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網文影視化得女人者得天下
今年以來,由熱門網絡小說改編的影視劇呈井噴趨勢,尤其是暑期以來,從《花千骨》、《偽裝者》到《琅琊榜》,一部火過一部,你不知道「小骨和師父」、「樓誠」、「蘇兄」這些關鍵詞簡直都不好意思跟人打招呼。而這些劇引發的巨大轟動幾乎都來自女觀眾的尖叫聲,在各種「舔屏」、「如何能睡到××」、為「樓誠」CP還是「靖蘇」CP站隊的呼聲中,我們一方面感嘆於這個時代女性大膽消費男色潮流之兇猛,另一方面也發現,越來越滿足女性想像的理想男主角,正大規模地從網絡YY小說走入影視市場。「討好女性」的原則,正在修改著傳統文學和影視劇中對於理想男性的定義。
事實上,從早幾年的《步步驚心》、《甄嬛傳》、《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到今年的《何以笙簫默》、《花千骨》、《琅琊榜》等大熱的影視劇,似乎在影視市場改編之後大獲成功的網絡小說,都是女性向網文,這讓某些評論者驚呼「得女性者得天下」、認為女性向網文在影視市場所向無敵的同時,也讓不少不了解網絡文學發展的人對「女性向」概念的突然走紅充滿了好奇。什麼是女性向網文?它為什麼會在影視劇市場全面獲勝?成為受女性歡迎的男主角的要素是什麼?本期青閱讀專題,嘗試著解答的,正是這些問題。
什麼是「女性向」網文
網文作者及研究者、北京大學的肖映萱對「女性向」突然走紅的說法不以為然,她說,事實上,「女性向」一直是網絡文學的重要分支。自從上世紀80年代以來瓊瑤、亦舒、席絹等港臺作者的言情小說席捲內地,「女性向」就已經在內地有了較廣泛的受眾人群。內地網絡文學形成之初,紅袖添香、晉江文學城等「女性向」網絡文學網站就隨之創立,並在整個網絡文學版圖上穩固地佔據著一席之地。肖映萱認為,「女性向」是在逃離男性目光、在相對封閉的空間中以女性自身話語書寫的一種趨勢,不那麼容易進入默認以男性視野為主的「大眾」視野,直到近幾年,《步步驚心》、《甄嬛傳》、《何以笙簫默》等創作於十幾年前的作品通過影視改編的方式被搬到觀眾面前,才表現出某種滯後的「流行」,造成了「女性向」作品以前「不那麼受歡迎」、現階段「受到普遍歡迎」的表象。
青閱讀記者從阿里文學以及網易雲閱讀平臺情況了解到,女性向作品的讀者總體以學生、35歲以下的年輕讀者為主。「從阿里文學的平臺來看,青春校園類小說,是10-20歲年齡段讀者的最愛;其他題材的小說主力讀者群都集中在18-25歲之間,25-35歲年齡段也有較大的讀者群。」阿里文學總編輯周運如是說。
網易雲閱讀總編輯範少卿則介紹,該平臺數據顯示:女性向網絡文學讀者大概會以23歲作為分界點,「23歲以下的學生群體會對耽美、校園、架空以及穿越題材更熱衷,23歲以上進入社會的女性的關注度更為廣泛,特別是剛剛步入職場的女讀者對霸道總裁類的職場文學感興趣。」
周運認為,女性向網文雖不及男性向網文佔的市場份額大,但依然有很大成長空間:「從阿里文學平臺看到的作者和CP收入數據來說,不少女性向作品單本書訂閱收入最高能達到月結算10萬元的水平。」
網易雲閱讀平臺範少卿則認為,女性向網文在未來將很有生長空間:「整個網絡文學市場在2015年已經突破70億市場規模,而市場估值也已突破100億。其中女性題材的經濟價值佔比20%-30%。女性文學每日消費用戶佔雲閱讀總消費用戶的60%左右、女性活躍用戶以及客戶端內女性向內容的流量佔52%,女性向網絡文學小說單本作品單日收入最高可達2000元,一年80萬元左右。」
為何女性向網文在影視界全面獲勝
肖映萱認為,「女性向」的走紅和女性經濟地位的提升有關,這讓她們有獨立的經濟能力去閱讀、購買「女性向」網絡文學及其衍生產品,甚至逐漸掌握了某種購買力的領導地位(尤其是在電影、電視劇市場)。通過對流行文化市場的佔有,把「女性向」推到一個不得不被商家們重視的地位。
儘管如此,女性向網文在整個網文市場的經濟價值中仍然只佔20%-30%的比重,卻為何能在趨利而往的影視圈佔據所向披靡的霸主地位呢?
網絡文學評論欄目「YY星書評指南」評論者農民玲認為,這首先主要是成本決定的:「女性向的網文一般格局都相對小,情節也相對簡單一些,換地圖也少一些,更多流於心理和情緒的推進,拍成影視劇大部分都是室內景,相對需要成本比較小。最重要是,顏值高,服化道美,俊男美女可勁兒塞也不違和——你不能改編一個男頻的朝堂改革文然後都放美男吧,而仙俠類要做到位,後期成本也會非常高。」
另一位評論者大尾巴狼周小蓉則認為:「首先,中國電視劇的主要受眾是女性,滿腦子粉粉泡泡的女白領,可比什麼都追問一個『為什麼』的理工科程序猿要好取悅得多。其次,女頻文撐死了談個小愛睡個四爺,而男性向網文題材要麼走盜墓玄幻修仙流,要麼走徵伐天下種馬爭霸流,文章動輒800萬字起步,改編和過審難度巨大。」因此她認為,並不是女性向規則所向披靡,而是男性向文改編的難度、製作的成本、審批的風險過大,影視圈被迫閹割了男性向網文而已。「難道你沒發現,在管控沒那麼嚴格的遊戲界,男性修仙文改編遊戲早已一統江山了麼?」
網文標準正在改變影視劇審美標準嗎
網文改編電視劇,讓很多傳統影視劇觀眾大跌眼鏡的是,不僅是開掛、完美、禁慾系男主的出現,還有表現男男基情勝過劇情合理,表現愛情細節不重視戲劇進展,為襯託主角配角完全符號化等等不符合傳統影視劇敘事結構的手法出現,這是否意味著網絡文學一切以讓讀者爽的原則,正在改變著影視劇的敘事、審美標準呢?
在肖映萱看來,影視劇中「腐向」的CP聯想,是近年來網絡耽美亞文化對大眾潛移默化的影響造成的。很難把「腐」界定為影視劇中某種人物的特質,事實上,只要有多個「高顏值」的男性角色出現,受耽美文化耳濡目染的女性觀眾自然而然會產生「腐向」的聯想。
農民玲卻認為,與其說網文標準改變影視劇標準,不如說年輕一輩女性在用自己的欣賞水平改變影視劇審美。「因為網文作為靠讀者的訂閱和打賞盈利的產品,先天就是會不停調試作者的寫作適應讀者需求,它的爽點其實就是年輕一輩閱讀者適配的價值觀和要求的爽點,比如蘇啊,耽美啊,禁慾系啊。」
而大尾巴狼周小蓉則認為,以爽為基準,不只是網文改編影視劇帶來的,而是時代使然,對於如今隨時上網的觀眾來說,「在擁擠的1號線上刷個劇,你還要跟我提情節敘事邏輯ABC?」
不過在她看來,網文改編影視劇恐怕會越來越難,「總體而言,除開宅鬥和女尊,女頻主要類型文種差不多都已經被搬上銀幕了,比如仙俠文(《花千骨》以及正在拍攝的《三生三世,十裡桃花》)、總裁文(《杉杉來吃》)、宮鬥文(《甄嬛傳》)、校園文(《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清穿文(《步步驚心》)、虐心文(匪我思存全部小說)……它們有一個共同的特點是,出名早。這幾部作品基本上都完結於2010年以前,屬於網文新浪潮草創階段的產品。而原創網文的第二波浪潮裹挾著更新鮮更野蠻的商業力量而來,這些為點擊量而生的小說,當然更符合當下讀者的閱讀趣味,可也意味著更大的改編難度: 80萬字的《琅琊榜》拍了54集,200萬字的《庶女攻略》你準備用幾年時間把它交代完畢呢?」
文/本報記者 張知依 劉淨植
什麼樣的男主角能夠討好女性?
《花千骨》以瑪麗蘇取勝,讓無數少男少女眼冒桃花,《偽裝者》和《琅琊榜》則讓一眾「腐女」尖叫舔屏不能自已,歸根究底,都是網文給設定了一個能從方方面面討好女觀眾的男主角!那到底什麼樣的男主角才能讓女人們花見花開呢?本人不才,作為一個網絡小說愛好者+電視劇兒童,就來給大家試著嘮一嘮。
顏值
這是最重要的一點,因為這就是個看臉的時代,而不好看的男主角無論如何也讓人YY不起來。
看看作者的描寫吧!《偽裝者》的原作《諜戰上海灘》裡是這樣描寫男主角明臺的:「一個俊朗的年輕人,手搭在那份過期報紙上,頭斜倚在柔軟的沙發靠背上,他穿著一套筆挺的西裝,身上的領帶、領帶夾、皮帶、袖扣無一不是精品,身上居然還有淡淡的檸檬香氣。」而《琅琊榜》中的梅長蘇,縱然是削皮銼骨做了整容手術,卻依然有一副出塵絕世的好皮囊:「一個容顏清朗,身著月白文衫的年輕人悠悠然靠在一張軟椅上……他抬起眼睛,微微地回了一笑,淡淡淺淺的,卻讓人突生一股月白風輕之感。」如果說這兩部作品一個寫諜戰,一個寫權謀,男主角如何美型或許不能過分描寫,那麼《花千骨》作為一部言情小說,在白子畫上仙的閃亮登場的介紹上是不惜一切筆墨的,篇幅之長令人嘆為觀止,所以我們只能摘取其中一句:「無法用任何詞語去描述他,任何描述出來的他都不是他。」
出身
跟顏值一樣,這樣東西也是男主角自帶的光環,沒得選的。雖然現在既有村長打鄉長的種田文也有口味清奇的讀者,但是請面對現實:你是不能指望每天住出租屋擠公交但卻滿腦子公主和王子童話的普羅大眾,能對著天天在搞水產養殖的村長他二大爺的乾兒子YY的。所以男主角肯定得是出身高貴,不是三界六道裡最高級別的上仙(白子畫),就是京城裡最耀眼的少年,皇帝是他二大爺,哦不,親姑父(梅長蘇的前身林殊),再不然就是上海灘霸道女總裁的弟弟,打小就打飛的去歐洲喂喂鴿子、一開口就會講希伯來語的少爺(明臺)。就算這男主角真是個養豬專業戶,那肯定也只能是幌子,君不見乞丐也可能是洪七公,掃地僧才真的身懷絕技。就算他沒有秘密,那至少在前世,人家也得是個天蓬元帥什麼的。
外掛
外掛,是指利用電腦技術針對一個或多個網路遊戲,通過改變軟體的部分程序製作而成的作弊程序。所以如果有人說:「男主角簡直就是掛神啊!」就是說他縱橫在故事中有如神助,已經完全脫離了正常人類可以達到的境界——簡直像在網路遊戲裡面對手無寸鐵的對手作弊一樣。這一點在《偽裝者》和《琅琊榜》裡表現得非常明顯,男主角想要誰完蛋誰就得完蛋,反派的智商基本就沒有在線過。就算為了「節目效果」讓你的心揪起來那麼一丟丟,但總有各種同志、故舊、下屬、炮灰在關鍵時刻出來替男主角堵槍眼,要不就是男主角事後風輕雲淡一笑:呵呵,我早就布下了這著棋。哪怕是能借來東風的諸葛亮也會算漏了自己的七星燈滅,但我們的男主角永遠是算無遺策。不過,網文也好電視劇也罷,就是為了娛人為了讓讀者爽,你總不能指望苦哈哈的普羅大眾喜歡看男主角像自己一樣被人如同弱雞一般欺負,人人都是想有一個「掛」的。
蘇
「蘇」是屬於主角的光環,有此光環護體者,女的是瑪麗蘇,男的就是傑克蘇(也有說湯姆蘇的),蘇光壓體之下的主角一出場,故事裡的其他人等會自動拜倒在他們腳下,成為××全球後援會的骨灰級會員。沒有拜倒在腳下的不是最後被踏上一萬隻腳的大反派,就是因愛生恨的腦殘粉。就好像《花千骨》裡的小骨,所有男人都愛她愛到骨頭裡,分分鐘想為她去死。同樣的,《琅琊榜》裡的蘇兄也是一樣,還沒出場呢,就已經「滿朝文武愛上我」。
蘇,還意味著:這脾性這設置,真合讀者我的口味啊!
基情
或許十幾年前誰也想不到,「基情」在這些年裡從「地下情」逐漸浮出水面,如今已經儼然一副「全民皆腐」的態勢。仿佛男人和男人之間已經不再能有正常的兄弟情誼,一旦有情,必然是CP。這其中的所謂基情,其實並不是真正的同性戀,網文中的基情也很難完全歸入同性戀題材,但是很多女性讀者就是喜歡這種隔靴搔癢,欲說還休的男男之情,不但有很多YY的空間,而且有一種奇怪的虐感。看看《琅琊榜》這段描寫:
「殿下!」梅長蘇急行幾步,擋在蕭景琰之前,卻又因為氣息不平,一時難以接著說話,劇烈咳喘起來。靖王雖然憤怒,但見他病體難支的樣子,也有些心軟難過,便停下了腳步,沒有強行離去……「什麼?」靖王正要發作,便被一把按住。雖然按在臂間的那隻手綿軟無力,他卻不知為何沒有掙開。
如此細膩感人的描寫,難道你真的不會想歪?
虐
既然說到虐感,這就不能不提虐男主的戲份兒了。就算你是出身高貴的美少年(大叔),也逃不過作者的魔爪。你以為《五十度灰》滿足了所謂的女性的抖m心理就算完了嗎?Naive!她們心裡還潛藏著一個磨刀霍霍的抖S呢!不然為什麼這些男主角都被精心安排了各種被誤解乃至於捆綁、吊打、受傷、中毒、吐血的戲份兒?為什麼看著男主角頹然暈倒的模樣、蒼白的嘴唇、受傷的身體、還有一口口噴在地上的老血,就覺得哎呀真是心疼催淚我見猶憐呢?所以虐的要素一定不能少!
禁慾系
所以說女讀者真是很難取悅的一群人,雖然基腐和虐看起來情色滿滿,但是男主角偏偏又是禁慾系的最吃得開。年初的時候熱播的《何以笙簫默》裡,何以琛就為女主角守身如玉了七年啊,多幾年貞節牌坊都該立起來了,而《琅琊榜》裡的梅長蘇等待覆仇的十二年裡身邊除了飛流這個可愛的男孩子,也沒別的女人,至於苦守長留不知道幾千年無欲無求的上仙白子畫更不用說了。想想也是,就算是有個好皮相還出身高貴,但是卻一副縱慾過度色中餓鬼的猥瑣相,哪個女孩子會喜歡?謙謙君子,溫潤如玉,看上去乾乾淨淨,聞起來清雅迷人,對女子紳士有禮,哪怕是愛而不得,也落得一個被美圖秀秀柔化過一般的美好回憶不是嗎?所以這年頭流行禁慾系老幹部不是沒有道理的。
文/唐吉訶德
為什么女性喜歡這樣的男主角?
為什麼高顏值、高智商、高出身、帶有腐向和禁慾色彩的男主角格外受歡迎?青閱讀走訪了一些專家,看看他們是怎麼解讀的。
專門研究網絡文學的北京社會科學院文化研究中心研究員許苗苗認為,梅長蘇是很典型的女性向網文的人物:「年少時候經歷挫折很吸引人,雖然身體上有缺陷,但聰明絕頂,符合中國文人的傳統『真正的高手是不動手』。文弱可以凸顯女性的強大,一定程度上也激發出女性的保護欲。」許苗苗覺得,拋開古風的設定,梅長蘇解釋了女性向文學中的多數男角色乾淨身手不凡但略有文弱的形象,「能給女讀者安全感。」
安全感也是許苗苗認為的禁慾系男主大受歡迎的原因,她認為:「男性作者的小說中,不論在故事敘述還是男女的情慾中,都是在物化女性,簡單把女性符號化為性的角色。反過來女性向小說,女讀者並不願意看赤裸的色情描寫,反而是單純的只談情感不談性的故事讓女讀者覺得被尊重。在這裡男性角色沒有攻擊性,給人更多安全感。」
而談及如今對「男男基情」普遍YY的耽美文化,許苗苗認為這種把「男主角留給男主角」的設定,是因為讀者會把自己帶入小說想像,「女主人公不會人見人愛,如果作者把完美的男性恰好留給讀者不喜歡的女性,或者說女讀者覺得和自己很像的主角沒得到男主角,就會失落,所以我得不到不如讓他屬於別的男性。」
學者李銀河接受青閱讀採訪時,則認為大多數性向正常的女性喜歡耽美的原因在於:「少女情竇初開欣賞男同性戀少年的愛情,有一定形成原因,有分析認為這些女孩都處於家庭教育嚴謹,家裡不允許她們過早涉足男女之情,所以會成為耽美文化愛好者。」
至於小說中普遍存在的瑪麗蘇和傑克蘇情結,李銀河認為:「其中刻畫了女孩最渴望的愛情的幸運。瑪麗蘇情結在西方小說中早有傳統,很平常的女孩得到很多人的愛。實際生活中大多數的人其實都很普通,希望能有擁有白馬王子的幸運。」許苗苗也提到彌補現實缺憾的問題,「女性向的網絡小說,既要有情感又要有離奇的故事。如果是復刻普通人生活,必然不會有市場。令人羨慕的男主角才能有圓夢的感覺。」
文/本報記者 張知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