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欣賞】蕭邦《雨滴前奏曲》

2021-02-19 本音鋼琴

今天給大家彈奏的是蕭邦《雨滴前奏曲》Op.28 No.15。

《雨滴前奏曲》

pianofanie演奏

作曲家介紹

蕭邦(1810-1849),波蘭作曲家、鋼琴家。蕭邦1810年出生于波蘭,1830年因波蘭起義,離開故鄉移居到法國巴黎,開始以演奏、教學、作曲為生,1849年10月17日,因肺結核逝世於巴黎。

蕭邦是波蘭音樂史上的重要人物,浪漫主義音樂的代表人物,他的作品以波蘭民間歌舞為基礎,同時又深受巴赫影響,多以鋼琴曲為主,被譽為「鋼琴詩人」 。

樂曲介紹

前奏曲原本是在一些大型樂曲前演奏的短小曲子,以引出正式的樂曲,往往即興創作。到了後來,很多作曲家以前奏曲的形式來創作樂曲,這些作品大多比較短小,動機單一,但是卻表達了豐富的音樂性。

《雨滴前奏曲》創作於1838年,當時蕭邦與喬治·桑正在地中海瑪略卡島療養。他們住在一所修道院裡,寒冷的冬天陰雨綿綿。有一天喬治·桑出門買東西,遲遲不能回來,蕭邦在家中非常寂寞和憂傷,碰巧房間又在漏雨,隨即寫下了這首《雨滴前奏曲》,全曲主題優美、傷感。

樂曲分析

樂曲第一句即是主題,這個主題非常優美:

左手的音型中始終重複出現降A音,這個聲音即是「雨滴」聲,並貫穿全曲:

這裡出現了轉調:

主題再次出現,右手部分略有變化:

第一段結束,最後仍然在降A音上持續:

第二段右手為升G,這裡巧妙地運用了鍵盤上降A=升G這樣等音的效果,並且使前面的降D大調轉換為了後面的升c小調。大家如果在循環圈裡去看,在運用等音調的知識,就能發現這裡前後兩個調的關係正好為同主音大小調:

相關知識點:

【本音鋼琴樂理】五度循環圈

【本音鋼琴樂理】等音、等音程、等和弦、等音調

這一段的主旋律出現在了左手:

樂曲逐漸加強,右手的雨滴聲變為八度:

在右手的中間部分也穿插進了主旋律:

逐漸推向高潮,這個部分為全曲最強的地方:

剛才的部分重複一次後,出現新的主題:

這句非常有意思的是雨滴聲變為了幾個不同的音,似乎雨點被風在吹動一樣:

第二段結束,要做漸慢處理:

第三段回到了第一段的主題,並且在篇幅上更加短小,雨滴聲也重新變化為最開始的降A音:

最後在安靜中結束:

全曲欣賞完後大家可以注意到降A-升G的雨滴聲始終貫穿全曲。

這首前奏曲是蕭邦24首前奏曲(作品28號)裡演奏時間最長的一首,其它大多數前奏曲演奏時間只有1分鐘左右。

我收藏的蕭邦雕像:

巴黎羅浮宮《蕭邦像》:

巴黎拉雪茲公墓《蕭邦墓》:

華沙蕭邦公園:

相關欣賞

中國樂曲:

【音樂欣賞】百鳥朝鳳

【音樂欣賞】山丹丹開花紅豔豔

【音樂欣賞】繡金匾 

【音樂欣賞】瀏陽河 

【音樂欣賞】雲南民歌五首 

【音樂欣賞】王建中《彩雲追月》

【音樂欣賞】解放區的天

【音樂欣賞】二泉映月

【音樂欣賞】南海小哨兵

【音樂欣賞】瀏陽河

【音樂欣賞】文明搖籃—黃河頌

【音樂欣賞】花鼓

【音樂欣賞】《魚美人》選曲三首

【中秋快樂】彩雲追月/平湖秋月

【音樂欣賞】蘭花花

【音樂欣賞】儲望華《情歌》

【音樂欣賞】黃虎威《巴蜀之畫》

外國樂曲:

【音樂欣賞】土耳其進行曲

【音樂欣賞】蕭邦-夜曲

【音樂欣賞】李斯特 愛之夢

【音樂欣賞】舒伯特-小夜曲

【音樂欣賞】水上皇后-天鵝

【音樂欣賞】愛的讚頌

【音樂欣賞】蕭邦《幻想即興曲》

【音樂欣賞】德沃夏克《幽默曲》

【音樂欣賞】蕭邦《離別練習曲》 

【音樂欣賞】德彪西-月光

【音樂欣賞】「舊約全書」平均律鋼琴曲集-BWV871 

【音樂欣賞】德彪西《阿拉伯風格曲第1首》

【音樂欣賞】柴可夫斯基《六月 船歌》

【音樂欣賞】愛樂之城

【音樂欣賞】拉威爾《鵝媽媽組曲》 

【音樂欣賞】舒曼《夢幻曲》

【音樂欣賞】柴可夫斯基《四月 松雪草》

【音樂欣賞】十月-秋之歌

【音樂欣賞】孟德爾頌《威尼斯船歌》Op.30 No.6

【音樂欣賞】巴赫-前奏曲-聖母頌


鋼琴課程

pianofanie講解的課程:【本音鋼琴課程】介紹及答疑

▼點擊「閱讀原文」查看pianofanie講解的樂曲課程。

相關焦點

  • 蕭邦《雨滴前奏曲》與喬治.桑
    《降D大調前奏曲》與喬治.桑導讀:蕭邦獻給情人喬治・桑的《雨滴》是首不折不扣的情詩,那滿懷思念的柔情確如雨點般敲打著琴鍵,而《降D大調前奏曲》也是一首帶有「雨滴」特徵的前奏曲。文章以《降D大調前奏曲》為例進行分析,探討了蕭邦的藝術表現風格。——蕭邦《雨滴前奏曲》丨連綿不斷的雨滴聲,好像他多愁善感的心靈跳動……    說到蕭邦,則不能不談及喬治・桑――這個塑造了一個偉大音樂家的「巴黎怪女人」。1835年的仲秋,一位波蘭貴族小姐瑪麗・沃特金斯基與蕭邦訂立了婚約,但不到一年,這一浪漫的「黃昏之約」由於蕭邦卑微的出身便飄然而逝。
  • [名曲欣賞]蕭邦《降D大調前奏曲》「雨滴」中的傳奇
    蕭邦的音樂中充滿了柔情、親暱、優雅、華麗、自憐、傷感,這一切都是女性的明顯特徵,正是這些特徵讓很多女性聽眾對蕭邦的音樂一聽鍾情。而也同樣是這些女性特徵吸引著男人們。蕭邦的音樂是女人心目中的浪漫男人,是男人心目中的懷春少女。蕭邦的音樂是女人的音樂,男人的情海。在蕭邦的音樂裡,每個音符都是一種顏色或一種光、每句旋律都是一句話語或一種神情、每首曲子都是一幅畫、一個故事或一首詩。
  • 蕭邦《雨滴前奏曲》作曲技法研究
    《雨滴前奏曲》作曲技法研究導讀:《雨滴前奏曲》是蕭邦前奏曲第15首,也是著名代表作之一,是廣為人知、意義深遠的。當時他們住在同一所修道院裡,寒冷的冬天陰雨綿綿,蕭邦因病心情也十分不佳。樂曲自始自終用一個連續不斷的八分音符降A低音伴奏襯託著,好像連綿不斷的雨滴聲,仿佛是蕭邦那敏感多愁的心靈的律動,因此被人稱此曲為《雨滴前奏曲》。」蕭邦在靜養的過程中,當時的感情也出現危機,心情十分複雜,內心無比燥熱。
  • 蕭邦 降D大調前奏曲「雨滴」
    降D大調前奏,Op. 28, No. 15 「雨滴」是浪漫主義鋼琴前奏曲的創始人蕭邦所創作的二十四首前奏曲之一。蕭邦的前奏曲雖然篇幅短小,但形象鮮明、含意深刻。每一首前奏曲都被後人添上標題。據喬治·桑在《我的一生》中記載,有一天她在暴風雨後回家,聽到蕭邦正應和著屋簷滴落的雨聲彈奏一首前奏曲——這恐怕就是「雨滴」的出處。《雨滴》是蕭邦的前奏曲裡流傳甚廣的一首。它始終反覆著一個單音,並伴隨著單調的節奏,的確有雨水滴答之感,仿佛是雨夜裡飄蕩的無言歌,充滿浪漫氣息。
  • 雨夜裡的無言歌 | 蕭邦《雨滴前奏曲》
    蕭邦起身寫作,一口氣完成了這首著名的前奏曲。李雲迪演奏的《雨滴前奏曲》 - Prelude Op. 28, No. 15《雨滴前奏曲》音樂結構介紹▼《雨滴前奏曲》為4/4拍,是再現復三部曲式,主要建立在降D大調和升C小調的調高上,樂曲開始部分十分抒情,歌唱性的旋律伴隨著悠悠自如的
  • 蕭邦《雨滴前奏曲》丨連綿不斷的雨滴聲,好像他多愁善感的心靈跳動……
    《雨滴前奏曲》(Prelude Op. 28, No. 15)是蕭邦前奏曲第15首,也是著名代表作之一,是廣為人知、意義深遠的。在大型音樂會、演奏會中演奏頻率最高的一首。曲目表達了作者悲涼、憂鬱、寂寞的音樂情境。
  • 心靈的律動《雨滴前奏曲》
    《雨滴前奏曲》(Prelude Op. 28, No. 15)是蕭邦前奏曲第15首,也是著名代表作之一,是廣為人知、意義深遠的。在大型音樂會、演奏會中演奏頻率最高的一首。曲目表達了作者悲涼、憂鬱、寂寞的音樂情境。
  • 早安音樂 | 蕭邦《雨滴》:連綿不斷的雨滴聲,是一首無言的歌曲
    在作曲方面,大膽革新,有其獨創性,豐富了旋律、節奏、和聲、襯腔復調音樂,把波蘭音樂提高到歐洲音樂藝術最高成就。蕭邦住在這樣的地方情況可想而知,在他寫給友人的信中,稱自己已經病入膏肓,甚至將不久於人世。但是從這個時期蕭邦的創作來看,情況也許還不至惡化到這種地步。他的《降D大調前奏曲》就是在馬略卡島上寫的。蕭邦與喬治·桑和兩個孩子住到修道院以後,生活用品都由喬治·桑到六公裡以外的市鎮上去採購。有一天喬治·桑去買東西,恰逢天降大雨,阻隔在外不能回來。
  • 《降D大調前奏曲》蕭邦和喬治.桑的愛情故事
    降D大調前奏曲喬治.桑與蕭邦的愛情生活一直是音樂史家關注的熱點,他們初識於1836年,2年後蕭邦和大他6歲的喬治。桑陷入熱戀並同居。
  • 蕭邦《雨滴》
    《雨滴》創作於一八三八年。當時蕭邦正在地中海馬爾島療養。
  • 去修道院尋找「藍花」 | 從蕭邦《前奏曲》探究浪漫主義的理想
    蕭邦24首前奏曲(趙成珍)無數的蕭邦傳記作者或者音樂評論家,都試圖通過蕭邦的書信或喬治·桑的回憶錄內容來分析這24首前奏曲(OP.28)的創作時間和背景。相比之下,有關這套作品的創作,的確留下了不少一手文字資料。然而,結果是我們依然無法斷定這些前奏曲到底寫於何時何地。
  • 音樂體裁——前奏曲
    前奏曲以前只是組曲之前的器樂引子,在演奏之前一般演奏家要即興演奏一小段,逐漸演變成一種藝術形式。前奏曲也用於歌劇以代替序曲,曲式自由,一般取材於劇中的音樂,在正場前使用。17世紀時出版商在出版樂譜以前會印發前奏曲作為廣告。  鋼琴前奏曲  在世界鋼琴音樂的寶庫中,有一顆璀璨的明珠——鋼琴前奏曲。
  • 馬略卡:鋼琴詩人的雨滴戀曲
    剛來到風光旖旎的馬略卡,蕭邦在給朋友的信中寫到:「我漫步在帕爾馬的棕櫚樹、雪松、蘆薈、桔子樹、檸檬樹和石榴樹下——天空是深藍色的,海水是天藍色的,山是翠綠色的,空氣好極了。我真正獲得了新生。」在島上蕭邦創作了大量優秀的音樂作品,包括《波洛涅茲舞曲》《芭蕾舞曲》和《詼諧曲》以及具有感人詩意和高超技巧的一系列《前奏曲》,他的24首前奏曲中有20首是在卡爾特修道院完成的。
  • 音樂故事:蕭邦—喬治桑戀史及其創作
    傷痛而奏《雨滴前奏曲》1838年12月的某日,著名女作家喬治桑(George Sand,1804-1876)帶著兒子去買日用品,留下男朋友蕭邦(FredericChopin,1810-1849)看家。喬治桑告訴蕭邦他們歸途中的驚險,蕭邦也向喬治桑透露在漫長等待中,夢到他們母子發生意外,於是自己在夢中彈琴使自己沉靜下來,但沒想到卻又陷入夢中夢,夢見自己溺死在湖上,有冰冷的水滴規律地滴落在他的胸膛。當然,蕭邦夢中的水滴,應是聽到屋簷落下的雨滴聲所產生之幻覺。而那晚他所彈奏之樂曲,即是他的24首前奏曲集(op.28)中之第15曲,遂得到《雨滴前奏曲》的暱稱。
  • 【音樂欣賞】柴可夫斯基《六月 船歌》
    【音樂欣賞】王建中《百鳥朝鳳》【音樂欣賞】儲望華《解放區的天》【音樂欣賞】儲望華《南海小哨兵》【音樂欣賞】儲望華《二泉映月》【音樂欣賞】蘭花花【音樂欣賞】陳培勳《平湖秋月》【音樂欣賞】花鼓【音樂欣賞】杜鳴心《珊瑚舞》【音樂欣賞】杜鳴心《水草舞
  • 【音樂欣賞】約翰·凱奇《4分33秒》
    【音樂欣賞】二泉映月【音樂欣賞】南海小哨兵【音樂欣賞】瀏陽河【音樂欣賞】文明搖籃—黃河頌【音樂欣賞】花鼓【音樂欣賞】《魚美人》選曲三首《珊瑚舞》《水草舞》《婚禮場面群舞》【音樂欣賞】蘭花花【音樂欣賞】儲望華《情歌》【音樂欣賞】黃虎威《巴蜀之畫》【音樂欣賞
  • 蕭邦一生的愛與痛
    【經典音樂專注平臺】林聲印象|欣賞會精萃|林聲說音樂|音樂旅行|經典一刻|視聽音樂會消息|有關經典
  • 音樂藝術中心線上課堂|經典音樂賞析 音樂裡的春天之一 (OP.28,No...
    寒冷的冬季即將過去,在這個非比尋常的假期裡,我們的生活早已被疫情蔓延的緊張氣氛所籠罩,不知你們還記得音樂這個朋友嗎?下面就讓們一起去音樂的世界裡,聽一聽春天的聲音吧......今天我為大家介紹的是19世紀波蘭浪漫派作曲家蕭邦的一部鋼琴小品選自蕭邦《前奏曲》(OP.28,No.15)《降D大調前奏曲》這首作品創作於1838年。當時蕭邦正在地中海馬爾島療養。
  • 【音樂欣賞】《賦格的藝術》為什麼那麼牛?
    西方樂曲:【音樂欣賞】土耳其進行曲【音樂欣賞】李斯特 愛之夢【音樂欣賞】水上皇后-天鵝【音樂欣賞】愛的讚頌【音樂欣賞】蕭邦《幻想即興曲》【音樂欣賞】蕭邦《離別練習曲》 【音樂欣賞】「舊約全書」平均律鋼琴曲集-BWV871 【音樂欣賞
  • 蕭邦音樂體裁與音樂風格指南
    夜曲》Op.15 no.1-2從蕭邦的音樂體裁看蕭邦的音樂風格蕭邦的創作幾乎全部集中在鋼琴音樂這一領域。其體裁包括前奏曲、練習曲、夜曲、圓舞曲、幻想曲、諧謔曲、敘事曲、奏鳴曲、協奏曲和具有波蘭民族風格特性的瑪祖卡舞曲、波羅奈茲舞曲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