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公麟作品欣賞

2021-03-02 掌上字畫

➤李公麟畫像

李公麟1049年生於安徽桐舒州。字伯時,號龍眠居士(1049-1106)。熙寧三年(公元1070年)進士。中國封建社會典型的文人士大夫。

其家裡為舒城大族,家世業儒。其父李虛一曾舉賢良方正科,任職為大理寺丞、獲贈左朝議大夫,喜好收藏法書名畫近視等。李公麟自小受其父影響,耳聞目濡,開啟了他的藝術之門。

因桐城郊外有一龍眠山,李公麟在此築龍眠山莊而長居於此,所以又自號龍眠居士或龍眠山人。

➤《麗人行》局部

神宗熙寧三年中進士後,歷泗州錄事參軍,中書門下後省刪定官、御史檢法。好古博學,長於詩,精鑑別古器物。尤以畫著名,一生勤奮,作畫無數,凡人物、釋道、鞍馬、山水、花鳥,無所不精,時推為宋畫中第一人。

人物、道釋深得吳道子旨趣,運筆如行雲流水,造型正確,神態飛動;山水氣韻清秀,得王維正傳;著色山水追李思訓心法;畫馬過韓幹。

能集諸家之長,得其大成,師法自然,大膽創新,自成一家,被後代敬為第一大手筆、百代宗師。

其代表作品有:《臨韋偃牧放圖》、《免胄圖》、《維摩詰像》、《十六小馬圖》、《龍眠山莊圖》、《輞川圖》、《九歌圖》、《洛神賦圖》、《草堂圖》、《蓮社圖》等。《宣和畫譜》記載有他的一百零七幅作品。

由於歷史原因,他的繪畫作品能遺留傳世的鳳毛麟角,其中大部已流落海外,很多無從得以欣賞到真品原件。

➤李公麟臨摹李贊華《東丹王出行圖》

李公麟對於古代的美術修養極深。對古器物和古文字具有知識,曾摹繪古代的銅器並加以考訂,他參加了整理皇家收藏的古器物的工作。

對父親李虛一收藏古代畫跡一一進行臨摹,並且也臨摹了很多他人收藏的名跡。保存了很多自己臨摹前代名畫的副本。

他的繪畫才能,首先表現在他的題材的多樣性上。他擅長鞍馬、佛像、人物和山水。他在臨摹古人名跡中掌握了眾多繪畫技法,而越出古人的成法。

他的畫尤其是以白描技法的工筆人物畫,是北宋時期文人畫的經典,也是白描技法在中國繪畫史上發展的豐碑。其掃去粉黛、淡毫輕墨、高雅超逸的筆法,被後人稱為「天下絕藝矣」。

李公麟人物畫主題鮮明,這與當時詩文文化息息相關。李公麟既具文人的身份,又兼專業畫家的功力,「刻意處如吳生,瀟灑處如王維」,將文人畫的涉及範圍進一步開拓至人物、鞍馬等畫科,使之由此前的宣教功能,轉而具有賞悅性質,對文人畫的全面推進以及中國繪畫藝術的整體發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他的白描手法以及構圖方面的藝術性,都能夠體現出繪畫作品中的寫意性。他的白描呈現為奇巧婉約的小趣味,注重向內沉潛、表現內斂之力,體現了宋代人物畫的審美風尚。

他不只是簡單地完成一種線描創作形式的創造,更在於他完成了一種可以取代宗教的、政治的、新的審美風尚,使人物畫從此進入到一個新的領域。

《五馬圖》:是李公麟傳世繪畫中最為傑出的作品。

畫中五匹馬體格健壯,雖毛色不一,姿態各異,但顯得馴養有素,極其溫順。五個奚官則因身份不同,或驕橫,或氣盛,或謹慎,或老成,舉手投足,無不恰如其分。

李公麟雖由吳道子入門,但其線描功夫卻「青出於藍而勝於藍」。以其「行雲流水」般的線條,飄逸而行止如意,非常具有質感。馬的輪廓,似乎感覺得到其骨骼肌肉,略加烘染後,又似乎能感覺到其皮毛、斑紋。

人物的面部刻畫很簡單但結構異常準確,狀貌極其生動,鬚眉之間,不但可視,其年齡、身份、民族,甚至從表情可以窺其內心。

衣褶自然是線描最優美之處,流暢圓潤而又凝練勁挺的線條,造型精美。畫中雜木、坡石的筆致初具文人逸趣。後人推其為宋畫中之第一。

《西園雅集圖》:

這是自蘭亭集會後中國古代史上最牛逼的,發生在北宋的一次大咖雲集的聚會。

駙馬王詵(字晉卿)在西園宴集,以蘇軾為首的十六位文人高士,並一起談禪論道,吟詩作畫。他們是:蘇東坡、王晉卿、蔡天啟、李端叔、蘇子由、黃魯直、李伯時、秦少遊、晁無咎、張文潛、鄭靖老、秦碧虛、米芾、王仲至、圓通大師、劉巨濟。

畫中之人或揮毫用墨吟詩賦詞、或扶琴唱和、或打坐問禪,每個人的表情動態皆栩栩如生、動靜自然。

人物衣紋草石花木,每一筆線條都處理得十分精緻,遊動的墨線節奏率然朗快、迂迴蕩漾。

整幅畫面瀟灑、雋逸、焉然欲絕。雅集留下了米芾的文章《西園題記》,更留下了名畫《西園雅集圖》,其素材,仇英、張大千等畫家臨摹不衰。

《賢己圖》:這是李公麟人物畫傑作之一。

➤《賢己圖》原作已不知流傳何處,但其繪畫技巧從《明皇擊球圖》上可窺見一斑

李公麟不只是馬畫得十分出色,人物也畫得十分精彩,不論個性特徵還是神態表情。他的人物畫不再講究色相的俏麗,而重在表達對象神情氣韻,於行筆用墨等方面傳達出文人的意趣。

《賢己圖》是一幅表現賭徒的人物畫:一群賭徒圍著一個小盆擲「骰子」,正中小盆裡的五個骰子都已顯出點數,還有一個骰子尚在盆中旋轉未定。桌子旁幾個賭徒神情緊張,若坐若站,其中一個神情特別緊張,俯身急待旋轉的骰子現點,似乎全局勝敗就在此一子了。整幅畫充滿著緊張氣氛,人物表現惟妙惟肖。

關於《賢己圖》的小故事

《賢己圖》幾經轉手,最後為著名詩人黃山谷所藏。一天,秦少遊來到山谷家作客。閒聊之際,黃山谷將自己收藏書畫取出觀賞,秦少遊特別喜歡其中的《賢己圖》。

畫中的生動人物形象很吸引人。但又對畫中有些人物神態感到不解,便問山谷:「畫中的站立呼喊的那人在呼喊什麼呢?」

黃山谷雖善於鑑賞書畫,但平常卻很少注意到這種細節,當下兩人反覆捉摸站著那人的表情,作出種種假設,但始終都說不出個所以然來。

恰巧此時蘇軾來訪,人還未坐下來,黃山谷便乘將畫遞給蘇軾,請他解答。

蘇軾看了一下,不假思索就說:「這個問題不是很簡單嗎?那站著的是福建人,他在呼喊『六』。」

這一下把黃山谷、秦少遊兩人弄得更加糊塗。蘇軾接著說:「這不是很清楚嗎!你們好好看,盆中的五個骰子不是都現六了嗎,站立的那個再喊出一個『六』,不就是正好得個『滿堂紅』嗎!至於為什麼那人張著嘴喊『六』!因為天下語音喊六字都是合嘴的,只有福建口音是張開嘴的,所以我判斷他是福建人。」

黃山谷、秦少遊聽了蘇軾這樣一說,連連點頭稱讚蘇軾的生活知識如此淵博,平常在生活中連這樣枝節現象都不肯放過,不愧為當代「詩聖」。

對李公麟的畫品,更推崇備至,對生活觀察得那麼深入細緻,表現得那麼準確,實為繪畫中所罕見的。

➤《維摩詰像》局部

在中國繪畫技法中,線描是最有特色的技法之一,而純用線條和濃淡墨色描繪實物的白描畫法,可以說是線描技法發展的最高、最純的階段。

內容來源網絡


❉長按二維碼,識別關注❉

推薦理由:傳播中國書畫、藝術、古玩、收藏、投資、鑑賞、香道、雅集、趣史等。

相關焦點

  • 李公麟作品
    關於這幅畫的作者歸屬,徐邦達先生就提出:此圖白描畫法流利精緻,為宋人佳作,未必是李公麟所畫。也有專家認為是元人畫。傳世的李公麟作品風格多樣,水平高低不一,真偽混雜。正如王稺登所言:「李伯時人品畫法名重當世,故一時效之者眾,魚目夜光,慧眼自辨」。《五馬圖》和《摹韋偃牧放圖》為歷代鑑賞家公認的李公麟代表作。
  • 李公麟全集(高清附圖3)
    傳世的《五馬圖》、《臨韋偃牧放圖》,皆是李公麟畫馬的代表作。傳說李公麟去畫一匹宮中新進的西域寶馬,估計李公麟畫得太過細緻入迷,他畫完了,這馬當模特站得太久就累死了。眾人說馬是被他畫攝走了魂魄,所以他才把馬畫得妙肖出神。由於他注重寫生,經常觀察御馬,甚至「終日不去,幾與俱化」。法秀禪師就呵斥李公麟:「公業已習此,則日夕以思其情狀,求為神駿,繫念不忘,一日眼光落地,必入馬胎無疑」。
  • 李公麟全集之白蓮社圖卷
    傳世的《五馬圖》、《臨韋偃牧放圖》,皆是李公麟畫馬的代表作。傳說李公麟去畫一匹宮中新進的西域寶馬,估計李公麟畫得太過細緻入迷,他畫完了,這馬當模特站得太久就累死了。眾人說馬是被他畫攝走了魂魄,所以他才把馬畫得妙肖出神。由於他注重寫生,經常觀察御馬,甚至「終日不去,幾與俱化」。法秀禪師就呵斥李公麟:「公業已習此,則日夕以思其情狀,求為神駿,繫念不忘,一日眼光落地,必入馬胎無疑」。
  • 國內李公麟唯一存世真跡,竟畫了一千多匹馬,還被禁止出國展覽
    是了,這畫的作者就是北宋著名畫家李公麟,一個在中國繪畫史上閃閃發光的名字,一個被後代敬為第一大手筆、百代宗師的人物。李公麟在繪畫上的造詣相當深厚,其白描繪畫更被稱為當世第一,成就極高。他就是那種既有實力、又肯努力的人,一生勤懇作畫無數,繪畫上各領域皆無所不精。而在這諸多領域中,擅畫馬又是他的一大標籤。
  • 為菩薩講經,顧愷之吳道子李公麟為他畫像,王維名字來自他
    《維摩演教圖》中的維摩詰李公麟塑造的維摩詰形象雖然沿襲了前代的程式,但他加入了自己的風格。他把維摩詰塑造成了宋代注重內省的士大夫形象,對比晉、唐不同的維摩樣式,可以看到李公麟的維摩詰更能表達中國文人的內心世界。這種不著彩色而完全以墨筆線描塑造形象的畫法稱為「白描」,它是借鑑前代的「白畫」加以發展形成。它在李公麟這裡得到了完善和提高,形成了獨立的畫種,從此流行起來。元明清不少畫白描人物的畫家都以宗法李公麟為標榜。
  • 蘇東坡作品欣賞
    在他的生活和作品裡顯露出他的偉大人格。說他過人,是因為他在文學史、書法史、繪畫史(中國畫)、養生學(飲食、方劑)等等皆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蘇東坡生於「宋仁宗景佑三年(一○三六) 十二月十九日」(林語堂《蘇東坡傳》中記載),今天正是東坡居士誕辰980年,特選登部分蘇軾翰札紀念這位偉大的跨界人物。
  • 臺北故宮裡的「她」:今起呈現周昉李公麟筆下「麗人行」
    前者是以宏觀的角度,依序展陳自五代迄於近現代的繪畫,包括傳唐周昉《調嬰圖》、《內人雙陸圖》、宋代李公麟《畫麗人行》以及宋元時期的宮廷后妃畫像、明清時期名家筆下的仕女圖等等。宋 楊氏 《題馬遠倚雲仙杏》天下男女各半,女性在文化發展的歷史進程中,擁有不容忽視的地位與貢獻。臺北故宮博物院典藏以女性為對象,或者由女性所創作的作品,數量豐富,且藝術價值極高。
  • 超物象外——畫家包洪波作品欣賞
    ▲作品欣賞 從整體看來,包洪波的山水作品結構嚴謹不乏空靈,氣韻古雅不乏清新,他所作構圖以「滿」、「密」為主,直追古雅之韻的藝術取向。▲作品欣賞
  • 蔡梓源畫展作品欣賞
    蔡梓源畫展作品欣賞蔡梓源先生的畫展放在文涵閣,梓源先生在前言中說,自春節回潮州後居家閒暇,有機會暫時放下俗務碌碌之心,關注疫情的同時調養心性。不願虛度長日,所以於桑浦書屋南窗下信手塗抹遣懷,自放胸臆,所得小作二十餘幅。
  • 【經典欣賞】古代十大傑出女書法家作品欣賞
    衛夫人作品欣賞薛濤(約768—832)是一個帶有傳奇色彩的唐代女詩人,字洪度,長安(今陝西西安)人。16歲入樂籍,與韋皋、元稹有過戀情。薛濤作品欣賞吳彩鸞,生卒年不詳,唐大和年間(823—825)河南濮陽縣人,吳猛之女,夫文簫。家貧,以抄書為業。
  • 樂高作品欣賞(342)
    公眾號內容主要是搬運國外大神的作品,給大家提供探討、學習、欣賞的同時,嚴禁對本公眾號所轉發的內容進行商業行為。
  • 肖像畫藝術作品欣賞
    欣賞更多鋼筆畫作品、訂製個人肖像鋼筆畫作品請掃描以上二維碼加微信。網絡鋼筆畫紅人,目前個人各大平臺全球粉絲達200多萬,鋼筆畫作品瀏覽量達到1億人次。榮獲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江蘇省人民政府主辦「第二屆全國大學藝術展專業組一等獎」、中國鋼筆畫聯盟、東南大學主辦「第四屆全國鋼筆畫大賽銀獎」、書畫篆刻作品榮獲全國大獎30餘次。
  • 樂高作品欣賞(28)
    目前公眾號的推送規則為,固定內容為每周一、三、五,樂高美圖欣賞(人仔)。每周二、四、六,樂高作品欣賞(Moc)。
  • 畢學峰作品:漢字設計作品欣賞
    在畢學鋒的很多作品中,除了時常可感受一股藝術的衝動之外,另一個明顯的特徵則是他對漢字的運用。儘管他在自己的設計歷程中,似乎每個階段都在尋求、探討、思考一個課題,及課題的語言與視覺表述方式,都會體現出階段性的變化,他對漢字的那份敏感卻始終貫穿在自己的作品中。  畢學峰漢字設計作品欣賞:
  • 法苑文化|攝影作品欣賞
    法苑文化|攝影作品欣賞 2020-12-28 10:5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陳志毅作品欣賞
    ·1999年水彩作品《女人體》發表於中國美術家協會主編專業雜誌《中國水彩》第8期。·2003年水彩作品《基石的格律》入選《美好生活· 幸福未來》—2003廣東省美術、書法、攝影聯合展。·2004年5月水彩作品《嶺南瑰寶之六》入選廣東省第三屆水彩展。
  • 麥客藝術|趙永梅國畫作品欣賞
    書畫藝術作品攝影 / 推廣趙永梅 國畫作品之一 局部趙永梅國畫作品欣賞 作 者 / 趙永梅圖 片 / 麥客專業攝影制 作 / 麥客藝術趙永梅,畫家。1975年生於重慶,現客居北京。趙永梅 國畫作品之一
  • 雕塑作品欣賞入門(五)
    雕塑作品欣賞入門(五) 撰文|銀牌藝術館顧問|吳志鵬 史前時代,人類處於弱小不安的境地,對種族繁衍、食物豐收的渴望也體現在雕塑作品上,以裸女形象、動物形象為主,多出現在洞穴藝術和器具藝術上。 而法國羅塞爾遺址出土的舊石器晚期奧瑞納文化時期(公元前33000年-28000年)的浮雕作品《持號角的婦女》等也是這種典型的形象。
  • 人生九雅:李皓詩書合璧作品欣賞
    人生九雅——李皓詩書合璧作品欣賞一、琴(撫琴)琴韻悠揚人生九雅——李皓詩書合璧作品欣賞琴為聖賢,君子之器。聲音之道可與禪通,攻琴如參禪。最快樂之事,撫琴一曲,化導不平之氣,升華心靈意境。人生九雅——李皓詩書合璧作品欣賞一毫漫捲山水韻,千筆萬畫繪丹青。欣賞玩味又體驗,喜愛傳承學習中。五、詩(吟詩)詩以言志
  • 跟張國榮一起欣賞美術作品(圖)
    他談過自己對美術的一些偏好,也收藏了一些作品,他喜愛的美術作品來自五湖四海,卻有著一脈相承的藝術風格:自然,簡約,純樸,淡雅。欣賞張國榮豈可錯過欣賞這些美術作品,讓我們因為走近一個精彩的人而走近一個更為精彩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