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說陸羽善於烹茶品茗,受智積法師的影響,因為他是自幼為智積法師煮茶的人,智積喜茶茶,在一旁指導他是很自然的事,非刻意傳授。陸羽對茶的領悟力極高,幾年之後,智積非陸羽,烹的茶不飲。
因羽喜歡詩文而非佛法,常受到責難,13歲的時候,他逃離寺院。陸羽不告而別,想來對這位老師父的打擊必然很大,傳說從此」智積斷茶」,不再喝茶了。這件事傳人皇帝唐代宗的理,代宗感到不可思議,就召智積入宮,令宮中的茶師奉上名茶,智積只喝一口,就放下不飲了。代宗又秘召陸羽進宮,由陸羽親自煮茶,請智積品嘗,智積一飲而盡,忍不住流下老淚說:「這真像是陸羽煮的茶呀!」代宗這才讓闊別多年的師徒相見。
這雖然是傳說,但這種境界完全是有可能的,我們在生活中常有此等情境,例如廣告上說的「有媽媽的味道」,或者像我們慣於去某一特別的咖啡廳喝咖啡,都是心意相通的結果。這種「有陸羽之味的茶」,使我們知道茶道裡不只是泡好茶,實有深刻的感情因素。
陸羽十分重感情。在他的心中,不只茶是無價之寶,感情也是無價之寶。當他聽到扶養他長大的智積禪師圓寂,哭得十分哀慟,寫了一首詩:我不會羨慕白玉做成的杯子!也不會羨慕黃金的酒樽!我不會羨慕入朝為官,更不會羨慕官居一品!我只是千羨萬羨的羨慕那西江水呀!能時時刻刻流向竟陵城,流過師父的腳邊呀!
羽事竟陵禪師智積,異日他處聞禪師去世,哭之甚哀,乃作詩寄情,其略曰:「不羨白玉盞,不羨黃金罍。亦不羨朝入省,亦不羨暮入臺。千羨萬羨西江水,曾向竟陵城下來。」話說陸羽離開寺院之後,到一個戲班子裡當丑角,據說還寫了劇本。後來在竟陵演出的時候,受到竟陵太守李齊物的賞識,自教他詩文,還介紹了一位姓鄒的夫子教他詩文。一個懂得茶道的人,必然是有詩心的,陸羽的文名很快就傳出來,加上他會烹茶,與李白、杜甫、顏真卿都有來往。安史之亂後,他在苕溪隱居,因為苕溪出好茶的緣故。隱居在苕溪的時候,常常駕著一葉扁舟,來往於山間的寺廟,隨身只帶著紗巾、藤鞋、短褂、圍裙。往往獨自在田野中行走,誦著佛經、吟著古詩,或用拐杖敲著樹木,或用手撫弄流水,猶豫徘徊,從清晨到黃昏,甚至到天黑了、盡興了,才痛哭著回家。常扁舟往山寺,隨身維紗巾、藤鞋、短褐、犢鼻。往往獨行野中,誦佛經、吟古詩,杖擊林木、手弄流水,夷猶徘徊,自曙達暮,至日黑興盡,號泣而歸。這時,他和詩僧皎然、隱士張志和結為莫逆,經常在一起煮茶論詩。皎然與陸羽的交情很深,陸羽在自傳中形容他們的友誼是「緇素忘年之交",在皎然的詩裡,曾有多首談到羽,有一首是《九日與陸處土羽飲茶》:——俗人在酒中應酬,怎能知道在友誼中喝茶是多麼的香呢?還有一首是《尋陸鴻漸不遇》,是皎然去找陸羽沒有找到:移家雖帶郭,
野逕入桑麻。
近種籬邊菊,
秋來未著花。
扣門無犬吠,
欲去問西家。
報導山中去,
歸時每日斜。
——清晨就到山中去,黃昏才回來的陸羽,恐怕是到山上去採茶了吧! 有一次,皎然和顏真卿、陸羽一起登妙喜寺,寫下《奉和顏使君真卿與陸處士羽登妙喜寺三癸亭》,其中有四句: 境新耳目換,物遠風煙異。
皎然是歷史上最有詩才的僧侶,他留下來的詩有四百七十餘首,許多詩中有陸羽,可見陸羽是個喜歡朋友的人。可惜陸羽的詩多未流傳,僅存的一首是《會稽東小山》:
月色寒潮入剡溪,青猿叫斷綠林西。陸羽生平及《茶經》簡介
陸羽(733年-804年),字鴻漸,復州竟陵(今湖北天門)人,一名疾,字季疵,號竟陵子、桑薴翁、東岡子,又號"茶山御史" 。唐代著名茶學家,被譽為"茶仙",尊為"茶聖",祀為"茶神"。
陸羽一生嗜茶,精於茶道,唐朝上元初年(公元760年),陸羽隱居苕溪(今浙江湖州),撰《茶經》三卷,成為世界上第一部茶葉專著。《全唐文》中撰載有《陸羽自傳》。曾編寫過《謔談》三卷。他對茶葉有濃厚的興趣長期實施調查研究,熟悉茶樹栽培、育種和加工技術,並擅長品茗。他開啟了一個茶的時代,為世界茶業發展作出了卓越貢獻。他也很善於寫詩,但其詩作目前世上存留的並不多。 《茶經》是中國乃至世界現存最早、最完整、最全面介紹茶的第一部專著,被譽為茶葉百科全書,唐代陸羽所著。 此書是關於茶葉生產的歷史、源流、現狀、生產技術以及飲茶技藝、茶道原理的綜合性論著,是劃時代的茶學專著,精闢的農學著作,闡述茶文化的書。將普通茶事升格為一種美妙的文化藝術,推動了中國茶文化的發展。本文圖片源自網絡,文章源自林清玄先生《平常茶非常道》,為方便閱讀,編者稍作整理,將原書中兩文並作一文。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處及作者。
素蘭• 養心古琴• 教育工作室
專注傳統文化早期教育 倡導華夏人文生活方式
都市山居生活,用文化滋養心靈!
素蘭• 養心古琴• 教育工作室位於雲南省昆明市區北站同德廣場旁金江路尾。喧鬧繁華的都市中,這裡有一方寧靜的天地,有一群熱愛孩子,熱愛小動物,熱愛教育,熱愛傳統文化,熱愛生活朋友聚集。歡迎你到來!
歡迎關注本公眾號,歡迎掃碼聯繫!
延伸閱讀
伯牙摔琴謝知音 —— 《中國琴史演義》(古琴史)有聲書音頻連載
《笑傲江湖》曲洋劉正風知己情
成連授徒移性情 —— 《中國琴史演義》(古琴史)有聲書音頻連載
嵇康悲奏《廣陵散》——《中國琴史演義》(古琴史)有聲書音頻連載
他去世了1757年 ,卻依然是中國最帥的男人
寧獻王閉門編秘譜
轉載【探墓】江西南昌朱權墓
修習古琴為你打開一扇通往內在的大門,實現自我觀照
實現最想做的事,能讓時間發光
做好時間管理,讓學琴更加輕鬆
限制性信念和「沒時間」如何障礙了成年人學古琴
因為愛,所以堅持不懈
孩子為什麼長期厭倦學習古琴及練習古琴(全篇修訂版)
96歲的「少女」,震驚了全世界!
【活動回顧】茶與樂的對話系列二 共品琴茶同韻
素蘭養心藝術教育•療愈簡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