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大腸癌患者5年生存率高達90%

2021-01-20 網易新聞

9月26日,「守護肛腸健康醫療救助專項基金」在深圳啟動,項目配套一百萬資金用於深圳市民的肛腸疾病篩查及建立深圳市民肛腸健康大數據。該基金的設立理念與廣州去年啟動的大腸癌篩查項目有異曲同工之妙。

據廣州市衛計委數據顯示,大腸癌已成為廣州人癌症的「二號殺手」,平均每天有7.5人新診斷為大腸癌,而早期發現的大腸癌患者5年生存率可以達到90%,腸癌篩查帶來的受益顯著。

日前,信息時報社聯合廣州東大肛腸醫院發起大腸癌公益篩查項目。

大腸癌早期治癒率高

大腸癌早期的症狀主要是便血,極其容易和痔瘡的症狀混淆,導致患者麻痺大意。目前臨床發現的大腸癌患者約有86%為中晚期,治療效果差,生存率低,有區域淋巴結轉移的大腸癌術後5年生存率為68%。

目前大腸癌篩查有成熟的篩查技術路線,早發現治癒率高,有良好的衛生經濟學效益。疾控專家表示,80%甚至90%的大腸癌患者都是由腸道癌前病變或者腸道息肉逐漸演變而成,這個過程平均需要7~15年時間,因此早期大腸癌5年生存率可達90%以上。

從2015年的數據看,超過45%初篩陽性者經腸鏡檢查發現腸道病變(包括腸癌、癌前病變),在這一階段發現、治療、幹預,定期隨訪複查,就可以防止發展為大腸癌。

有血便等症狀應及早檢查

廣州東大肛腸醫院專家提醒,積極參與篩查和堅持健康的生活方式,是預防大腸癌的有效方法。

專家建議,居民多吃新鮮的蔬菜水果、全麥等高纖維食物,控制高脂高蛋白食物的攝入量,適當體育鍛鍊促進腸蠕動等。出現排便習慣改變、血便、膿血便、便秘、腹瀉、痔瘡等症狀的市民應該儘早到正規醫療機構接受腸鏡檢查。

賴斯/文

提醒

掃「二維碼」可預約肛腸檢查

本次由信息時報聯合東大肛腸醫院的免費大腸癌篩查活動已經啟動。有血便等症狀的市民,可關注信息時報健康部微信公眾號,信哥談健康,發送內容「肛腸檢查+姓名+聯繫方式+性別」報名參與。

(原標題:早期大腸癌患者5年生存率高達90%)

本文來源:大洋網-信息時報 責任編輯: 王曉易_NE0011

相關焦點

  • 結直腸癌5年生存率可達90% 結直腸癌早期症狀有哪些
    結直腸癌5年生存率可達90% 結直腸癌早期症狀有哪些 結直腸癌5年生存率可達90%(醫說新語)「結直腸癌是可防可治的,可防的關鍵在於飲食和運動,可治的關鍵則在於早期發現。」天津市腫瘤醫院結直腸腫瘤科主任孔大陸在近日舉辦的2019年天津市結直腸腫瘤防治宣傳周上表示,目前結直腸癌的治療效果不夠理想,主要是由於發現晚,約20%-30%的患者初次就診時就已經出現轉移性病灶。如果能做到早期發現,結直腸癌的5年生存率可達90%以上。結直腸癌包括結腸癌和直腸癌,近30年來發病率呈增長趨勢。
  • 腫瘤患者五年生存率上升10%
    「目前我國癌症患者總體五年生存率是40%,比10年前上升了10%,但是跟西方發達國家相比仍有一定差距。」天津市腫瘤醫院院長王平教授介紹,一方面,像乳腺癌、大腸癌等原先在發達國家常見的惡性腫瘤,發病率保持上升趨勢;另一方面,肝癌、食管癌、胃癌等原先發展中國家中常見的惡性腫瘤,發病率下降趨勢也並不明顯。因此我國當前在癌症防控的道路上,面臨著雙重負擔。
  • 早期診斷能提高肺癌患者生存率
    原標題:早期診斷能提高肺癌患者生存率   肺癌是中國發病率和死亡率排名第一的惡性腫瘤,疾病負擔重。
  • 大腸癌是怎麼來的?如果你有這5個症狀,警惕大腸癌
    大腸癌是結腸癌和直腸癌的總稱,它是指大腸黏膜在環境或遺傳等多種致癌因素作用下發生的惡性病變,是常見的消化道惡性腫瘤之一。我國2018年診斷大腸癌521,490人,平均每天1429人診斷為大腸癌,也就是說,每小時診斷59.5人,幾乎每分鐘就有一人診斷為大腸癌。
  • 臺灣主持天王豬哥亮因大腸癌病逝 與其談癌色變不如做好預防
    相關資料顯示,全球腸癌新病例近120萬,死亡63萬,我國2015年腸癌發病數和死亡數分別達17.2萬和9.9萬,腸癌患者以每年4.2%速度遞增,平均每5分鐘就有1人死於腸癌,而便血則是腸癌典型症狀。
  • 廣州大腸癌篩查對象年齡範圍擴大
    無論首輪是否已經接受過大腸癌篩查服務,都歡迎參加新一輪的大腸癌篩查。  據了解,參加了首輪篩查的41萬廣州居民中,檢出了518名大腸癌患者,其中近4成仍處於早期,還有近1700名居民發現癌前病變。參與篩查的決定讓他們得以及早了解病情、接受治療。絕大部分參與居民都認為,大腸癌篩查項目十分有意義。
  • 大腸癌是可防可治的(健康直通車(第41站))
    根據國家癌症中心發布的腫瘤發病率數據,2018年全國有393萬新生惡性腫瘤患者,相當於平均每7.5分鐘就有一個人患癌,每天有1萬多人會發生惡性腫瘤。其中,大腸癌的發病率持續上升,治療效果並不明顯。在不久前舉行的2020騰訊醫學ME大會上,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大腸外科主任醫師蔡三軍表示,大腸癌在診斷時候的分期對治療效果有非常大的影響:一期腸癌的5年生存率可以達到90%,二期可以達到80%,三期在60%左右。但是,在實際診斷的時候一期的腸癌只有10%,晚期腸癌的比率比較高。
  • 大腸息肉的治療是預防大腸癌的關鍵
    恩施慧宜中西醫結合風溼醫院 鄭曉輝2019年1月,國家癌症中心發布了最新一期的全國癌症統計數據,肺癌位居我國惡性腫瘤發病首位,其他高發惡性腫瘤依次為胃癌、大腸癌、肝癌和乳腺癌等。目前,全世界範圍大腸癌發病率處於惡性腫瘤的前三位,正在以每年4.2%的速度上升,嚴重影響人們的身體健康和生活質量。
  • 這幾類癌症易高發,早期治癒率就相對可觀,所以需定期進行體檢
    根據臨床數據表明,胃癌若能在早期發現並進行根治手術、配合後期化療,五年內患者的生存率能達到90%以上!但是,近些年臨床推出了胸部低劑量螺旋ct掃描方式,這種檢查手段更容易發現早期肺癌,對於肺癌高危人群而言,可定期進行這項檢查,如果能及時發現並治療,患者5年內的生存率可達到50%以上; 3、甲狀腺癌:
  • 大腸癌早期有症狀,及時預防很重要!看完你大概就清楚了!
    大腸癌早期有症狀,及時預防很重要!看完你大概就清楚了!! 身冷的人和衣裳親近,有病的人和醫生親近,與其尋求靈丹妙藥,不如堵截致病之源,與其得病託關係看病,不如平時找場地運動!我是《婦康張醫師 》給您分享健康養生小知識!
  • 早期腸癌的五個信號,越早知道越好
    大腸癌是我國常見的腫瘤之一,也是近二三十年來發病率上升最快的腫瘤之一,更可怕的是,通常發現時已經是中晚期。有研究顯示,我國每5分鐘就有1人死於腸癌,為患者和家人的身心健康帶來了巨大摧殘。 但如果能夠早點篩查,事情又會發生什麼變化呢?
  • 結腸癌又上榜,早期篩查很有必要
    應儘早去消化內科或胃腸外科進一步就診;  --腹痛、腹脹,大便不容易排出等腸梗阻表現,多為大腸癌晚期表現;  --在腹部摸到包塊,較硬,位置相對固定,排大便後也不消失;  --出現貧血、乏力、消瘦等症狀。  穆峰副院長表示,結直腸癌早期幾乎沒有症狀,有的可能只是腹部不適或者腹脹,這也是很多人並不在意的原因。
  • 醫生:早發現早治療很關鍵,生存率可高達80%
    一、早發現早治療很關鍵 1、早期患者:5年生存率可高達80% 到目前為止,放療是治療鼻咽癌最有效的一種方法,因為放療具有更好的生物學效應以及劑量學的優勢,所以有相當大的一部分早期患者經過治療後能獲得長期生存,早期患者5年生存率可高達80%。
  • 大腸癌患者年輕化,30歲以下超10%,如何防患於未然
    在解答問題之前,先帶大家了解一下,年輕人得大腸癌有什麼特點:1、發現時大多為晚期:大腸癌分為4期,第一、第二期為早期,治療效果較好。一般來說,年輕患者從出現不適到確診,約需要5到15個月左右。自以為年輕,身體不會有大問題,就拖著不檢查,或者對便血、腹痛等大腸癌「信號」不加以重視,隨便用藥,一旦確診,大部分為晚期,佔到50%-80%。2、女性患者發生卵巢轉移的比例高:研究顯示,在年輕女性患者中,大腸癌的卵巢轉移率高達12%。
  • 香港知名導演因鼻咽癌去世,這種癌症早期治癒率高達90%
    我們的鼻腔跟口腔實際上是相通的,從鼻孔一直往後走到頭,就到了「鼻咽部」,從這向下拐90度,下面就是我們的口咽部了。而鼻咽癌,就是長在這個鼻腔和口腔交界的地方。然而,由於鼻咽癌長在鼻咽部的「咽隱窩」這個位置,非常隱蔽,患者可能長期都沒有任何症狀,容易被忽略掉,導致很多患者就診的時候都已經是晚期,失去了寶貴的救治機會。
  • 低劑量卡培他濱維持治療早期三陰性乳腺癌可提高5年無病生存率
    低劑量卡培他濱維持治療早期三陰性乳腺癌可提高5年無病生存率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12/15 16:10:30 中山大學附屬腫瘤醫院袁中玉團隊研究了低劑量高頻率卡培他濱維持治療對接受標準治療的早期三陰性乳腺癌患者無病生存率的影響
  • 央視女主持因直腸癌不幸離世,而這早期發現治療存活率可達90%
    但你們可知,直腸癌早期發現切除後,存活率達90%以上!大腸癌是國際公認可通過人群篩查來早期發現從而降低死亡率的惡性腫瘤之一。國內外大量實踐證明,糞便隱血試驗(FOBT)結合腸鏡檢查是目前最有效的大腸癌早期篩查手段,可以說是可防可治的「第一癌」。
  • 大便不成形2個月,一檢查發現早期癌症,腸癌的症狀還有哪些?
    王大爺今年67歲,2個月前開始出現大便不成形的情況,然而因為疫情原因,加上元旦回老家,拖到現在才去醫院檢查,結果做腸鏡時,醫生在距王大爺肛門12公分處,發現了一塊1.5cm大小的息肉樣隆起,而且中央凹陷,醫生根據經驗判斷,有可能是早期腺癌。
  • 無論有無症狀,一定要做一次腸鏡,尤其是這5類高危人群!
    晚期結直腸癌5年生存率不及10%可是早期結直腸癌生存率卻高達70%~90%這一早一晚直接關係著患者能活多久!至於腸鏡也沒有大家想像的恐怖,目前都是「無痛」腸鏡篩查,可以發現腸道早期微小病灶、息肉等,關鍵是提早篩查。建議45歲後即便沒有任何不舒服,也要做一次腸鏡檢查,如果是高危患者則可以提前到40歲,檢查結果沒有問題,可以間隔3~5年再做一次腸鏡;如果發現有息肉,切除後則要每年都做一次腸鏡檢查。
  • 80%大腸癌發現已晚期!做好3件事,降低發病率
    平均每分鐘就有1人確診大腸癌是消化系統發病率第2位患病率第1位的惡性腫瘤我國2018年診斷大腸癌521,490人平均每天1429人診斷為大腸癌即平均每分鐘就有1人確診!80%患者發現已是晚期我國的早期大腸癌診斷率較低早期發現可以顯著提高5年生存率絕大部分(80%-90%)診斷已為晚期不僅治療過程痛苦,治癒率低高昂的手術費還會帶來極大負擔即使痊癒,生活質量也大打折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