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給大家介紹一部神奇的作品《4分33秒》。
欣賞完這首作品後,大家一定很吃驚,這不是什麼都沒做嘛?!
樂譜:
這是約翰·凱奇最著名的作品。他要求一個或幾個演奏者帶著任何樂器走上舞臺,打開「樂譜」,什麼都不用演奏,等待4分33秒。一共有3個樂章,每個樂章都沒有任何音符,只有保持無聲的提示。事實上大家如果仔細地聽,會發現保持絕對的無聲根本不可能,在這段時間內,大家會聽到來自身邊的任何聲音,包括汽車聲、鳥叫聲、人說話聲、東西掉在地板上的聲音……
凱奇讓我們關注這些日常生活中偶然的聲音,這些聲音是否具有藝術價值?並且讓我們思考,什麼是音樂?什麼是藝術?
作曲家介紹
約翰·凱奇(1912年9月5日-1992年8月12日),美國先鋒派古典音樂作曲家,勳伯格的學生,著名實驗音樂作曲家、作家、視覺藝術家。
凱奇早期的音樂生涯中,他就對打擊樂器和演奏出的聲音有特殊的興趣,他利用各種打擊樂器創造音樂,之後發明了預製鋼琴(prepared piano),在鋼琴中插入螺釘、螺栓、墊圈、橡皮、塑料等,使鋼琴變成了一臺打擊樂器,可以演奏出變化多端的聲音。
後現代主義音樂認為音樂不需要以特有的樣式向既定的目標發展,凱奇認為既然如此,為什麼不採用偶然的方式呢?
偶然音樂
凱奇在20世紀50年代開始創造這種無目標、無指向的音樂,即是偶然音樂(chance music),這是後現代主義中最極端的實驗。在這裡音樂並非由作曲家精心預定,而是按照無法預知的順序,藉助擲硬幣、擲骰子等方式和隨意組合的樂譜頁數來決定音樂。
在他的作品《音樂漫步》鍾,一個或多個鋼琴家以任何方式來演奏一份總譜,這份總譜只是不確定地暗示需要演奏的東西。
凱奇的這種做法讓人們反思,為什麼音樂要有統一的形式和內容?為什麼音樂一定要有意義?為什麼音樂一定要表現什麼東西?
《4分33秒》
回到我們剛才介紹的作品,你可以坐在房間裡,或是到大街上,靜靜地等待4分33秒,注意一下聽聽身邊的一切聲音,或許能意識到,有組織的音樂到底有多麼重要,音樂是人與人交流的形式,而隨機的噪音並不能表達任何情感。
相關欣賞
中國樂曲:
【音樂欣賞】百鳥朝鳳
【音樂欣賞】山丹丹開花紅豔豔
【音樂欣賞】繡金匾
【音樂欣賞】瀏陽河
【音樂欣賞】雲南民歌五首
【音樂欣賞】王建中《彩雲追月》
【音樂欣賞】解放區的天
【音樂欣賞】二泉映月
【音樂欣賞】南海小哨兵
【音樂欣賞】瀏陽河
【音樂欣賞】文明搖籃—黃河頌
【音樂欣賞】花鼓
【音樂欣賞】《魚美人》選曲三首《珊瑚舞》《水草舞》《婚禮場面群舞》
【音樂欣賞】蘭花花
【音樂欣賞】儲望華《情歌》
【音樂欣賞】黃虎威《巴蜀之畫》
【音樂欣賞】陳培勳《平湖秋月》
【音樂欣賞】我和我的祖國-紀念新中國成立70周年!
西方樂曲:
【音樂欣賞】土耳其進行曲
【音樂欣賞】蕭邦-夜曲
【音樂欣賞】李斯特 愛之夢
【音樂欣賞】舒伯特-小夜曲
【音樂欣賞】水上皇后-天鵝
【音樂欣賞】愛的讚頌
【音樂欣賞】蕭邦《幻想即興曲》
【音樂欣賞】德沃夏克《幽默曲》
【音樂欣賞】蕭邦《離別練習曲》
【音樂欣賞】「舊約全書」平均律鋼琴曲集-BWV871
【音樂欣賞】德彪西《阿拉伯風格曲第1首》
【音樂欣賞】柴可夫斯基《六月 船歌》
【音樂欣賞】愛樂之城
【音樂欣賞】拉威爾《鵝媽媽組曲》
【音樂欣賞】舒曼《夢幻曲》
【音樂欣賞】柴可夫斯基《四月 松雪草》
【音樂欣賞】十月-秋之歌
【音樂欣賞】孟德爾頌《威尼斯船歌》Op.30 No.6
【音樂欣賞】巴赫-前奏曲-聖母頌
【音樂欣賞】蕭邦《雨滴前奏曲》
【音樂欣賞】德彪西《亞麻色頭髮的少女》
【音樂欣賞】孟德爾頌《獵歌》
【音樂欣賞】德彪西《月光》
其它音樂:
【音樂欣賞】愛樂之城
【演奏視頻】Can you feel the love tonight?
【演奏】別看我只是一隻羊
【音樂欣賞】鋼琴演奏「旅行青蛙」
【音樂欣賞】Space Oddity(太空怪談)
鋼琴版《歡樂頌》插曲如此優美!
這個太強大!鋼琴彈奏《超級瑪麗》《魂鬥羅》!
【鋼琴演奏】雙十一剁手歌
祝巴赫生日快樂!
彈一首曲子,祝蕭邦生日快樂!
音樂欣賞知識:
【知識】如何從頭系統地聽西方古典音樂?
【音樂會指南】別再帶孩子去瞎聽音樂會了!
鋼琴課程
pianofanie講解的課程:【本音鋼琴課程】介紹及答疑
▼點擊「閱讀原文」查看pianofanie講解的樂曲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