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鷹雄錄】雲端傳媒陳苒凌:得女人者得天下

2021-02-18 鷹雄會


2015年是電視劇市場的「試驗田」,在政策的主導下,市場以其敏銳的應變能力,在看似冷場的當下,萌生出許多新氣象。而隨著《何以笙簫默》、《花千骨》、《錦繡緣之華麗冒險》、《琅琊榜》等IP改編電視劇的熱播,瞬間成為了這些新氣象中最耀眼的光環。影視圈中的眾人談IP「色變」,市場也進入到了火爆期。在這樣的紅海中,誰能擁有足夠多的優質IP,誰便率先搶得先機,便成功了一半,在這一點上,雲端傳媒做到了。

北京雲端文化傳媒股份有限公司是由總經理陳苒凌於2011年成立的影視公司,因投入拍攝國內首部熱血青春校園劇《STB超級教師》為大眾所熟知,從而全面進入傳媒產業,投資及運營電影、電視劇、藝人經紀、娛樂營銷、同名劇手遊等衍生領域,並將在2016年度推出眾多IP大作,力求全面打造雲端品牌劇生態圈。出於對年輕影視公司發展的好奇,電視劇鷹眼·鷹雄會專訪到陳苒凌女士,聽她談談關於雲端傳媒的規劃。


問:雲端傳媒是做網絡劇起家的,並在2014年陸續推出《STB超級教師》、《我的美女老師》、《我的老師是傳奇》一個系列三部曲,點擊率節節攀升,不斷刷新國產自製劇點播新高,總點擊量破10億。對於2014年的網絡劇市場,網絡劇並沒有像如今那麼火熱。當時是如何選中這個新興事物作為開發項目的?

陳苒凌:2012年,我們做了10集原創微電影系列《大學那點事》,致敬校園青春、追憶大學時光。在做這個微電影的時候,我們在圈內還是引起了一定的反響,大家都覺得不錯,也獲了不少獎,如大學生電影節等等。在《大學那點事》之後,我們發現微電影是沒有用戶粘性的,但是我們認為在微電影和傳統電視劇之間肯定是有折中的地方。在那個時候,國外很多同仁已經在做網絡電視劇,所以我們就想到說先做網絡劇。它相比電視劇更受年輕人歡迎,相比微電影更能凝聚粉絲。因為《大學那點事》的成功,所以我們還是想做青春校園系列,便引進了張君寶的小說《超級教師》,並和和樂視合作了《STB超級教師》、《我的美女老師》、《我的老師是傳奇》系列三部曲。

問:教師三部曲是以系列劇的形式推出的,這樣做的好處是?以後在公司IP的培養上有什麼借鑑意義?還有其他的培養形式嗎?有打算做成電影嗎?

陳苒凌:其實做影視作品每一部都是有遺憾的。當時在做《STB超級教師》的時候,留下來不少遺憾,但我們整個創業團隊都特別年輕,基本都是「85後」,大家對青春、校園的東西會特別的有共鳴。而且,我們作為創業公司相對於大公司,可能並不見得有太大優勢,所以既然做不了大的布局,我們就做一個相對垂直、專業的公司。我們鎖定了青春校園的相關題材劇,便有了《超級教師》系列這樣的一個青春校園三部曲。

校園三部曲之後我們接下來的幾個項目基本上是以剛步入職場的一群人為主角,以回歸校園、懷念校園為主,如《女總裁的貼身高手》、《最美不過初相見》等項目都是先做網絡劇,然後開始大電影的布局。並且,《女總裁的貼身高手》網絡劇年後上線,大電影暑期檔上映,同名遊戲也在製作中;《最美不過初相見》的網絡劇年後開拍,暑期檔上線,電影走賀歲檔。

問:根據資料了解到,您是一位85後,一定對當下的主流文化非常了解。你對「鬼畜」「腐女」等二次元文化有什麼看法?會在自己的作品中體現嗎?

陳苒凌:從根源看,我認為「鬼畜」、「腐女」是當代教育的產物,這和日本當時80年代末90年代初經濟復甦時的文化很像。現在的95後,物質條件充沛,更願意去關注自己的一些想法並形成他們獨特的表達方式。他們大多是看著漫畫長大,但他們的父母卻忙於工作,沒有更多的時間去陪伴他們,漫畫中由虛擬世界構成的「二次元文化」等外來的文化的適時出現,成為他們身邊的朋友,變成他們很親密的東西,比如漫畫中某一個特別喜歡的人物會變成年輕人的「本命」。這種文化是在這樣一個特別的時代背景下誕生的,是一個非常娛樂、好玩的事情。

我覺得,「二次元文化」的流行和看漫畫的習慣有關,審美傾向也直接受日本漫畫的影響,觀眾已經不局限在看美女,而更多地欣賞那種純粹從動漫裡走出來的人,比如大家都喜歡帥氣的「小鮮肉」,而這些人基本上跟日本動漫裡的人物形象非常接近。包括提到的「鬼畜」都是輕鬆、搞笑、並且直接的表達方式。在我看來,現在的年輕人只喜歡兩種方式:直接的、搞笑的,所以我覺得這些「二次元文化」都很不錯。且我自己的劇也會有很多此類元素,比如這次《女總裁貼身高手》中有很多腐向的東西在,男主和男主之間的小曖昧,有點類似於《偽裝者》中CP的形象,但我們會隱晦一些,以輕鬆娛樂的方式來體現這些,並不會跨越警戒線。

問:有言論說,影視劇得女性得天下,對此您怎麼看?

陳苒凌:我作為女性創業者,特別認同「影視劇得女性得天下」這個觀點,是因為現今中國娛樂消費還是以女性消費市場為主導,女性佔據著泛娛樂消費的主體。而且在消費品領域,女性消費品佔據主導,並在傳統的發行及影視內容通過廣告完成價值回收的模式上,消費市場結構也決定了影視劇的受眾結構。另外,從IP孵化產業鏈看,它的下遊,除去遊戲外,電影、周邊、旅遊等相關產業都是以女性為主導的市場。所以,不管是從短期影視內容的媒體發行到長期IP產業鏈的孵化及價值回收,還是從大眾消費領域到娛樂消費領域,女性受眾在泛娛樂產業中佔據著不可磨滅的位置,以女性觀眾為主導的IP會獲得更高的商業轉化率,會更具商業價值。

在三年前,雲端傳媒的創業初期便以此精神主導公司發展,我們選擇的IP定位在95後女性,且IP受眾必須70%以上是女性。

問:對於當下以及可以預見的2016年的IP熱,您有什麼看法?

陳苒凌:在我看來,IP自古都很熱,我們的每一部書、每一部古籍都是大IP。四大名著之一《西遊記》已經被大小熒幕改編,包括最近的《萬萬沒想到西遊篇》,也屬於《西遊記》大IP改編。IP一直都有,只是現在選擇IP的眼光不一樣了,只有真正能夠被開發並形成成熟作品的IP才會叫做IP。優質的IP資源、專業的開發團隊在IP開發及運營中至關重要。一個好的IP,必須是專業的團隊一起開發,這樣這個IP才能夠成為一個真正意義上的好IP,但是前提是必須有專業的眼光選取出優質的IP資源,不然再專業的製作也不肯能得到市場的認可。

問:從雲端傳媒的角度看,現今IP熱機遇還是挑戰?

陳苒凌:在我看來,應該說是機遇和挑戰並存。機遇在於,IP熱讓我們這樣敬畏IP、專注內容、能夠把握年輕受眾的公司,可以在這個市場中生存的更好,為觀眾呈現出更多符合他們收看習慣的作品;挑戰在於,隨著外行的進入,攪局的人越來越多,哄抬了市場上的IP價格,部分IP版權價格都被炒到5000萬以上,僅通過影視項目實現利益轉化存在很大的壓力和風險。

但好在雲端在IP版權的布局上走的較早,從兩年前就已經開始購買IP版權了,現在已有20部以上版權在手,所以在版權成本上的風險不會太有,我們便有更多的精力和資源放在劇本創作和影視製作上。

問:這其中最亮眼的莫過於我們豐厚的IP儲備和對各個IP不同的運營策略,我們團隊選擇優質IP的標準有哪些?

陳苒凌:第一,我們整個團隊選擇IP的標準是以95後用戶為主,60%-70%集中在95後用戶會喜歡的IP;第二,女性為主,我們做的IP中必須60%-70%是女性受眾。在以上兩個標準的基礎上我們來開發相應的題材類型,主要是三大類型:青春校園、都市懸疑和「女頻」類的古裝。

問:隨著多部網絡劇的成功製作、發行和推廣,雲端傳媒在網絡IP運營上,也有了自己的心得。在您看來,如何運作好一個優質IP?

陳苒凌:在我看來,IP運營講究三個詞:天時、地利、人和。

「天時」是指市場,當下這個時代,市場上需要什麼樣的題材,我們的作品是否被市場所認可是IP運營的第一位;

「地利」是指平臺,好的作品一定要在合適的播出平臺播出,才能相得益彰的體現出它的價值,不管是新媒體還是傳統電視媒體,每一個播出平臺都有其特色,如果作品和播出平臺的整體風格沒有達成統一的話,就很難達成好的播出效果,所以我們必須深挖受眾特點,找到IP所對應的播出平臺;

最後是「人和」,「人和」是說受眾,是指整個作品的劇本、對白、故事梗概等一系列元素都應該按照相應的目標受眾人群去打造。

所以我們在做IP運營大框架的把握上,基本都是按照「天時、地利、人和」去打造,便會有一個好的結果。

問:最近熱播的電視劇《羋月傳》收視率爆表,相關話題佔據了各大板塊的頭條,對這部優秀作品,您怎麼看?

陳苒凌:說起《羋月傳》,我個人覺得《羋月傳》沒有《甄嬛傳》好,我個人是很喜歡《甄嬛傳》的。從《羋月傳》前面不到30集的情況看,它更像《武媚娘傳奇》,總體的風格是很華麗的大古裝,但是在故事的設計上,謀略和深度等方面都不及《甄嬛傳》。《羋月傳》特別讓人值得學習的地方是,無論從製作、表演還是後期都表達出很強的誠意,屬於上乘之作。

問:據了解,咱們《帝凰之神醫棄妃》作為宮鬥傳奇,有什麼吸引點讓您將其作為開發重點?《羋月傳》作為優秀作品對我們有什麼借鑑意義?

陳苒凌:《帝凰只神醫棄妃》其實不能算宮鬥,我們稱為《花千骨》和《琅琊榜》的結合版,它有《花千骨》的玄幻色彩和奇妙神秘的魅力;同時也兼有《琅琊榜》裡關於男人之間的權謀。故事講述了,女主奇幻醫女鳳輕塵,通過她高超的醫術和聰慧果敢以及樂觀堅強的性格,一步步輔佐東陵九皇叔登上帝位。在這一點上《帝凰只神醫棄妃》和《羋月傳》的故事內核是相似的,都是通過一個小女人的形象來表達和推動大的政治和歷史的變遷。《羋月傳》的表達方式是值得我們借鑑的,比如在羋月的性格描寫上可以給我們的女主鳳輕塵一個參照。

問:據了解,明年雲端有好些項目如《帝凰之神醫棄妃》、《最美不過初相見》等優秀IP作品將被製作成電視劇。上星電視劇的限制很多,為此我們是如何打磨劇本的?

陳苒凌:我們現在的模式非常多,像《時光之城》這種純都市題材的項目不會有什麼審查限制的問題,我們會類似《何以笙蕭默》的做法,直接上星播出;而《最美不過初相見》涉及學生時代的戀愛情況會遇到上星的審查問題,我們可能會採取「12+24」的播出模式。我們會先通過12集網絡劇敘述和表達校園時代初戀的含蓄,在視頻網站播出;而走出校園、步入職場的部分可以做成24集電視劇在電視媒體播出,同時我們會選擇周播的播出方式,比如選擇湖南衛視青春周播劇場等。

「12+24」的播出模式,一方面避免的上星審查的問題,另一方面可以將新媒體的影響力和傳統媒體的到達率有效結合互補,通過網絡劇積攢口碑、電視媒體擴大影響,最後由大電影完成最終的價值回收。而在劇本打磨方面,其實很多網絡文學IP是不具備改編成影視劇的基本素質的,我們會在網絡小說的基礎上進行很多的二次創作,強化情感線、人物線、捨棄網文中的低俗內容等等,所以編劇對網絡文學的二次創作顯得非常重要,甚至比原作更加重要。

問:如今的電視劇圈,作家蔣勝男與《羋月傳》花兒影視之間的官司尚未落定,編劇群體手撕「阿里徐遠翔」的風波再度興起。這背後是原本非主流網絡作家一步步走向主流,被資本所重視,逐漸擁有話語權的過程。對於編劇和網絡作家之間的「戰爭」您怎麼看?

陳苒凌:首先,我覺得是「時勢造英雄」,資本進入影視市場,網絡文學的興起,讓網絡作家逐步進入影視圈,是市場的選擇。但在任何行業中的任何職位都應該是合適的人做合適的事情。編劇可能沒有那麼了解年輕受眾,寫不出好的網文;同時,我也不認為網絡作家能夠成為一個優秀的編劇,能寫故事和編劇之間存在很大的差異,比如網絡作家可能沒辦法表達出完整的影視結構。

所以,在我看來其實很簡單,網絡作家負責寫好故事,專業編劇從影視改編的視角把作品二次創作,各司其職,我覺得這樣的搭配是完美的。

問:雲端傳媒從網絡劇未火便提前入市,出品的作品也創新點頗多,帶給行業很多新意。可以說雲端傳媒一直是走在「雲端」的領先者,雲端傳媒能一直「新鮮」的秘訣是?

陳苒凌:其實特別簡單,便是對作品的敬畏之心。藝術是源於生活並高於生活的,我們做創作不能被市場所獨立,雲端這幾年一直在低調的、紮實的進行內容創作。不管是觀眾市場表現還是同行的認可度上都取得了一些成績,這些都源自我們團隊對作品、對內容的敬畏之心,以保證對行業和對我們所欣賞內容的操守。憑藉這顆敬畏之心,我們在IP開發的時候遵循著,不破壞IP本身、不完全盲從市場的原則。在我看來,對作品的敬畏才能取得IP粉絲的敬畏,只有這樣一個IP品牌才能被建立。所以,對作品的敬畏之心也是我們每一個雲端傳媒創作者的初心。

文:劉熙、shai不黑

相關焦點

  • 製作《STB超級教師》的校友陳苒凌又要推新片了,這次是霸道總裁範!
    今天小編就帶你認識一下成功蛻變為霸道總裁的浙傳人——我校04級新聞系陳苒凌。陳苒凌,來自山東威海,在校期間成績優異,畢業後進入浙江衛視,擔任編導和主持人的工作。一年半之後,調入中央電視臺並參與製作《節慶中華》欄目,做完這個欄目之後,陳苒凌卻決心出來自己創業。2011年8月,她創建了北京雲端文化傳媒有限公司,擔任董事長兼CEO。  陳苒凌是從傳統電視領域出來的人,對傳統的電視節目感情深厚。
  • 民心和天下:得民心者得天下錯了嗎?
    得民心者就是得民心,不得天下,得民心與得天下沒有非常直接的關係,甚至沒有關係。民心和天下,從來就不是同一件東西。打個比方,古時候結婚一般不是自由戀愛,而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甚至是指腹為婚。比如李家小姐由父母嫁給趙家少爺,但是李小姐早已芳心暗許,給了隔壁的窮苦書生王書生,於是李小姐便喊出一句哪怕再過一千年都不會過時的臺詞:你得到了我的人,也得不到我的心。
  • "琅琊榜""偽裝者"等大熱:網文影視化得女人者得天下
    原標題:網文影視化得女人者得天下   今年以來,由熱門網絡小說改編的影視劇呈井噴趨勢,尤其是暑期以來,從《花千骨》、《偽裝者》到《琅琊榜》,一部火過一部,你不知道「小骨和師父」、「樓誠」、「蘇兄」這些關鍵詞簡直都不好意思跟人打招呼。
  • 地水師,得人心者得天下
    的確,「得人心者得天下。」民心是戰爭取勝必不可少的前提。光有權力是不夠的,還要有威望。這種威望不是坐著等來的,而是要不失時機地贏得人心,要創造一切機會贏得民眾的擁戴。古往今來,那些成就大業的「明君聖主」,哪一個不是在當時極得人心的統治者?如唐太宗、明太祖等,這些人的治軍治國手段,可謂得「師卦」之深義。
  • 社交電商:得女人者得天下
    想把代理項目做好,真的很少有兼職能玩得轉的,絕大部分上都是全職人士。否則代理沒有時間,官方就很難進行活動、培訓的組織。比如我們之前商學院的課程一般都在周三晚8點,對於上班的人來說,就很難抽出時間來聽課。再比如我們一般一個商品宣發之前,會有比較多的培訓,只有時間充裕的代理才能配合官方開展活動。
  • 得腐女者得天下!又一部瑪麗蘇臺劇《愛上哥們》
    由此看來,得腐女者得天下,電視劇該轉型了。這「小子」真帥女人個子高就是有很多優勢,既能是漂亮高妹又能扮帥氣男生,身高172cm的賴雅妍就用個高條順的身段分分鐘hold住各式爺們兒裝,但這些裝扮再帥也抵不過一頂利落短髮來的更有味道。
  • 九品鍋火鍋,得優質供應鏈者得天下
    九品鍋深耕餐飲行業數十載,通過自己豐富的行業經驗深知「得優質供應鏈者得天下」,僅用兩年的時間向國人做出了堅定有力的回答。
  • 電視劇大戰「得九千歲者得天下」?「九千歲」是誰?
    當前,電視劇大戰格局已從過去的「得大媽者得天下」,一下變成了「得九千歲者得天下」,這一現象的出現是喜是憂,近來業界議論紛紛。「九千歲」成長於網際網路時代,大多接觸過網路遊戲和網絡小說,於是,迎合「九千歲」的觀賞喜好,玄幻、仙幻、魔幻、虛幻等劇應運而生,風靡一時。
  • 幾千年的謬論——得民心者得天下,百姓:你們的勝負與我無關
    自古有一句名言,得民心者得天下,這句話很多人深信不疑,因為這是出自孟子學說,孟子的本意只是提醒君主,要善待百姓,對國內百姓好一些,才能鞏固自己的地位,這句話放在和平年代還是有用的,但在亂世中,根本沒有絲毫作用。亂世中,最苦的就是百姓,他們是流民,無家可歸,家破人亡,亂世中的民心是分散的,只有最終的強者,才能聚攏民心,得到整個天下。
  • 得技術者得天下 一汽奔騰加速轉型
    核心技術是第一生產力,得技術者得天下。」對於無限方程FMA架構的重要性,一汽轎車銷售有限公司常務副總經理肖肖表示,這一平臺將會助力一汽奔騰加速向創新型、創業型的「造車新勢力」轉變。一汽轎車銷售有限公司常務副總經理肖肖「核心技術是第一生產力,得技術者得天下。」對於無限方程FMA架構的重要性,一汽轎車銷售有限公司常務副總經理肖肖表示,這一平臺將會助力一汽奔騰加速向創新型、創業型的「造車新勢力」轉變。
  • 「退片」傳言背後是一場力量博弈:得《贏天下》者得天下?
    這是《贏天下》最新曝光的片花中,範冰冰的一句臺詞。不過,《贏天下》暫時還看不到「塵埃落定」。早前,該劇傳出被湖南衛視「退片」的消息,出品方唐德影視11月3日發聲明予以否認,對於播出平臺歸屬權回應中提到:「多家電視臺正在積極與我公司洽談電視劇《贏天下》電視播映權的購買事宜,但公司尚未與任何一家電視臺就此籤署正式協議。」可見截至目前,劇集的電視播出平臺與檔期至今仍懸而未決。
  • 音樂平臺:得版權者得天下
    然而版權問題曠日持久,從網頁下載盜版歌曲到數位音樂的全面正版化,這幾乎是以騰訊音娛、網易雲音樂為代表的音樂平臺相爭的核心問題,正所謂「得版權者得天下」。最強者騰訊音娛坐擁世界三大唱片版權曾經,聽歌是一件成本非常低的事,打開任何一個音樂網站,搜索歌名,可聽可下載。
  • 後版權時代,得版權者還能得天下嗎?
    加碼版權背後,得版權者得天下! 畢竟,在對版權越來越重視的音樂市場中,得版權者才能有機會得天下。 版權變現,音樂平臺們的新挑戰! 不過,當下的中國在線音樂市場,格局已經初定。 但這一數據與國外音樂平臺Spotify超過45%的付費率相比,還是要低得多。 作為中國在線音樂市場中,市場份額最多且版權內容庫資源最多的行業龍頭,騰訊音樂在版權變現上尚且存在用戶付費率不高的現象,更遑論其他音樂平臺。
  • 德佑總經理劉勇:得社區者得天下 把服務真正做到極致
    「得社區者得天下,更好的為客戶提供專業的服務就一定要融入社區、服務社區,我們是社區的一份子。」 德佑總經理劉勇如是說。  8月27日,【勇哥有約】第6期正式上線,德佑人致力於成為更用心的社區專家,德佑的社區觀是守望相助,做中國好鄰居。
  • 決戰電視劇暑期檔,得年輕受眾者得天下
    歡迎關注新浪微博@傳媒內參研究組和今日頭條->傳媒內參歡迎添加微信15901183732與微主編交流探討投稿請發送至郵箱wenjing-cmnc@qq.com 歡迎掃描二維碼加入傳媒內參TV+研究群,要實名(註明姓名、工作單位)才能加入歐~~  歡迎長按二維碼訂閱北京指尖族科技旗下品牌
  • 無線五虎將上位史——得金庸劇者得天下
    而從無線五虎的經歷也讓我們再次發現了金庸劇的魔力,眾所周知金庸劇擁有無與倫比的造星能力,即使到了今天也毫不褪色,所謂:得金庸劇者得天下。這正好也印證了無線五虎將的上位史。
  • 得版權者得天下,錯失版權先機的蝦米音樂,2月份將關停!
    蝦米音樂關停蝦米音樂的沒落,有力印證了一個道理:得版權者得天下 。平臺和機構也需要早些重視版權的影響,蝦米音樂的沒落,有力印證了一個道理:得版權者得天下 。
  • 得流量者得天下,智鼎教您這樣玩轉明星
    從近兩年的品牌發展不難發現,「得流量者得天下」這種趨勢,當紅「花旦」「小生」的廣告簡直接到手軟,大街小巷甚至是各大社交網站,都能看見他們的身影。但許多人面對天價的明星代言費,只能望而興嘆!
  • 數字經濟時代,得技術者得天下
    數字經濟時代「得技術者得天下」數字經濟是當前全球經濟增長的核心,在政府的號召和政策推動下,數位化轉型成為了數字經濟發展的最強驅動力。但近年來個人信息洩露事件屢次發生,產業數位化和數字產業化催生的一系列網絡安全問題,給社會大眾造成了諸多困擾。
  • 觀點丨《鎮魂街》還沒完《莽荒紀》又來了 當真得SIP者得天下?
    2016年9月,《鎮魂街》的乘勝追擊正式開始,由優酷、奧飛劇業、雄孩子傳媒、有妖氣聯合出品的同名大劇在橫店正式開機,該劇更請來當紅男神汪東城主演,汪東城還在微博上發布了一張親手繪製的插畫——曹焱兵家傳兵器「十殿閻羅」,獲得了原著粉的大亮點讚,「SIP」戰略的快速套粉能力可見一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