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地球是球形的,為什麼地球「下方」的海水不會掉下來?

2020-12-23 騰訊網

海水為什麼不會往下掉?

在古代,中國人認為「天圓地方」,人們認為人類之所以不會掉到下面去,是因為人類站在地球的上方。

後來,哥倫布環遊世界,證明了地球是圓的,但隨之而來的是,既然地球是圓的,那在地球另一邊的海水和人為什麼不會掉下來呢?

牛頓曾經思考過類似的問題,那就是:熟透的蘋果為什麼不會落到天上,而是會掉落到地上?(真實性有待考證)

後來,牛頓發現了萬有引力定律,該定律的意思是說:任何兩個物體彼此之間都有引力,而引力的大小和物體的之間距離的平方成反比。

比如:地球和太陽都有引力,之所以是地球圍繞著太陽轉動,是因為地球的質量較小,而太陽的質量較大。根據萬有引力定律,海水之所以不會往下掉,是因為地球的引力束縛著海水乖乖地待在地面上。

而且,力是有方向的,地球的引力方向指向地球的內部,所以無論生活在地球的「上面」,還是地球的「下面」,都不會掉落到宇宙中。

為什麼有潮汐變化?

如果地球的引力真的很強的話,為什麼海水還會掀起滔天巨浪呢?

實際上,這也和牛頓的萬有引力有關,我們知道,宇宙中並不只有地球一個天體,還有月亮、太陽、木星等各種天體。這些天體質量都非常大,它們的引力也非常大,地球上的物體也會受這些因素的影響。

根據牛頓的萬有引力我們知道,引力的大小和物體的質量成正比,物體的質量越大,引力也越大;但引力的大小和距離的平方成反比,物體之間的距離越遠,引力就越小。

也就是說,雖然太陽的質量更大,但由於太陽離地球的位置較遠,所以地球能夠受到太陽的引力有限;雖然月球的質量相對而言較小,但它離地球更近,所以地球上的海水還受月球引力的影響。

之所以海水更容易受影響,是因為海水是液態的,更容易受力的影響而發生形變。

月球是地球的衛星,圍繞著地球轉動,當月球在轉動時,海水會湧進靠近月亮的地方,從而形成高潮;而在靠近月亮的另一端,由於潮汐力作用,海水也會匯聚,所以地球同時會有兩處高潮;而在兩個高潮之間,就是低潮。

隨著月球的轉動,高潮位置不同變動,所以海水會不停的形成高潮、退潮以及在別處形成高潮。這也造成了地球上海水的潮汐變化。

而地球的潮汐變化,又拖慢了地球的自轉速度。海水受到月亮引力作用下,會相互碰撞以及與海岸線相互拍打,這個過程中地球的動能會以熱量的方式向外界散發。

這就造成了地球自轉速度在逐漸變慢,據研究發現,地球在剛形成之初,自轉一圈的速度時8小時,在恐龍時期自轉一圈的速度時20個小時,而現在自轉一圈的速度時24小時。

如果地球歷史足夠長,或許有一天月亮能夠利用自己的引力,將地球潮汐鎖定,到那個時候,地球自轉一圈的速度則是一個月,在宇宙中,主星與衛星相互潮汐鎖定的案例並不罕見。

海水能擺脫地球的引力嗎?

如果有一天,月亮靠近地球,海水會掉入到月球上去嗎?

事實上,如果有一天,月亮越來越靠近地球,由於距離的縮短,所引發的潮汐力變強,地球上的海水會形成超強海嘯,甚至能淹沒大多數沿海城市。

但是,月亮不能無限度的靠近地球,因為地球對月亮同樣也具有潮汐力,如果月亮足夠靠近地球,可能會被撕碎。根據萬有引力公式,我們知道,距離越近,地球對月球的引力越大,而月有兩個距離,一個是靠近地球的距離,一個是月球背面的距離,我們把其中一個命名為R1,另一邊命名為R2。

當月球逐漸靠近地球時,靠近地球的一段受到的引力會變大,而另一端由於距離距離較遠,所以受到的引力,沒有靠近地球的一段大。

就這樣,在月球逐漸靠近的過程中,月球兩端受到的引力大小的差距越來越大,直到地球把月球撕碎。

也就是說,海洋上的水還沒有掉入月球表面,月球變已經被地球撕碎,撕碎後的物質可能會在地球引力作用下,逐漸降落到地球表面(也有可能形成一個小型的新衛星)。當然,這裡多說一句,實際上,是在遠離地球的,而不是在靠近地球的,只是遠離的程度非常小,所以我們感受不到它在遠離地球。

總結

地球上的海水之所以不會掉落,是因為地球引力的作用。

引力的大小和物體的質量呈正相關,和物體的距離的平方呈負相關,所以海水主要受地球引力影響,不會在別的引力作用下,飄向太空。

相關焦點

  • 如果海水突然消失,地球會怎樣?看完你就清楚了
    地球海水的總容積大約有13.2億立方千米,而一立方千米的海水重量是10億多噸。即便是中大型水庫突然潰壩,都會引起很大的災害,壓力驟變,嚴重的話會引起地震。水庫和世界海洋相比較太渺小了,水庫都能引起大事故,那如果海水突然消失,地球又會怎樣呢?
  • 一直說潮汐力在減緩地球自轉,為什麼現在地球自轉卻加速了?
    在宇宙中天體的運動是非常具有規律性的,就拿地球來說,它每天都會沿著自轉軸轉一圈,周期大約是24小時,每一個回歸年,也就是今年的春分點到下一年的春分點,周期大約是365天。如此往復周而復始,在我們的有生之年,這樣的規律是不會發生大的變化的。但是地球的自轉、和公轉並不是一個不變的常數,這也是為什麼我要用「大約」的原因。
  • 在其它天體上回望地球是怎樣的感受?為什麼令人恐懼不安?
    記得古希臘哲學家、數學家畢達哥拉斯(公元前580年-公元前500)剛提出這個世界是球形的假說,就受到了他同學的刁難 在一次課堂上,畢達哥拉斯闡述了他對這個世界的觀點,認為地球是球形而非平板,他的同學站起來反駁道:如果地球是球形的,那麼另外一半的人豈不是頭朝下腳朝上,那麼為什麼不會掉下去哪?
  • 地球自轉46億年都沒停下來,是什麼力量在推著地球轉?
    小行星撞擊地球示意圖在地球形成之後,周圍還存在很多小行星或者隕石,地球需要把它們清除掉,而清除的方法就是讓這些小行星或隕石撞向地球,就這樣地球獲得更加穩定的自轉速度,從中我們知道地球的公轉動力是太陽給的,自轉動力一部分來源於太陽拋出的星雲物質,一部分則來自於周圍的小行星撞擊產生的勢能轉化而來的。地球為什麼至今沒有停下來?
  • 如果地球上的海水突然消失,我們人類能支撐多久?科學家給出答案
    地球之所以看起來像是一個藍色的玻璃球,是因為它有著大量的海水,海洋面積佔到了地表面積的71%,而人類只能委委屈屈地擠到剩餘29的陸地上面。那麼,假設有一天地球上的水全部被抽乾,對人類來說有什麼影響呢?對於這個問題,科學家的回答簡潔明了「天翻地覆、山崩地裂」。
  • 如果有人跟你說:地球是平的
    「我不會幹預你們的想法,但是我依舊會可憐你們深陷在政府的騙局中脫不開身。其實你仔細動動腦子就能知道,如果地球是圓的,為什麼我們看不到一點弧度?那樣的話我一直往下挖地道就可以挖到中國了?這顯然是在扯淡。」
  • 假如地球所有海水全部變成淡水,會發生什麼奇異變化?
    水被稱為「生命之源」,舉個簡單例子,如果人類沒有水,人類僅可以存活3天;如果沒有食物僅有水,人類可以存活21天。科學家認為地球有生命存在包括三個基本條件,分別為:水、有機物和能量。水在地球智慧文明中扮演了一個非常重要的角色。
  • 一朵雲有多重,為什麼掉不下來?
    為什麼它不掉下來?為什麼可以在天上飄人為什麼不能一直飄著?一朵雲等於幾頭大象的重量?為什麼掉不下來?在分析云為什麼不會掉下來這個問題時,我們不能考慮整片雲(自然語言)的總重,因為組成雲的微小液滴之間獨立存在,並沒有相互作用。因此對該問題涉及整體浮力和密度的內容的回答則不可取,因為雲朵並非作為一個整體發生內部互相牽連的相互作用;而對於單個液滴或冰晶,其密度又遠大於空氣。對於其中的每一個液滴,由於其重量極小,終端速度也因此很小(大概在mm/s)量級。
  • 地球重達60萬億億噸,為什麼地球沒有向下掉?
    不過,牛頓提出了不同的觀點,他認為宇宙遵循的物理學理論和地球上遵循的物理學理論是一樣的。不僅如此,牛頓提出了牛頓三大定律和萬有引力定律,從理論上統一了宇宙和地球表面的物理學規律。既然牛頓已經統一了這兩者,要知道地球的質量達到了60萬億億噸,為什麼地球就可以懸浮在太空當中,而不是像在地球上的物體一樣往下墜?
  • 都9012年了,為什麼還有這麼相信地球是平的
    這裡理論存在了幾個世紀,知道16世紀麥哲倫的航海行動,麥哲倫一直就認為大地是圓形,所以通過各種方法組建了一支探險隊,企圖通過環球航行的方法證明地球是球形。麥哲倫認為:如果大地是球形,則只要沿著一個方向航行則最後一定會回到原點。懷著這一信念,麥哲倫開始了他的環球之旅,雖然麥哲倫中途去世但他的船員最終確實回到了原點,直接證明了大地的形狀:球形。
  • 地球自轉了45億年,能量來自哪裡?為何一直停不下來?
    地球自轉了45億年,為何到現在還沒有停下來?能量來自哪裡?首先我們說下能量來自哪裡這裡說的能量肯定指的是動能或角動量,那麼最初的角動量哪裡來的?我們都知道在銀河系中有很多活躍的恆星形成區域。而我們的太陽肯定也是眾多恆星形成區域中不起眼的一部分。
  • 假如海水突然消失,地球還能支撐多久?
    地球停止降雨一年,眾多植物將在短時間內陸續消失,光合作用減少了70%以上,剩餘的氧氣只夠人類在支撐100年。地球停止降雨兩年,受植物消失的影響食物鏈開始逐漸崩潰,中多食草動物和食肉動物也陸續滅絕,此時,肉類價格開始瘋狂增長。地球停止降雨三年,可用水越來越少。
  • 如果地球停轉一分鐘,宇宙眾星球都會為地球默哀一分鐘
    我們的宇宙誕生於138億年前的大爆炸,如果沒有那場大爆炸,今天世界將不復存在,你我也不會出現。地球是人類賴以生存的家園,我們的地球上居住著萬億的生命體,如果沒有地球,那麼人類的世界將無法出現,不光人類乃至生命都不會出現。
  • 南極「血雪」異象,北極「黑色海水」!地球的「病」很嚴重了
    而隨著溫度的不斷上升,越來越多的冰山出現倒塌,冰川不斷融化面積越來越小,要知道,現在環境保存比較完整的可能只有南北極了,已經算是地球最後的「淨土」。南極「血雪」異象,北極「黑色海水」!地球的「病」很嚴重了而現在南極也出現了環境問題,隨著全球溫度上升,南極現在已經打破了高溫紀錄,冰川面積不斷減少。而且出現了大量的「血雪」異象。
  • 水有重力且無孔不入,為什麼沒有滲入地球內部,僅在地表循環?
    這是一個非常有意思的問題,按理來說水是具有重力的,能夠往下滲透,但是為什麼水並麼有一直滲入到地心呢?如果我們換一個思路想想,我們每個人在地球上都受到重力的作用,但是我們同樣不會被吸引到地心而是留在地表上,這是為什麼呢?
  • 黑洞離地球有多遠,會不會吞噬地球?
    霍金他們認為就算宇宙滅亡,黑洞依然會存在於宇宙中,並不會隨著宇宙的滅亡而消失,可見黑洞的力量是十分強大的,並不是人類所能控制的。我們知道黑洞的質量雖然極其巨大,但是體積卻十分微小,但是它產生的引力場極為強大,以至於任何物質進入到黑洞內,便會被吞噬掉,就連目前已知的傳播速度最快的光(電磁波)也無法逃脫,都會被黑洞吞噬掉。
  • 電影 | 《地球停轉之日》:不是拯救地球,就是在拯救地球的路上!
    《地球停轉之日》是由二十世紀福斯出品的科幻電影。該片由斯科特·德雷克森執導,基努·裡維斯、詹妮弗·康納利、凱茜·貝茨、喬·漢姆主演。該片翻拍自1951年同名影片,講述了一位來自外星球的智慧生命,他帶著威力無比的外星機器人抵達地球,並試圖阻止人類戰爭的故事。
  • 如果地球上的沙漠,變成綠洲會發生什麼?沒有想像中那麼美好!
    如果佔有陸地20%的沙漠消失,這是不是就意味著人類的生活空間可以增大,地球環境會變得越來越好呢?如果地球上的沙漠變成喪熱帶地區的原始森林一樣,地球會變成什麼樣子呢?在很早之前就有人提出了這樣一條建議,如果把海水運送到沙漠,增加沙漠地區的溼度,促進空氣流通,增加降雨量,久而久之沙漠會不會變成一片綠洲?
  • 地球為何一直圍繞著太陽轉就不會掉到太陽上去呢?
    如果地球不轉了,包括圍繞著太陽公轉,地球的唯一出路就是掉到太陽裡焚毀。地球在不停的自轉,也在不停的公轉。地球自轉每秒赤道線速度約460米,地球圍繞著太陽公轉線速度每秒約30公裡。主要是這公轉速度,正好抵消太陽引力。地球圍繞太陽公轉,這個速度一直向前衝的離心力企圖掙脫太陽引力,而太陽引力表現為向心力,一直想把地球拉扯到它的懷抱,這兩種力正好抵消了。
  • 雪球地球:證據與成因
    那麼我們是如何知道地球曾經被冰封,它為什麼會被冰封,在後來又為什麼解凍了,生命是如何挺過難關延續下來,歷史上的大冰凍給如今的地球又留下了哪些饋贈?好了我要開始編了。,使得生活在昏暗的海洋中的生物無法再進行光合作用,由此導致海水中的氧濃度逐漸降低,於是,以鐵為首的金屬元素,無法得到氧化,只能以離子的狀態在海水中溶解並積聚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