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給大家彈奏的是蕭邦《雨滴前奏曲》Op.28 No.15。
《雨滴前奏曲》
pianofanie演奏
作曲家介紹
蕭邦(1810-1849),波蘭作曲家、鋼琴家。蕭邦1810年出生于波蘭,1830年因波蘭起義,離開故鄉移居到法國巴黎,開始以演奏、教學、作曲為生,1849年10月17日,因肺結核逝世於巴黎。
蕭邦是波蘭音樂史上的重要人物,浪漫主義音樂的代表人物,他的作品以波蘭民間歌舞為基礎,同時又深受巴赫影響,多以鋼琴曲為主,被譽為「鋼琴詩人」 。
樂曲介紹
前奏曲原本是在一些大型樂曲前演奏的短小曲子,以引出正式的樂曲,往往即興創作。到了後來,很多作曲家以前奏曲的形式來創作樂曲,這些作品大多比較短小,動機單一,但是卻表達了豐富的音樂性。
《雨滴前奏曲》創作於1838年,當時蕭邦與喬治·桑正在地中海瑪略卡島療養。他們住在一所修道院裡,寒冷的冬天陰雨綿綿。有一天喬治·桑出門買東西,遲遲不能回來,蕭邦在家中非常寂寞和憂傷,碰巧房間又在漏雨,隨即寫下了這首《雨滴前奏曲》,全曲主題優美、傷感。
樂曲分析
樂曲第一句即是主題,這個主題非常優美:
左手的音型中始終重複出現降A音,這個聲音即是「雨滴」聲,並貫穿全曲:
這裡出現了轉調:
主題再次出現,右手部分略有變化:
第一段結束,最後仍然在降A音上持續:
第二段右手為升G,這裡巧妙地運用了鍵盤上降A=升G這樣等音的效果,並且使前面的降D大調轉換為了後面的升c小調。大家如果在循環圈裡去看,在運用等音調的知識,就能發現這裡前後兩個調的關係正好為同主音大小調:
相關知識點:
【本音鋼琴樂理】五度循環圈
【本音鋼琴樂理】等音、等音程、等和弦、等音調
這一段的主旋律出現在了左手:
樂曲逐漸加強,右手的雨滴聲變為八度:
在右手的中間部分也穿插進了主旋律:
逐漸推向高潮,這個部分為全曲最強的地方:
剛才的部分重複一次後,出現新的主題:
這句非常有意思的是雨滴聲變為了幾個不同的音,似乎雨點被風在吹動一樣:
第二段結束,要做漸慢處理:
第三段回到了第一段的主題,並且在篇幅上更加短小,雨滴聲也重新變化為最開始的降A音:
最後在安靜中結束:
全曲欣賞完後大家可以注意到降A-升G的雨滴聲始終貫穿全曲。
這首前奏曲是蕭邦24首前奏曲(作品28號)裡演奏時間最長的一首,其它大多數前奏曲演奏時間只有1分鐘左右。
我收藏的蕭邦雕像:
巴黎羅浮宮《蕭邦像》:
巴黎拉雪茲公墓《蕭邦墓》:
華沙蕭邦公園:
相關欣賞
中國樂曲:
【音樂欣賞】百鳥朝鳳
【音樂欣賞】山丹丹開花紅豔豔
【音樂欣賞】繡金匾
【音樂欣賞】瀏陽河
【音樂欣賞】雲南民歌五首
【音樂欣賞】王建中《彩雲追月》
【音樂欣賞】解放區的天
【音樂欣賞】二泉映月
【音樂欣賞】南海小哨兵
【音樂欣賞】瀏陽河
【音樂欣賞】文明搖籃—黃河頌
【音樂欣賞】花鼓
【音樂欣賞】《魚美人》選曲三首
【中秋快樂】彩雲追月/平湖秋月
【音樂欣賞】蘭花花
【音樂欣賞】儲望華《情歌》
【音樂欣賞】黃虎威《巴蜀之畫》
外國樂曲:
【音樂欣賞】土耳其進行曲
【音樂欣賞】蕭邦-夜曲
【音樂欣賞】李斯特 愛之夢
【音樂欣賞】舒伯特-小夜曲
【音樂欣賞】水上皇后-天鵝
【音樂欣賞】愛的讚頌
【音樂欣賞】蕭邦《幻想即興曲》
【音樂欣賞】德沃夏克《幽默曲》
【音樂欣賞】蕭邦《離別練習曲》
【音樂欣賞】德彪西-月光
【音樂欣賞】「舊約全書」平均律鋼琴曲集-BWV871
【音樂欣賞】德彪西《阿拉伯風格曲第1首》
【音樂欣賞】柴可夫斯基《六月 船歌》
【音樂欣賞】愛樂之城
【音樂欣賞】拉威爾《鵝媽媽組曲》
【音樂欣賞】舒曼《夢幻曲》
【音樂欣賞】柴可夫斯基《四月 松雪草》
【音樂欣賞】十月-秋之歌
【音樂欣賞】孟德爾頌《威尼斯船歌》Op.30 No.6
【音樂欣賞】巴赫-前奏曲-聖母頌
鋼琴課程
pianofanie講解的課程:【本音鋼琴課程】介紹及答疑
▼點擊「閱讀原文」查看pianofanie講解的樂曲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