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無新劇、年內開業無望 百老匯拿什麼將戲劇進行到底

2021-01-11 北京商報

北京商報訊(記者 盧揚 實習記者 耿文婧)6月29日晚,百老匯官方網站發布消息稱將推遲復演時間到2021年1月3日。這是自3月12日紐約州州長宣布關閉百老匯劇院起,百老匯第四次公布復演時間,託尼獎頒獎典禮的時間也仍未確定。消息顯示,復演後最早上演的新劇目是將於3月8日上演的《MJ》,百老匯將有近一年的時間沒有新劇目上演。這是現代百老匯最長的一次臨時停演,即使在911事件後,百老匯也在2天後重新開放。漫長的停演將使戲劇行業流失人才和資金,喪失活力。

百老匯聯盟主席夏洛特·聖馬丁在一份聲明中表示百老匯工作人員正與戲劇工會密切合作,努力推動劇院復演,「一旦可以確保安全,我們將儘快讓以戲劇為生的從業者回歸,也歡迎熱愛紐約的人們到來。我們百老匯的工作人員一直在說,我們一定會回來,我們還有很多故事要講。」聖馬丁是紐約市長藝術、文化和旅遊業諮詢委員會的重要人物之一,據外媒報導,多個與劇院開放相關的特別工作組已經組成,正在與醫療領域的專家共同探討衛生處理方案。

據福布斯新聞統計,去年有1460萬人觀看了百老匯的演出,百老匯及相關產業提供了87000個工作崗位,百老匯的停演將帶來巨大的經濟損失。美國戲劇聯盟(The American Theatre Wing)已將原本用於舉辦線下演出的資金投入救濟基金,符合條件的個人藝術家可獲得500美元的即時援助,劇院則可申請1000美元。

除了經濟問題,長時間停演還會影響整個行業的發展。音樂劇行業資深從業者於鑫認為,長時間的停工停演會降低戲劇行業的活力,「發展期的演員生活本身就比較艱難,現在劇院停工,這些演員無法靠演戲謀生,可能就會轉行,造成人才流失。同時,內容製作公司難以回收資金,投資風險升高,新內容的產出進一步受到影響。」

觀眾也不會很快回到劇院。據福布斯新聞報導,近七成百老匯劇院觀眾是遊客和本地中老年人。由於本次劇院關閉主要是受疫情影響,在劇院復演後,屬於高危人群的中老年人不會冒著感染風險第一時間大量回歸劇院,而旅遊業本身也不會很快恢復。因此,劇院開放後仍需一段時間才能恢復平日經營狀態。

於鑫指出:「其實劇院停演對整個行業來說是一個停下來思考和創新的機會,可以嘗試一些新元素,比如戶外演出、3D投影和新的聲場設計等,這些元素可能帶來一些新戲劇形式。這對於戲劇的推廣是有利的,也可以用這些元素吸引人們在復演後走入劇院。但很遺憾,我看到的絕大多數劇院還是在搞線上音樂會、直播,甚至直接播演出錄像。」

近期,一些國內戲劇行業從業者進行了新表演形式的嘗試。例如導演王潮歌打造的《只有愛·戲劇幻城》就打破了傳統的舞臺模式,將整個園區、六個劇場共同作為表演區域,同時上演50餘個劇目,讓觀眾自己選擇行進路線和劇目。公開報導顯示,該劇於6月15日進行了雲首演直播,超610萬人觀看,並已於6月19日進行公演,在戲劇推廣、文旅結合等方面進行了初步探索。

相關焦點

  • 不用羨慕百老匯、倫敦西區,一流戲劇書店就在上海
    「在百老匯、倫敦西區,經過與戲劇相關的書店,總會想,上海什麼時候能有一家?我們雖然起步晚,但如今這家戲劇書店的環境、布局、設計都是一流的。」奚美娟說,「戲劇本身是一座城市的文化氣象,戲劇活動需要年輕人。我相信會有很多年輕人走進這裡,讓這家書店開過10年、20年……」「上海崑劇團演《臨川四夢》場場滿座,上海話劇藝術中心提前開票,隊伍蜿蜒幾百米,原版《奧賽羅》連演六場後又加演一場,我們見證了戲劇文化在這座城市的勃興。」上海戲劇學院教授榮廣潤說,戲劇書店在上海,不是「憑空想像」,而是「應運而生」,應這座城市的文化需求而生。
  • 自貿區舞臺引來百老匯巨頭 市民將"零時差"欣賞百老匯戲劇
    美國百老匯知名演藝經紀機構倪德倫環球娛樂公司日前在自貿區註冊成為中國首家外商獨資演出經紀機構。  借力上海自貿區的制度創新,倪德倫已計劃在滬運營管理四至五家2000座左右的劇院,與更多國內演藝製作企業攜手合作,期待共同將申城打造成為未來的「東方百老匯」,而市民也將有更多機會「零時差」欣賞到來自美國百老匯的精彩戲劇。
  • 到百老匯影城看「戲劇」
    在此後11天時間內,深圳百老匯電影中心(萬象天地店)以及深圳百老匯影城(購物公園店),陸續展映來自英國、美國、法國、俄羅斯4個國家的優質戲劇影像作品,為鵬程影迷奉獻一席經典戲劇電影的大餐。 曾經高清戲劇影像放映對很多人來說都是一件新鮮事,然而新影聯院線、新現場與百老匯影城「內容」+「平臺」的強強聯手,連續三年舉辦、規模越來越大的國際戲劇影像展,證明了其非凡魅力與優勢:嶄新的戲劇現場體驗,與世界優秀藝術作品同步。
  • 託尼獎是什麼 百老匯停擺 託尼獎或將徹底取消
    託尼獎是什麼 百老匯停擺 託尼獎或將徹底取消  據外媒報導,本屆託尼獎受疫情影響或將完全取消。作為「戲劇屆的奧斯卡」,託尼獎頒獎典禮向來是戲劇迷們心中的頭等大事。今年的託尼獎原計劃於6月7日舉行,但目前百老匯仍處於全面停擺狀態。對於眾多投票者來說,也很難給出客觀的投票。
  • 美國紐約百老匯停演延長至2021年
    本文轉自【央視新聞客戶端】;紐約百老匯聯盟(Broadway League)當地時間6月29日宣布,由於新冠肺炎疫情,紐約市的百老匯演出將在2020年剩餘時間暫停。該聯盟發布了關於演出取消和售票的最新信息。
  • 百老匯陷入全面停擺 本屆戲劇託尼獎或將徹底取消
    本屆託尼獎或將完全取消1905電影網訊據外媒報導,本屆託尼獎受疫情影響或將完全取消。作為「戲劇屆的奧斯卡」,託尼獎頒獎典禮向來是戲劇迷們心中的頭等大事。今年的託尼獎原計劃於6月7日舉行,但目前百老匯仍處於全面停擺狀態。對於眾多投票者來說,也很難給出客觀的投票。相比於其他三大學院獎,託尼獎更推崇去劇院現場觀看演出,但顯然這在疫情期間並不現實。目前,託尼獎製作方發言人拒絕對此事作出評論,這樣也令不少業內人士開始猜測今年託尼獎典禮舉辦的可行性。
  • 新地YOHO Mall一期擴展部分將開業 引入百老匯戲院
    新地YOHO Mall一期擴展部分將開業 引入百老匯戲院來源:聯商網2017-05-08 17:49新地沽空$3.81千萬;比率29.667%公布,旗下元朗YOHO Mall一期擴展部分將於暑假開業,涉及樓面約50萬平方尺,使總面積達到110萬平方尺,當中包括逾12萬平方尺戶外綠化空間,店鋪將由現時約200間增至約300間,同時引入百老匯新院線My Cinema以及一田超市
  • 「牛市」突如其來 紐約百老匯新年檔票房井噴
    原標題:音樂劇《漢密爾頓》單周票房突破400萬美元領跑 「牛市」突如其來, 紐約百老匯新年檔票房井噴百老匯近期屢屢打破票房紀錄:音樂劇《漢密爾頓》單周票房突破400萬美元;28臺演出單周票房突破百萬美元;在聖誕和新年的一周假期內,百老匯共賣出37萬8千多張演出票,帶來5780萬美元巨額收入
  • 音樂劇《歌舞線上》在滬上演,它是如何改變百老匯戲劇生態的?
    此外,它還獲得了1976年普利茲戲劇獎,歷史上僅有9部音樂劇曾獲得此獎項。在《貓》《劇院魅影》《悲慘世界》等英國巨型音樂劇來到百老匯之前,《歌舞線上》穩坐百老匯最長演音樂劇的頭把交椅,直到其6137場的連演記錄於1997年被《貓》打破。雖然是為音樂劇情節服務,但舞者們在「面試」中講述的故事都取材自真人真事。
  • 影展全攻略|新現場×百老匯戲劇影像展,如約而至!
    馬丁·克倫普的當代改編大量採取以RAP說唱的形式進行念白,帶來很強的現代感和新鮮元素,而麥卡沃伊和其他演員在表演中,注重將肢體語言取得與臺詞韻律和節奏的精準一致性,使得整個舞臺被非常純粹的韻律感所掌控,完美地呈現了羅斯丹原作精神。舞臺上身著現代服裝的多種族演員和殘疾演員呈現出複雜的身體形象,再次強調了這不僅僅是一個愛而不得的故事,也關乎人們對自我的認知,對殘缺的身體的接受。
  • 全是乾貨 | 一篇文章徹底了解百老匯
    1900年到1930年的30年間,百老匯迎來了第一個高速發展的時期。現在被劃入百老匯範圍內的41家劇院中,有35家劇院都建造於這30年間,而且大部分都已被認定為紐約歷史地標建築。 1930年,由劇院經營者、戲劇製作人等組成的百老匯聯盟(The Broadway League)正式成立。
  • 很多著名的舞臺劇,在百老匯走紅,這裡是美國戲劇藝術的活動中心
    早在19世紀中葉,百老匯大道就已經成為美國戲劇藝術的活動中心。為了形容這裡入夜後的「星光燦爛」,美式英語中還出現了一個極為形象生動的詞——白色大道。到了上個世紀20年代末,百老匯進入鼎盛時期,這裡的劇院達到80家之多。按照所演劇目性質的不同,百老匯可以分成兩部分。
  • 百老匯、託尼獎是什麼 音樂劇《金牌製作人》演出時間地點
    ­  大名鼎鼎的百老匯是什麼?­  紐約幾條街道上的劇院發展而來的全球戲劇(尤其是音樂劇)中心!­  金光燦燦的託尼獎是什麼?­  美國劇場界最高榮譽,現由美國劇院聯盟與百老匯聯盟舉辦。­  即便《漢密爾頓》在2016年的託尼獎評比中獲16項提名,但最終斬獲11項大獎仍然無法撼動這部戲的地位。真正的託尼寵兒其實是狂攬12項大獎的《金牌製作人》!2001年它橫掃託尼最佳音樂劇、最佳編劇、最佳導演等重要獎項!16年過去了,優秀的百老匯戲劇作品層出不窮,但這個獲獎紀錄至今尚未被打破!到底是多了不起的作品,比《歌劇魅影》《獅子王》這樣叫好又叫座的經典還獲得更多專業獎項認可?
  • 百老匯快訊丨諾塔奇新劇明年秋季上演
    兩屆普立茲獎得主林恩·諾塔奇的新劇將於2021年秋季登陸百老匯的海倫·海斯劇院,作為她的第二部話劇,這部目前尚未命名的作品會由凱特·沃利斯基執導。該劇講述了一家車站的三明治店為一個剛剛出獄的人提供了一次開始新人生的機會。
  • 21歲息影嫁人,靠戲劇償債1000萬,百老匯最厲害獎因她得名
    與此同時,託尼的生活也過得非常奢侈,據女兒回憶,母親會十分慷慨地借錢給那些落魄演員和劇作家,帶著所有傭人去歐洲進行夏季旅遊。直到1927年,身體損傷加上受女演員切爾的啟發,託尼嘗試當導演。1928年,她與搭檔製片人布羅克·彭伯頓(Brock Pemberton)合作導演戲劇。
  • 什麼?!這部百老匯音樂劇的「戶籍」會是重慶
    5月23日下午,百老匯音樂劇《一個美國人在巴黎》劇組見面會在涪陵大劇院舉行。這部劇的全球巡演版在涪陵完成演出創作後,將於6月在涪陵大劇院和重慶國泰藝術中心演出,隨即啟動國際巡演。音樂劇《一個美國人在巴黎》,是由重慶演出公司在今年1月份引進。
  • 在國內就能欣賞到的「超維度戲劇」到底是種怎樣的體驗?
    這一新的戲劇形式的代表作是大名鼎鼎的《Sleep No More 》。2011年3月英國Punchdrunk劇團改編自莎士比亞戲劇 《麥克白》 的《Sleep No More》在紐約上演,轟動一時。原本2個月的演出計劃延續至今,成為紐約百老匯之外又一演出亮點。SNM的成功讓超維度戲劇聲名鵲起,新作品層出不窮。而這股風潮,如今正湧向國內。業內亦有一些演出實踐,但都在中小劇場的尺度。
  • 疫情下的百老匯和倫敦西區:他們如何自救?
    作為全球兩大戲劇演出中心,美國百老匯和英國倫敦西區每年都會上演大量劇目,這些劇目是「風向標」式的存在,它們在當年及至來年都會成為全球各大演出商眼中的引進候選目標,同時託尼獎、奧利弗等各大獎項的提名劇目也大多出自這裡。但受疫情影響,美國百老匯、倫敦西區及至整個歐洲的演出都在面臨重新調整,2020年下半年及至2021年,全球的戲劇迷們還能看哪些劇目?
  • 雙11與百老匯戲劇大師共聚朗文英語
    我們兩位戲劇大師參演和編排過的音樂歌劇戲劇已經達到上百部了喲!就是這麼厲害~能跟這樣的大師零距離接觸,感受語言的升華,朗文的孩子們真的是太幸運啦~然而在我國的上海、廣州、深圳等一線城市,英語戲劇已經風靡全城,2018年幸運的成都,也將迎來英語戲劇的春天!
  • 百老匯劇場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