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阿拉斯加半島海域發生7.8級
地震海嘯
地震海嘯概況
2020年7月22日14時12分(北京時間),美國阿拉斯加半島海域(55.10°N,158.47°W)發生7.8級地震,震源深度為10.0千米。
自然資源部海嘯預警中心根據最新監測結果分析,此次地震引發了輕微局地海嘯,僅在震源附近的阿拉斯加沙角站監測到16釐米海嘯波動。此次過程沒有對我國沿岸造成影響。
回顧
歷史地震海嘯災害
阿留申島弧從阿拉斯加灣向西延伸到堪察加半島,全長約3,000公裡。在該區域,太平洋板塊以約60毫米/年的速率向西北俯衝到北美板塊下,俯衝作用形成了阿留申群島和阿留申海溝。阿留申島弧是一個地震活躍地區,大部分地震發生在沿太平洋板塊與北美板塊邊界的逆衝斷層處。
歷史地震分布圖
根據美國地質調查局歷史地震資料顯示,過去100年間在震源附近500公裡範圍內,曾發生過8次7.0級以上地震事件,最大的是1946年4月1日發生的8.6級地震。全球歷史海嘯災害資料庫顯示,歷史上該區域曾發生過7次海嘯事件,其中影響最大的是1946年的8.6級地震引發的海嘯災害,造成167人死亡,最大海嘯爬高42米。
觀測調查情況
根據全球水位監測數據顯示,此次地震在震源附近引發了輕微局地海嘯波動。截止到2020年7月22日16點30分(北京時間),震源周邊阿拉斯加沙角站(55.3N 160.5W)於16:24監測到了16釐米的海嘯波。
海嘯數值預報
根據全球海底大地震近實時震源機制解反演結果,此次地震是一次典型的逆衝型地震事件,其震源機制解斷層面幾何參數為:走向角242°、傾角21°、滑動角97°。根據實際斷層面幾何參數,應用海嘯數值模型得出的結果顯示,該地震在震源附近岸段可能引發20釐米左右的局地海嘯。
數值計算結果圖
國際預警
太平洋海嘯預警中心(PTWC)在北京時間14:24發布了第一份海嘯預警信息,對震源周邊地區發出海嘯預警,預計可能有海嘯發生,隨後於 15:00和15:32發布第二期和第三期海嘯信息。PTWC預計地震可能在震源局地區域產生輕微水位波動,但不會造成災害性影響。
海嘯傳播示意圖
災情
截至到北京時間2020年7月22日下午17點30分,尚無災情方面的報導。據全球災害預警與協調系統數據顯示,震中100千米範圍內沒有人口分布,估計此次地震海嘯造成人員傷亡的可能性不大。
內容編輯:史健宇、侯京明、任智源、趙聯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