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書法,如何免俗?清代劉熙載:這12種「氣」不能有

2020-12-24 沐石陪您學書法

什麼樣的書法才算好?自古以來,就沒有一個絕對的標準。王羲之的字好吧?但也有很多人不喜歡,比如韓愈,他就曾說:「羲之俗書趁姿媚。」還有唐代的張懷瓘,他也曾批評王羲之說:「逸少草有女郎才,無丈夫氣,不足貴也。」

現在的問題是,如果我們想寫好,如果我們想讓寫出來的作品格調稍微高點,應該怎麼做呢?或者說,學書法,如何免俗呢?清代劉熙載曾經說過:學書法,這12種「氣」不能有。

劉熙載在《藝概》中的原話是這麼說的:「凡論書氣,以士氣為上。若婦氣、兵氣、村氣、市氣、匠氣、腐氣、傖氣、俳氣、江湖氣、門客氣、酒肉氣、蔬筍氣,皆士氣之棄也。」

1、 江山易改,本性難移。

什麼是「婦氣」和「村氣」?說白了,就是形容一個人寫出來的字比較小氣,太過秀氣,從而缺乏一定的氣勢。

什麼是「兵氣」和「傖氣」?說白了,就是指下筆比較蠻橫、粗俗,乍看上去氣勢非凡,細品之後,沒有太多的味道。

太小氣,太秀氣,可能是你過于謹慎,沒放開手腳,不敢表達自己。太蠻橫,就更不好改了。正所謂,江山易改,本性難移。我就是那種性格的人,聽別人幾句勸,就能改頭換面嗎?沒那麼簡單,除非自己吃虧之後,猛然醒悟。

2、 最好還是要真一些。

劉熙載說的「俳氣」是什麼意思?簡單地說,就是沒有表達真實的自己,在那搔首弄姿,做作,不真實。

學習書法,除了技法層面之外,最重要的就是表達真實的自己,這樣寫出來的作品才有感染力。如果你處處模仿別人,如果你處處安排設計,縱使筆畫形態過關,也難稱佳品。

書法如此,做人又何嘗不是呢。

3、 想怎麼寫就怎麼寫。

下筆寫字,誰都想得到別人的認可,誰都想寫出一手人見人愛的書法作品,可是呢,我們還是要有屬於自己的審美追求。

如果你處處考慮別人的審美,如果你完全迎合別人,你寫出來的作品又能好到哪裡去呢?劉熙載所說的「門客氣」,指的就是這種類型。

劉熙載提醒我們要避免的12種「氣」,限於篇幅,在這裡就不展開介紹了。現在的問題是,上述這些應該避免,那麼,我們應該追求什麼呢?劉熙載說的很好,就是那個「士氣」。

什麼是「士氣」呢?在書法創作中,我們可以把這種「士氣」理解為「書卷氣」。

什麼是「書卷氣」呢?簡單地說,就是要求我們不光要技法水平高,還要全方位地提升我們自己的學識和涵養。就像劉熙載說的那樣:「書,如也,如其學,如其才,如其志,總之曰如其人而已。」

通過上面的這些分享,我們也許就能明白了:學書法,絕非低頭臨帖那麼簡單。

相關焦點

  • 清代著名書法家鄭板橋,14幅精品書法對聯欣賞,筆勢奇古格韻別趣
    聲明:本文由清雅閣原創發布,圖文版權歸清雅閣所有;如有轉載請註明出處,致 謝!書法藝術的發展是和中華民族文化發展秘法不可分的,五千年來歷朝歷代的文人墨客對書法的研究和創新一直就未停歇過。書法發展是一個循環操作步驟,臨帖+創作的過程。
  • 清代的吏部是如何任用官員的?具體來說,分為六種情況
    近日有讀者詢問清代考中進士,或是通過恩蔭,或是通過捐納獲得入仕資格後,如何才能授予實職?本來是想在評論區直接回復的,但覺得這個問題較為複雜,一兩句話說不清楚,所以還是以發文的形式來說一下相關的制度。要回答這一問題,就必須要了解清代的官員「任用」制度。
  • 咪咕圈圈直播探秘:清代皇家都是如何過新年的?
    中國古代,不論深宮還是民間,在辭舊迎新——歲末年初的特殊時間內,通過一系列活動,祈望捐棄舊的不祥,納迎新的福祉,這是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林林總總的逐項禮儀、習俗活動均有其一定的程式,中華民族歷代相沿,融入了各種文化的象徵與寓意,成為傳統文化的載體。
  • 清代官帽那顆「頂珠」,到底有多值錢?
    清代改冠制,替以禮帽。禮帽分二種:一為夏天戴的涼帽;一為冬天所戴的暖帽,多黑色,中有紅色帽緯、帽子最高處有頂珠花翎。頂戴花翎,作為一種等級象徵,是清代官員身份的表徵,其材料多以寶石製成,雖然乍一看都差不多,但細節處卻大有講究!
  • 明代最美的行書,這字滿滿的「書卷氣」,500年來少有人及!
    假如以普通民眾的審美來看的話,仿佛最為規矩和整體的「館閣體」似乎為勝,但是普通民眾的審美也不能代表最高級的書法境界。文徵明的綜合素養在500年來堪稱魁首,其書法從「書卷氣」這一層面來講,也堪稱500年來的巔峰。文徵明出生在了明朝一個文化的盛世,那個時代的太湖流域聚集了全天下最有名望的才子名士,在這個文化圈當中,文徵明是其中的核心人物,他們共同塑造出了一個時代的輝煌。
  • 如何給清代的八大總督進行排名?
    當然在總督的設置上同樣如此,除去特殊時期,清代常設的總督共有八個,即,直隸總督、兩江總督、湖廣總督、陝甘總督、四川總督、閩浙總督、兩廣總督、雲貴總督(東三省總督暫不列入)。這八大總督都是封疆大吏,官居從一品,但從具體的職責情況以及朝廷的重視程度來看,也分三六九等。
  • 通靈妃:愛情面前誰也不能免俗,高冷聖君在線卑微,無處不在的愛
    上話中提到聖君暴露實力遭來天域天后的忌憚,天域天后終於按捺不住出手了,天后派人到魔域,此人來頭不小架勢很大,需要聖君魁珏親自去迎接,天后此舉有兩個可能:
  • 老畢「歸隱」學書法:人總要有個愛好,老來陪伴自己!
    老畢「歸隱」學書法:人總要有個愛好,老來陪伴自己!
  • 芒種時節、梅雨來襲,如何祛溼化濁?清代名醫雷少逸有辦法
    本方出自《時病論》,本書所有方劑皆以法命名,是清代醫學家雷豐(字少逸)所著,本方原著主治「五月黴溼,穢濁之氣」。雷少逸為浙江衢州人,江南芒種之後,天氣時雨時晴,一會熱一會溼,都說梅(黴)雨時節,人感受這個時節的邪氣就很容易生病,犯病初起可出現胸脘痞悶、身熱有汗、偶感噁心、舌苔白滑的症狀,如果有上述症狀並且出現自覺口中黏膩發甜就可以用到這個方。
  • 古代氣功要籍導讀——清代篇
    全書共20篇,圖文並茂,內容精細。全經強調性命雙修,《正道禪機直論》指出:「不識性命.則大道無所成。」又曰:「佛道性命喻龍虎,龍虎喻動靜,動靜喻禪機。」性指心與神,命指身與氣,心腎相交,水火既濟,陰平陽秘,則慧命而不外耗,以風喻呼吸,以火喻意念,凝神氣穴,風吹火煉而成真神,這是全書的要點,故曰《慧命經》。  金華宗旨  氣功內丹術著作。1卷。清代著作,託名於呂巖。
  • 清代偽古玉的生產與辨偽
    其知此法,既以欲速而不能待人之亟購者,又以欲速而毋容待,則與圬者圬牆又何以殊哉?故不此若也。』宗仁雖玉工,常以藝事諮之,輒有近理之談。夫圬者、梓人,雖賤役,其事有足稱,其言有足警,不妨為立傳,而況執藝以諫者,古典所不廢,茲故隱括其言而記之。」該文大意是:這件玉杯的光採有如白虹之氣,沁色紺紅,多彩相雜而不亂。第一眼看上去,有土蝕痕跡,似出於地下,應該是漢代以前的東西。
  • 學書法,用具之十二:帖
    這篇講帖。書法學習範本,來源多樣,包括甲骨文,青銅器銘文,刻石,刻木,墨跡等等,現在一般通稱為帖。現在的人學書法,比古人幸運,容易找帖。那年,朋友和人在雲南建了一個書院,新開張,熱情邀請我去講課,給老師做點培訓。事情弄完以後,投資人,也就是谷老闆,很熱情,作為感謝,說要買一個帖送給我。為什麼會送帖?
  • 清代七位官員題跋小字,滿紙書卷氣!
    清代歷二百六十餘載,在中國書法史上是書道中興的一代。清代初年,統治階級採取了一系列穩定政治,發展經濟文化的措施,故書法得以弘揚。 至清中期,古代的吉書、貞石、碑版大量出土,興起了金石學。
  • 林散之:如何悟得書法真源?在「疾澀」上做功夫
    那如何才能賦予草書線條以生命、生氣、生機和活力呢?這就涉及到「疾澀」的筆法問題。疾澀之說的提出,始於漢代的蔡邕。蔡邕言書法之妙,得疾澀二字:「書有二法:一曰『疾』,二曰『澀』,得『疾澀』二法,書妙矣。」在他的《九勢》也論到「疾勢」和「澀勢」,此後,疾和澀便成為中國書法美學的一對核心概念。
  • 要約一發奢華的清代宮廷火鍋嗎?
    雖然對於吃貨來說,火鍋這種美味是不分季節的,夏天在涼爽的空調房裡吃火鍋也是種享受,但在現在這種冷風蕭瑟、寒意漸起的時節,一頓火鍋更是令人幸福感爆棚有沒有!這些火鍋皆是宮中所用,盡顯皇家富貴之氣,質地有陶瓷、純銀、銀鍍金、銅、錫、鐵數種。
  • 這幾種手相的女人旺夫有福氣
    這幾種手相的女人旺夫有福氣丁亦鑫/文手又瘦又白的女人命裡有福氣,她們這輩子都不會受什麼苦,還十分旺夫,很容易加入豪門,過上錦衣玉食的生活。手上雜紋多說明心事重煩心事多,也主初期有些波折起伏,二十七八前不夠穩定,發展的不夠理想!
  • 夏季如何避免內衣穿搭尷尬,學會這幾種搭配,盡顯時尚之氣
    夏季如何避免內衣穿搭尷尬,學會這幾種搭配,盡顯時尚之氣。然而這對於內衣的搭配來說就比較關鍵了,你不能說白色衣服配個黑色款內衣,這就有點不太搭了,顏色太深就會出現印痕比較明顯,非常的尷尬,所以說淺色衣服最好要搭配淺色內衣,無鋼圈無勒痕,穿起來還非常舒適。
  • 輕玄幻劇情免俗有驚喜,連追6集太上頭
    導讀:由鄭業成、胡意旋領銜主演,黃燦燦特別出演的古裝輕玄幻《離人心上》7月30日開播,劇情免俗有驚喜,連追6集觀眾都在催更趕緊超前點播,這是得有多好看呢?連追6集以後,確實有點上頭的感覺了,有內味兒了,且聽我細細道來:一、劇情免俗有驚喜要說古裝爆款的玄幻劇第一名,當屬年初的《三生三世枕上書》了,坐擁大IP,以及前作《三生三世十裡桃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