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預測:其太平洋沿岸今後可能發生特大地震和海嘯

2020-12-19 北晚新視覺網

日本內閤府21日公布了有關日本太平洋沿岸發生特大地震的預測情況,認為今後可能發生最大9.3級地震和近30米高海嘯。

資料圖,新華社供圖

據《日本經濟新聞》等媒體報導,內閤府預測,位於日本太平洋沿岸的日本海溝附近今後可能發生最大9.1級地震,千島海溝附近可能發生最大9.3級地震;巖手縣和北海道可能分別遭受最高29.7米和27.9米的海嘯襲擊。此外,青森縣和福島縣附近海域也可能分別出現高達26.1米和19米海嘯,福島第一核電站所在地可能出現最高13.7米海嘯。

日本海溝從千葉縣房總半島附近海域延伸到巖手縣三陸海岸附近海域,千島海溝從北海道十勝市附近海域延伸到千島群島附近海域。這兩個海溝地處太平洋板塊下沉到亞洲大陸板塊區域,經常發生大地震。不過內閤府認為,難以推測地震發生概率。

延伸閱讀

日本政府地震調查委員會:今後30年內日本恐發生7-8級大地震

日本共同社報導,去年,日本政府地震調查委員會發布報告稱,日本東北-關東地區的日本海溝附近海域在今後30年內,發生芮氏7-8級大地震的可能性非常高。

2011年3月,日本東北部太平洋海域發生了芮氏9.0級的大地震,也就是東日本大地震。地震調查委員會在同年11月,重新制定了長期評估方案。

地震調查委員會委員長平田直表示:「已經發生過大地震,所以此後一段時間內就不會有很大的地震,希望大家不要有這種想法。」平田呼籲日本民眾加強警惕性。委員會還將繼續預測這種大地震發生後,引發的海嘯高度。

據同委員會預測,在東日本大地震的發生地,發生同樣規模的9級地震概率「幾乎為零」。在日本青森縣東面近海地區及巖手縣近海地區,發生7.9級左右地震的概率是5%-30%。此外,宮城縣近海地區發生7.9級左右地震的概率被升至20%,福島縣近海地區發生芮氏7-7.5級地震的概率也被提升至50%。

東日本大地震前,日本也曾計算過7-8級地震的發生概率。但9級大地震的發生讓相關機構表示這是「出乎意料的結果」。地震調查委員會稱,此次是根據東日本大地震對相關海域造成的影響,而修改了相關預測結果。

日本東電擬增設防潮堤應對海嘯,力爭2020年度完工

有關在日本福島縣沿海的福島第一核電站增設防潮堤一事,日本東京電力公司已決定防潮堤的規模為高出海平面11米、全長約600米。北海道東部海域的太平洋被認為在不遠的將來發生超大地震的可能性較高,由此引發的海嘯來襲時,若沒有新的防潮堤,或造成反應堆廠房等浸水、包含廠房地下殘留放射性物質的汙水外流。

據日本共同社2019年1月14日報導,東電力爭在2019上半年度著手主體施工,2020年度內完工。此舉目的是能減輕海嘯對重要設備的損害,還可防止反應堆報廢作業滯後。

根據計劃,將在反應堆廠房等所在的海拔8.5米處土地靠海一側填土建造高1米的地基,其上方設置高1.5米的鋼筋混凝土牆壁,使整體海拔達到11米。

防潮堤的設置位置將與由北向南排列的1至4號機組平行。作為東日本大地震後的新型海嘯對策,將是2011年6月在4號機組東南方建設的約400米防潮堤向北側進行延伸。

圍繞超大地震,政府的地震調查委員會2017年公布的長期評估中推測,北海道東南海域延伸至東北的板塊交界「千島海溝」沿線在30年內發生芮氏8.8級以上地震的概率為7%到40%。

由此東電設想在更大範圍內發生芮氏9.4級規模的地震並估算,當最高水位10.3米的海嘯襲擊第一核電站時,沒有防潮堤的情況下反應堆廠房等海拔8.5米處的用地有可能最高浸水1.8米。

來源:北晚新視覺網綜合 新華社、人民日報海外版、環球網

流程編輯:TF015

相關焦點

  • 日本專家預測千島海溝可能發生9.2級大地震,北海道或現30米海嘯
    不管是糧食危機還是極端天氣,還是蝗災,大雪和乾旱都在考驗著人類的處理能力。就在4月21日,日本內閣專家組公布了日本附近的太平洋沿岸發生特大地震的預測,根據預測的結果,千島海溝有可能發生9.3級的地震,而日本的海溝則有發生9.1級地震的可能性。屆時北海道地區可能會出現30米左右高的海嘯,而福島核電站附近有可能出現13.7米的海嘯。
  • 為防9級地震引發海嘯,日本東電公布福島一核防潮堤新建計劃
    (觀察者網訊)4月下旬,日本內閤府公布了有關日本太平洋沿岸發生特大地震的預測情況,稱發生地震的情況正在逼近。基於此,日本東京電力公司(下稱:東電)採取了相應對策。共同社9月14日報導稱,為防備日本海溝沿線地震所引發的海嘯,東電在當天舉行的原子能規制委員會會議上,公布了福島第一核電站防潮堤新建計劃,將加固1—4號機組靠海一側既有的防潮堤,使之達到全長600米、海拔13—15米。
  • 日本有大地震和海嘯?今年全球已發生6級以上地震20次,最大7.7級
    在地球上,日本的地理位置可以說比較特殊,可以說完全是四面環海,同時日本也是世界地震相對較為活躍的國家之一,因為是位於環太平洋地震帶附近。按照日本調查委員會的公告顯示,初步預估千島海溝附近在30年以內,有7%-40%的概率發生芮氏8.8級以上的地震,所以這能有大地震發生的概率。
  • 日本預測未來可能有9.1級、9.3級大地震,地震可以預測嗎?
    作者:文/虞子期 在4月,我們看到日本是連續發生了幾次的強震,雖然沒有給日本帶去多大的影響,但是日本也是越來越擔心可能在未來發生更強的地震。根據我國地震監測數據顯示,在4月18日和4月20日,日本小笠原群島地區和本州東岸近海分別發生了6.5級和6.2級強震。
  • 日本又將發生特大級地震?疫情未平地震又起
    日本內閤府召開會議日本政府昨天正式宣布,把目前全國範圍的疫情緊急狀態從本月6日延長到31日。疫情蔓延給日本經濟帶來的影響也在不斷擴大。並且在近日,日本內閤府日本內閤府召集相關專家進行的商討會中明確了,日本太平洋沿岸將有可能發生最大9.3級地震和近30米高海嘯。
  • 疫情下的日本真的地震了,專家預測未來會出現9.1級大地震海嘯
    緊接其後又連續發生兩次強震,最強6.9級,未來真的有大地震?這次日本真的「震」了,同一地區連續出現了兩次強震。根據日本氣象廳數據顯示,在北京時間4月18日16時25分和北京時間17時24分,分別發生了6.9級和6級強震。氣象臺未發布海嘯預警。
  • 太平洋出現特大地震,美國拉響海嘯警報,日本或將自食排核汙惡果
    美國大火依然在肆虐沒有得到撲滅,現在太平洋又開始發生超級地震,海嘯衝向美國境內海岸。 因地震引起的海嘯席捲美國 在太平洋地區發生超級地震之後,美國方面已經做好了疏散準備。在當地時間10月19日,海嘯正式抵達美國海岸,根據美國相關媒體報導,當時海浪僅僅只有半米多高。隨後美國海嘯預警中心將警告降低為通報級。
  • 日本傳出壞消息,可能會發生9.3級大地震,「逃命警鐘」已敲響
    然而,疫情還沒控制住,日本境內又傳出一個壞消息。 專家預測:日本未來將會發生超級大地震 前段時間,有日媒報導,日本地處太平洋板塊的海溝附近,可能會發生9.1級到9.3級的大地震。在日本民眾的記憶裡,最近一次發生的這樣級別的地震,已經是9年前了。
  • 日本發出預警,將發生兩場9級以上大地震,專家:想活命只能撤離
    如今,日本政府還在全力抗擊疫情,關鍵時刻又傳來一個噩耗,有媒體報導,日本政府已經發出預警,可能會發生兩場9級以上的特大地震。這樣的消息聽了都覺得害怕。根據日本官方的預測,位於千島群島以及日本北海道東側的千島海溝可能會發生9.3級大地震,位於太平洋沿岸的日本海溝附近將會發生9.1級地震。那麼,在地震來臨之前,日本的民眾應該怎麼做呢?
  • 泰國發生2次地震 中使館發緊急提醒:有引發海嘯的危險
    地震縱波即P波的傳播速度約為6~7千米/秒,比海嘯的傳播速度要快20~30倍,所以在遠處,地震波要比海嘯早到達數十分鐘乃至數小時,具體數值取決於震中距和地震波與海嘯的傳播速度。例如,當震中距為1000千米時,地震縱波大約2.5分鐘就可到達,而海嘯則要走大約1個多小時;1960年智利特大地震激發的特大海嘯22小時後才到達日本海岸。
  • 美國阿拉斯加半島海域發生7.8級地震海嘯 不會對我國沿岸造成災害...
    自然資源部海嘯預警中心根據最新監測結果分析,此次地震引發了輕微局地海嘯,僅在震源附近的阿拉斯加沙角站監測到16釐米海嘯波動。此次過程沒有對我國沿岸造成影響。回顧歷史地震海嘯災害阿留申島弧從阿拉斯加灣向西延伸到堪察加半島,全長約3,000公裡。在該區域,太平洋板塊以約60毫米/年的速率向西北俯衝到北美板塊下,俯衝作用形成了阿留申群島和阿留申海溝。
  • 美國沿海發生超級地震,多國拉響海嘯警報,日本自食排核汙水惡果
    為了避免造成大量人員傷亡,地震發生不久之後,太平洋周邊的各個國家迅速發布海嘯警報,要求沿海地區的居民緊急撤離。 現在阿拉斯加地區有非常高的風險,整個太平洋沿岸的國家都可能受到波及,部分機構的監測數據顯示,阿留申群島附近的監控系統,已經發現有兩米多高的海水潮位變化,疑似已經形成了兩米的海嘯波。在這個強烈的大地震發生後,阿拉斯加又再次記錄了一系列地震,其中有2次比較大的餘震,分別定為4.6級和4.8級。
  • 美國發生7.8級大地震,海嘯警報發出!連日本也要受影響?
    據中國地震臺網消息,北京時間今天下午14:12分,美國阿拉斯加州的阿留申群島附近海域發生7.8級地震,震源深度僅為10公裡,美國地質調查局也定此次地震為7.8級,這是最近一段時間以來全球範圍內發生的最強地震。
  • 日本修改地震預測評估 日本海溝附近有大震危險
    【環球網報導 記者 黃婷】據日本《東京新聞》2月26日消息,日本政府地震調查委員會(委員長:東京大學教授平田直)26日發布預測稱,東北-關東地區的日本海溝附近海域今後30年內發生芮氏7-8級大地震的可能性高。其中還有概率90%以上的地點。
  • 研究表明馬尼拉海溝若發生大地震恐引發海嘯波及中國華南沿海
    根據研究數據表明馬尼拉海溝具備發生特大地震的地質條件和風險,根據預測若馬尼拉海溝發生8級或者8級以上的地震活動那麼其海嘯規模和2004年南亞大海嘯的規模相似【2004年12月26日在印度尼西亞蘇門答臘島西北部海域發生9.1級至9.3級特大地震,地震是由巽他海溝一條長度1200千米的逆衝斷層發生垂直運動導致的,地震引起的海嘯導致印度洋沿岸損失慘重
  • 7.4級大地震後!美國、日本、紐西蘭又先後發生5.5級以上地震
    然後我們再來看看日本的情況,日本氣象廳顯示本次地震為6.2級,剛好又是一個特殊的區域,可能大家又想到了日本地震預測的情況,當然在說這個之前,我們需要知道地震如今無法精確預測,日本這個說明也只是一個推測性說明,在2020年4月的時候。
  • 日本地震波及5縣,地震魚與地震有關嗎?真是大地震前兆?
    所以說,日本的地震確實稍微有點多,不過雖然5天局部地區的地震是超過了40次以上,但是相對來說,影響都不大,也並沒有海嘯的出現,只是日本氣象廳也呼籲民眾注意防範,因為如今的地震在科學界是無法進行預測的,所以我們必須要準備好地震防禦的問題,全球幾乎每天都有大小不一樣的地震發生,站在科學的角度來講,日本的地震屬於正常的。
  • 超5級較強地震突襲日本,日專家擔憂:不排除更大地震風險
    當地時間9月27日中午,日本本州島不少地方的民眾突然感受到強烈的震動,這是地震了——據監測數據顯示,這次地震震級為5.6級的較強地震,震中位於日本本州島南部沿海,位於愛知縣和靜岡縣交界,日本關東的東京都等地也有震感,在長野,靜岡和愛知縣觀測到最大地震烈度4,屬於有比較強烈感覺的地震
  • 日本311大地震遇難者調查:沿岸地區多為溺水身亡
    來源:海外網宮城縣內沿岸15個城市的遺體分布情況(日本《河北新報》)【海外網3月24日編譯報導】2011年3月11日,日本東北部外海發生9.0級特大地震。這場人類史上第四大強震,給日本帶來沉重災難。雖然已過去9年,日本東北大學災害科學國際研究一支研究團隊,一直致力於對這次地震進行科研調查。他們日前對地震遇難者的死因及遺體被發現時的情況進行了調研。據日本《河北新報》報導,這支研究團隊收集了日本宮城縣內8919名遇難者遺體被發現時的分布情況數據。
  • 日本又發生5.5級地震,已是本月第三次,9.3級大地震預言或成真?
    這次地震雖然並未對日本產生海嘯威脅,但有相關消息稱,可能在接下來有比此次震級更強的六級地震發生。進入本月以來,日本已經接連發生了3次地震,等級均超過了5級。雖然這並不意味著日本接下來會發生預言中的9.3級大地震,但也著實不是什麼好消息。為何日本這麼多地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