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人到海外定居,傳說開始於周秦時代,但有史可查的是漢朝。
公元前124年,漢武帝北通西域,南面開闢與東南亞和印度、斯裡蘭卡的海上交通。
由於開展海外貿易,商人、水手在東南亞往返,其中一部分人定居於當地,成為了第一代海外移民。
(1979年李光耀宣布講華語運動開幕。)
此後代代有華夏人離開故土,移居海外生活。
截至2019年6月,約有五千五百萬海外華人散居於世界各地。
(南非的中國城。)
(秘魯華工。)
海外華人的文化之根是華夏文明,而文化是國家四大組成要素之一,海外華人是華夏文明散布在全世界的種子。
周採芹17歲赴倫敦求學,她的移民生活充滿著悲歡離合,是一個傳奇。
(周採芹。)
周採芹的人生經歷有許多第一。
第一位英國倫敦皇家戲劇學院華人學生,多年以後也成為該院首位華裔院士;
第一位中國"007邦女郎";
(《007之雷霆谷》劇照)
第一位在英國出版唱片的中國歌手;
第一位在倫敦和紐約兩地領銜主演舞臺劇的亞洲演員。
一,京劇世家出身的名媛。
周採芹,1936年11月30日出生於上海,父親周信芳是著名京劇大師,母親裘麗琳,是上海灘大名鼎鼎的裘天寶銀樓的三小姐,裘麗琳外祖父是蘇格蘭裔海關官員。
(周信芳和裘麗琳。)
在20世紀的20年代,裘麗琳是上海社交圈中的首席名媛,驚人的美貌吸引了無數的追求者。
但24歲那年,裘麗琳卻與名伶周信芳私奔,直到兩人生了三個小孩之後,周信芳才與前妻正式離婚,兩人舉行婚禮。
(裘麗琳。)
周採芹遺傳了父親的表演天賦和母親的美貌。
裘麗琳的離經叛道,獨立自由及精明能幹也對周採芹的性格造成了深刻的影響。
(周採芹)
成名後,周採芹在一次採訪中這樣說:「我不喜歡別人評價我迷人。這表示順從,女人為什麼要溫順,乖巧?」
周採芹的在上海和香港都念過書,1953年,17歲時周採芹考上英國倫敦皇家戲劇學院學習表演,成為該院首位華裔學生 。
(年輕時的周採芹)
在學院讀書時,20歲的周採芹嫁給第一任丈夫,很快就有了第一個孩子。
(周採芹和第一任丈夫)
但丈夫希望周採芹相夫教子,做一個全職太太,這絕非周採芹所願,她有自己事業和夢要追尋,於是這段婚姻很快結束。
二,闖蕩倫敦影視圈的周採芹。
學院畢業後,周採芹開始在英國電影中跑龍套。
1957年4月2日,周採芹參演的第一部電影《揚子江突圍記》在英國上映。
1957年-1959年,周採芹參演了電影《桂河大橋》、《暴力遊樂場》、《六福客棧》,《聖特雷莎的寶藏》
(《六福客棧》褒曼與周採芹(最右),她飾演褒曼的女兒。)
參演多部電影讓這個東方女孩逐漸在倫敦演藝圈有了一點名氣。
但真正讓周採芹走紅的是話劇《蘇絲黃的世界》
1959年,23歲的周採芹主演舞臺劇《蘇絲黃的世界》,成為第一位登上英國倫敦西區舞臺的中國主演。
這部話劇連演三年,場場爆滿。周採芹在倫敦走紅。
報紙上連篇累牘對蘇絲黃進行報導;動物園有豹子被命名為「採芹」
(周採芹和豹子。)
周採芹被評為年度最佳著裝女性,在蘇絲黃的影響下,很多英國女性以穿旗袍為時尚。
(周採芹獲得最佳著裝女性時的盛況。)
離婚後周採芹嫁給了話劇《蘇絲黃的世界》的導演彼得.科,但兩人於1962年分手,此後周採芹便放棄了對婚姻和家庭的追求。
因主演話劇《蘇絲黃的世界》走紅後,周採芹開始前往好萊塢發展,參演了很多電影。
1967年6月12日,周採芹參演的動作片《007之雷霆谷》在英國上映,成為第一位華人「007邦女郎」
點擊播放 GIF 0.0M
(《007之雷霆谷》)
隨著一部部片子上映,周採芹也成為倫敦的社交名人;拳王阿里是她的座上賓,英國工黨領袖喬納森以和她戀愛為榮,名媛伊莉莎白和她成為摯交.......
(社交場合的周採芹)
四,鳳凰涅槃的周採芹。
「天有不測風雲」;1976年周採芹因投資房地產破產,走投無路之際吞服安眠藥自殺,獲救後因精神崩潰被送往精神病院。
此後周採芹去了美國,40歲的周採芹做過打字員,在弟弟周英華(國際華人餐飲業巨子)的餐廳裡當過服務員,還做過圖書館管理員。
(周信芳家最後一張全家合照)
(周英華和周採芹性格不合。)
但最終周採芹痛定思痛之後,還是決定重返校園,去哈佛上夜課,學習莎士比亞戲劇,還到到塔夫茨大學進修碩士。
充實自己之後,周採芹重回倫敦,在劍橋劇社度過了三年苦行僧般的演員生活,並在《奧瑞斯特亞》和《紅字》裡演女主角,重新在舞臺上大放異彩
(舞臺後正在化妝的周採芹。)
(周採芹出演舞臺劇。)
五,促進東西文化交流的周採芹。
1981年,受曹禺和金山的邀請,懷念故鄉的周採芹成為改革開放之後中戲第一批回國任教的「海外專家」。
1988年,周採芹的英文自傳《上海的女兒》在英國和美國出版 。
(1993年《喜福會》劇照。)
周採芹參演了大量的華語電影和內地拍攝的電視劇。
(新版《紅樓夢》裡的賈母)
2001年,周採芹被授予美國艾美獎終生成就獎(美國電視界最高獎項。)
(《驚天魔盜團2》裡飾演周杰倫的奶奶 Li)
2007年3月18日,參演的紀錄片《好萊塢華人》在美國上映。
2019年7月2日,講述其個人經歷的紀錄片《上海的女兒》在中國上映.
(《上海的女兒》海報)
周採芹1936年出生,到2020年,整整84年;周採芹從上海、香港、倫敦、美國、北京、上海,一生都在飛來飛去。
84年間滄海桑田,在時代的大潮中,周採芹努力地想掌握自己的命運之舟。
不管是順境還是逆境,但周採芹一直牢記父親周信芳告誡自己的一句話:「永遠記住你是一個中國人」
(周信芳和子女)
60多年,周採芹就一直沒有忘記與父親離別的場景:素來不喜多言的父親把一本手抄的《文天祥》劇本送給她並且告誡其「你要永遠記住你是一個中國人。」
這是父親與她的最後一面,也是父親跟她說的最後一句話。
是的,不管瓢泊多遠,不管瓢泊多久,華人都流著華夏民族的血脈,文化上都有著同華夏文明千絲萬縷的聯繫。
華人是華夏文明散布在世界各地的種子,多多少少都發散著華夏文明之光。
(周採芹在奧斯卡紅毯。)
周採芹是其中的佼佼者之一。
她用中國女性的堅韌、執著,在異國的土地上,綻放出美麗。
透過《上海的女兒》,在中西方文化的交流融合中,周採芹無疑用自己一生的實踐,展現了一個中國女性的平凡和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