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平日報》版面截圖
城市晚報四平訊 10月18日,記者在《四平日報》第05版老百姓版看到一首令人深思的小詩《訛人老人戒》。網民「暴力十三2000」 在百度貼吧四平吧發出題為《看到老人在馬路跌倒,你扶還是不扶!!!!》的帖子,並引用了《訛人老人戒》這首小詩的內容,引發網友的跟帖和議論。
網友轉貼 引發多方熱議
網友「阿鷸」跟帖稱:「還是打120比較穩妥」。
網友「奇蹟9999」稱,「遇到這事能有人打個電話就是遇到貴人了,別指望有人扶。現在是寧受道德譴責也不願受法律制裁」。
網友「思兔小赫-」稱,「絕對不扶, 哪敢啊」。
網友「奇蹟天天見」稱,「這個真得看情況,如果有一堆圍觀者的時候是可以扶的」。
網友「痛徹ぃ心扉」只跟了一個字「扶」。
網民「娘子」稱「無論分析得有多理智,要真見到老人起不來了,我還是毫不猶豫地去扶,遇到別人需要幫忙,伸出援助之手是人的本能反應。彭宇事件只是一個個例,它不能成為我們不做好人不做好事的理由。類似這樣的事情不在多數,要真碰上了,我也認了,總不能眼看著老人在地上掙扎呻吟,我相信每個人都是向善的。」
網上調查 「扶他起來」佔24%
19日,記者針對發現老人不慎跌倒或被車撞倒這件事,進行了調查,引發市民和網友的熱議。其中在網際網路上的一項調查數據顯示:
1、扶他起來,做人要有同情心。24% ;2、不敢扶,在他周圍都有危險,快溜!8% ;3、不敢扶,但如果他起不來可以幫打120。12% ;4、不敢扶,圍在周圍看事態發展。0% ;5、等他喊「是我自己跌倒的……」才敢去幫助他。56%
群眾看法 做好事確有風險
四平市一位建築企業負責人魏先生說,以前遇到老人跌倒或被撞倒,他會毫不猶豫地把老人扶起,而且還會開車將老人送到醫院救治,可是在看完中央電視臺和各家媒體扶起老人又被無辜訛上的新聞報導後,他絕對不會去做沒事找事的好事了。
四平市民徐女士說,老人跌倒,是否去扶分兩種情況,如果旁邊有圍觀者,她會上前將老人扶起,但是如果旁邊無人,她是絕對不會去做上前扶起的傻事,就怕做了好事,反而被粘包賴上。
四平市市民梁女士說,如果老人因為心臟病或腦出血而不適宜動的情況,真不能動,但我會馬上打120,保護現場,不能讓老人受到二次傷害,等待救護人員的到來。如果有人能證明不是她造成的,會立刻將老人攙起,送到醫院搶救,至少這是做人最起碼的良知。
道德模範: 「應該扶起老人」
有人出主意說,救人前,要先做足法律上的準備,避免被當作是撞傷老人的「兇手」,比如「旁觀者作證」、「電話通知家人」、「錄音錄像留證」等。
全國道德模範、吉林省盲人協會主席籍雅琴表示,「應該立即扶起老人」。理由是不能見死不救,一念之差,一條生命就會永遠消失,因為生命只有一次,無法挽回。即使被誤解、受冤枉,但總不能被判死刑,至多判賠償,走向受冤枉的打官司之路,再為自己維權,畢竟被誤解、被訛上的情形還是極少數的。她告誡廣大向善的市民,堅信「好人有好報」!(記者 高鴻/報導)
訛人老人戒
楊曉光/詩
老爺子,老太太,年紀一把要自愛
出門千萬別跌倒,跌倒千萬別誣賴
你若反咬人一口,道德良心還安在
該出手時無人出,社會風氣遭傷害
誰家沒有子和女,應為兒孫做表率
沒見老貓房上睡,傳了一代又一代
誠信更比千金重,別拿謊言騙錢財
自古善惡終有報,該到來時總會來
(來源:城市晚報 作者:高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