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約一發奢華的清代宮廷火鍋嗎?

2021-02-14 地道風物

| 寒冷的冬天,怎能少了它? |


- 風物君語 -

冬天正是來一發火鍋的好時候,

溫暖身心,拉近人們的距離。

吃了那麼多火鍋,

你對火鍋的歷史懂多少?

不如跟著風物君的歷史圈小夥伴,

去看看它背後的故事。

風物君今天要推薦一位來自歷史圈的小夥伴,

一個專注與博物館、展覽與文物的平臺:

博物館丨看展覽(atmuseum),

它是隸屬於中國文物報社的新媒體平臺,

致力於走進文物背後的故事、

將看展覽變成大家的一種生活方式,

為大家奉獻有趣、有料、有內涵的歷史文化盛宴。

雖然對於吃貨來說,

火鍋這種美味是不分季節的,

夏天在涼爽的空調房裡吃火鍋也是種享受,

但在現在這種冷風蕭瑟、寒意漸起的時節,

一頓火鍋更是令人幸福感爆棚有沒有!

說起火鍋,在我國可謂歷史悠久。

在數千年吃貨勢力的助力下,

我大吃貨帝國已經形成了豐富的火鍋體系。

▲火鍋派系 (圖來自@網際網路那些事)

不知是否有人好奇:

既然明朝有了辣椒等調料,

那數百年前的清代宮廷裡

是不是也流行吃麻辣火鍋?

NO~

雖然清朝已有辣椒等物,

但是如果是川渝火鍋忠實粉絲

看到清朝宮廷的火鍋,

恐怕還是有所失望,

畢竟宮中的火鍋還是更偏東北和京城派。

 1 

火鍋在清朝可以說發展的很成熟了,

形成了各具特色的火鍋和餐具,

從宮廷到民間,廣受歡迎。

清代宮廷之中火鍋風靡,

不僅傳承了我大吃貨帝國的中原傳統,

還沿襲了早期滿清貴族冬日飲食的習慣。

滿清貴族早年生活的我國東北地區,

緯度較高,冬日裡氣溫低,

喜吃熱食,用溫餐具便是「禦寒神技」之一。

清代宮廷之中,日

常飲食的記載中多有「暖鍋」、「熱鍋」,

其所指正是火鍋。

而在冬日的筵席中,火鍋更是宮廷膳食首選。

這些火鍋皆是宮中所用,

盡顯皇家富貴之氣,

質地有陶瓷、純銀、銀鍍金、銅、錫、鐵數種。

▲清,銀壽字火鍋  故宮博物院藏

這件鍋為銀質,

由鍋、蓋、煙囪、閉火蓋組成,

鍋內帶爐,可直接燒碳。

鍋體周身鏨有金銀圓「壽」字、

長「壽」字、蝙蝠紋等,

寓意「福壽萬年」。

使用時,

爐內燒炭火,可將水燒開,

之後把生魚、生肉、蔬菜等食材

放入沸水中煮熟,可謂「私人小火鍋」。

是不是長得還是挺像你吃過的「古銅火鍋」?

▲現代的古銅火鍋

除了常見的金屬材質的火鍋,

還有陶瓷等質地。

這件粉彩火鍋通體藍地,

花紋繁複,花朵、果實等紋樣緊密分布。

或許這也是鹹豐帝時某位嬪妃所鍾愛的「暖鍋」?


▲清 鹹豐,粉彩火鍋  故宮博物院藏

另一類為組合式的火鍋,

由火碗、支架和酒精碗組成,

可以同時上桌燒煮食物,

也可單獨溫食品。

火碗作為一種溫熱食品的餐具,

另一個用途可以稱為「簡便火鍋」。

▲清,壽字紋火碗   故宮博物院藏

碗蓋及碗身鏨刻有「壽」字,

三角支架設計為如意形,

體現出清宮器物紋飾上吉祥美好的寓意。

如前面的「壽」字紋火鍋、火碗等餐具,

「壽」字裝飾在宮中的生活用品上十分普遍。

可以說它是人祈求長壽的願望表達,

就像無數影視作品裡

常見的那句「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一樣。

「壽」字作為圖案形象,

不同的形態的美好寓意也是略有差異。

以單字表意的圖案,

長的叫「長壽」,

圓的稱「圓壽」或「團壽」,

還有多字表意的圖案,

有「百壽圖」、「雙百壽圖」等,

均是由不同「壽」組成。

如果說這些火鍋還不過癮,

這件錫質一品鍋可以說是很厲害了。

別看它不過三十多公分的邊長,

小小的身軀包括了碗、碟、蓋、座等25個構件。


▲清,錫制一品鍋   故宮博物院藏

鍋的形狀成正方形,內有5個錫碗,

每個碗均配鏨刻花卉圖案的蓋,

碗下設有酒精碗。

鍋身有4個插孔,配4個支架,

可以承接盛放不同的蘸料的小盤,

是不是很便捷?

像我們今日吃火鍋

還要用筷子、小碟子、小碗一樣,

清代的火鍋也有配套的相關餐具,

不過由於這些餐具與日常所用分別不大,

所以一般也很難從故宮博物院

眾多館藏「餐具」中尋覓出來。


▲清,青玉鑲赤金筷子  故宮博物院藏

 2 

清朝御膳中常常有火鍋,

乾隆皇帝更是遍享各類火鍋。

從檔案記載來看,

乾隆四十四年(公元1779年)

八月十六日至九月十六日的一月「夥食」,

就有各類火鍋23種、66次,

有雞鴨火鍋、舒意火鍋、全羊火鍋、

黃羊片火鍋,鹿肉、狗肉、

豆腐、各種菜蔬等不同食材。

雖然清宮帝王御膳有著嚴格的控制,

無法讓外界得知帝王所好,

但是火鍋的特殊性就在於鍋底種類多,

可食的食材更是多樣,

隨季節變化還有所不同,

可以說「鍋子」每頓皆是不同的菜品。

火鍋食材的多樣不能不提到「野意火鍋」。

野意,即是野味。

這些野味多是東北大、小興安嶺和長白山的特產。

對這些食材的偏愛

可能和滿清貴族早期的生活環境有很大關聯,

而滿族騎馬狩獵的傳統,

也讓山間的野味不難獲取。

想要看看清代宮廷火鍋中究竟涮煮哪些美味,

那應該去「千叟宴」一探究竟。

它是一種聲勢浩大的宴席,

其名稱中的千叟便是指參加宴席的老人。

千叟宴始於康熙朝,

盛行於乾隆朝,

嘉慶朝以後便漸漸銷聲匿跡了,

算的上是記載中清宮中規模最大、

參加人數最多的一種宴會。

根據《清代檔案史料叢編》等資料,

康熙時期宴請的老叟數量可能只是千位,

到乾隆晚年舉行的幾次千叟宴,

三千、五千的參加者使得宴請場面更為壯觀。


▲清,姚文瀚繪紫光閣賜宴圖  故宮博物院藏

沒有千叟宴的圖卷,欣賞一下《紫光閣賜宴圖》感受大規模宴會的氛圍。 乾隆二十六年,乾隆皇帝在修繕完成不久的紫光閣設慶功宴,王公貴族、文武大臣、蒙古族首領以及西徵將士百餘人出席。此幅描繪了當時宴慶的宏大場面。圖中建築藉助西洋繪畫手法而沿用中國畫傳統的手卷形式來表現。

大概由於宴會的時間多是在較為寒涼的時節,

老人們大多也適宜食用熱食,

席上的火鍋必不可少。

千叟宴席分一等桌和次等桌兩類,

陳設有所差別,按照身份等級排列座次。

根據檔案記載,一等桌每席擺有:

火鍋二個(銀、錫各一個)、

豬肉片一個、

煺羊肉片一個;

鹿尾燒鹿肉一盤、

煺羊肉烏叉一盤,

葷菜四碗,

蒸食壽意一盤,

爐食壽意一盤,

螺獅盒小菜兩個,

烏木筋(筷子)二隻。

另備肉絲燙飯。

次等席有所替換,

有狍肉一盤替代鹿尾燒鹿肉。

狍是一種體型較小的鹿科動物。

可見高等宴會上的火鍋,

燙煮的食物可不一般,

鹿肉等野味是人們的佳餚。


▲狍 來自於視覺中國網

(小鹿那麼可愛…)

除了野味,

日常的火鍋食材保留了許多東北飲食傳統。

金易、沈義羚的《宮女談往錄》

採訪記錄了晚清的宮女回憶,

書中「四季的飲食」一節

記錄有天冷時節吃「鍋子」(火鍋)的場景:

「從十月十五起,每頓飯添鍋子,

有什錦鍋、涮羊肉,

東北的習慣愛吃酸菜、血腸、白肉、

白片雞、切肚混在一起。

我們吃這種鍋子的時候多。」

「也有時吃山雞鍋子。

反正我們有三個整月吃鍋子。」

血腸是滿族喜愛的一種食材,

製作方法是在殺豬時將豬血兌上溫水放上調料,

灌入豬腸內,吃火鍋時煮熟就可享用。


▲現代,血腸   (圖片轉自百度 )  

血腸現在仍然是東北等地區的傳統食品,

味道濃香、油而不膩。

除了宮女所說的什錦鍋、涮羊肉等,

還有一種晚清的火鍋融合了養生理念—— 

菊花火鍋!

關於菊花火鍋,

有一段傳聞:

據說,菊花火鍋是慈禧太后創製的養生火鍋。

製作時派人

從御膳房拿來裝有雞汁或肉湯的小暖鍋和一些原料,

將切得極薄的生魚片、雞片放入湯中,

蓋上鍋蓋燜幾分鐘後將金菊花瓣投入,

使得湯清香、鮮美。

過兩三分鐘後邊撈邊吃,

蘸些醬、醋食用。

後來這一美味也漸漸流傳至其他地區。

看了清代宮廷火鍋,

是不是口水都要流出來了?

羨慕精美的火鍋?但是鍋又不能吃對吧。

他們的火鍋食材

除了個別已經被保護起來的野生動物,

其餘的如今還是都可以品嘗得到的。

而我們的幸福

大概就在於無論身處南方或北方,

還有很多機會品嘗其他地域的風味火鍋。

尤其是廣受喜愛的川系火鍋,

全國哪個美食街還沒有幾家呢?

最後提醒一下已經被惹出饞蟲的朋友:

火鍋雖然美味,可不要貪食哦!

不過貪食了也沒事,

下周請準時報到,

跟著館兒君上一節我們的清廷美容養生小課堂,

保證你容光煥發不長痘,

火鍋吃到九十九。

PS:授課的

可是位著名的清代美容、養生達人哦!

大家猜猜是誰呢?

故宮博物院館藏文物圖來自故宮博物院官網

參考文獻:

[1] 王光堯.清宮火鍋拾趣(J).紫禁城.1994(2).

[2] 王慧.美食須美器清宮藏御用飲食器具(J).紫禁城.2005(2).

[3] 苑洪琪.清代宮廷火鍋(J).中國食品.1996(2).

[4] 劉桂林.千叟宴(J).故宮博物院院刊.1981(2).

[5] 金易、沈義羚.宮女談往錄(M).紫禁城出版社.2004.

長按識別二維碼,關注博物館丨看展覽(atmuseum)

相關焦點

  • 乾隆也愛吃火鍋?清代宮廷吃喝住行全揭曉
    冬天用啥涮火鍋?這些問題,只需看一場《來自盛京——清代宮廷生活藝術展》就能全面揭曉。   1月19日,由南京市博物總館、瀋陽故宮博物館主辦的《來自盛京——清代宮廷生活藝術展》在江寧織造博物館開展。   冬天,火鍋人人愛,皇帝也不例外。這款「銀鍍金壽字火鍋」就是清朝皇帝御用涮鍋器皿。
  • 原來清代帝王都愛吃火鍋!器材展出,像極了「一人食」小火鍋
    如今,無需遠行,瀋陽故宮博物院的200餘件清代宮廷藝術珍品首次進京,正在國家博物館展出。朱漆描金雕雲龍國寶盒、金漆雕龍紋有束腰帶託泥七屏式寶座,盡顯金玉滿堂的皇家氣概;努爾哈赤的龍虎寶劍、皇太極的御用腰刀見證了清初風雲;雍正皇帝手書的墨寶「平安如意」送來新年的祝福……「金玉滿堂——瀋陽故宮典藏清代宮廷珍品」展精選了典雅靜穆的禮儀用器、工巧藝絕的陳設佳器、紋飾精美的生活用器以及文人意趣的君臣書畫等展品,讓觀眾在北京一睹沈博風採。
  • 清代宮廷便服——馬褂
    這時,逐步穩固政權的滿洲貴族已經逐漸適應了宮廷生活的禮節和節奏、都市生活安閒與舒適,以及關內相對溫暖的氣候。社會財富逐漸積累,為宮廷生活由儉而奢準備了豐厚的物質條件,社會生活的日趨安定使得馬褂作為行服的利用率逐漸降低,而馬褂的保暖及穿脫便利的功能卻被很好地保留和利用起來。
  • 朱萬曙:論清代宮廷大戲
    [iv] 此四種見於《中國大百科全書》(戲曲曲藝卷)「清代宮廷大戲」條,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1983年版。[v] 日本東北大學磯部彰教授主編之《清朝宮廷戲劇文化》一書專列「大戲之研究」欄目,除了收錄《鼎峙春秋》《昇平寶筏》等大戲的研究論文,還收錄有大冢秀高《關於<楚漢春秋>》、《<鐵旗陣>與<昭代簫韶>》和小松謙的《論<如意寶冊>》等論文。
  • 清代宮廷做壽禮俗與相見禮俗
    太宗皇太極稱帝後,才借鑑明朝禮儀,融合滿漢習俗,制定並逐步完善了清代禮儀制度。清代宮廷做壽禮俗清朝,皇帝誕辰為萬壽節,皇太后誕辰為聖壽節,皇后誕辰為千秋節,均為國家節日。其中萬壽節最為隆重,與元旦、冬至並稱清廷「三大節」。尤其是皇帝逢旬(十)大壽,更要舉國歡慶。
  • 要約撤回晚於要約到達如何處理,還能撤回承諾嗎?
    那麼,要約撤回晚於要約到達如何處理,還能撤回承諾嗎?網友諮詢:要約撤回的條件是必須在要約到達受要約人之前或同時到達,但是在實際中,要約發出肯定在撤回之前,怎麼可能還先於要約到達受要約人手中?北京市京廣律師事務所趙玉春律師解答:合同已經成立,受要約人不能撤回承諾。可以與對方協商變更或解除合同。承諾是可以撤回的。
  • 從《鐵齒銅牙紀曉嵐》淺談羅友枝《最後的皇族—清代宮廷社會史》
    主要來聊聊和最近看的美國漢學家羅友枝的《最後的皇族——清代宮廷社會史》《最後的皇族——清代宮廷社會史》分為三個部分,分別討論了清代宮廷的物質文化、社會結構和禮儀制度。通過詳盡的資料整理和細緻入微的考察,《最後的皇族》首次生動揭秘了清代的宮廷生活,全面展示了清代宮廷服飾、語言、飲食、文化政策等方面鮮明的民族風情,深度剖析了宮妃、皇子、僕從等清廷內部人員的權利體系和組織運作,詳細闡釋了登基、壽禮、祈雨、喪葬等公共或私人儀式的舉行辦法和信仰文化意義。
  • 西安首家「宮廷主題」的淳園火鍋餐廳開幕 你知道嗎
    沒想到"甄嬛傳"生活美食版華麗麗的來襲,這可是首家「宮廷主題」的"淳園火鍋,一走進餐廳就以為自己置身於另一個世界,一大波美麗可愛的格格和阿哥為大家服務,讓人倍感喜慶和尊貴,而且看到這樣的情景心情也會一下子明媚了好多,如此好看的服飾在眼前多看幾眼也是美美噠,宮女妃子映入眼帘,耳邊響著「皇上吉祥、嗻」,皇宮式高逼格的服務,讓人以為置身於宮廷,但眼前又是現代美食,再加上店內徽派和清新的裝修風格,空間感也很好
  • 清代珠串十八子
    然而十八子真正出名,乃由於清代宮廷的廣泛使用。清代手串相當流行,除手執外,不論男女也常用作佩飾。清皇室中有不少善男信女,特別是女眷們。高貴奢華的後宮佳麗以清心念佛來打發漫漫時光,如此場景別有情致。著名的《十二美人圖》中就有玩賞十八子的畫面,而通過傳世清代油畫,可看到將其掛在衣襟上的做法。
  • 硯德清風——故宮博物院藏清代宮廷用硯精品展下篇:無極齋分享
    硯德清風故宮博物院藏清代宮廷用硯精品展下篇無極齋分享韓回之本篇是古歡齋主韓回之帶大家欣賞「故宮博物院藏清代宮廷用硯精品展」。「硯德清風——故宮博物院藏清代宮廷用硯精品展」曾在故宮舉行。展覽共展出清代宮廷藏硯140餘件,另外還有30餘件輔助展品,其中大部分展品為首次展出。
  • 硯德清風——故宮博物院藏清代宮廷用硯精品展上篇:無極齋分享
    硯德清風 故宮博物院藏清代宮廷用硯精品展上篇本篇是古歡齋主韓回之帶大家欣賞「故宮博物院藏清代宮廷用硯精品展」。 「硯德清風——故宮博物院藏清代宮廷用硯精品展」曾在故宮舉行。展覽共展出清代宮廷藏硯140餘件,另外還有30餘件輔助展品,其中大部分展品為首次展出。 硯與筆、墨、紙,合稱文房四寶,是中國傳統文化特有的書寫、繪畫用具,經歷了漫長的發展過程。
  • 1秒穿越看宮廷大戲,嘗宮廷御宴,還能抽寶馬?
    圖片素材來源自網絡宮廷!國潮!文創!美食!歡樂!驚喜!(9月21日-22日)宮廷火鍋、冰糖葫蘆,北京烤鴨,京八件.第四周:皇上的御膳房+紫禁民俗秀(10月1日-7日)宮廷火鍋、遊戲互動、經典橋段演出一個不少連嗨七天狂歡盛宴第五周:
  • 美術研究|清代宮廷宗教建築所體現的宗教文化特徵!
    清代宮廷建築作為宗教文化的載體,體現出獨特的文化特徵。本文聚焦清代宮廷宗教 建築與宗教文化之間的關聯,通過分析孝道思想在宮廷宗教建築中的反映和佛、道兩教在宮廷生活中的作用,可知儒、佛、道三教是密不可分的一個系統, 進而總結清代宮廷宗教文化的民族特色。
  • Elie Saab 2020高定禮服:奢華宮廷貴氣,最後一件壓軸婚紗美爆!
    在華麗的浮雕宮殿中,穿上帶有墨西哥風情的刺繡閃金花卉高定禮服,這樣別致可愛的造型是小公主必備不是嗎?利落的褲裝造型和高墊肩設計瑰麗多姿,金色刺繡花卉和線條都在香檳金和薄荷綠中展現。浪漫情懷至極的綠松石還有果綠,這不就是代表春季的色調嗎?Elie Saab真是每一季都會給人們帶來驚喜!
  • 華服時課|清代宮廷便服——馬褂
    這時,逐步穩固政權的滿洲貴族已經逐漸適應了宮廷生活的禮節和節奏、都市生活安閒與舒適,以及關內相對溫暖的氣候。社會財富逐漸積累,為宮廷生活由儉而奢準備了豐厚的物質條件,社會生活的日趨安定使得馬褂作為行服的利用率逐漸降低,而馬褂的保暖及穿脫便利的功能卻被很好地保留和利用起來。
  • Said Mhanad奢華高定婚紗禮服:復古宮廷風,美麗的垂眸!
    奢華高定婚紗禮服的整體風格,除了閃耀之外對於版型的要求也是相當高。宮廷風高墊肩和璀璨的釘珠碎鑽點綴,立體束腰剪裁和精緻的縫製工藝,都給這些高級定製婚紗禮服增光添彩。美輪美奐的珠縫以及奢華的配飾,復古優雅的宮廷風格展現其中,新娘低頭垂眸的魅力無法阻擋。層疊線條亮片釘珠工藝,用柔霧淺粉色系亮片和蓬鬆的頭紗,一顆顆珍珠綻放出瑩潤的光澤感。泡泡袖和隆重奢華的拖尾裙擺,閃爍的線條感和穿梭其中的亮片,釋放出的感覺無比美妙。
  • 從延禧攻略看宮廷家具發展
    在清代國力最盛的時期,由帝王親自授意,由御用畫師設計,並徵調全國最優秀的匠師反覆試製,最後再由皇帝親自審定,並調用國庫物資生產,可以說是傾國力而為之了,此種現象在中國乃至世界歷史上都是鮮有的。正是因為諸多因素的和合,才創造出了使世界矚目的清代宮廷家具這一光輝的藝術成就。
  • 古代的滑冰運動,清代宮廷畫家張為邦、姚文翰合繪《冰嬉圖》
    到了清代乾隆年間,有宮廷畫師張為邦、姚文翰將宮廷冰上運動描繪在畫卷上,讓現代人也能一睹古人在冰上的風採。由於《冰嬉圖》採用捲軸的形式進行創作,為了欣賞方便特截取幾個局部。可以說清代的冰嬉運動就是現代花樣滑冰的前身。
  • 清代鹽商的筵席有多奢華?還能人工降雨,淮揚菜的故事
    淮菜一反歷史上「就地取材、土菜細作」的樸實風格,轉為極度奢華。這種改變卻意外地推動了烹飪技術的推陳出新,美食文化的發展也空前繁榮。清代,淮菜的奢華達到極致,下面我們看幾個例子,大家感受一下。清·吳薌厈《客窗閒話》中記載了淮安鹽商的一次宴會,我們稱它為洪園消夏會。洪園的這場「大餐」設在豪宅中的湖面上,景色極為優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