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棒》——黑澤明的視覺交響曲

2021-02-20 丁達爾城市

資源連結:

https://pan.baidu.com/s/1AtdavLrMW4WdqQeskLfiOQ 

密碼:ow30

黑澤明,被影迷尊稱為「電影天皇」。

這位天才導演雖然在國際上享有無可撼動的地位,卻極少與伯格曼、老塔等藝術大師相提並論;我想,在很大程度上,緣於黑澤明的電影盡乎是兼具娛樂性的商業大作;換言之,其電影的「故事」是平易近人的。然而,黑澤獨樹一幟的編導風格與其作品卓異絕倫的視聽技巧備受推崇,更被無數導演捧上神壇。

在黑澤明一生拍攝的電影序列中,有至少八部傑作。1961年的《用心棒》位列其一,彼時,黑澤明正處於創作鼎盛期。本作前有鋪墊:早期50年代的《羅生門》和《七武士》已經展現出了黑澤明精湛的運動表現力大場面調度技巧;1960年的《懶漢睡夫》上映後,「場景幾何學」的構圖儼然成為他處理角色關係的重要技法。

《用心棒》| 黑澤明

我將《用心棒》看作是黑澤明早、中期作品的「風格」集大成者,片中成風盡堊的場面調度,尤其是舞臺調度,黑澤明可謂曲盡其妙,為影壇奉獻了教科式的處理技巧。接下來,請看我編寫(zao)的「教科書」式分析。

《用心棒》脫胎於美國西部片,書寫了快意恩仇的孤膽英雄傳:武士「椿三十郎」浪跡至一處小鎮,碰上以清兵衛和醜寅為首的兩派惡勢力爭鬥地盤。雙方招兵買馬、劍拔弩張,鎮上民生凋敝、一片荒涼。欲主持正義的三十郎仰仗高強刀技,以用心棒(打手)的身份斡旋兩派之間,驅虎吞狼;不料醜寅弟弟卯之助攜手槍意外登場,令事態急轉直下,脫離了三十郎的掌控……

"西部片」中的風沙小鎮

爭鋒、掠奪、金錢、酒色,這些都是構成《用心棒》的元素,但觀眾看到的更多的是暢快的打鬥、戲謔的幽默,而非猙獰的現實或是嚴肅的哲思。相應地,全作風格優雅、凝練、整飭、輕盈,以酣暢明快的鏡頭語言問鼎一代動作喜劇片。

流暢的視覺操縱

動作片中流暢的畫面既強調視覺上的速度感,也注重拍攝對象間的關聯性。千禧年後,電影技術相較上世紀已更為成熟多樣,然而「流暢感」仍是動作電影的恆久追求之一。這其中以多機位或靈活手持拍攝後快速剪輯的手法最為常見;(e.g.《諜影重重》系列);CG技術的普及也使單一鏡頭內複雜的攝影機調度得以輕鬆實現,鏡頭的運動向觀眾呈遞最直觀的視覺穿梭。(e.g.《復仇者聯盟2》開場群戲)

《復仇者聯盟2》| 特效長鏡頭

而黑澤明在上世紀六十年代已經熟稔了引導觀眾視覺的語法,對時間和空間的流動有著多元的洞見。

時間維度上是剪輯。

除了擅長編導,黑澤明也是一位頂級的剪輯師,《用心棒》中的連續性剪輯:對於動作場面密集的段落,每個鏡頭被分配的時間並不短;然而每當景別或機位發生變化,剪輯總是藏在角色連貫的運動中,不著痕跡。

連續性剪輯(continuity editing)

倘若場景更易而使得畫面元素出現劇烈的差異,我們經常能看到精彩的動作匹配,兩個鏡頭間在運動或者方向上被巧妙地交聯,觀眾的情緒得以自然過渡。片段中武士被砍殺後朝右下方墜倒,與飯店老闆嚇得癱坐的方向一致,這種畫面處理遠比突兀切進老闆驚恐的特寫傳遞了更連貫的感染力。

動作匹配(matching on action)

正因全片流水行雲,跳切給予觀眾的視覺衝擊好似謐林中的一聲槍鳴。而這種對連貫性的破壞恰恰彰顯了跳切的敘事功力。片中第一處軸向跳切是三十郎遠眺窗外椿從,第二處為三十郎眼前可供藏身的木箱特寫。這兩個「割裂」的鏡頭以看似隨性之態洞徹了三十郎恣肆的表象下睿智的頭腦。

軸向跳切(axial cut)

《用心棒》中空間維度的流暢感來自於畫框內順承的元素銜接,以及元素間整飭的幾何美學

深焦攝影(deep-focus photography)清晰的前景、背景

在《用心棒》中,黑澤明往往使用一個鏡頭「框柱」彼此分離的敘事,「深焦攝影」恰好提供了足夠大的景深,利用前景和背景巧妙地銜接觀眾對中心人物的視點轉移。其中最棒的段落在三十郎首次進入小鎮的一組積累蒙太奇:觀眾的視線跟隨三十郎駐足凝視,其後緊接四幅均勻、漂亮的動態全景——緩緩拉開滑動門板的兩組男丁,兩組女眷;最後一組藝伎的鏡頭下搖,躍入三十郎的背部中特寫作為前景;攝影機隨三十郎的移動右搖,藝伎消失在畫面中,前景、背景分離,觀眾的視線再次回歸三十郎。

積累蒙太奇→中特寫(medium close-up)

絕美的畫面布局——四組男女的臉龐隱現在窗柵後,如夜空中星座的連線,似棋盤上殘局的落子。

人物,正是黑澤明作畫最重要的元素。在開場五分鐘內,他便用三個人物繪出兩種精緻的幾何構圖。行走於鄉間道上的三十郎原本位於畫面中心,農民父子從右下方「插入」,佔據畫面主體;鏡頭左搖後復位,三人組成縱深的三角;鏡頭迅速變焦、後拉,三角形因三十郎的淡出變為矩形;一陣爭執推搡,鏡頭下搖,畫面中角色減少為一人,上搖復位,三十郎再次加入構圖。一氣呵成的長鏡頭內,我們的視線從關注三十郎到介入兩人對話,最後返回一臉懵逼的三十郎。

三角形構圖

隨後,三十郎跟隨老農進入庭院解渴,新人物老婦深居屋內,與中景門旁老農、前景屋外的三十郎構成深焦鏡頭內的斜對角線;隨著對話推進,老農左移,機位越軸進入屋內,對角線被重組,老婦佔據前景,三十郎為背景;精妙的是,在重組的對角線構圖中,三十郎取代了老農上一鏡頭的中心位置——這種身處背景卻夾於夫婦對話之間的布局,對應了三十郎尚未進入小鎮,卻已經捲入其中的狀態。

斜對角線構圖


《用心棒》並非是對現實時空忙亂地捕捉,也絕非是對視覺元素盲目地堆疊,黑澤明的鏡頭提煉了現實之美,以整飭的巧合抽象了無序的自然群體;技巧性的剪輯穿引離散的時空,黑澤明手握指揮棒,流暢地操縱著觀眾視點的遊移。

黑澤明在空間維度上的技法還不絕於此,真正奠定《用心棒》傑作地位的,是完成天才般視覺敘事的場面調度。

卓異的調度美學

場面調度(mise-en-scène),指鏡頭前的一切元素——演員、照明、布景、服裝、道具——及其編排。而演員的布局(positioning)和運動(movement)即舞臺調度(blocking)。

在《用心棒》中,布景和舞臺調度成為黑澤明核心的視覺語法:借角色構建符號,以布局孕釀情緒,用畫面取締對白。


「水平線」舞臺調度

小鎮作為電影的核心場景,黑澤明有意簡化了空間格局——一條主幹道橫亙東西,民宅商鋪臨街而立,醜寅、清兵衛各據左右,「和平飯店」位處中心。小鎮的定場鏡頭多採用方正的構圖,壓縮了空間長度,簡化了視覺元素。整個場景宛如一方舞臺,侷促的空間內上演荒誕的劇目。兩派勢力相隔咫尺,劍拔弩張實為虛張聲勢,金剛怒目卻又首鼠兩端。

方正構圖

在兩派第一次「火併」段落中,黑澤明在「舞臺」中央築一高臺,三十郎端坐其上,從壁上觀。「左右」與「中央」昭示著派別所屬,高臺與低地抽象了武力強弱。最初位於平面的交鋒因為Z軸的引入,在構圖上更為立體;原本殘酷的殺戮也由於視角的變化而蒙上荒謬的戲劇色彩。戰況一度膠著,黑澤明在寬闊的畫幅中大片留白,左右兩股人馬龜速挪進畫面,鋪展開無聲的視覺喜劇張力

立體構圖,寬幅留白

《用心棒》中演員的舞臺調度呼應了左右的格局。布景上。三十郎斡旋於醜、清兩派,每一次倒戈,在增強背景遷移感的運動望遠鏡頭攝影配合下,三十郎移動的方向朝左或是往右,觀眾自然地聯繫起了據點分立左右的醜寅、清兵衛勢力。饒有趣味的是,另一位搖擺於幫派間的差役兩頭揩油,在初登場時繞著三十郎左右竄跳,角色僅僅依靠走位,在十秒鐘內就確立了人物形象。

望遠鏡頭配合左右格局

快速建立角色、闡明設定的技巧上,黑澤明調用視覺遠勝於臺詞。小鎮中央「和平飯店」的設計是布景上的神來一筆。電影開篇,觀眾與三十郎一起初到鎮上,飯店老闆一一抬起封閉的窗板,將窗格外小鎮勢力分布逐漸展現:左起自店外醜寅胞弟亥之吉與棺材店老闆的交談;鏡頭跟隨亥之吉一眾的走動右搖,過渡至醜寅團夥和中立公差朋比為奸的場景;在飯店老闆向三十郎怒斥公差的同時,鏡頭再次右搖朝向清兵衛地盤,對準依附於清兵衛的綢商店鋪;畫面一轉,老闆緊接著介紹正對綢市而建的酒莊,酒莊掌柜背靠醜寅,敵對於綢市。寥寥幾個深焦鏡頭,我們順隨前景中的飯店老闆和三十郎的視線打量著窗格後的小鎮亂象,不同方位,不同勢力,再沒有更簡潔的視聽語言了。

巧妙的布景快速建立角色

《用心棒》中的角色仿佛是交響樂團中的樂手,黑澤明極少使用特寫,正如指揮相比於個別樂手的演奏,更關注一個聲部的音色音準。

若是鏡頭中出現站位相對固定的多名角色,精心的布局微妙地揭示了人物關係:三角形構圖用以表現正中角色的中立態度,相互背對的角色之間存在著矛盾或猜疑。下面場景中四位角色朝向迥異,交錯的視線延展畫面的縱深,人物各懷鬼胎、諱莫如深。

交錯的視線,縱深的畫面

以同樣的手法拍攝多人對話長鏡頭:一旁緘默不語的飯店老闆視線遊移,引導觀眾的視覺重心,避免了正反打鏡頭割裂角色間膠著的關係,店內外充滿了緊張的空氣。

對話群戲長鏡頭

對於大場面群戲,《用心棒》中舞臺調度以群體運動放大情緒;黑澤明刻意加入對稱性元素,戲劇性的畫面妙趣橫生。

群體對稱性構圖


在黑澤明的精心調度下,《用心棒》儼然是一場超凡的視聽盛宴:流暢的鏡頭宛若音符,和諧似旋律變幻的是整飭的幾何美學,群角的運動和布局正如聲部間的合奏;時空交融,協奏出一曲空前的視覺交響樂。

《用心棒》僅是黑澤明的八部傑作之一,黑澤之後,日本「電影皇帝」的名號大概無人覬覦了。

標準收藏(The Criterion Collection)

收錄的25部黑澤明作品

丁達爾城市 | 隱居·霧中風景

相關焦點

  • 《用心棒》——黑澤明的武俠世界
    《用心棒》、《椿三十郎》合集一個有趣的故事,模仿美國好萊塢的西部片的義大利通心粉西部片《荒野大鏢客》全球大賣,但是它的故事完全根據《用心棒》的故事改編的,劇組人員卻沒有經過黑澤明的同意!而後黑澤明狀告《荒野大鏢客》製作方,爭取到了署名權和影片發行的分成,黑澤明還笑稱在《荒野大鏢客》上賺到的錢比原版《用心棒》還多。
  • 《用心棒》「小格局」彰顯黑澤明掌控功底,深層探究浪人俠義精神
    《用心棒》是由電影界的「莎士比亞」,日本著名導演黑澤明浪人系列電影中的一部,上映於1961年。它可能相對於《羅生門》、《七武士》、《亂》等同為黑澤明執導的影片名氣要小一點,甚至可能知名度上還不如上映於1964年,翻拍自它的另一部西部電影《荒野大鏢客》。雖然如此,卻掩蓋不住它是一部經典影片的光芒。這部距今已60年的電影,豆瓣評分高居8.9,證明了經典才經得起時間的考驗。
  • 美國經典西部片《荒野大鏢客》竟然是抄襲了黑澤明的《用心棒》
    《大鏢客》於1964年上映,而在早幾年的1961年,日本著名導演黑澤明的《用心棒》講述的是一個類似的故事。用心棒(ようじんぼう)在日語裡是打手、保鏢的意思。一個邋遢的武士來到陌生的小鎮,這裡民生凋敝,店鋪都不營業,因為兩家惡勢力清兵衛和醜寅把持著小鎮。武士通過和兩家的鬥智鬥勇,剷除了雙方,恢復了小鎮的寧靜。兩部影片了劇情類似外,細節上後者也模仿頗多。
  • 大師致敬大師——賽爾喬·萊昂內的《荒野大鏢客》與黑澤明的《用心棒》
    這就是賽爾喬·萊昂內的《荒野大鏢客》與黑澤明的《用心棒》。桀驁不馴,縱橫江湖,俠肝義膽,這是他們鏡頭下的俠客。其實,《荒野大鏢客》就是《用心棒》的翻拍。因為沒有改編的授權,黑澤明在看完荒野大鏢客後頗有些生氣:「拍得很好,但這是我的電影」。塞爾喬萊昂內自己也承認,他實在是太喜歡《用心棒》,所以才進行了翻拍。對於授權的問題,實在是大意忽略了。
  • 新春劇賞:黑澤明電影的視覺表達
    《用心棒》在日語裡是「保鏢」的意思,但不是我們傳統觀念裡的保鏢,你可以理解為「鏢客」。《用心棒》的三船敏郎就是這麼一個鏢客。黑澤明的分鏡繪圖與電影畫面對比電影中強烈的色彩感凸顯了黑澤明的個人風格。就拿《亂》來說,在拍攝的時候黑澤明的視力下降,於是攝影師拍攝依靠的是黑澤明畫的分鏡圖。
  • 為了忘卻的懷念 《用心棒》重溫經典
    周年 商業成功以當時的眼光看來,黑澤明老師拍攝於1961年的《用心棒》首先是一次商業上的大獲成功。▲劇組從零開始,一磚一瓦搭出這座小鎮(圖為《用心棒》布景設計草圖)。 好在最終事實證明,東寶再次押對了寶,3.3億日元的本土票房大大超過了公司的保守預期,也讓黑澤明同步刷新了自己的吸金能力。
  • 《用心棒》:《荒野大鏢客》抄襲經典,浪人展示俠義精神
    《用心棒》是1961年發行的「莎士比亞」系列日本著名導演黑澤明浪人之一。它可能是相對於《羅生門》,《七武士》,《亂》相當於黑澤明導演的電影名氣比1964年上映的電影要小一點,甚至不如它的另一部西部片電影《荒野大鏢客》出名。然而,它不能掩蓋它是一部經典電影光芒。這位60歲的電影獲得了8.9分的高分,這證明了經典經得起時間的考驗。
  • 《用心棒》——淺談六十年代日本武士和戰爭電影對暴力尺度的突破
    黑澤明讓三船敏郎在《用心棒》和《椿三十郎》的結尾中秋風掃落葉、乾坤一擊,分別拍出了斬手與斬首的正面鏡頭,伏屍數十,血濺五步,在當時影壇具有震撼的效果。如果說,斬首是日本武士和武士電影特有的一種亞文化現象,不應忽略的是,《用心棒》和《椿三十郎》必須放在黑澤明美學淵源之一的西部片背景上來考察。幾乎與上述兩片同時,霍克斯的《赤膽屠龍》與福特的《雙虎屠龍》,均以「屠龍」掃蕩流氓、誅除首惡為主題,展現了美國式的古典武士——傳統的牛仔在新時代的失落,以及部分地重新找回男人的自我。
  • 《用心棒》不能錯過!99%的人看完都驚了!
    《用心棒》非常好的電影。故事精彩,跌宕起伏,環環相扣。始終保持著巨大的敘事張力,和扣人心弦的節奏感。在幽默滑稽的背景音樂的映襯下,演員的表演極盡誇張之能勢。故事情節也是出人意料。《用心棒》是黑澤明在1961年上映的一部小品式作品,灌注影片精神內核的是一種東方式的遊俠精神,熟悉武俠文化的中國觀者對此並不陌生,即便從影史的角度出發,從二三十年代的上海神怪武俠,到其後香港武俠電影繼承發展,以至邵氏時代武俠電影稱霸影界,成為一時風尚,可謂一以貫之。
  • 《犬之島》裡都有哪些黑澤明元素?
    與萊卡的定格動畫《魔弦傳說》一樣根植於日本文化,《犬之島》則有從黑澤明電影和浮世繪那裡繼承而來的美學,甚至韋斯·安德森鍾愛的小津式構圖也得到充分展示,形式感極強。在之前的採訪,韋斯·安德森就明確表達過對黑澤明的敬意。而今天呢,就著重說一說片中的黑澤明元素吧。由於還沒資源,配圖無法一一對應,敬請諒解。
  • 《犬之島》到底是怎麼致敬黑澤明的?|特冷門
    儘管《犬之島》是一部定格動畫,導演韋斯·安德森的所有標籤還是能夠一覽無餘——明確無誤的視覺風格、無表情的對話及家庭關係幻滅的主題。與萊卡的定格動畫《魔弦傳說》一樣根植於日本文化,《犬之島》則有從黑澤明電影和浮世繪那裡繼承而來的美學,甚至韋斯·安德森鍾愛的小津式構圖也得到充分展示,形式感極強。
  • 這些電影畫面真好看(3)——《用心棒》
    今天分享的電影是《用心棒》。《用心棒》是日本電影大師黑澤明的名作。這部拍攝於1961年的片子,哪怕今天來看,也是娛樂性十足。
  • 導演篇|黑澤明:用一個背影也能讓人記住主角
    那麼今天趙山河就運動這一切入點,跟大家聊聊黑澤明代表作《用心棒》(1960年)。1.人物塑造本片大致框架是英雄人物進入陌生環境後,戰勝邪惡勢力的故事,《用心棒》是當地的流氓惡霸,續集《椿三十郎》是家族反骨仔。這是不是讓大家想到了美國西部牛仔片?
  • 電影天皇 黑澤明
    黑澤明稱他為一生之中最好的老師。在老師的教導和幫助下,黑澤明得到了真正的鍛鍊。後來黑澤明從第三副導演晉升為第一副導演,並能勝任B班導演。從此黑澤明踏入了電影圈。,執意啟用三船敏郎擔任《酩酊天使》的男主角,從此,黑澤明和三船敏郎開啟了「黑澤明黃金時代」,成為日本最強的電影拍檔。
  • 收刀入鞘,事了拂衣去——真正的「荒野大鏢客」《用心棒》
    三船敏郎和「用心棒」看《用心棒》這部老片的經緯是這樣的,初中語文卷上一篇《沼澤地》讓我認識了日本鬼才作家芥川龍之介,從而讀了他的短篇集《羅生門》,故而看了大導演黑澤明取材其中故事拍攝的電影《羅生門》。演員 三船敏郎搜刮黑澤明與三船敏郎這對經典CP作品時,一眼看到這個怪裡怪氣的名字——《用心棒
  • 黑澤明和黑澤明的《夢》
    看過《柔道龍虎榜》的觀眾,都知道這是導演杜琪峯向黑澤明的電影《姿三四郎》致敬的影片!回顧電影史,有無數的電影人,以黑澤明為偶像!我們梳理下黑澤明的影片歷史!有記者曾經邀請杜琪峯挑選自己心目中的十佳電影,這十部中有四部日本電影《七武士》、《天國與地獄》、《切腹》、《用心棒》,其中除了《切腹》是小林正樹作品之外,其他三部均出自黑澤明之手。這也說明了黑澤明在杜琪峯心目中的地位。西方導演也是非常的愛黑澤明,在英國BBC影史十佳評選中《七武士》高居榜首,也是影響力非常大了。
  • 「電影天皇」黑澤明公認的5部經典
    日本導演、編劇1910-3-23至1998-9-6為什麼黑澤明被稱為「電影天皇」?一開始是諷刺,黑澤明體格高大(1.81米),在拍片現場非常嚴格,事事要求完美,固執己見,經常大喊大叫,把工作人員嚇到腿軟,所以給他起了個外號叫「天皇」。後來因為他在電影界成就卓著,這個稱呼成為絕對的尊稱。為什麼一提起日本電影就提黑澤明?他打破歐美壟斷,成為奧斯卡第一個獲得終身成就獎的亞洲電影人。
  • 黑澤明的電影,偉大在哪裡?
    光是一部《七武士》,就被翻拍回了西部片《豪勇七蛟龍》、動畫片《蟲蟲危機》,還有無數港式武俠片、功夫片、警匪片;《七武士》《豪勇七蛟龍》《蟲蟲危機》而他的《用心棒》,則開啟了兩大電影系列——「大鏢客」和「姜戈」。
  • 電影《用心棒》精彩影評及觀看資源
    下面是收集網友觀看《用心棒》電影的精彩評論電影觀看地址:關注本公眾號後留言「電影資源」,可自動獲得該電影觀看影評一: 看的第二部黑大師的電影,較於七武士個人更為喜歡,算一步黑式小品。     電影之所以區別於記錄片,是在於本身的藝術處理和導演的風格化。依舊濃鬱的日本生活氣息和沒落武士的不滅精神。
  • 三船敏郎、黑澤明與《七武士》
    三船敏郎,日本演員,代表作《七武士》《羅生門》《用心棒》等。多年前看到一位號稱看了3000部電影的大俠,他發布了一個排行榜,排在第一位的就是七武士。所以我搜索著來看看,發現導演是經常聽人提起的黑澤明。所以,我就更願意下載來看看,提升檔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