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羲之《平安帖》,雖只有4行27字,卻是臺北故宮博物院鎮館之寶

2020-12-22 小七聊書畫

文 / 小七

各位書法愛好者的朋友大家好,我是你們的老朋友小七,書法是我國的傳統文化,當名們談到中國的書法文化時,作為一名書法愛好者我們都非常的感興趣,要問我國的書法界哪位書法家最為有名氣,很多書法愛好者會想到書聖王羲之,的確王羲之的大名在書法界是無人能超越的,特別是他的代表作《蘭亭序》更是贏得了很多後世書法愛好者的喜歡,因此也被後人稱為是天下第一行書。

而王羲之一生當中書法代表作非常的多,比較有名的有《蘭亭序》、《喪亂帖》、《快雪時晴帖》等等,而我們今天介紹的這幅書法作品是王羲之的《平安帖》,這幅書法作品如今珍藏在了我國的臺北故宮博物館,雖然只是唐朝著名書法家的摹本,但是也是百分之百的還原了王羲之的真跡,所以我們通過唐朝摹本也能間接的也解到王羲之筆法的精妙。

這幅《平安帖》雖然只有4行27個字,但是卻寫出了中國傳統書法的藝術美,大家可不要小看了這27個字,王羲之通過這27個字給我們展示了中國書法的精妙之處,什麼樣的書法作品才算得上是好的書法作品呢?那就是要把每個字都寫藝術美,而且字與字之間的距離也是非常的重要,甚至每個字的大小,過渡都要處理得好,而王羲之顯然已經做到了這些,為我們呈現了一幅完美無缺的書法作品,堪稱是書法界的第一國寶。

作為一名書法愛好者,我們看到眼前的這幅《平安帖》以後肯定都被這精妙的筆法所吸引,這樣的字即使看一天也都不膩,很多書法愛好者甚至都會拿出高清相機拍下來回去也要好好研究,因為能親眼欣賞王羲之的《平安帖》真的是機會難得,所以很多書法愛好者都會利用展覽的機會去拍照收藏,回到家裡認真臨摹。

王羲之的《平安帖》為何能成為臺北故宮博物院的鎮館之寶呢?那是因為這幅書法作品寫出了書法藝術美,而且每個字中都寫出了書法的精髓,所以這樣的書法作品雖然字數不多,但是卻讓我們看到了中國書法藝術的博大精深。可能有些網友認為《平安帖》也沒有什麼藝術美啊,只是王羲之的名氣大所以這幅書法作品才這麼有名,如果你這樣認為的話,那只能說明你對中國的書法還是不夠了解,一幅好的書法作品筆法非常的精妙,顯然王羲之的《平安帖》是非常漂亮的,因此贏得了書法愛好者的喜歡。

欣賞完王羲之的《平安帖》以後大家是不是對中國的書法更加的感興趣了呢?如果你也喜歡中國的書法,那不妨每天堅持苦練,只要我們認真臨摹古人的書法作品,我相信你的書法作品也會得到大家的認可。最後大家對於練習書法有何不同的感想呢?歡迎大家在我們的評論區一起交流互動,讓我們共同學習中國的書法文化,把中國的書法傳承並發揚光大!

本文原創,不得抄襲,抄襲必究!

相關焦點

  • 我國有兩個故宮博物院,一個在臺灣,臺北故宮有哪些「鎮館之寶」
    著名節目主持人白巖松說:"由於歷史的原因,造成了海峽兩岸各有一個故宮博物院,兩個故宮博物院同根同源,都珍藏著大量代表了中華古代文化的奇珍異寶"。今天就來說說臺北故宮博物院。一、臺北故宮博物院的前世今生。
  • 臺北故宮鎮館之寶到底是什麼?可不是「翠玉白菜」和「肉形石」
    到臺灣旅行的重頭戲就是臺北故宮,依山傍水的臺北故宮博物院,氣勢宏偉、綠瓦黃牆,和北京故宮的宏大相比,它略顯小巧。但臺北故宮博物院最吸引人的地方,不是它的建築,而是藏品,這裡共收藏、展出的稀世珍品超過65萬件之多。
  • 翠玉白菜稱不上臺北故宮鎮館之寶
    卻對真正有價值的東西所知甚少,這次去臺灣恰逢2015年是故宮博物院建院九十周年,臺北故宮舉辦了「典範與流傳-範寬及其傳派」特展,並展覽了故宮真正的天字第一號國寶《溪山行旅圖》,同期,北京故宮也舉辦了「石渠寶笈特展」,與《溪山行旅圖》堪稱雙壁的《清明上河圖》以及《伯遠帖》等重量級展品展出,為一時兩岸文化盛事。藉此機會,我覺得應該寫一點東西以正視聽。
  • 臺北故宮今展王羲之《大道帖》(傳)、漢《曹全碑》拓本
    臺北故宮今展王羲之《大道帖》(傳)、漢《曹全碑》拓本 澎湃新聞綜合報導 2020-07-04 10:50
  • 臺北故宮博物院的鎮館之寶翠玉白菜:獨具匠心的珍寶
    在臺北故宮博物院存放著一件名氣很大的文物——翠玉白菜。我國古代的玉器雕刻藝術一向世界聞名,因此具有巧奪天工技藝水準的這件「翠玉白菜」理所當然成為了臺北故宮博物館的鎮館之寶。可為什麼這件接地氣的「大白菜」能夠既受當年皇家大內的喜愛,又得到如今芸芸眾生的推崇呢?
  • 名帖精賞 | 王羲之《平安帖》
    ▲行書平安帖【釋文】此粗平安,修載來十餘□□人近集,存想明日當復悉□□由同增概。此帖凡四行,共二十七字。現藏於臺北故宮博物院。鉤摹精細入微,毫髮畢現。《平安帖》結字一般是取正局的,即不作作過多的欹側,這容易形成排布,排布也就是狀如算子,所以,處理好變化仍然是十分重要的。取正局又給人以多變的感受,一般來說,細微部分的變化要求就要高些。此帖中,最明顯的變化是輕重變化。整體上看,帖右上部分輕,左下部分重。逐行看,第一行的輕重變化不大,但,每個字的內部是很有味道的。如「安」字,每一筆都用曲,中橫的彎曲更是明顯,整個字又穩如泰山。
  • 王羲之的墨跡們!
    、初月帖《初月帖》,唐摹本,草書,8行,61字。唐摹本,縱23cm;橫14.8cm ,行書4行,28字。藏於臺北故宮博物院 。釋文: 羲之頓首:快雪時晴,佳。想安善。未果為結,力不次。王羲之頓首。山陰張侯。
  • 臺北故宮的鎮館之寶,就在你家門口
    策展方從臺北故宮博物院館藏的五千餘件國寶級藏畫中,精選四十七幅進行了微噴複製,在畫廊進行全天候展示。其中有三幅還是當之無愧的「鎮院之寶」。  說起臺北故宮博物院,很多人首先想到的大概是翠玉白菜和肉形石。事實上,要論珍貴程度,這兩件文物恐怕連前一百名都擠不進去。真正的無價之寶,是三幅宋代的山水畫:範寬的《溪山行旅圖》、郭熙的《早春圖》和李唐的《萬壑松風圖》。
  • 揚州講壇精粹丨馮明珠:分享我心中的中華瑰寶——臺北故宮博物院的故事與精彩典藏
    圖說:2019年8月3日下午,前臺北故宮博物院馮明珠院長蒞臨「揚州講壇」,主講《分享我心中的中華瑰寶——臺北故宮博物院的故事與精彩典藏》。馮明珠,1974 年畢業於臺灣大學歷史系,1978 年取得臺大歷史研究所碩士學位,隨即進入臺北故宮博物院服務,擔任研究人員,從事《清史稿校注》六年。
  • 追夢之旅·臺北故宮博物院的奇葩
    終於,也沒有想到,有一天,我會去臺灣,去臺北的故宮博物院。更沒想到,那些流傳了多少代的寶貝,竟然就在我的面前。他們靜靜的,靜靜的就在那兒。於是,你的一顆心也沉靜下來,去感受著年代跨越下來的傳奇。臺北故宮給我帶來的是心靈的震撼,以至於我回家依舊感覺像是做了一場夢。而夢裡依舊卻徜徉在故宮的博物院裡,靜靜的,靜靜的感受著那些時光的贈予。白巖松說中國的兩個故宮,北京的故宮在於建築本身就是藝術品,感受到厚重的同時,又有一定的距離感。而臺北的故宮,藝術品本身就是靈魂所在。文物的展示就自然感受到與遊人之間的親近。
  • "鎮館之寶"塵埃落定 臺北故宮南院開館迎客
    千呼萬喚始出來,正如馬英九所說,恰逢臺北故宮建院90周年,這份生日賀禮,「來得正是時候」。12月28日,臺灣地區現任領導人馬英九、香港影星成龍等人,浩浩蕩蕩地前往臺北故宮博物院南部院區(以下簡稱故宮南院)所在地——臺灣南部的嘉義縣太保市,親臨故宮南院舉辦的盛大開館儀式。(馬英九、影星成龍等人在臺北故宮南院參加開幕典禮。
  • 臺北故宮的鎮館三寶是什麼?郭熙《早春圖》為何是鎮館之寶?
    為何是臺北故宮的鎮館之寶?範寬的《溪山行旅圖》、郭熙的《早春圖》、李唐的《萬壑松風圖》被譽為臺北故宮博物院的「鎮館三寶」,那麼,郭熙的《早春圖》有何魅力?又有著怎麼樣的故事?今天就跟大家聊一聊郭熙的《早春圖》。
  • 王羲之最出色的15幅作品!
    縱14.1釐米,橫26.4釐米,共4行36個字,五代至北宋時期的臨摹本。國家一級文物。是王羲之病中寫給友人的簡訊。該帖筆意神採超逸,書風沉著勁健,曾刻錄於《淳化閣帖》之中,是流傳有序的藝術珍品。NO.4《快雪時晴帖》王羲之行書,紙本墨跡。縱23釐米,橫14.8釐米,4行,28字。
  • 國際博物館日,見識一下這些鎮館之寶
    2011年,《剩山圖》赴臺灣,與《無用師卷》在臺北故宮博物院合璧展出,成為兩岸文化交流的一段佳話。「鎮水神獸」萌萌噠成都博物館的鎮館之寶是一頭萌萌噠的「鎮水神獸」,它就是2013年出土於成都市中心天府廣場的石犀。
  • 王羲之這50餘字,被宋徽宗畢生珍藏,乃是書法界的「至寶」!
    在書法界流傳著這樣的一件法帖,通篇僅有50餘字,此作曾經被宋徽宗畢生珍藏,也被金朝的皇帝所收藏過,到了宋、元、明、清,同樣被歷代名家珍藏,如今此作藏於臺北故宮博物院,為其鎮館之寶。王羲之行書《遠宦帖》省別具,足下大小問為慰。多分張.念足下懸情,武昌諸子亦多遠宦。足下兼懷,並數問不?老婦頃疾篤,救命,恆憂慮。餘生平安。知足下情至。
  • 故宮缺「鎮館之寶」?單霽翔:不突出特定文物
    故宮博物院院長單霽翔昨日透露,故宮將開展藏品三年普查計劃,將對部分之前未徹底整理的文物藏品進行系統清理。■ 2.8萬首乾隆詩稿開啟整理故宮博物院院長單霽翔昨日透露,故宮將開展藏品三年普查計劃,將對部分之前未徹底整理的文物藏品進行系統清理。2010年12月底,故宮完成了建院後第五次藏品清理,當時的數據顯示故宮藏品共1807558件(套)。很多在之前觀念中不屬於文物範疇的物品,如清代錢幣、帝後書法等都被納入了文物資料。
  • 王羲之的《快雪時晴帖》好在哪裡?
    《快雪時晴帖》是王羲之寫的一封書信。全篇以行書寫成,只有二十八個字,但字字珠璣,被譽為「二十八驪珠」。
  • 就是這10幅書法,將王羲之推向巔峰!
    刻帖工作由龍大淵主持,蔡京奉旨書寫帖內的款識標題。因刻於徽宗大觀三年(1109)正月,世人遂稱之為《大觀帖》。刻成之後置於太清樓下,又稱《太清樓帖》,也有稱《大觀太清樓帖》者。石刻成後拓本用以賜給,因此流傳較少。NO.9《姨母帖》王羲之代表作。收藏於遼寧省博物館的《姨母帖》為唐摹本,6行,42字。
  • 東坡肉石:渾然天成,栩栩如生,從故宮運走,為臺北故宮鎮館之寶
    臺北故宮博物院鎮館之寶之一的東坡肉石,看上去肉的肥瘦層次分明,肌理清晰,豬肉皮上面的毛孔也清晰可見,栩栩如生,讓人覺得都能聞到香味,而且更妙的是它居然是渾然天成,並未經過任何的雕刻,真正稱得上是人間極品,價值連城。這塊東坡肉石出自內蒙古阿拉善左旗,清朝康熙時間被供入內府 。
  • 臺灣教授邱建一解讀臺北故宮 寶物其實近在咫尺
    華夏經緯網3月6日訊:據臺灣「中國時報」報導,臺北故宮裡人氣最旺的「菜」與「肉」其實都算不上珍貴文物,真正的寶物似乎都離我們很遠,臺灣長期教授藝術史,專攻藝術考古學的邱建一說:「臺北故宮離我們很近,就在外雙溪,卻又離我們很遠,遠的是心理的距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