調動大肌群的必要,當然維度就小。

而從另一方面來看。不同的訓練次數對於身體的改變也是不同的,這裡的訓練次數指的是使用某一個重量訓練能完成最多的次數—也叫RM。如果用這個重量你只能完成1到5次訓練的話,那麼你的肌肉力量會得到提升,如果能完成8到12次訓練的話,那麼你的肌肉圍度會得到明顯的提升,如果你能完成超過20次的訓練的話,你的肌耐力會得到提升,總體來說,用大重量能夠募集更多的快肌纖維,而用小重量能夠鍛鍊到更多的慢肌纖維,慢肌纖維和快肌纖維的特點我們都知道,慢肌纖維的維度要比快肌纖維小得多,但是耐力強。

而依靠自重訓練的話,我不相信你伏地挺身只能做10次或者20次,你會隨著訓練能力的提高讓訓練次數逐漸的增加,其實對於一個健康的成年人來說,伏地挺身單組的訓練次數起碼能達到50次,而50次已經達到了肌耐力訓練的區間了,所以說在家做伏地挺身和引體向上,你訓練的是肌耐力,並不是肌肉的維度。

平衡能力會變強

伏地挺身和引體向上是閉鏈運動,身體被固定的一端是四肢,這就使得身體與支撐物的接觸面變小,那麼動作的穩定性會下降,而身體在這種條件下運動自然會發展出良好的平衡能力。

除此以外在健身房訓練的時候我們使用的器械都是規則的物體,比如槓鈴、啞鈴都是重量在兩端的規則物體,固定器械更是沒有平衡性可言,但是做伏地挺身和引體向上的時候我們的訓練負荷是自己的身體,而人體是一個不規則的物體,我們為了控制好自己的身體自然會挑選合適的支點來支撐,比如做單手伏地挺身,如果你有一點伏地挺身基礎的話那麼經過指導,在一天之內肯定能學會單手伏地挺身,其實單手伏地挺身並不難,難點在於找平衡點,把發力的那隻胳膊放在合適的位置上,自然就能把身體支撐起來,所以徒手健身考驗的是身體肌肉的平衡能力以及自身尋找平衡點的能力。

心肺功能會變強

我們在健身中會產生兩種疲勞,一種是神經疲勞,另一種是心肺疲勞,神經疲勞和心肺疲勞是根據訓練負荷決定的,訓練的重量越大,神經越容易疲勞,訓練重量小,對心肺的考驗性就大,神經疲勞的恢復時間比心肺疲勞的恢復時間長得多,最明顯的例子就是運動員做大重量的力量訓練時,組間的休息時間常常是2—5分鐘,做中等重量的訓練時組間休息時間通常是1分鐘,而做小重量的耐力訓練時組間休息時間僅為30秒,所以自重訓練絕對屬於肌耐力的訓練範疇,那麼這種訓練對心肺功能的考驗性就大,訓練者長期訓練的話自然會發展出良好的心肺功能。

結語

綜上所述,在家僅做伏地挺身和引體向上的人,具備以下特點:

肌肉維度相對於健身房訓練者會小很多,但是肌耐力強身體的平衡能力強心肺功能強那麼以上3個特點不知道是不是你想要的,如果不是請儘快的更換訓練項目,不要再異想天開的以為在家裡每天做做伏地挺身就能變成肌肉男,那樣不現實。#百裡挑一#

相關焦點

  • 「引體向上做不了,先練伏地挺身」的說法是否科學?
    二、肌肉收縮方式不同引體向上和伏地挺身動作都是骨骼肌受刺激、收縮、牽拉的特點,每個動作的完成都是由兩組肌肉共同配合進行,屈肘和伸肘的動作是共同完成的,但兩者的動作方式不同,引體向上屈肘時,肱二頭肌收縮,肱三頭肌舒張,屬於屈肘動作;做伏地挺身伸肘時,肱二頭肌舒張,肱二頭肌舒張,屈肘動作完全相反。因此,二者的行動結果也不同。
  • 只做伏地挺身和深蹲可以很強壯嗎?
    答案:可以的 瘦人,一般是怎麼吃都不胖的人。劣勢是吸收率低,不容易長肉。優勢是體脂率低,練出來形體好看。長肉慢,也可以練強壯。 只練伏地挺身和深蹲,練成圖片上這樣是沒有問題的,圖片上就是我自己。
  • 伏地挺身練不下去了練引體向上可行麼?
    平時的力量訓練就已經在提高肌肉力量和耐力,對於想要提升某一個動作的數量同樣是有幫助的,除非是因為某一種目的只練習引體向上或者其它動作,那麼多頻率的訓練它、並加入適當的休息,在每一個強度下保持一段時間,使肌肉產生適應,然後再逐步加強到一個你又覺得比較累的強度,繼續保持,反覆這樣提高肌肉的耐力就可以提高某一個動作的次數。
  • 每天做100個伏地挺身,100個引體向上,堅持100天身材會有什麼變化
    為了讓自己的肌肉線條更加鮮明,他決定每天做100個伏地挺身和100個引體向上,看連續堅持100天能有怎樣的變化。也許你會質疑這樣的健身達人怎麼會選擇如此普通的健身動作,這隻說明你對於健身運動實在不夠了解。100個伏地挺身對於大多數男生來說努努力還是可以實現的,更何況本身就有一定訓練基礎的小哥。當然,所謂的完成也不一定非要一步到位,分組同樣是可以的。
  • 1個引體向上都做不了的該如何練背?7個你在家能做的動作幫助你!
    只需要在你覺得熱量攝入過高的情況下做幾組就可以!肌肉含量增高,就算你不動也能幫助你消耗更多的熱量!但是在你條件允許的情況下,練背還是需要多做引體向上,引體向上絕對是你背部乃至上半身力量訓練的動作之王!引體向上全部教程:第一步:
  • 小夥每天做50個引體向上、50個伏地挺身,堅持1個月看身材變化
    小夥每天做50個引體向上、50個伏地挺身,堅持1個月看身材變化 健身運動總會有人推薦各種健身器械,似乎離開了健身房就完全沒有任何意義
  • 小夥兒堅持每天做300個伏地挺身,竟然把胸練成了這幅尷尬的形狀
    有位小哥在網上抱怨,每天做300個伏地挺身,一個月之後練成這樣了.
  • 引體向上的18種難度鍛鍊法,你能做幾種?
    除了伏地挺身,難度更進一步的引體向上,也有著如此之多的變式種類,每種都針對不同的肌群作用。在標準做組的條件下,看看你能完成哪一種。背闊肌的主要作用是圍繞肩關節的內收和超伸,但它的第二個作用是它可以改變任何姿勢,訓練到其他肌肉。背闊肌力量增加,能夠使脊椎和下骨盆的姿勢穩定性增強。
  • 如何實現引體向上零突破,了解循序漸進法,讓你成為引體向上高手
    導語:雖然說引體向上訓練動作是一個健身領域當中的經典動作,似乎也是每一位健身人士都必須練習的動作,然而該訓練動作的難度的確要比其他經典動作難很多,比如深蹲,伏地挺身這些動作。可以說,很多人是一個引體向上都做不了的,那麼在這種情況下,又怎麼依靠該訓練動作幫助我們實現訓練收益呢?
  • 不去健身房每天只做50個伏地挺身 30天後,肌肉會變成什麼樣?
    當我們對健身還沒有完整的概念時,簡單的伏地挺身、仰臥起坐以及引體向上這幾個動作好像就是我們對健身練肌肉最基本的認識,雖然現在仰臥起坐因為不合理差不多已經被卷腹取而代之,但伏地挺身卻永遠不會過時,可以說每個會跑會跳的人應該都曾做過伏地挺身,這裡必須承認做伏地挺身對健身鍛鍊身體的價值。
  • 你,為什麼️個引體向上也做不了?
    能輕鬆舉起1倍體重的槓鈴臥推?那又怎樣,你還是一個標準的引體向上都做不了啊…… =不過,話說回來,為什麼引體向上,它就這麼難呢?引體向上,難在哪?引體向上,簡單理解,其實就是通過自己的上肢力量(包括手臂、背部、肩部等相關肌群),克服自身重力把自己拉起來的過程。
  • 在家如何練習引體向上?新手快速入門三步走
    引體向上是一個看似簡單,實則對力量要求很高的訓練動作。它必須依靠以背闊肌為主的肌群來克服自身體重,將整個身體拉起,並至少應讓眼睛或下巴越過杆位,且頭部不能後仰。而對一般人來說,背部肌肉恰恰是平時最少用到的肌群,所以做引體向上困難,也就在所難免了。
  • 50歲大叔唯獨對「引體向上」特別鍾愛,挑戰900個不在話下,你能做多少個?
    在健身圈,很多人都有自己喜歡的動作有人喜歡伏地挺身,有人喜歡槓鈴硬拉或深蹲健身多年他卻唯獨對「引體向上」這個動作特別鍾愛「我也不知道做這麼多引體向上意義在哪兒它能幫助我增加後背肌肉圍度嗎?或許吧,但受傷的可能性會更大一些練背肯定有更好的方式儘管如此,我卻沒有動力和欲望去健身房舉鐵」所以在他的練背動作中除了引體向上還是引體向上,也有負重引體向上
  • 有一天你突然能一次做50個伏地挺身時,該怎麼辦?很多人做錯了!
    對於一名普通的伏地挺身愛好者來說,一次(組)能做40個標準伏地挺身,你已經很優秀了。但是,突然有一天發現自己能做50個了,你會興奮嗎?眾所周知,伏地挺身是上肢徒手訓練的一個王牌動作,比起需要藉助單槓的引體向上,由於隨時隨地可做,令伏地挺身成為男性們增肌減脂的首選。和所有運動一樣,健身愛好者訓練一段時間後,時常會想怎樣能進階,何時能進階,一組伏地挺身能夠做得更多,甚至更快。
  • 哪些啞鈴動作能代替引體向上?在家多練這個動作,把背練得厚又寬
    啞鈴練背的動作很多,但都無法代替引體向上——引體向上的動作模式,啞鈴訓練無法複製。引體向上是少數的懸垂類動作,需要雙腳離開地面,克服自身重力向上完成動作。不但力量要求高,動作技巧也很關鍵:雙手和身體的位置關係、握距和握法差異、如何空中接力、如何更多募集背部發力等等。因此很多人覺得引體向上練出來的肌肉,是真正充滿力量和爆發力的。再來看啞鈴訓練,我們想用啞鈴練哪塊肌肉,既要考慮肌肉的收縮方式,也要考慮如何對抗啞鈴做功。
  • 如何快速提高引體向上的次數?徒手健身必備!
    引體向上是增強背部,和手臂肌肉的最佳訓練之一。和伏地挺身不相上下,也是最能證明上肢整體力量的運動。換句話說,如果你引體向上做得好,那你其他任何上半身的運動表現都不會差。  這也是為什麼引體向上一直在徒手健身領域,以及軍隊裡都被廣泛練習的動作。
  • 我打算練成彭于晏那種身材,照這個計劃,三個月可以練出來嗎?
    很多粉絲都私信我,問我是不是不做了。我不是不做了,我就是太懶了。大概五個月前吧,練俄挺扭傷了肩膀,從那以後就放飛自我了。停更停練、把妹喝酒。現在是又胖又醜,檳榔嚼得臉又大了。回頭一看,這樣下去不是辦法呀,得再立一個flag。我打算三個月練成彭于晏那種身材。先分享一下健身計劃吧。
  • 既沒時間去健身房,也沒錢請私教,如何在家練出好身材?
    很多人因為工作的忙碌,沒有時間去健身房健身,只能在家裡進行家庭健身訓練,家庭健身訓練比較溫和,可以減去脂肪,還可以改善情緒,總體的好處還是很大的。在家裡堅持運動,同樣可以減肥和增肌,對於沒有時間也沒有多餘的錢請私教的健身者來說,家庭健身訓練是不錯的選擇。那在家裡如何練出好身材呢?
  • 任嘉倫引體向上只做了2個!只願做綠葉陪襯他人,性格特別好
    任嘉倫引體向上只做了2個!只願做綠葉陪襯他人,性格特別好謙虛是一個特別好的品質,可以讓別人喜歡,同時也讓自己進步。有些人天生就是很謙虛,他們不願意出頭。在這個節目上,他跟別人比拼贏體向上,可按照他的體力做十個,完全沒問題,他謙虛的只做了兩個。通過這些圖片,很好看出幕後剪輯是否良心。引起向上只做了2個。
  • 引體向上,如何從零開始?
    引體向上,是一種基礎的力量訓練方式,只要有單槓就能練習。此外,引體向上動作原理與人體骨骼和肌肉的生理作用相一致,不易導致訓練傷,是一種安全、高效、便捷的訓練方式,因此在軍營內外備受推崇。引體向上看似簡單,實則不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