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班路遇跌倒老人,醫院職工愛心聯動助力老人回家

2020-12-24 法制現場

12月14日上午,兩位家屬將一面錦旗送到了雙峰縣人民醫院辦公室。

上書:贈雙峰縣人民醫院朱志紅、方芳二位為摔倒高齡老人安全回家保駕護航,「醫者仁心、大愛無疆」

感謝人:肖軍躍全家敬贈……

醫院曾收到過數不清的感謝醫護人員精心救治的錦旗,但是像這種「為摔倒高齡老人安全回家保駕護航」的還是第一次。

這件事發生在幾位醫護人員下班的途中,12月4日下午,雙峰縣人民醫院急診室副主任護師朱志紅、心電圖室醫師方芳、化驗室主管護師李菊萍在下班回家的路上發現一位老奶奶突然跌倒在了馬路中央。後面的車輛都不敢動了,正值下班高峰期,看到這種情形,她們和眾人一起立刻上前,扶起老人坐到了路邊。

問起家人的手機號碼,老人勉強記起來,打過去後卻總是沒人接,老人堅持說自己休息一會兒就會好,不用管,大家就漸漸散開了,因為要急著趕回去接孩子,李菊萍也先行離開了。

出於職業敏感性,朱志紅和方芳覺得不放心,主動留下來,她們覺得不能讓她一個人這樣呆著。果然,陪老人家休息了一會兒,她想站起來,卻又向後跌,兩人立刻扶住她。

再次問起老人住在哪裡,她似乎仍然有點犯糊塗,記不起來,只記得住在附近,兩人考慮到這個路段和醫院隔得近,猜測可能是醫院的職工家屬,於是拍了圖片到醫院的職工群裡請大家幫忙一起尋找家人。

天漸漸黑了,氣溫也越來越低,無奈之下,朱志紅和方芳一邊扶著老人艱難地往派出所方向走,一邊沿路攔車,因為老人行動不便,這麼近的一段路,走得很是艱難。

朱志紅在路邊找到一位正在停車接人的年輕小夥子,聽完求助,小夥子二話沒說,一起扶起老人上車,因為老人行走不便,下車時,熱心的小夥子更是直接將老人抱起,送到了派出所。

到達派出所後,朱志紅和方芳協同民警一起再一次撥打了家人的手機號碼,直到確認聯繫上家屬,跟民警說明情況後,大家才放心離開。

家屬表示:感謝熱心的市民對老人的幫助,特別感謝醫院兩位醫護人員對老人的照顧,老人家今年85歲了,回家後健康狀況還算好,那天要是沒有熱心的人幫助,後果真是不堪設想,為了讓這種正能量能夠傳遞下去,他們特地去定製了一面錦旗送到醫院辦公室以表心意。

來源:雙峰縣人民醫院

【來源:文明婁底】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新幹:愛心接力救助昏迷流浪老人(圖)
    老人的女婿來接其回家(警方供圖)  大江網/吉安頭條客戶端訊 記者彭曉華報導:儘管時下已是寒氣襲人的天氣,但在吉安市新幹縣,有一件事卻讓這個冬天增添了一抹暖意記者獲悉,一名常年流浪的痴呆老人,一個月前,在新幹縣大洋洲因病而昏迷,被當地警方送去醫院救治後,通過「警醫聯動」愛心接力,不但得到了救助,還幫老人找到了親人。  12月17日凌晨,一名男子驅車來到新幹縣人民醫院。在該醫院的ICU病房裡,有一位被救助的老人就是該男子的嶽父。原來,在1個月前,新幹縣大洋洲派出所接到報警,稱在一個板車棚裡有一名昏迷了的老人。
  • 暖聞|老人著急去醫院看望病人路遇堵車,熱心駕駛員私家車護送
    3日上午,家住高新區上馬鎮的70多歲的孫姓老人,從廣博路上了一輛高新快線車,準備到兒童醫院探望病人。因為路阻嚴重,本來約好來接她的親屬等不及就走了。幸虧遇到高新快線熱心駕駛員邱燕,用私家車將她送到了兒童醫院,老人十分感動。
  • 求擴散 愛心「黃手環」 幫阜陽失智老人回家
    近幾日,「如果你看到戴『黃手環』的老人獨自走著,請幫他回家」的信息在朋友圈「刷屏」。這些老人是阿爾茨海默病患者,俗稱老年痴呆。  「哪裡可以領到這種『黃手環』?」前日,許多阜陽市民想要了解,阜陽哪裡可以領取「黃手環」。
  • 癌症老人無力到醫院 幸遇民警相助
    癌症老人無力到醫院 幸遇民警相助發布時間:2020年02月07日 18:25 來源:中新網湖北   中新網湖北新聞2月7日電 (程曉琳) 2月5日早上9時許,一中年男子扶著一老人站在體育場路的馬路邊,焦急的四處張望著,因「封城"車輛禁止通行,其父親要到二醫院進行身體檢查,看著眼前被病痛折磨的年邁體弱的父親,心急如焚。
  • 漂泊他鄉20載 衡山愛心人士助七旬老人圓夢回家
    愛心人士為張德良送來新衣服和食品。12月9日,愛心人士送張德良回家。紅網時刻衡陽12月10日訊(通訊員 趙詩 文雅婷 記者 宋美君)11月27日,衡山縣救助站接到群眾反映,稱在轄區內發現一位漂泊在外20年的七旬老人病重在家。救助站的工作人員立即將老人送往醫院進行治療,在得知老人有重回家鄉的想法後,經多方接力,近日,將老人送回了闊別已久的家鄉。
  • 老人摔傷,村幹部及時救助
    水口鎮簡坡村委會幹部陳芳在給因血糖低而暈倒的老人餵食。 茂名日報社全媒體記者閔燦 通訊員盧漢攝「請放心,老人身體沒有大礙,已經吃過早餐了,非常謝謝你們!」之前一天,這位老人不慎摔倒在路上,陳芳等村幹部在下班回家途中剛好遇見,毫不猶豫地攙扶老人,為老人餵食,並護送她回家。陳芳等村幹部的好心精神受到了當地群眾的紛紛稱讚,稱他們是最美村幹部。12月22日下午5點多,正值放工放學的高峰期,一位老人回家途中,因飢餓而不慎摔倒在村邊一加油站旁。加油站員工見狀,連忙上前幫助。
  • 九旬老人徐曼華 織起「愛心毛衣」十年路
    中國江蘇網10月31日無錫訊 在曹張新村,有這樣的一位老人,名叫徐曼華。每當提起這位老人,社區居民都會豎起大拇指連連稱讚,提起她織了十年的「愛心毛衣」。2008年,徐曼華80歲,一次摔跤讓她雙腿行動不便,只能躺在床上養傷,織毛衣便成了老人打發時間的愛好。
  • 包頭:冬日裡與「愛」浪漫邂逅 「愛心椅」溫暖老人心
    這幾天,70多歲的烏素圖利民社區居民張大爺買回了不少菜:「虧得社區心細,在樓道裡裝了愛心椅,菜多點也能拎到家,樓梯爬累了坐會兒就好。」老人口中的愛心椅,得益於包頭市青山區烏素圖街道辦事處黨工委為解決無電梯老舊小區上樓難而新推出的「微實事」民生項目——「愛心樓道椅·轉角遇到愛」。王桂榮老人為愛心座椅點讚。
  • 地方黨報刊詩勸老人跌倒不要誣賴 引網友關注
    網民「暴力十三2000」 在百度貼吧四平吧發出題為《看到老人在馬路跌倒,你扶還是不扶!!!!》的帖子,並引用了《訛人老人戒》這首小詩的內容,引發網友的跟帖和議論。網友轉貼 引發多方熱議網友「阿鷸」跟帖稱:「還是打120比較穩妥」。網友「奇蹟9999」稱,「遇到這事能有人打個電話就是遇到貴人了,別指望有人扶。
  • 家中有特殊老人,怎麼照看最好?
    好心市民路遇走失老人,幫忙聯繫家屬13日0時30分許,王女士家人接到了一個陌生電話,傳來了好消息:「西北環線這裡有位走失的老人,你趕緊來看看。老人家身體狀況不太好,我也聯繫了派出所。」趕到現場後,他們確認了正是自家走失的老人。當時老人的頭被磕破了,正在流血。
  • 鄭州一老人深夜徘徊地鐵站 值班站長多方聯繫助回家
    映象網訊(記者 阮海峰 文/圖)近日,在鄭州地鐵5號線七裡河站值班站長樊留峰發現一名老人在站臺輾轉走動,多年的工作經驗使他感覺到一絲異常。他立即向前詢問,多番溝通後,發現老人找不到回家的路。樊留峰耐心引導老人說出家庭住址,但老人始終表達不清。怎麼辦?
  • 孤寡老人的「心上人」——記南泥灣採油廠石油管護職工楊小東
    作為丈夫,妻子總是能看到他忙碌的身影;作為父親,他是一座山,成為兒子一生仰望的人;作為石油管護職工,他每天按時出現在油區的角角落落,守護油區的治安穩定。這就是南泥灣採油廠一名普通的石油管護職工——楊小東,工作中他踏實肯幹、積極進取,生活中他熱心助人、不求回報,以自己的愛心、耐心、熱心譜寫了一曲曲無私奉獻之歌,受了大家廣泛好評。2015年9月的一個夜晚,在楊小東同志被南泥灣派出所借調期間,因白天村民都在田間勞作,只有夜間在家,為了方便群眾,特地為村民上門發放身份證。
  • 老人走失牽動70萬網友的心!我院首個捐贈手環幫助老人回家
    21時40分,老人出現在魏集村村委會門前的監控畫面裡,那條路上有很多岔道,老人從路的左邊走進一條小路,10分鐘後出來,又走到右邊的一條巷子裡,來來回回在這條路上走,整個過程沒有一個路人經過該路段。22時23分,老人離開了魏集村村委會附近,繼續往前走。
  • 愛心安全員護送坐輪椅老人上下車(圖)
    長江網7月19日訊看到坐輪椅的老人乘車,武漢公交的一名隨車安全員主動選擇上前,全程愛心護送上下車。武漢公交709路隨車安全員陳宏軍幫著搬輪椅上車(視頻截圖)7月16日16時38分,武漢公交709路1423號車運營行駛至東湖路中南醫院車站時,一位坐輪椅的老奶奶在同行爺爺的幫助下,準備從車前門上車。
  • 八旬老人被狗繩絆倒身亡,事主跑了!老人跌倒後,1種情況要扶、3種千萬別扶
    (圖源/微博截圖)其實,對「發現老人跌倒後,到底扶不扶」這個問題,一直都有很多爭議。扶吧,怕被訛詐,怕擔責任;不扶吧,又怕被道德譴責。那麼,現實中發現老人跌倒,到底要不要扶呢?從醫學救護方面來看,扶不扶老人不只要考慮道德問題,還要因時、因地、因傷、因病而定,視具體跌倒情況而定。如果不判斷情況,冒然將老人扶起,可能會給老人帶來二次傷害,好心辦了壞事。至於具體判斷扶不扶老人時,可以參考這幾點:
  • 老人跌倒,這些情況千萬不能扶!否則......
    有人摔倒了,尤其是老人,扶還是不扶,恐怕有的人要糾結一陣子呢~咱今天不探討道德問題,從健康角度出發,扶與不扶,要視具體情況而定。因為不同的跌倒情形,有不同扶法;不扶,也不是袖手旁觀什麼都不做。通過翻(翻眼皮觀眼球不動)、摸(摸頸動脈搏動消失)、呼(呼叫老人無應答)、觀(觀察胸廓無起伏)、可判斷為心臟呼吸驟停。 ● 口鼻流血時,不扶 應就地採取指壓、填塞等止血措施。將老人的頭略抬高、偏向一側,以防血液倒流造成窒息。
  • 路遇九旬老人臉趴在地暈倒路中央,三門峽「95後」退伍小夥做出這樣...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 房琳 閭斌 實習生 史雪琴  6月23日,22歲的盧陽來到三門峽市黃河路一小區,看望一名91歲的陌生老人。  幾天前,互不相識的兩人因為一次「摔倒被扶」的經歷結緣。
  • 【靈山正能量】老人深夜走失街頭忘記回家路,幸好遇到了他們……
    志願者諾言第一時間趕到後,經過詢問,因老人患有老年痴呆症無法提供居住的地址與家人的聯繫方式。諾言馬上編輯了短文並錄製視頻廣發微信群,眾網友紛紛轉發,三分鐘後有網友提供了老人的居住地址,同時警察也趕到了現場。       志願者們將掌握老人的第一手資料反饋給出勤警察,就在大家扶起老人要送其回家的時候,老人家說腳痛無法走動。
  • 大山裡的愛心電影
    聊起愛心電影,住在城南大山深處的老人們都會感謝阿華——他是愛心電影的發起人。留守在大山裡的老人,白天幹點農活,晚飯後就上床休息。為老人圓夢,成立「愛心電影院」老人們口中的阿華,是溫嶺市公安局職工張金華。問起愛心電影公益項目的初衷,張金華說起一件往事。
  • 八旬老人找不到回家的路 社區工作者「玩心眼」 把她平安送回家
    11 日 17 時許,機場街道民航社區兩名工作者在小區內巡查時發現有位老人似乎走丟了,找不到回家的路。兩人打算送老人回家,但沒想到送老人回家的路還挺難,不得不 " 玩心眼 ",方才把老人平安送回家。兩人猜測可能老人是找不到家,迷路了。於是走上前去,一邊勸阻老人趕緊回家,一邊叮囑疫情期間,不要外出了。這時老人焦急地說她找不到家了,隨後從包裡拿出一張紙,只見上面寫的:我叫馮xx,找中遠回遷樓,怎麼走?兩人想要跟老人溝通,但老人說她耳朵聽不到,兩人要拿筆寫,老人說眼睛也看不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