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新聞記者 馬作宇
2月29日14:00,上海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系列新聞發布會邀請市衛生健康委新聞發言人鄭錦、市商務委副主任劉敏、百聯集團副總裁浦靜波、淮海集團董事長孫忠明、市精神衛生中心主任醫師謝斌出席,介紹相關情況。
「放飛自我」時
先拋給自己三個靈魂拷問
春暖花開,社會生活也在逐步有序恢復,宅家已久的部分市民可能對新冠感染的防護意識變淡,產生麻痺心理。如何避免僥倖心理引起的「為所欲為」,繼續安心宅家呢?謝斌表示,建議大家想要「放飛自我」的時候,先拋給自己三個靈魂拷問 ↓
▼憑什麼:
上海疫情形勢,是靠什麼取得今天這樣成效的?
▼為什麼:
如果現在每個人都有這樣的想法,做出「放飛自我」的行為,會是怎樣的景象?
▼做什麼:
如果不能自我放飛「為所欲為」,有沒有什麼事情可以做,讓我們更加開心?
找出這些問題的答案,有助於我們重新整理好情緒,作出適應性的應對。謝斌還強調了三點 ↓
首先,要牢記「行百裡者半九十」。對於新發的傳染病,最好的態度就是保持謹慎,保持謙卑。所以,不到最後關頭,任何鬆懈都有可能讓我們前功盡棄。
其次,不要去挑戰人性的弱點。一隻蝴蝶翅膀的扇動,就會引起風暴。一個人的鬆懈,就有可能引起雪崩式的災難。就像那句「摒牢了I SEE YOU,摒不牢ICU」。
第三,探索走出慣性的「舒適區」,可以嘗試一些「新冠生活新方式」。相信在疫情過後,上海市民見面打招呼拱手的方式會多起來,用公勺公筷會也會多起來。
謝斌建議,上海市民應該降低需求,有些東西覺得麻煩,就不要買了。不僅如此,一些居家的生活方式也可以在疫情過後延續,比如說,有意義的獨處以及跟自己心靈對話,這些方式不僅可以為我們留下難忘的回憶,還會有新的玩法。
總之,疫情時期,提醒大家要牢記 ↓
道路千萬條,安全第一條;
控制靈魂對自由的渴望,麻痺大意切不可;
不要扎堆人群,遠離人山人海。
請大家再摒一摒,再忍一忍,
病毒消散之際,騎馬踏花,
看盡山河之絢爛,所有美好不急於一時。
戳這裡進入
「全國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病例實時地圖」↓↓↓
本期編輯 邢潭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