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 房琳 閭斌 實習生 史雪琴
6月23日,22歲的盧陽來到三門峽市黃河路一小區,看望一名91歲的陌生老人。
幾天前,互不相識的兩人因為一次「摔倒被扶」的經歷結緣。
講述:他將摔倒老人背到路邊的樹蔭下
家住三門峽市湖濱區的退伍火箭兵盧陽,兩年前從貴州部隊退伍到家鄉,目前在三門峽社會管理學院上大二。
6月18日中午12點半左右,盧陽在三門峽市陝源路文化宮站附近買東西時,突然看到一位老太太暈倒路中間,旁邊有三四個人圍觀,但沒人敢攙扶。
「當時我也沒多想,就覺得在馬路上不安全,想把老人扶過去再說。」盧陽對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回憶說。
盧陽走進人群後觀察,老人摔倒後臉趴在地,已腫得很厲害,也沒有了自主意識,雙眼微睜,嘴裡反覆說著什麼但聽不清楚。他小心翼翼地扶起老人,將她背到路邊的樹蔭下。在老人身上沒有找到聯繫方式,盧陽就先後撥打了120和110。
在等待救護車的過程中,盧陽去馬路對面的家具城,向老闆張女士借了把椅子,扶老人坐下。聽圍觀群眾說老人可能是周邊一小區的,就立刻到小區的保安室打聽。幾分鐘後,120急救車趕到將老人拉到黃河三門峽醫院,並讓盧陽簡單寫了事情經過,同時留下聯繫方式。
細心:放心不下老人,他買了粥趕到醫院探望
當天16時許,由於擔心老人的身體狀況,盧陽便向醫生打電話詢問,得知醫院還未與老人家屬取得聯繫,便立即趕往醫院。
「當時想著老人身邊沒人,可能也沒吃飯,就買了點粥和餛飩,去看望一下她。」盧陽說,當他趕到醫院後,老人的意識已清醒了很多,也能說出親人的名字。值班醫生誤以為盧陽是老人的家屬讓他去交醫療費,就在他準備去繳費時,醫院一保安在急診科巡看,聽到老太太念叨的名字認識。熱心的保安立馬趕到老人家裡找人,盧陽留下來照顧老人。
沒多久,老人的兒子萬先生便趕到了醫院。盧陽向他交代了一些注意事項後,才放心離開。
稱讚:這樣的小夥子真不錯,教育得真是不賴
6月23日上午,盧陽來到老人家中看望,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隨同採訪。老人正坐在家門口等待,右邊的額頭有明顯摔痕,不時拿紙擦拭。
「奶奶頭還疼不疼?你不敢老摸它啊。」盧陽蹲下身子,拉著老人的手說起話。老人的兒子萬先生在屋內的聽到談話,出來後忙聲讓盧陽進家裡坐坐。
「幸虧小夥子及時出手,不然母親很危險!」萬先生告訴記者,母親患有中風和白內障,但腿腳還靈活喜歡出去轉。當時,摔倒之後臉趴在地,如果長時間沒有得到救治的話,會很危險。經過及時救治,目前沒有大礙,已於當天晚上出院回家療養。萬先生還說,為表示感謝,當時他還掏出現金想給盧陽,但都被拒絕了。
「從部隊上培養出來的小夥子,就是不一樣,就是他能想著別人,而且敢這樣做,這樣的小夥子真不錯!」
採訪中,借凳子的家具城老闆張女士也一再誇讚:「小夥子挺好的,很陽光!現在的孩子教育得真是不賴!」
臨走時,細心的盧陽還向萬先生建議:「老人既然喜歡出門,以後可以給她脖子上掛個小牌牌,寫清地址和電話。」萬先生一再道謝。
老人耳背,沒有回應,但抬起頭,一直盯著盧陽離開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