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腸癌是怎麼來的?如果你有這5個症狀,警惕大腸癌

2020-12-23 魚說社會

大腸癌是結腸癌和直腸癌的總稱,它是指大腸黏膜在環境或遺傳等多種致癌因素作用下發生的惡性病變,是常見的消化道惡性腫瘤之一。我國2018年診斷大腸癌521,490人,平均每天1429人診斷為大腸癌,也就是說,每小時診斷59.5人,幾乎每分鐘就有一人診斷為大腸癌

我國目前絕大部分(80-90%)大腸癌診斷時都是晚期,而晚期大腸癌治療效果明顯比早期患者差,且花費高。

一、大腸癌是怎麼來的?

絕大多數大腸癌是由息肉逐漸發展演變而成,一般需經歷以下演變過程:正常腸道黏膜→小息肉→大息肉→異型增生→癌→轉移癌,發展過程緩慢,需幾年甚至有10年。

世界微生態學會主席光岡知足在其風靡日本的健康書——《腸內革命》中明確指出,過去人們不屑一顧的大便,正是人體健康的「測量計」。

——如果你的便黑、臭、過軟或過硬,可能患潰瘍或癌症!

——如果你有慢性腸道炎,可能誘發大腸癌!

——如果你是女性,便秘易患乳腺癌!

——如果你便秘,可能是因為歐美式飲食、壓力過大、飲食不正常、生活不規律,結果將導致肝病、腎病、高血壓等,而使身體提前老化!

實際上,大腸癌是可以預防的。早期發現結直腸癌或癌前病變,並及時治療,是防治大腸癌的最佳措施。

圖片來源於網絡

大腸癌的發生發展過程

二、便血、腹痛、包塊,這些症狀警惕大腸癌

大腸癌早期臨床表現不明顯,極易忽視。疾病進展到一定程度才會出現臨床症狀,最多見的有以下幾方面表現:

1、腸道刺激症狀,排便習慣發生改變,大便次數增多,腹瀉或便秘,或二者交替,肛門墜脹,腹部隱痛等。

2、便血:多數間歇出現,有時為粘液血便,有時暗紅血便。

3、腹痛、腹脹,大便不容易排除等腸梗阻表現,多為大腸癌晚期表現。

4、在腹部摸到包塊,較硬,排大便後也不消失。

5、出現乏力、貧血、消瘦等症狀。

因此,對於有上述不適者,建議到醫院就診,完成大便潛血、結腸鏡等檢查,以明確或排除診斷。

圖片來源於網絡

三、這五類人注意,患大腸癌風險高

符合下列幾項中任意2項者:

①慢性腹瀉(病程在兩個月以上的腹瀉或間歇期在2~4周內的復發性腹瀉);

②慢性便秘(病程至少6個月以上的便秘);

③黏液血便;

④慢性闌尾炎或闌尾切除史;

⑤慢性膽囊炎或膽囊切除史。

大腸癌有遺傳傾向,也就是說:兄弟姐妹、父母、子女中有人患大腸癌,其本人得大腸癌的風險會高很多,並且得大腸癌的年齡也要年輕很多。所以,對於兄弟姐妹、父母、子女得大腸癌的街坊,更應該警惕,應早點篩查。

五、大腸癌篩查最佳方法

大腸癌分為早期、中晚期、晚期。

早期大腸癌,可以通過微創治療,甚至在腸鏡下都可以把腫瘤全部切除;而晚期的大腸癌,很多情況下需要開腹手術,切除一大段腸子,有轉移的還需要切除轉移部位的腫瘤,創傷大,費用高。手術後還需要化療等。

有些中晚期直腸癌,需要切除肛門,在腹部背個屎袋子(人工肛門),生活質量很差。晚期大腸癌,連手術治療的機會都沒有了,那生活質量會更差。

因此,早期進行大腸癌篩查非常關鍵。

圖片來源於網絡

大腸癌篩查最好的辦法還是腸鏡檢查,許多人害怕結腸鏡檢查,其實這點不用太擔心。現在內鏡技術要比10年前提高了很多,內鏡的質量也好很多,常規普通內鏡檢查,會有一些腹脹和輕微腹痛的不舒適感,一般情況下大部分居民還是能忍受的。

對於害怕腸鏡疼痛,可以有無痛內鏡檢查等。對於息肉等癌前病變,如果能在息肉發展、變化成癌,或即使變成早期癌,都可以通過腸鏡進行微創治療。

六、怎樣預防大腸癌

大腸癌發病率迅速上升與人們生活方式變化有很大關係,例如體力活動減少,夜生活過多,熬夜,高蛋白、高脂肪、少穀物、少蔬果的膳食,超重等因素。

從現在開始,認真做到下面四點,讓癌症遠離我們!

1.改善飲食結構,多吃菜

改善飲食結構,多吃含纖維素較多的食物有助於減少大腸癌的發生。水果和蔬菜含有大量纖維素,可溶性植物纖維素能夠吸納較多水分,軟化大便和增加大便體積,刺激直腸,更容易排便,從而減少毒素在體內聚集。

另外,蔬菜含有多種抗氧化物質、胡蘿蔔素和葉酸等有益成分,可以預防大腸癌。因此高纖維素飲食有利於減少大腸癌發病機會。

2.少吃紅肉類食物

紅肉的特點是肌肉纖維粗硬、脂肪含量較高,尤其是飽和脂肪酸含量高於白肉。其中豬肉的脂肪含量最高,羊肉次之,牛肉最低。即使是瘦肉中,脂肪依然有相當含量,例如豬瘦肉的脂肪含量為6.2%,羊瘦肉為3.9%,牛瘦肉為2.3%。

流行病學研究還發現,吃紅肉的人群患結腸癌、乳腺癌等疾病的危險性會增高。脂肪等肉類食物攝入過多會導致大腸癌發病率增加,來源於動物的飽和脂肪與大腸癌發病關係最為密切。動物脂肪在油煎、炸、烤及醃製過程中會產生一些致癌物。

3.有規律的生活習慣

有規律的適當的體力運動、適當控制熱量攝入,避免肥胖、戒菸、戒酒等都有利於預防大腸癌。科學合理的飲食、早期積極參與大腸癌篩查是預防大腸癌的最佳措施。

4.防癌基因檢測

人類疾病的引起大都是內因和外因結合的結果,內因即指基因,外因指的則是環境。基因是生命的基本因子,是生命的操縱者和調控者,是人類生老病死之因。

人類對癌症的認識經歷了很長時間,從最開始按照發生在哪個器官對腫瘤進行分類,到現在按照腫瘤細胞的基因序列進行分子分型。

腫瘤發生的根本原因是:人體細胞發生了基因突變,導致細胞分裂和增殖失去了控制。 因此,從本質上說癌症是一種基因病。得了癌症,一定是基因方面存在問題。

腫瘤易感基因檢測

基因檢測主要適合以下人群:

1、如果有腫瘤家族史的患者,一般建議進行基因檢測,所以臨床醫生在病人初次就診的時候,都會詢問有沒有腫瘤家族史。

2、第二類人群是具有高危因素的患者,例如長年吸菸、酗酒的患者;或本身有一些慢性疾病的患者,如感染肝炎、HPV等。

3、除此之外,還有一些對健康有特別需求的人群,他們想要了解自身的基因情況以預防一些疾病的發生。

事實上,「預防」是對付一切疾病的最佳方法,而治療也是如此。雖然有手術、化療等多種方法,但最後起到效果也並未想像中那麼大,即便在醫療發達的美國,晚期結直腸癌的5年生存率低於20%。

而我們需要做的就是「早發現」,畢竟早期的5年生存率可是90%,與之前晚期只有20%簡直就是天壤之別。

#健康養生##頭條健康#

免責聲明

本公眾號部分內容及圖片來自網絡,都是為了訪問者更好的了解生物科技前沿技術、科學普及醫學常識、提升保健預防意識,版權屬於原作者,僅用於分享、交流和學習,供訪問者參考。如有侵權請聯繫小編,如涉及有關疾病、藥品或治療方案等專業問題,請諮詢具備專業資質的醫療機構和醫療人員。

相關焦點

  • 大腸癌(結直腸癌)早期有哪些症狀?身體發出這5個信號就要警惕了
    值得引起我們警惕的是,我國大腸癌發病人數已超過美國,且患者的中位發病年齡比歐美提前約10年,青年患者比歐美要多。且我國大腸癌的診治水平不僅低於發達國家,甚至低於世界平均水平。腸癌早期有5個信號直腸癌除了通過腸鏡早期發現之外,一些早期信號也可助你提前發現腸癌。
  • 大腸癌有哪些早期症狀?出現這5種信號要警惕
    核心提示:大腸癌發生在消化道的惡性腫瘤,一般和遺傳以及不良的飲食習慣有關。另外惡性腫瘤會發生在直腸或者結腸上,會通過淋巴或者血液循環進入到其他組織或者器官,當出現症狀時應該及時去醫院做治療,做到防患於未然。
  • 大腸癌說來就來?這5個症狀,其實是腸癌的「求救信號」
    因此,為了避免這種情況在大規模發生,我們下面就來給大家介紹一下腸癌的警示信號都有哪些。 腸癌是比較多見的一種惡性腫瘤,奪走了不少人的生命,究其原因,主要是因為人們對腸癌的早期信號沒有足夠的重視,所以一經發現,多半已到中晚期。因此,為了避免這種情況在大規模發生,必須及時並準備地了解腸癌前兆。
  • 看看自己有沒有這三種症狀,可能是大腸癌,你應該早點知道
    她和她的家人都不相信這一結果。大夫告訴莊女士,在這之前,她已經有了一些症狀,但是她沒有注意到。她說,兩個月前,她經常放屁,但是她和他的家人都認為這很正常,甚至認為這是身體排毒的徵兆。一直到一個星期前,莊女士突然胃痛住院,沒想到有這樣的結果。
  • 放屁變多是大腸癌前兆?醫生:如廁時的這些表現和大腸癌密不可分
    然而很多人自己都不知道自己最近是怎麼一回事,就是控制不住自己的身體,莫名其妙就出現了放屁次數變多的情況。在最近就有一個四十多歲的男性患者前來醫院進行診斷,他說道自己在最近半個月的時間之內總是會在吃完飯的時候,肚子就開始咕咕咕的叫了起來,並且控制不住的想要放屁,還一個接著一個的放,味道也是特別的大。這種狀況讓他十分擔心自己的身體健康狀況,一度懷疑自己是不是得了大腸癌。
  • 【警惕】頻繁上廁所,竟是得了癌!出現這個症狀,千萬別大意!|大腸癌...
    深圳一男子每年體檢身體都沒查出啥大問題最近卻突然被診斷為大腸癌中期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吳先生開始還有點抗拒,畢竟自己有難言之隱,但想到自己雖然年年體檢,唯獨沒有做過胃腸鏡檢查,就答應了。這一查煩惱了吳先生一年的「拉不乾淨」問題終於找到了元兇!大腸癌中期!
  • 痔瘡和大腸癌容易搞混了?大腸癌的症狀有特殊性,早了解早預防
    同一系統的疾病,症狀其實都有相似性。比如說呼吸系統疾病,都有咳嗽、呼吸困難、胸悶等。腸道也是如此,腸道的症狀相似性也頗多,痔瘡和大腸癌的症狀就有很多共性。一般人很有可能就把大腸癌當成了痔瘡,以至於錯過了早期治療。
  • 患上大腸癌的人,大便多有3個特徵,及時發現或能躲過一劫
    腸癌的發病率高,可以分為大腸癌以及結腸癌兩種類型。很多人平時出現了腸道病變,在腸道功能紊亂影響下帶來許多不良症狀而沒有重視,任由腸道疾病繼續發展,有可能就會導致大腸癌形成。大腸癌出現之後糞便會有一些明顯的標誌,因此觀察到糞便有不良症狀存在需要警惕大腸癌。那麼,大便有哪些標誌說明大腸癌已經形成呢?
  • 臺灣名嘴賀一航因大腸癌離世,如果你有這四個信號,那就要小心了
    又一位名人因大腸癌離世!據臺媒報導,知名主持人賀一航因大腸癌病逝,享年64歲。他上個月拍攝的《我愛冰冰Show》節目錄影竟成為其最後一次錄影。據悉,賀一航有「綜藝大哥」的稱號,是臺灣知名主持人,曾拿下第41屆金鐘獎「歌唱綜藝主持人獎」。
  • 大腸癌早期有症狀,及時預防很重要!看完你大概就清楚了!
    大腸癌早期有症狀,及時預防很重要!看完你大概就清楚了!! 身冷的人和衣裳親近,有病的人和醫生親近,與其尋求靈丹妙藥,不如堵截致病之源,與其得病託關係看病,不如平時找場地運動!我是《婦康張醫師 》給您分享健康養生小知識!
  • 大腸癌早期症狀有哪些?醫生:3個身體信號預警,趕緊就醫檢查
    如果家族中有人患上大腸癌,那麼這個家族中的其他人患上大腸癌的機率也會更加高,所以如果家族中本身有人患上大腸癌,那麼在生活中最好可以多多注意。如果在生活中經常進食穀物,粗糧等,患上大腸癌的機率會顯著地降低,這是因為這一種類型的食物可以促進人體消化,同時也可以幫助患者補充營養,繼而使得大腸癌的發病率降低。但是由於不良飲食習慣的影響,很多人都不喜歡進食粗糧,穀物等,繼而導致大腸癌高發。
  • 每3分鐘有1人死於大腸癌!身體出現這4個信號是癌前兆,莫忽視
    大家對「癌」應該都不陌生了,在我們國家相對高發的癌症就是消化道腫瘤,比如腸癌就是其中的一種,據2015年中國腫瘤登記年報,我國每3分鐘就有一人死於大腸癌,每1.5分鐘就有一例被確診為大腸癌。由於腸癌早期症狀不明顯,導致大部分患者一經診斷就到了中晚期,錯過了最佳的治療時機。但是如果腸癌能夠在早期發現、及時治療的話,患者的五年生存率甚至能達到90%以上,所以在平時一定要提高警惕。
  • 警惕:放屁若出現3種現象,別大意,也許大腸癌在「亮燈」
    導語:大部分人應該對大腸癌沒有什麼概念,顧名思義大腸癌一定和腸道有關,也是一種很常見的惡性腫瘤,這種病症好發於男性,主要表現為結腸癌和直腸癌,大腸癌患者在早期也沒有很明顯的症狀,往往發現的時候已經進入中晚期了,大腸癌如果能在早期發現的話,治癒機率也是很高的。
  • 便血就是大腸癌?大便帶血主要原因有五個,出現5個徵兆,別忽視
    原來曾先生是一家科技公司的老公,平時挺注意身體健康的,不過因為工作的緣故,應酬不少,他總是擔心身體出問題,這幾天,他開始發現排便後,馬桶裡的水有點變色,隨後就發現有了便血,聯繫到平時看到的大腸癌的報導,他覺得自己是患了癌症,就趕忙跑到醫院來求診……便血是肛腸疾病的一種常見的表現形式,由於近兩年大腸癌的發病率逐年上升,很多人對便血非常敏感,一有便血就會懷疑自己是不是患了癌症,但實際上便血的原因有很多
  • 醫生提醒:大腸癌的3個症狀,具有迷惑性,請不要當成是胃病
    今天要和大家討論的是大腸癌的3個症狀,它是具有極大的迷惑性,稍微不注意就有可能發生癌變,千萬不能當成是胃病!症狀一:大便帶出血並帶有黏液相信很多人都會有這樣的經歷,在大便的時候,會帶出血跡,很多人會不以為然,認為是上火,又或者是痔瘡犯了出血比較正常,但是請大家注意的是,大腸癌在非常早的時期,大便是帶有黏液和一些泡沫狀的樣子,如果任由其發展下去,就會造成便血,那是因為腸癌腫瘤表面發生糜爛、潰瘍而造成腸道出血,這個時候大便就出現非常稀薄並且帶有非常大量的泡沫、黏液和膿血。
  • 不起眼的大便異常,竟是大腸癌導致的!
    腸癌除了便血的症狀外,大便習慣發生改變也是典型的症狀,如大便變細,次數增多等應提高警惕去正規的醫院進行相應檢查。痔瘡:引起便血一般發生在排便後,呈滴血或噴射狀,血色鮮紅,在糞便表面,不與糞便混合。便血是痔瘡?還是腸癌?上醫院,肛診或者腸鏡就可以分辨。大便的這些變化要警惕直腸癌和結腸癌,統稱為大腸癌,是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
  • 如何及早揪出大腸癌?這6個自我判斷方法,及3個檢查手段要知曉
    北京友誼醫院消化科 李婕琳副主任醫師提到大腸癌,很多人覺得離自己還很遙遠。但其實大腸癌離我們很近,尤其是現在人吃的東西多且雜,飲食習慣不好,生活習慣差,再加上壓力大,不知不覺就會招惹上各種腸道疾病,往往這些腸道問題並不會引起人體出現很明顯的症狀。
  • 又一知名主持人因大腸癌去世,為什麼這麼多人易得大腸癌?
    據了解,賀一航在5月底就住進北榮治療,因癌症轉移至多重器官,不幸在6月3日晚8時50分許病逝,他的秀場老搭檔豬哥亮同樣罹患大腸癌,前年5月病逝。  得了大腸癌早期的症狀主要會出現便血,因為大腸癌病變的地方離肛門相對比較近,所以在大便時特別容易便血,一般血液呈鮮紅,或者是暗紅色,而且還有的血會和大便分離,血量有多有少。
  • 早期大腸癌患者5年生存率高達90%
    該基金的設立理念與廣州去年啟動的大腸癌篩查項目有異曲同工之妙。據廣州市衛計委數據顯示,大腸癌已成為廣州人癌症的「二號殺手」,平均每天有7.5人新診斷為大腸癌,而早期發現的大腸癌患者5年生存率可以達到90%,腸癌篩查帶來的受益顯著。日前,信息時報社聯合廣州東大肛腸醫院發起大腸癌公益篩查項目。
  • 當身體發出4個信號,或是大腸癌「來襲」
    隨著生活水平在逐年上升,飲食的這類也越來越多樣化的,但是隨之而來的是各種疾病,其中就有大腸癌的存在。說起大腸癌很多人就會出現恐慌的心理,但是對於腸癌了解的並不多,可能就知道是長在腸道中的腫瘤。但是提到便秘,相信大家都不陌生,不管是男女老少都多多少少面臨便秘所帶了的困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