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方案出臺,研究生若擠佔教育資源,將失去高校就讀機會

2020-12-24 新護芽媽媽

在近幾年,留學生問題引發了眾人對高校的討論,尤其是高校頻出「洋大人」事件後,讓學生們逐漸失去了對這些高校信任感。

同樣作為學校的學生,中國人要寒窗苦讀十幾年,才能進入優秀的學校念書,而留學生不費吹灰之力,就能和努力拼搏的學生站在同一位置,面對這種雙標待遇,任誰都會產生不滿情緒。

高校為了安撫學生們的情緒,終於下定決心對這些留學生管理。去年,武漢大學就對違反學校教學秩序,沒有如期完成學業的92名留學生,予以清退處理。這一決定的執行,讓中國學生不禁拍手稱快。

東北大學一博士生入學十八年,終於被清退

留學生事件鬧得比較大,才讓大家發現他們擠佔了教學資源。事實上,不只是留學生群體有浪費學校資源的想像,中國學生也同樣有。最近,東北大學就清退了一名入學已經18年,還未畢業的博士生。

在如今這個本科生、研究生遍地的時代,博士生其實還是稀有物種。在不少高校中,每個導師一年甚至只有一個博士生名額,這個名額被人佔據了18年,那將會讓多少學子丟失求學的機會?高校為了解決浪費學校資源的問題,採取了一系列改革措施。

高校設立最嚴方案,清退未及時完成學業的學生

近日,四川大學發布了最嚴格的學生管理方案。學校規定,研究生4年未能如期畢業,將被學校清退,而博士生的學習年限不能超過6年。

學校認證執行這項規定,恐怕不少學生會受到波及。一般情況下,研究生讀三年書就可以畢業,以四年為期限,就是學校只給每個學生一年的寬限期。實際上,對大部分學生來說,這個條件並不苛刻,主要大家都想畢業。

只是也有特殊情況的存在,比如遇到比較刁鑽的導師,或者是心術不正的老師。最近幾年,發生過不少被研究生導師壓迫,選擇結束生命的例子。還有一些導師把學生當成廉價勞動力,為自己的兼職事業無償服務。

在校期間學生遭遇這樣的不幸,是否會被高校的嚴格政策影響,而改變一生的命運呢?對每個學生來說,考上研究生都不是件容易的事,他們也想儘快畢業,順利拿到文憑學校對遇到特殊情況的學生不做處理,往後可能會引發更多問題。

研究生報考人數刷新歷史記錄,競爭難度等同高考

現在社會如果不是畢業於985高校,一般大學的本科學歷,在就業市場沒有太多競爭力。為了讓自己找工作起點更高,許多人加入了報考研究生的大軍。據考研機構推測,2021年考研人數將突破400萬,而錄取比率只有總人數的五分之一。

現在考研究生,競爭難度不亞於高考。許多人剛進入大學時,就確定了考研究生的目標,並且在大學四年時間裡,一直為此努力。通過激烈的競爭順利考上研究生後,還要和課程、論文搏鬥,能不能畢業,和導師有非常重要的關係。

也有一些學生奮力考上研究生後,開始卸下負擔,對學業、對功課都不上心了,這樣的學生自然難以順利畢業,現在學校為了優化資源,開始了對這些研究生進行及時清退處理。學業不達標,多所大學對研究生進行清退處理。

除了四川大學發布最嚴學生管理方案外,還有多所高校對學業不達標,未能如期畢業的研究生進行了清退處理。今年瀋陽工業大學就清退了236名研究生,他們都是由於各種問題,未能如期完成學業,並且沒有順利畢業的學生。

西安電子科技大學今年也清退了77名研究生,以往研究生如果遇到特殊情況,可以提出休學的請求,這些學生如果未能及時復學,同樣會被清退處理。

考研究生不易,學生要珍惜當下的學習機會

如今大家考研究生大多不是為了學術,而是想要獲得研究生的文憑,基於這樣的現實情況,不管讀研時期遇到何種困難,能夠堅持下去,對大部分人來說就已經獲得了勝利。

在這個社會中,每個人都很少擁有走錯路,再重新來過的機會。想要找到自己喜愛的人生,不僅需要勇氣,還需要一定的眼界和智慧。大多數人只有努力讀書,獲得高學歷,才能讓自己的人生變得好一點。

【護芽媽媽心裡話】那些已經考上研究生的人,要珍惜這個來之不易的機會,這不僅是對父母,也是對自己負責任的做法。只有堅持奮鬥,命運才有可能因此改變。#加油考研人#

新護芽媽媽,呵護青少年教育成長,分享實用的教育方法,帶你了解最新資訊,關注我一起進步成長!

相關焦點

  • 這所985高校出臺研究生培養新方案,鼓勵碩士提前攻博
    教育部剛發布破除「唯論文」不良導向的通知,華東師範大學就出臺全新研究生培養方案,發布「九大行動計劃」。計劃內的每一項都是重大利好信息。華東師範大學的在讀研究生和準備報考的同學應該能感受到四面八方投射而來的羨慕目光吧!整個方案裡,本科生的利益點是直博名額增加,碩士生的利益點是鼓勵提前攻博,博士研究生是最大受益人。直博這件事我已經在文章
  • 臺灣高校大陸招生三年未招滿
    原標題:臺灣高校大陸招生三年未招滿  臺灣高校在大陸招生已有三年,但每年都沒有招滿。昨天,在2013年海峽兩岸教育論壇上,多位臺灣高校校長建議臺灣教育部門出臺更多支持性政策,吸引大陸學生報考。  2011年,臺灣高校首次面向大陸招生。
  • 為邁向一流,這所211高校重磅改革研究生培養方式!
    (南湖新聞網)01、記者:請問出臺《指導性意見》的背景和目標是什麼?答:研究生教育作為國民教育的頂端,研究生作為國家創新戰略的後備軍,動態調整研究生培養方案是適應社會經濟發展和高等教育形勢變化的迫切需要。
  • 浙大、上海交大等名校在瓊辦學,未來這些研究生專業可在海南就讀
    浙江大學「浙大+海南」訂單式人才培育中國科學院院士、浙江大學校長吳朝暉介紹,該校針對海南急需的儲備人才試點推行專題專項培養模式,大力增加面向國際教育創新島的專業碩士、博士研究生等招生資源,在熱帶海洋、農業發展等領域啟動了專項招生,2020年共招收129名研究生。
  • 研究生教育重大改革!雙一流名校博士學制延長至4年;交叉學科將成為...
    中國傳媒大學實施研究生教育系列重大改革記者從3日舉行的中國傳媒大學研究生教育會議獲悉,為深入貫徹落實全國研究生教育會議精神,深化研究生教育改革,提高研究生教育質量,中國傳媒大學將從招生、培養體系和學位、導師評聘、質量監控、學科與專業設置等方面,實施研究生教育系列重大改革
  • 歸國留學生就讀高職不是鄙視與輕蔑!
    乍一看標題,假設留學生在海外未能完成學業,便建議其回國就讀高職高專。於是乎調侃和諷刺瞬間爆發,很多網友表示是瞧不起留學生覺得留學都是混文憑麼?回國就讀「藍翔」都比留學好麼?但其實倪閩景提案本意卻是為幫助終止學業的留學生提供在國內繼續完成學業的解決措施,如今卻被媒體如此解讀並社會所批判,起身感受到媒體的不負責和準確傳播的重要性,通過該天及一系列連鎖反應影射出社會存在的諸多問題。
  • 30所高校清退1300名碩博研究生,博士也會「過期」?
    「教育失信」現象「零容忍」多所高校釋放「嚴出」信號其實,早在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公示之前,就已經有多所高校對博士在內的研究生念起了5月20日,中南大學表示,截至目前,共有10名研究生休學期滿已超過2周仍未提出復學申請。對於6月3日後仍未辦理復學手續的研究生,研究生院將上報校務會給予退學處理。
  • 媒體追問研究生教育:邊偷菜邊看電視劇也能畢業
    而武漢大學中國科學評價中心2012年9月完成的「中國研究生教育與學科專業評價」課題則認為,全國碩士研究生的就業率已連續3年低於本科生。該中心主任邱均平表示,對這樣的結論「很多高校碩士生導師都有切身感受」。在一些經濟發達地區,研究生就業率不如本科生和專科生的現象已持續多年。
  • 高校哲學社會科學領域科研成果評價意見出臺 「十不得」能否根治...
    陝西師範大學教育學院副院長吳合文:此前,很多高校依據各類科學論文索引,進一步將論文分為三六九等,作為績效獎勵、職稱晉升、資源分配等的重要標準。當然,進入引文索引的期刊論文總體上要優於其他期刊上的論文。可一旦科學引文索引被用作評價工具,評價結果能給發表者帶來豐厚的物質利益,就會產生亂象。
  • 西南交大清理857名超期博士 最長者已就讀21年
    >  6年期滿若未能畢業的,年內須提出延長學年書面申請,若仍未在規定時間達到畢業條件,將自動終止學籍,予以退學  超過最長學習年限(6年)的博士研究生,其畢業證書不能在教育部網站上進行電子註冊  擁有博士生學籍,但卻一直沒有畢業的現象將逐步在交大終結。
  • 非全日制研究生,為何屢被區別對待?
    全日制與非全日制研究生的待遇區分問題,近年來一直備受爭議。  近日,全國多地被曝非全日制研究生在就業、落戶等人才待遇享受上被區別對待,不少地方不願意將他們納入獎勵與優惠政策覆蓋的範圍。
  • 做好研究生教育文章 助力打造科技創新高地
    為實現這一重大戰略目標,鬚髮揮好高水平研究生教育的強大基礎支撐作用。研究生教育是培養高層次創新人才的主要途徑,是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重要基石。加大動態調整力度,優化博碩研究生類別結構、學科專業結構省內布局,使我省研究生教育與科技創新高地對人才的需求相契合;三是優先發展新興學科專業。對於人工智慧、大數據等新興學科專業給予政策傾斜,允許條件成熟的高校打破本科專業辦學年限限制,直接申報這些學科專業的省級重點學科、「雙一流」學科及相應碩士點和博士點,以搶抓新一輪新興學科專業發展機遇。
  • 【上級負責人解讀】教育部學位與研究生教育發展中心負責人就《第...
    近日,教育部學位與研究生教育發展中心(簡稱學位中心)公布了《第五輪學科評估工作方案》(簡稱《工作方案》)。學位中心負責人就有關問題回答了記者提問。  1. 問:請簡要介紹一下《工作方案》出臺的背景。
  • 華僑生也能申請研究生啦!
    眾所周知,華僑生聯考已有近30年歷史,是中國教育部專門為海外華僑和港澳臺學生設計的一種「高考」,為這些學生提供回歸祖國大陸就讀大學的機會。它與高校普通高考招生指標分開,沒有任何競爭關係。每年報考的人數只有幾千人。而高考生每年報名人數是一千多萬。
  • 解讀| 我國出臺首個教育評價系統性改革方案 建立潛心教學全心育人...
    在《總體方案》的五類主體當中,師德師風再次作為教師第一標準被著重強調,提出建立師德失範行為通報警示制度,對出現嚴重師德師風問題的教師探索實施教育全行業禁入制度等具體舉措。除此之外,在教育教學方面對不同學段教師也提出不同要求。
  • 千餘碩博研究生為何被清退?知名高校專家深度揭秘
    近日,西安電子科技大學發布的一則「擬清退33名博士研究生」通知引發熱議,再次將「清退」碩博研究生拉回到大眾視野中來。
  • 30所高校專業學位將接受水平評估
    國務院教育督導委員會辦公室11月27日印發通知,將對高校30個專業學位開展全面評估。 將接受評估的30個專業學位包括:金融、應用統計、稅務、國際商務、保險、資產評估、審計、社會工作、體育、漢語國際教育、應用心理、翻譯、新聞與傳播、出版、文物與博物館、建築學、城市規劃、農業、獸醫、風景園林、林業、公共衛生、護理、藥學、中藥學、中醫、旅遊管理、圖書情報、工程管理、藝術(戲劇、戲曲、電影、廣播電視、舞蹈、美術、藝術設計領域)。
  • 將《民法典》融入高校思政課堂
    作為高校思政工作者,應深入挖掘民法典中蘊含的思政教育資源,立足中外合作辦學實際,將《民法典》融入高校,將法治教育融入思政工作,創新思政教育方式,講新講活思政課堂。  一、深刻認識法治教育在思政教育中的重要意義  辦好思政課,提高認識是前提。我們黨歷來高度重視思政課建設,辦好思政課意義重大。
  • 北大、北師大等高校明文規定,不再給全日制研究生安排宿舍
    圖片來源:復旦大學官網 值得一提的是,復旦大學也提到會協助全日制專碩以社會化的方式解決住宿需求,對此學校協調了社會資源,提供愛久公寓供學生選擇。下表是 2019 級碩士研究生提供的住宿收費情況,水電費等其他費用另外結算。學校會給專碩每月 800 元補貼,一共 10 個月。
  • 教育部最新公示!33所高校將轉設、更名!
    教育部最新公示!33所高校將轉設、更名!33所獨立學院轉設為獨立設置的本科學校,現將學校名單等信息向社會公示。原則上,中央部門所屬高校、部省合建高校舉辦的獨立學院要率先完成轉設,其他獨立學院要儘早完成轉設。《實施方案》提出了轉為民辦、轉為公辦、終止辦學等三種基本路徑。並鼓勵各地積極創新,可探索統籌省內高職高專教育資源合併轉設;同時,著重強調了無社會舉辦方的獨立學院轉讓舉辦權的禁止性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