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鎮館之寶"塵埃落定 臺北故宮南院開館迎客

2021-02-08 海峽衛視


說臺北故宮的「兄弟」南院籌建過程長達15年,其間遭遇天災人禍導致工期延宕。千呼萬喚始出來,正如馬英九所說,恰逢臺北故宮建院90周年,這份生日賀禮,「來得正是時候」。12月28日,臺灣地區現任領導人馬英九、香港影星成龍等人,浩浩蕩蕩地前往臺北故宮博物院南部院區(以下簡稱故宮南院)所在地——臺灣南部的嘉義縣太保市,親臨故宮南院舉辦的盛大開館儀式。(馬英九、影星成龍等人在臺北故宮南院參加開幕典禮。視覺中國圖)有人說馬英九、成龍現身開幕式,暗合「龍馬精神」的彩頭,並與故宮南院的文化意象相呼應。由臺灣知名建築師姚仁喜設計、佔地約70公頃、耗資逾百億元新臺幣的故宮南院,受中國水墨畫的啟發,在被分為東西兩翼的博物館區,東側外觀為明亮的玻璃帷幕,西側外觀則密布金屬圓盤,分別象徵書法中「飛白」、「濃墨」的筆意,中庭及斜坡引道象徵水墨畫的「渲染」技法,成龍所捐贈的圓明園12獸首複製銅像也置身其間。設計者表示,這三種建築線條象徵中華、印度、波斯三種亞洲文明,三種文明的動物象徵龍、象、馬,其形象也不斷出現在南院建築中,契合「亞洲藝術文化博物館」的定位。除了飽含文化氣息,臺北故宮博物院院長馮明珠在27日晚的點燈儀式上特別介紹,南院博物館主體建築設計結合最高等級防震措施,兼具防洪、防旱等功能,堪稱鑽石級「綠色建築」。馮明珠回應道,臺北故宮本院集千年皇室精華,囊括器物、書畫及亞洲文物等近70萬件;故宮南院則定位為「亞洲藝術文化博物館」,並陳列臺灣本地文化展品。南北故宮主題側重雖不同,但未來南北故宮文物會交流互展。此番「兄弟」南院開門迎客,臺北故宮當然慷慨助陣。此前呼聲甚高的臺北故宮人氣王「翠玉白菜」,不負眾望地暫別本院,為南院連續「站臺」10個月。考慮到參觀人數眾多,近130平方米的展廳只展出「翠玉白菜」及其數碼影像。在「翠玉白菜」完成使命回北院後,包括「肉形石」、「金甌永固杯」在內的珍寶將「接棒」饗客。在南北兩大院區分別設置的「至寶廳」,兩館的鎮館寶物將交替展出,成為點亮文化之旅的「南北雙星」。關於「鎮館之寶」的猜測也以稀世珍寶《龍藏經》的現身而塵埃落定。清康熙八年(1669)清宮泥金寫本《藏文龍藏經》共收經典1057種,全藏有108函,故宮南院此次展出其中8函。作為清朝第一部泥金寫本藏文甘珠爾經(即藏文大藏經),也是唯一以龍為名的大藏經佛典,《龍藏經》兼具「裝幀之美」、「經文之美」與「佛像之美」。由於臺北故宮本院展廳高度只有3米多,無法展出包裹《龍藏經》經書的經被,而南院展廳最高處達7米,內裡有精美七蟠龍紋飾的經被,由此得以在南院首次面世。南院首展由5個常設展、3個特展和2個國際借展組成,其中常設展包括「亞洲佛教藝術」、「亞洲茶文化」、「嘉義發展史」等五大主題。在「院藏明代青花瓷特展」中,臺北故宮館藏的青花瓷珍品將首次大規模展出。截至2014年底,臺北故宮累計徵集亞洲藝術文物總數計1667件,此次故宮南院的日本伊萬裡瓷器特展、高麗青瓷特展都讓人一飽眼福。故宮南院試運營為期半年,前3個月對所有遊客免費開放。有心來訪的民眾須事先通過網絡預約,每天限定1000人次入館。目前,明年1月31日前的名額已被用盡,2月份的預約將從1月20日起開放。臺北故宮為何要開分館?看了以下的一組數據,相信答案將不言自明——近年訪臺的陸客中,約有七成造訪臺北故宮。2014年臺北故宮參觀人數達540萬人次,馮明珠曾表示,若年參觀人數達到600萬人次就將飽和。而由於展示空間有限,臺北故宮眾多珍藏只能常年封存於庫房中,難與世人相見。有人推算若把館藏珍品在現有的9500平方米的空間中逐一展示,至少需要28年才能展完。此外,臺北故宮現有的主體結構源自50年前,囿於空間,所珍藏的巨幅書畫掛軸、長卷、巨幅地圖等至今仍無法展出。事實上,臺北故宮的「擴容增效」計劃,早在上世紀90年代就已上路。1965年在外雙溪落成的臺北故宮,截至目前已經五度擴建。臺當局更於2011年推出「大故宮計劃」,擬推動北部博物館院區擴建與藝文園區新建,並以故宮南院的設立,形成臺灣南北文化雙亮點的局面。「大故宮計劃」中的北部擴建,因在野黨杯葛、民間團體質疑而步履艱難,時至今日鮮有成果。故宮南院從2003年確定選址,由原定2008年開館推延至今,從履約官司、計劃修正到風災攪局,誕生過程同樣一波三折。臺南嘉義縣長張花冠說,嘉義和故宮談了10多年的戀愛,過程難免小吵小鬧,如今終於攜手來到新婚之夜,證明當年縮短城鄉差距的決策是極具前瞻性的。當地民眾無不期待南院帶動藝文之風、匯聚能量成國際觀光亮點,為地方帶進觀光商機。

(文章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圖片來自於網絡,如有侵權,敬請告知)


相關閱讀:

臺灣十大熱門打卡地 你去過幾個?

楊冪趙麗穎胡歌楊洋 2016最強霸屏男神女神大預測

2016《福錦之夜•海峽衛視新年音樂盛典》,邀您一起來狂歡!



海峽衛視

▲我們致力於打造最鮮活的兩岸生活讀本:

臺海新聞 ▏兩岸綜藝 ▏兩岸旅遊 ▏兩岸趣聞

▲歡迎相關原創文章的投稿(haixiatv001@163.com)

▲您的點讚轉發將給小編更加滿滿的動力


相關焦點

  • 臺北故宮南院下月嘉義開館
    圖:臺灣高鐵與臺北故宮博物院10日舉行高鐵彩繪列車記者會,現場展出「青花龍紋天球瓶」 / 中央社  【大公報訊】據中通社報導:臺北故宮博物院南部院區將於2015年12月28日開館試運營,臺灣高鐵和臺北故宮首度合作
  • 臺北故宮嘉義南院開館 馬英九等出席開幕典禮
    臺北故宮南院舉行開幕典禮,馬英九等出席(圖片來自大公網)臺北故宮南院首展由5個常設展、3個特展和2個國際借展組成。臺北故宮博物院院長馮明珠表示,南院的展品90%為臺北故宮館藏,臺北院區知名的展品未來將逐步到南院展出。
  • TANC 臺北故宮博物院南院開館:站在臺灣應該如何看亞洲?
    籌建總預算達新臺幣109.34億元(約合人民幣21.905億元)的臺北故宮博物院南部院區在結束4個月的試運營期後於4月1日正式開館。這座位於臺灣南部城市嘉義的博物館自立案起歷時15年、5位院長更替方於2015年底正式落成。與定位於華夏文明的臺北故宮博物院有所不同,故宮南院是一座以亞洲文化藝術為視角的博物館,強調以中華與亞洲文明的交流史,對故宮館藏的文物進行重新闡釋。
  • 臺北故宮鎮館之寶到底是什麼?可不是「翠玉白菜」和「肉形石」
    臺北故宮最為人熟知的無疑是「翠玉白菜」、「肉形石」和「毛公鼎」了,幾乎成了臺北故宮內名氣最大的藏品,也常常成為遊客眼中的「鎮館之寶」。翠玉白菜而在曾經一則新聞中,北京故宮博物館單館長透露,臺北故宮裡面的文物只佔了故宮文物總數的22%,而所謂鎮館之寶的翠玉白菜、肉形石只能算其中的「三級品」。
  • 臺北故宮的鎮館之寶,就在你家門口
    策展方從臺北故宮博物院館藏的五千餘件國寶級藏畫中,精選四十七幅進行了微噴複製,在畫廊進行全天候展示。其中有三幅還是當之無愧的「鎮院之寶」。  說起臺北故宮博物院,很多人首先想到的大概是翠玉白菜和肉形石。事實上,要論珍貴程度,這兩件文物恐怕連前一百名都擠不進去。真正的無價之寶,是三幅宋代的山水畫:範寬的《溪山行旅圖》、郭熙的《早春圖》和李唐的《萬壑松風圖》。
  • 臺北故宮南院大廳滲水 「營建署」處理中
    華夏經緯網1月4日訊:據臺灣媒體報導,嘉義地區昨天上午出現雨勢,臺北故宮博物院南部院區大廳玻璃帷幕傳出滲水,目前由臺灣「內政部營建署」處理中,未妨礙遊客參觀動線。 據報導,臺北故宮南院去年12月28日開館試營運,先前由影星成龍捐贈的12獸首遭人潑漆案剛落幕,又發生大廳玻璃帷幕滲水,由南院人員拉起封鎖線,豎立「小心地滑」警告標誌。
  • 韓國瑜盼文化再造城鎮 為臺北故宮南院衝人氣
    鎮館之寶令人驚豔周功鑫在臺北故宮工作逾30年,她帶著韓國瑜欣賞全世界只有3件的北宋定窯《白瓷嬰兒枕》,瓷器下方還有乾隆皇帝的落款。另外還有全世界不超過100件的北宋汝窯、「大雅齋」款瓷器,以及多幅館內珍藏的水墨畫,各種珍貴文物讓韓國瑜讚嘆不已。
  • 翠玉白菜稱不上臺北故宮鎮館之寶
    國民政府下令南遷文物,分五批將19557箱文物從北平遷往南京,後又轉至西南大後方妥為安置。這是一個典型的以訛傳訛,因為要論臺北故宮的鎮館之寶,毛公鼎或許可以入選,但是往下再數兩百件,恐怕也輪不到翠玉白菜和肉形石。翠玉白菜是清朝晚期的工藝品,尺寸很小,長只有18.7釐米,是棵「小白菜」。材料用的是雲南緬甸一帶的綠玉,色澤青白,寓意「清清白白」,菜上有螽斯蝗蟲兩隻蟲子,寓意多子多孫。這本是個插件,白菜幫子插在一個木託上,相傳是光緒瑾妃的陪嫁。
  • 臺北故宮南院《翰墨空間─故宮書畫賞析》特展展廳 展櫃可防彈
    臺北故宮南院專屬的書畫展廳,不但材質可防彈,觀賞文物距離也縮短到20公分。(呂妍庭攝)吳密察說,臺北故宮典藏6000多件傳統書畫,因材質關係,每次僅能展出3個月,展覽結束後必須靜置18個月,有的甚至到3年,所以未來南院的書畫展也會3個月換展一次。
  • 「兩個故宮」的建築延伸:北京故宮北院與臺北故宮南院
    最大的不同是北京故宮是明代成祖下詔令建成的紫禁城建築群,其中的文物是前朝的積累,建國後又大規模的整理,修復;而臺北故宮則是為了保存、展覽遷臺文物而修建的傳統宮廷建築形式的歷史與文化藝術史博物館。故宮南院」;無獨有偶,面臨同樣問題的北京故宮博物院,於2015年確定了「故宮北院」的設計方案。
  • 故宮缺「鎮館之寶」?單霽翔:不突出特定文物
    ■ 2.8萬首乾隆詩稿開啟整理故宮博物院院長單霽翔昨日透露,故宮將開展藏品三年普查計劃,將對部分之前未徹底整理的文物藏品進行系統清理。2010年12月底,故宮完成了建院後第五次藏品清理,當時的數據顯示故宮藏品共1807558件(套)。很多在之前觀念中不屬於文物範疇的物品,如清代錢幣、帝後書法等都被納入了文物資料。
  • 東坡肉石:渾然天成,栩栩如生,從故宮運走,為臺北故宮鎮館之寶
    臺北故宮博物院鎮館之寶之一的東坡肉石,看上去肉的肥瘦層次分明,肌理清晰,豬肉皮上面的毛孔也清晰可見,栩栩如生,讓人覺得都能聞到香味,而且更妙的是它居然是渾然天成,並未經過任何的雕刻,真正稱得上是人間極品,價值連城。這塊東坡肉石出自內蒙古阿拉善左旗,清朝康熙時間被供入內府 。
  • 臺北故宮的鎮館三寶是什麼?郭熙《早春圖》為何是鎮館之寶?
    為何是臺北故宮的鎮館之寶?範寬的《溪山行旅圖》、郭熙的《早春圖》、李唐的《萬壑松風圖》被譽為臺北故宮博物院的「鎮館三寶」,那麼,郭熙的《早春圖》有何魅力?又有著怎麼樣的故事?今天就跟大家聊一聊郭熙的《早春圖》。
  • 臺北故宮博物院的鎮館之寶翠玉白菜:獨具匠心的珍寶
    在臺北故宮博物院存放著一件名氣很大的文物——翠玉白菜。我國古代的玉器雕刻藝術一向世界聞名,因此具有巧奪天工技藝水準的這件「翠玉白菜」理所當然成為了臺北故宮博物館的鎮館之寶。可為什麼這件接地氣的「大白菜」能夠既受當年皇家大內的喜愛,又得到如今芸芸眾生的推崇呢?
  • 我國有兩個故宮博物院,一個在臺灣,臺北故宮有哪些「鎮館之寶」
    著名節目主持人白巖松說:"由於歷史的原因,造成了海峽兩岸各有一個故宮博物院,兩個故宮博物院同根同源,都珍藏著大量代表了中華古代文化的奇珍異寶"。今天就來說說臺北故宮博物院。一、臺北故宮博物院的前世今生。
  • 素有「北京故宮看建築,臺北故宮看文物」的說法,值得一去
    臺北故宮博物院收藏各類文物珍寶約65萬件,素有「北京故宮看建築,臺北故宮看文物」的說法。·文物來源於抗日戰爭時期,當時將北京故宮博物院、古物陳列所、頤和園和國子監的重要文物南遷與此。·分為第一展覽區(主館)、第二展覽區、天下為公牌坊、至善園、至德園、張大千紀念館等主要部分三大鎮館之寶,分別是肉形石、翠玉白菜和毛公鼎。皆是精巧絕倫的工藝品,栩栩如生,世所罕見。來這裡之前最好做點功課,畢竟這裡收藏著故宮一半的珍寶,而且大部分都必留在大陸的更加貴重,值得細細品味。
  • 臺北故宮裡面還有多少寶貝
    臺北故宮裡面還有多少寶貝?臺北故宮是大陸遊客臺灣遊的必到景點,東坡肉形石,和翡翠白菜這些鎮館之寶,讓遊客嘆為觀止。臺北故宮博物院院長秦孝儀2018年曾經提到:"1949 年運來臺北的都是書畫、細軟,重的東西搬不動。北京故宮藏品以宮殿,器物等大東西見長,臺北故宮藏品以書畫文物見長。書畫文物在中華文化傳承方面最具分量。"
  • 這5大臺北故宮鎮館之寶,《富春山居圖》墊底,第一價值連城!
    這卷名畫歷盡滄桑,在解放前夕運往臺灣,歸臺北故宮博物院收藏。這5大臺北故宮鎮館之寶,《富春山居圖》墊底,第一價值連城!4.趙幹《江行初雪圖》,全卷描寫長江沿岸漁村初雪情景,表現出江南初冬漁民和旅行的生活情況,繪景畫人均極為傳神。圖中樹石筆法老硬,水紋用筆尖勁流利,天空用白粉彈作小雪,表現出雪花的輕盈飛舞。
  • 「故宮南院」掀「奪寶奇謀」 民進黨又玩什麼把戲?
    據臺灣媒體報導,國民黨籍民代柯志恩12日在臺立法機構質詢時指出,臺北故宮博物院日前召開內部會議,決定將從2020年起閉館整修3年,屆時展品將改到嘉義的「南院」展出。臺北故宮博物院院長陳其南表示,「正準備評估這樣的必要性。」
  • 臺北故宮《清明上河圖》今年將首度到南院展出
    中新網1月13日電 據臺灣「中央社」報導,新春伊始,臺北故宮今天公布2020南北院5大亮眼展覽,其中《清明上河圖》將首度到南院展出。另外,臺北故宮日前在官網宣布,懸缺已久的常務副院長將由余佩瑾接任。臺北故宮日前在官網公布懸缺已久的常務副院長,由資歷豐厚的餘佩瑾接任。臺灣大學藝術史研究所博士畢業的餘佩瑾,先前是臺北故宮器物處處長,研究領域含括中國陶瓷史、17至18世紀清宮與世界的交流,去年受到好評的「小時代的日常—一個17世紀的生活提案」則由她策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