哭窮:小中產者的自我拷問

2020-11-17 騰訊網

上文書我們說到,炫富狂魔,往往是由於自尊較低,無法通過自我認可來獲得內在滿足感,需要從他人的反饋中獲得積極情緒。

今天,就來表一表炫富狂魔的表弟:哭窮邪神。

由於錢難賺,shi難吃,有錢人總是比沒錢人少;再加上人心不足,覺得自己沒錢的人總比覺得自己有錢的人多,所以二者在數量上還是懸殊較大的。往往一個炫富狂魔的現身,能引得一大批哭窮邪神聞風而動,奔赴炫富現場開始哭窮。

不同於炫富派「展現財力」的統一訴求,哭窮者的流派比較多樣化。有的是摳門,刻意隱瞞實力,生怕露了富被人借錢;有的是故作謙虛地炫耀(humble bragging,),嘴上說著自己窮,其實卻是在炫耀財力。

(圖片來源:papi醬視頻截圖)

但我今天想說的卻是隨著社會經濟發展而出現的哭窮邪神新型變種——不知道大家有沒有同感,身邊很多人,按照國家貧困線標準來劃分,絕對算不上窮,甚至可以說是小康有餘;平時為人也並不摳門,請客花錢從不含糊,但就是喜歡習慣性哭窮,喜歡展現自己廢柴和喪氣的一面。不知從何時開始,哭窮成了小康乃至中產人群的新常態,一天不哭窮,就等於今日沒有三省吾身,簡直可以說是非常沒有自覺性了。

這就是我今天想說的第三類哭窮者——

比廢者聯盟。

— 我要追趕落下的時代 —

炫富的人總還是想保留一點矜持和含蓄,要多花一點心思,在不經意間露出價格的標籤;哭窮邪神則簡單粗暴多了,一般都是直抒胸臆,比如鹿sama和她的姐妹們就經常互相對坐著喊「啊,我好窮啊」「哎,我也好窮啊」。

於是我忍不住委託鹿sama採訪了一下她們哭窮的心路歷程:

「因為我想追趕落下的時代,出生晚了,房價漲上去了,夸父追日,怎麼也追不到。」

「沒錢的感覺就是,我好像站在一個花花世界中心,但我周圍是一片荒野,我只能站在那,永遠站在那,什麼也幹不了。」

「感覺自己窮,可能因為我有太多求而不得吧。理想與現實永遠有差距,一個小目標實現之後,又會冒出一個新的小目標。」

「我已經不年輕了,可是我還沒有恣意地活過。每天一睜眼就是房貸,車貸,孩子的補習費…我和疲於捕獵的穴居人沒有什麼區別,這不是活著,只是不斷地覓食。

「如果僅從『活著』的角度來說,我已經活得很不錯了,但僅僅是活著而已。我想探究生命的外延,但外延的半徑是用錢畫出來的。

▲ 我對以上的靈魂感悟進行了一個歸納和總結,感到——這其實就是人民日益增長的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

— 令人慾罷不能的比廢大戰 —

改革開放初期的中國,遍地黃金,處處機會。經濟體中的100個投資行為裡,99個都是賺錢的,一夜暴富的都市傳說是每個80後90後童年的睡前故事。

如今經濟飛速增長的時代已經一去不復返,社會發展進入了相對平穩的階段。

可怕的是,儘管一夜暴富變得如此困難了,但別人家的故事卻從來不絕於耳。老同學們一個個的好像都出息了——當年的學霸進了華爾街,當年的班花嫁了企業接班人,當年的學渣在朋友圈裡的大閘蟹生意紅紅火火,當年的二代們也承繼祖業告訴你「比你命好的人還比你努力」……

每個人似乎都在不進則退,每天都處於「想超越他人或害怕被別人超越」的巨大精神壓力之下。

於是焦慮,於是恐慌。可是掙扎過後,成為社會賺錢主力的一代發現,實現階層跨越的難度變大了,上升通道變窄了,想要的東西變多了,但抗擊風險的能力依然很低,雖然衣食無憂,但與理想的預期差距甚遠,用盡全力也只能是維持一個看似體面,實則脆弱的現狀,並沒有什麼大幅的質的改觀。「心窮」才是他們哭窮的真實心理狀態。

大浪淘沙,每個人都曾以為自己是真金,最後才醒悟自己只是堆泡沫,隨著風浪消散在眾人中。

所以就與自己和解吧,用主動自我汙名化的方式——自己承認自己是個廢物,是個loser,是個窮鬼,不是命運的寵兒,不是天選之人,不是註定會先富起來的那一批人,接受自己的無能和無助,接受自己的頹廢與喪氣,把對自己的不滿和失望直接表達出來——我先自廢武功,退出江湖,就沒有人能再傷害我了。

「努力了不一定能成功,但不努力一定會很舒服。」不是嗎?相比努力後的失敗,一邊自嘲一邊喪氣地活著,反而沒有那麼傷人和令人絕望。如果哭窮的時候找到了組織,一起哀嚎完了還能感到些許安慰和治癒的感覺,更會讓人慾罷不能,找到身份上的認同感——「原來我不是唯一的廢柴!」

— 說出口的糟糕,就沒那麼糟糕了 —

史丹福大學的James Gross教授研究過情緒表達和心理甚至生理健康的關係。在他的情緒調節模型中,表達抑制(suppression)被定義為不健康的情緒表達方式。相對地,把情緒表達出來(即便是負性情緒,如焦慮),反而會獲得更好的結果。

在一個實驗中,他要求被試觀看一段讓人感到不舒服的(如截肢)影片,然後一組抑制自己的情緒表達,一組對自己的情緒自由表達,並對他們進行了多種生理指標測量(如下圖顯示的是皮膚電的指標,皮膚電指標越高,代表情緒越強烈)。

實驗結果顯示,雖然兩組人員自己號稱的情緒感受差不多——但嘴巴是撒謊的小壞蛋,身體是誠實的好少年,他們的生理指標顯示,情緒表達組的生理指標明顯更好。

我和鹿sama曾經做過一個略微有點缺心眼的小實驗。

我們在下雪天裡脫去外套,在雪地裡走來走去,先是大喊「好冷啊好冷啊」。

我問她:「感覺好點沒?」她說:「似乎好了那麼一點點。」我說:「我也是。」

然後我們又一起邊走邊喊「好熱呀好熱呀」。

我問她「現在感覺怎樣?」她說:「這回感覺真真兒的,更冷了。」我說:「我也是。」

後來我也看到過有科學家做過類似的實驗,認為個體在感到疼痛時「喊疼」,相關肌肉的運動會對疼痛感的傳達產生幹擾,從而增加人的耐痛力。

所以,哭窮的做法,就是將自己對「財富達不到預期」的焦慮喊出來,也是一種情緒調節策略。

炫富者急於將自己的成績公之於世界,求點讚;而哭窮者則是舉白旗向世界投降,求別殺。

炫富狂魔與哭窮邪神乍聽之下背道而馳,但其實二者卻常常是相輔相成而存在的,他們都是內心不安的產物,需要通過喊出來的方式讓自己好受。

正如炫富現象算是「雞湯文化」的一個派別,哭窮現象可以算得上是「喪文化」下的一個分支。

過度的「喪」令人喪失鬥志和對生活的熱情,但適度的「喪」反而有利於情緒調節。它讓人試著接受眼前的現實,從「心窮」的焦慮中暫時解脫出來,喘口氣,歇一歇,不再承受苦求不得的煎熬。從這點來看,也不必把「哭窮黨」視為墮落的一代。

畢竟大部分人喪完了,還是得爬起來接著奔跑的。

好了!我要繼續滾回去寫那些拖延了很久的Papers和備課課件和基金材料了!

相關焦點

  • 餘楓再出歸心之作 拷問自我只《等你回答》
    封面  繼2018年首支全新單曲《偶像》之後,餘楓今日再出歸心之作《等你回答》,以層層深入的問句形式表現了城市孤寂者自我拷問的過程,以期找尋回歸內心的同行者。關於答案,等你聽後回答。  接連發問拷問靈魂 餘楓展露嗓音的性感與柔軟  《等你回答》是餘楓繼《偶像》之後的又一首誠意之作,依舊由知名製作人顏小健老師包攬製作,餘楓本人也參與了作曲過程。歌曲主歌採用兩段前後呼應的排比疑問句式,內容上前後承接,語意上逐層深入,通過層層鋪墊表現了城市孤寂者不斷向內自我拷問的過程。「廢墟何時能開出花?末日要怎麼樣狂歡……宇宙為什麼旋轉?又為何徘徊?」
  • 男人對你哭窮,真相只有一個!
    是的,男人如果對你哭窮,不願為你花錢,別以為他是真的窮,他只是不愛你,不在乎你而已。 男人可以在家人、朋友面前哭窮,但是不能在女人面前哭窮。 因為男人的哭窮,會讓女人覺得很沒有擔當、無能,沒有能力擔負起女人的幸福。
  • 於正兩度替明星哭窮,網友靈魂拷問:範冰冰稅前多少能罰8個億?
    的靈魂拷問,引來大批圍觀者。一直以來,明星高片酬都飽受批評,而作為娛樂圈中的紅人,一手捧紅眾明星的於正卻說大家都「錯怪」明星了。按照他的邏輯,明星的片酬給的不是藝人一個人,而是一整個團隊。因此,不能籠統地將片酬等同於收入。
  • 「想放飛自我,先給自己3個靈魂拷問」
    「放飛自我」時先拋給自己三個靈魂拷問春暖花開,社會生活也在逐步有序恢復,宅家已久的部分市民可能對新冠感染的防護意識變淡,產生麻痺心理。如何避免僥倖心理引起的「為所欲為」,繼續安心宅家呢?謝斌表示,建議大家想要「放飛自我」的時候,先拋給自己三個靈魂拷問 ↓▼憑什麼:上海疫情形勢,是靠什麼取得今天這樣成效的?
  • 哭窮?歌神陳奕迅「消失」大半年,近日露面坦言:很久沒有收入
    今年疫情的原因所有演唱會處於停滯狀態,像陳奕迅這種老歌手主要收入來源就是全國各地的演唱會,因此陳奕迅的「哭窮」不是沒有道理。話說回來,「瘦死的駱駝比馬大」,陳奕迅有自己的生意和代言,吃喝肯定不用愁,陳奕迅的「哭窮
  • 男人對你哭窮,真相只有一個
    一個真正愛你的男人,會努力工作給你好生活,而整日對你哭窮的男人,永遠對你有所保留。有人說過這樣一句話:再窮的男人都會在心愛的女人面前炫富,會主動給女人花錢,讓女人有足夠的安全感。感情是至高無上的,可如果連錢都捨不得為你花的人,又怎麼會是真的愛你?
  • 請遠離那個,總向你哭窮的男人!
    可是男人在追到女人之後,為什麼又突然性情大變,之前明明喜歡炫富的,現在卻開始哭窮了呢?炫富是為了將女孩子追到手,至於哭窮,無非就是擔心付出,只要他把自己偽裝得足夠窮困潦倒,他就有十足的理由不送禮物,不為女朋友花錢。
  • 塗磊:男人對你哭窮,真相只有一個
    一個捨不得為女人花錢,整天哭窮的男人,真的值得愛嗎?男人對錢的態度,最能體現教養朋友瑤瑤告訴叔:「我都30歲了,我算是遇到一個奇葩!」但其實,女人不是嫌你窮,是嫌你窮還好吃懶做,一天到晚把愛掛在嘴邊,一談賺錢就躺倒,一到要花錢的時候就在女人面前哭窮。女人可以不要求你買得起麵包,但男人不要打著愛人的旗幟,去消磨別人的真心,一步步榨乾別人的價值。但凡男人對你哭窮,真相只有一個,那就是他不愛你。
  • 男人的這幾種「哭窮」,就是在間接說「分手」
    點擊右上角藍字就可以關注我哦男人哭窮,到底是愛還是不愛?其實有些情況下,男人的哭窮,是對自己真實情況的訴說和坦白,似乎跟愛意深淺與真假關係不大,但是另一種方式的哭窮,你就得注意了,這一定不是什麼真心實意,多半是他在間接婉拒你的靠近和喜歡。
  • 「哭窮」別說成「cry-poor」,這一表達地道!
    大家好,歡迎來的餅哥英語的頻道,今天我們分享一個非常有用且地道的表達——哭窮, 這個短語的英文表達是:poor-mouth 哭窮Tom always starts poor-mouthing whenever we go out for a meal, whining
  • 因害怕沒錢上幼兒園,小孫女不讓姥姥買草莓,別讓「哭窮」害了娃
    "別看了,咱家沒錢""咱家跟他家比不了,他家有錢"相信這類的話大家都不陌生,這是許多家長教育孩子的方法,為了可以更好地教育孩子,家長們不得不"哭窮"。畢竟窮人家的孩子總是那麼懂事,特別是有些家長也是窮苦家的孩子,打心底認為現在的孩子太不能吃苦了,也認為自己太過溺愛孩子了,所以現在許多家長在某些時刻都會對孩子"哭窮",來拒絕孩子一些無理的要求。而雖然說哭窮,能夠讓孩子從一定程度上知道父母賺錢不容易,但是其中的弊病也是很明顯的。
  • 解放軍年底花式哭窮?老59老殲7……還把清朝大炮搬了出來!
    如果你以為這就是陸軍哭窮的殺手鐧,那你就太低估我兔的腹黑程度了。實話告訴各位,二戰坦克也不算什麼,一個不高興給你整回騾馬化時代都有可能。▲我們這兒可是連59都沒有,您看著辦吧……相比之下,空軍想哭窮就難一些,總不能人手一支竹蜻蜓對著鏡頭放飛吧?但人家有自己的辦法。
  • 哭窮別再說 no money!
    小 V 教你五種哭窮的方式,婉拒朋友不尷尬!第一種,硬是要哭窮! 第二種,荷包真的失血啦!第三種,窮到吃土啦!第四種,噢!財務赤字了第五種,學習節儉過生活第一種,硬是要哭窮! poor mouth (v.) 哭窮poor (a.)
  • 解放軍年底花式哭窮?老59老殲7…還把清朝大炮搬了出來!
    如果你以為這就是陸軍哭窮的殺手鐧,那你就太低估我兔的腹黑程度了。  實話告訴各位,二戰坦克也不算什麼,一個不高興給你整回騾馬化時代都有可能。  ▲我們這兒可是連59都沒有,您看著辦吧……  相比之下,空軍想哭窮就難一些,總不能人手一支竹蜻蜓對著鏡頭放飛吧?  但人家有自己的辦法。
  • 戀愛時,總和你「哭窮」的男人,其實是這幾種心理
    在你戀愛的時候,有沒有遇到過這樣的男人,他總是時不時的在你面前「哭窮」,讓你感覺似乎他生活上很窘迫。然而,在和他的接觸中,你卻發現他其實並沒有他所描述的那樣「窮」,甚至他的條件比你還要好。那他到底是出於什麼原因這樣說呢?先來一起看一個生活中發生的真實的故事。
  • 別再向孩子「哭窮」了!你的一舉一動,會給孩子帶來一生的影響
    別再向孩子「哭窮」了!你的一舉一動,會給孩子帶來一生的影響快要過年了,陽春花的家裡要置辦年貨了,父親帶著她跑到集市上去。在集市上路過一家門店的時候,她在一家櫥窗裡看見了一套十分好看的紅色冬裝裙子。上面繡有漂亮的向日葵花,黃燦燦的,裙擺和袖口都有白色的蕾絲邊點綴,這件裙子在陽春花的眼中簡直就跟公主裙一樣美麗。
  • 《狂人皮埃羅》:對電影本質的哲學式自我拷問
    毋庸置疑,《狂人皮埃羅》是一部極具個人性的電影;但此前眾多評論家都將關注焦點放在這部電影與戈達爾自身生活的聯繫上。《紐約客》專欄影評家、戈達爾傳記《一切皆為電影》的作者理察·布洛迪就在《狂人皮埃羅:破碎鏡頭中的自畫像》一文中稱這部電影為:「歇斯底裡、自我鞭笞的絕望之歌」[1],強調拍攝期間戈達爾與安娜·卡裡娜的婚變以及私人情感在拍攝中的決定性因素。
  • 李克勤陳奕迅哭窮:卡裡只剩3000萬,壓力太大!網友:我只有3000
    陳奕迅哭窮:卡裡只剩3000萬,壓力很大!李克勤哭窮:家裡各項開支太多,兒子的書本費都快交不起了!兩位明星都表示,今年壓力很大,香港的工資太低,已經很久沒有收入了,想去內地工作掙點錢。從這個角度來說,3000萬隻夠他用15個月的,難怪卡裡只剩3000萬的陳奕迅會如此著急哭窮了。李克勤現在卡裡剩多少錢他沒有說,如果也參照郭富城每月100萬的生活標準的話,再加上房貸每個月60萬,兒子學費每月1.5萬,那麼李克勤每個月開支至少也要160萬元,難怪李克勤也迫不及待的想要工作了。
  • 「養不起為什麼還生我」,對孩子哭窮的家長,網友:害娃不淺
    「養不起為什麼還要生我」,各位哭窮的家長也請你們面對現實小亮的爸爸媽媽就是用「哭窮教育」將孩子養大的,然而現在孩子跟他們的關係卻變得越來越遠,小亮對於自己的父母其實也有很多怨言,他長大之後才知道別人家的父母並不這樣。
  • 陳奕迅很久沒收入,稱「剩一點」被酸:這個時代,從不缺哭窮的人
    八九位數吧;還有人說,你都開始哭窮了「哭窮」不是原罪,但你值得「哭」嗎?每個人不都在自己的生命中,孤獨過冬。看看那些拿著高片酬卻仍在社交媒體上不停「哭窮」,強調自己的行業是高危行業的流量小生們。站在他們另一邊的,卻是默默無聞不懂炒作,跟不上這個資本時代的老戲骨們。還記得一個做娛樂記者的朋友,曾跟我說過這樣一件事。有次,他去橫店採訪一個大導演,採訪結束後,導演請他去旁邊的飯館吃飯。正當他們入座後,門口進來了一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