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的這首千古絕唱,僅20字一到中秋就被吟誦,寫的卻並非是中秋

2021-01-17 美詩美文

在詠月這件事上,李白一出,誰與爭鋒。余光中先生曾說:「酒入豪腸,七分釀成了月光」,雖然旨在道出詩仙的浪漫,但卻也說出了李白一生的月亮情結。

李白平生共存詩作千首,與月亮有關不下幾十首,光是經典之作就有不下十首。在詩仙的眼中,月亮是 「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的童年美好,是「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 的傷感寂寞,是「我寄愁心與明月,隨風直到夜郎西」的為友憂愁。

數到這,估計不少朋友要提醒小編,千萬不能忘了那首《靜夜思》。是的!這是一首唐詩中無法忽視的經典,只要提到詠月詩,這首詩是很多人第一個想起的。特別是一到中秋佳節,這20字就會被拿出來吟誦。但這首千古絕唱真的是中秋詩嗎?非也!我們先來讀一讀這首詩:

《靜夜思》唐.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縱觀此詩,確實很像是中秋詩。首先從意境上來看,這首詩寫的是對月思鄉,這是文人墨客在中秋時最常見的感受。其次從詩中「地上霜」等字眼,可見這首詩確實是寫於秋季。於是不少人想當然地認為這定是一首中秋詩。

但是翻看《全唐詩》對此詩的介紹,就能發現這首詩創作於726年九月十五日,而並非八月十五日。那又有人產生疑問,說不定這一年的公曆9月15日正好是農曆的中秋呢?這是不可能的,《全唐詩》是清康熙44年編訂的,那時候根本沒有公曆一說。

然而還是有人不死心,覺得那會不會是一字之誤,將八月十五日寫成了錯記成了九月十五日。這種可能性其實也是極小的。

史書中對李白這一年的行程記錄的還是挺詳細的,這一年李白26歲,早在前一年他出蜀,726年的春天他前往揚州,直到深秋時才到,因受寒而病倒,也正是這一年他結識了孟浩然。而這首《靜夜思》正是寫於他初到揚州時,當時詩仙在一個旅館中,寫下了此詩。既然對此詩有如此詳細的記載,又怎會有一個月之差的錯誤出現?

那麼如果拋開這首詩,李白平生有沒有寫過中秋詩呢?答案是:目前沒找到!這或許是許多人不能理解之處,一生愛月卻不在中秋時寫詩,怎麼都讓人理解不了。或許原因很簡單,要從中秋節的起源開始說起。

中秋節又叫月夕,雖然是我國傳統佳節,但它作為一個節日是在初唐時。而那時也僅是有這麼一個說法,它真正的流行是在宋朝。這也就能解釋為什麼初唐、中唐詩壇寫中秋的詩作那麼少,而到了宋代中秋作卻數量頗多。所以李白不是不想寫中秋詩,而是他或許真的不過中秋節。不過隨著中秋節的盛行,後來杜甫、王昌齡等人都開始寫中秋詩了,而後中秋的詩作就更是層出不窮了。

雖然《靜夜思》寫的並不是中秋,但這短短20字,確實道出了天涯遊子在中秋時的心聲。送上蘇軾的「但願人長久,千裡共嬋娟」給大家,祝中秋快樂。

相關焦點

  • 詩仙李白為何不寫中秋詩?有人說《靜夜思》是中秋節寫的,真的嗎
    從古至今月亮都是表達人們美好祝願的事物,縱觀歷史最喜歡月亮的當屬「詩仙」了,李白喜歡月亮大家有目共睹,要是飛花令要飛「月」字那可就是李白的專場了。我們最熟悉的當然就是《靜夜思》了,很多人會背的第一首詩就是它「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關於這首詩你了解多少呢?有是否認為它是在中秋節寫的呢?
  • 這4首描寫中秋月亮的絕美古詩,同樣流傳千古
    中秋節馬上到了,這是一個團圓的傳統佳節。歷史上有大量描寫中秋的詩詞,但最讓人印象深刻的是宋代文豪蘇東坡寫的《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 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願人長久,千裡共嬋娟。」
  • 別樣中秋,別樣賞月,帶著你的寶寶來讀一讀關於中秋的詩詞吧?
    中秋節快到了,在中國的傳統節日中,中秋是最有詩情畫意的一個吧?這麼好的節日,也是學習古詩的好時機哦!帶你的寶寶來讀一讀這些很有詩意的詩詞吧?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宋 · 蘇軾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
  • 詩書歌舞獻明月:福田區翰林實驗學校《月到中秋分外明》主題成果...
    把酒問青天」「中庭地白樹棲鴉,冷露無聲溼桂花」「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2020年10月15日的下午,流傳千古的唐詩宋詞,伴隨著一陣陣稚嫩的童聲,從深圳市福田區翰林實驗學校的中廳這個臨時舞臺發出,飄向校園上空……該校的一至八年級的近500名師生,在用自己的方式盡情展示他們對剛剛過去的中秋節禮讚,《月到中秋分外明》主題成果展示活動在該校舉行,此活動是萬福友老師主持的深圳市教科院2018年度重點非資助項目
  • 詩詞中的中秋 關於中秋的詩詞25首
    詩詞中的中秋 關於中秋的詩詞25首 2017-09-28 16:21 來源:新東方網編輯整理 作者:
  • 詩意中秋夜,暢飲一壺月色銀光
    就讓我們徜徉於詩人如銀似雪的夢裡,穿越秦時明月、漢時光華,任唐詩宛轉、宋詞悠揚,把中秋月色裝扮得翰墨馨香。 詩月結緣最早於《詩經·陳風》裡:月出皎兮,佼人僚兮。舒窈糾兮,勞心悄兮。 然而,中秋賞月、且邀月入詩卻始於唐朝。唐人詠月之盛從詩仙李白的作品中便可見一斑,僅他一人就達320餘首。
  • 李白的這首詩,僅開篇7個字,就美到了骨子裡!
    本文向大家分享的《清平調·其一》,便是唐代詩人李白筆下絕美的一首詩。與其他詩歌詠美景、美物不同的是,李白這首詩既歌詠了美物,也歌詠了美人。簡單來說,就是李白借牡丹花的美寫楊貴妃的美,也就是古典詩歌創作中常用到的以花喻人。下面我們便來具體看看李白的這首《清平調·其一》:  雲想衣裳花想容,春風拂檻露華濃。   若非群玉山頭見,會向瑤臺月下逢。
  • 水調歌頭·丙辰中秋
    這首詞是中秋望月懷人之作,表達了對胞弟蘇轍的無限思念。丙辰,是北宋神宗熙寧九年(公元1076年),當時蘇軾在密州(今山東諸城)做太守,中秋之夜他一邊賞月一邊飲酒,直到天亮,於是做了這首《水調歌頭》。詞人運用形象描繪手法,勾勒出一種皓月當空、親人千裡、孤高曠遠的境界氛圍。蘇軾一生,推崇儒學、講究實務為主。
  • 十首最美的中秋詩詞
    點評:張九齡是唐代的一代名相,遭受奸臣排斥,貶謫荊州,中秋之夜懷念遠方,寫了這首詩。詩歌意境雄渾闊大,骨力剛健,但又情感真摯,特別是前兩句早已成為千古名句。中庭地白樹棲鴉,冷露無聲溼桂花。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
  • 2015央視中秋晚會節目主持人確定為魯健、孟盛楠、謝震武、肖楠.
    屆時,中央電視臺綜合頻道(CCTV-1)、中文國際頻道(CCTV-4)以及中國網絡電視臺將同步並機直播。  素有「天府之國」美譽的四川文化積澱豐厚,而今年秋晚的舉辦地江油不僅是唐代大詩人李白的故裡,也是有著1800多年歷史的古絲綢之路文化重鎮。「李白故裡,美麗江油」的紅色文化、感恩文化、火藥文化等民族優秀文化與中秋晚會的氣質相得益彰。
  • 中秋節的詩句詩詞有哪些 中秋節古詩四句唐朝詩人李白所寫
    中秋節將至,不少朋友紛紛開始關心起中秋的古詩大全四句了。那麼你知道描寫中秋的古詩詞有哪些嗎?如果你還不知道的話,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中秋節的古詩大全四句吧。  中秋月  蘇軾  暮雲收盡溢清寒,銀漢無聲轉玉盤。  此生此夜不長好,明月明年何處看。
  • 月到中秋分外明:天文專家教賞「別樣」中秋月
    原標題:月到中秋分外明:天文專家教賞「別樣」中秋月   新華社天津9月28日電(記者周潤健)中秋將至,「賞月」是重頭戲之一。今年的中秋月不僅是「十五的月亮十六圓」,還是本年度「第二小滿月」。如何欣賞這一輪「別樣」的中秋月,天文專家在此為公眾提出建議。
  • 李白:將進酒|葉嘉瑩吟誦
    ⑦鬥酒十千:一鬥酒值十千錢,極言酒美價昂。恣(zì)歡謔(xuè):盡情地歡娛戲謔。⑧徑須:直須、只管。沽:買。⑨五花馬:毛色呈五色花紋的名馬。一說鬃毛剪成五瓣的馬。李白(701—762),字太白,號青蓮居士,祖籍隴西成紀(今甘肅秦安東),生於西域碎葉(今吉爾吉斯斯坦託克馬克城)。
  • 《中秋帖》
    古往今來,我們與祖先共沐在同樣的月光之中,這輪皎潔皓月也照亮過無數文人墨客的心靈,他們為後世留下了眾多吟誦中秋的書畫精品。
  • 中秋佳節|月到中秋分外明 古今中外共此時
    賞月、拜月、吃月餅、賞桂花、飲桂花酒等是幾千年來中國人流傳不息的節日傳統,漢族「摸秋」、苗族「跳月」、傣族「拜月」、雲南白族「漁潭會」等是漫長歷史演變下形成的地方特色中秋習俗。任時光荏苒、寒來暑往,亙古不變的是那「月到中秋分外明」。望月——我與古人共賞月「我看到的月亮,古人也看到過!對!
  • 【雙調】折桂令 中秋--張養浩
    「高處不勝寒」,強調的是「月有陰晴圓缺」.張養浩的這首散曲抒發的則是中秋之夜一醉方休的情致,因此,作者著力描寫的是月光的澄徹,通過對澄徹月光的反覆渲染,創造出一種異常寧靜的境界氛圍.李白、蘇軾等人的詠月名作都是將明月與人事緊緊交織在一起來寫,忽景忽情,情景交融.這首散曲卻與此不同.它把主要筆墨都用在了對明月的描寫上,只是最後才在前面描寫的基礎上點出作者內心的感受.這種先景後情、情因景生的寫法似乎已經成了常規
  • 中秋誰與共孤光
    我現在連一個月餅都沒有!!我現在就定下了一個小目標:默默地去買一個月餅T_T沒關係,我們可以聊聊天,假裝我們今天還有人一起過。關於中秋節的起源,說法較多。中秋一詞,最早見於《周禮》,《禮記·月令》上說:「仲秋之月養衰老,行糜粥飲食。」一說它起源於古代帝王的祭祀活動。
  • 古人2首精彩至極的中秋詩,詩味雋永,讓你感受中秋月的魅力
    月圓人團圓,在中秋佳節的氛圍裡,相信每個人都是快樂的。好節日當然需要好詩詞來助興,我是真遊泳的貓,一個詩詞愛好者,記得關注我哦!今天我給朋友獻上古人2首精彩至極的中秋詩,詩味雋永,讓你感受中秋月的魅力。第1首,《和張彥智中秋對月》:萬裡青天霽色開,嫦娥駕玉上雲來。樓中勝飲八仙聚,物外清談三語該。空翠水光爭滉漾,漏聲鍾韻共徘徊。秋盤應愛金纓好,紅抹佳人醉裡腮。
  • 又近中秋,讀一讀這首清麗的《折桂令》,感受一下不同的心情
    從詩仙李白的「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到一代文豪東坡居士的「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為一輪沒有瑕疵的月亮,平添了多少多愁善感。好在中國古代的文化長河中還有一種形式叫「元曲」,好在元曲的大家中還有一位叫做張養浩的名人,他的一首《折桂令·中秋》,給大家留下了不一樣的感覺:原來古人的中秋,也可以這樣度過。
  • 央視中秋晚會節目單曝光 30多個節目主打川味麻辣特色
    可以和央視春晚媲美的中央電視臺2015年中秋晚會,目前,在總導演李申和景欣的指揮下,正在李白故裡四川綿陽市江油緊鑼密鼓地排練。央視像重視春晚一樣,高度重視2015年中秋晚會,派出了一流的優秀主創團隊,精心打造中秋晚會。▲TFBOYS為了讓全國億萬人民海外華僑兒女在中秋之夜,欣賞到一臺高水平的晚會,眼下,上百位演職員,這幾天正在夜以繼日地加班加點地排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