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力電器與美的集團的「明撕」與「暗戰」

2020-12-25 中國經營報

本報記者 高沛通 趙毅 廣州報導

在公共輿論場中,珠海格力電器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格力電器」,000651.SZ)與「弄虛作假」似乎是語義完全對立的詞彙,當兩者被連接使用,其中的強烈「錯位感」正是助推消息引爆的重要因素。《中國經營報》記者注意到,7月3日晚間,「格力電器被中國移動取消中標資格」的相關話題登上微博熱搜,閱讀量破1.3億。

事件在社交媒體上快速發酵之前,本報記者就「弄虛作假」問題曾致函格力電器方面,未獲對方回應,多名上述項目工作人員則在溝通中稱,結果已經公示,具體「弄虛作假」情況不對外披露,事件發酵之時,美的集團方面工作人員亦未回應。

不過,隨著事件的發酵,格力電器很快展現了其一貫的「彪悍」作風,事件登上熱搜當晚,格力電器發布聲明回應事件系「材料整理失誤」,此後格力電器公開發聲,更直接將戰火引至競爭對手美的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美的集團」,000333.SZ)方面及招標方中國移動,隨著美的集團方面的解釋、「清者自清」回應以及中國移動官方的沉默,事件往「羅生門」方向發展。

透過 「明撕」的表面現象看,是渠道變革下,兩大空調巨頭的「暗戰」。與格力電器當下力推「新零售」,進行渠道變革相比,美的集團推行「T+3」「商務中心」「網批」等時間點更早,2020年5月,光大證券發布的研報稱,自2019年第四季度開始空調領域發生的激烈價格戰,實質是美的集團藉助經營模式變革向格力發起的份額挑戰。

近期有媒體援引美的集團方面內部人士說法稱,美的集團計劃至遲在2021年實現對格力電器空調業務的趕超。家電分析師劉步塵則認為,作為國內空調領域雙「寡頭」、市場份額佔比合計約70%的美的集團與格力電器,必有一場「惡戰」。

輿論場上的「明撕」

「別人造假大家或許會原諒,但格力造假大家不會,為什麼?因為董明珠利用一切機會宣傳格力是一家產品質量過硬的企業,是一家誠信可靠的企業,是一家具有強烈社會責任感的企業,這樣的企業形象打動了無數人的心,怎麼突然你自己也造假了呢?這個落差太大了,公眾無法接受」,本報記者注意到,格力電器被指弄虛作假輿論發酵之時,一名家電行業觀察人士在朋友圈嘗試分析相關消息在輿論引爆的邏輯。

本報記者注意到,此次事件發生的領域,是在招投標方面,而招投標領域的透明性,一直受到公眾的質疑。

如果細看中國移動採購與招標網上負面行為公告,會發現從2020年年初至7月9日,其實上面已公布了352個二級供應商負面行為公告,29個一級供應商負面行為公告,涉及的不僅有格力電器,還有華為技術有限公司、中興通訊股份有限公司等廣為市場熟知的公司,其中,華為技術有限公司、中興通訊股份有限公司均被指在相關採購項目中存在質量不合格問題,不過相關公告並未引發類似格力電器此次事件的大規模熱議。

事件發酵後,格力電器當夜發布聲明回應,稱系格力電器區域經銷商項目組投標人員在提交申報業績證明材料時,把格力電器中標的「華為團泊窪8號地塊工業項目(一期)」當作了「華為團泊窪8號地塊工業IDC項目(一期)」整理申報,屬於申報過程中的材料整理失誤。

後續,格力電器更一如既往展現了其「彪悍」作風,指美的集團相關公司在中國移動的相關招標項目中,出現「發票信息不一致」「技術參數不合規」問題,格力電器曾就相關問題多次向中國移動反饋,並在公開文章中反問「為什麼在存在這麼多問題的情況下重慶美的還能屢次中標,甚至屢次唯一中標?」,稱將結合其他問題再次報送中國移動,以求公平對待和公正處理。

格力電器將戰火引至美的集團方面及中國移動方面當天,美的中央空調官方微博發布聲明,解釋稱相關發票系項目組人員手動填寫時出現筆誤,與格力虛構項目信息有本質不同,原件已通過審核,並解釋相關技術參數問題,美的方面同時稱,「清者自清,這是美的第一次也是最後一次就此事發聲,希望企業自律,行業公平競爭、健康發展」。

雙方回應之後,伴隨著作為招標方的中國移動官方的 「沉默」,事件中諸多被質疑點走向「羅生門」。

值得一提的是,格力電器與美的集團方面之間的專利訴訟與輿論攻防早已進行多年。此外,2009年前後,格力電器甚至在相關政府採購項目中,狀告廣州市財政局,引發輿論關注,庭審中旁聽席上座無虛席,彼時有媒體指出,上述事件引發公眾對 「政府採購招標中的灰色地帶」不滿的共振。

對於此次格力電器被指弄虛作假事件,家電分析師劉步塵認為,無論是格力電器、美的集團相互舉報,還是此前格力電器舉報奧克斯,都應該被給予正面評價,家電行業存在很多潛規則,影響行業健康發展,如果總被盯著,每個企業都不敢做不利於公眾利益的事情,這是一種淨化市場的行為。

渠道變革下的「暗戰」

家電行業迎來渠道變革的當下,美的集團正在侵蝕格力電器既有的空調業務市場份額。

光大證券發布的數份研報認為,2015年至今5年間國內電商迅速崛起,帶來商品流通效率的提升,渠道費用得以下降,線下傳統時代格力電器、美的集團的自建渠道體系需付出25%的渠道成本,中小品牌需要30%以上,在傳統線下渠道時代,任何一個競爭對手在沒有品牌、規模加持的情況下,線下渠道成本都將超過格力,再疊加製造端和規模成本的差異,共同導致格力電器空調龍頭的地位幾乎無法撼動,而在電商時代,渠道成本降至15%左右,奧克斯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被推到臺前,數年間市場份額與海爾平起平坐。

中金公司的研報指出,2019~2020年空調價格戰,深層次原因是美的集團空調業務2017年推行「T+3」模式、2018年引入商務中心、2019年推行網批模式,產業鏈效率逐步領先格力。一般情況下,格力、美的1.5P變頻空調的價差為400~600元,但在線下渠道變革中,格力美的的價差估算可達983元。

美的集團年報顯示,2016~2018年,其空調方面業務線下市佔率分別為23.9%、24.6%、25%,2017年,美的集團公布其空調方面業務線上市佔率為24%,2018年這一數字為23.3%。尤其在2019年,美的集團空調業務逆勢擴張,空調相關業務營收增長9.34%,家用空調業務線下市佔率達到28.9%,線上市佔率為30.0%。

反觀格力電器,年報顯示,2016年其家用空調市場佔有率為42.73%,2019年其零售額市佔率為36.83%,在2019年,其空調業務營收下降10.93%。奧維雲網數據顯示,2020年1~6月份,有4個月美的集團空調線下銷售額市佔率高于格力電器,6個月美的集團空調線上銷售額市佔率均高于格力電器。

近期有媒體援引美的集團方面內部人士說法稱,美的計劃至遲在2021年實現對格力電器空調業務的趕超。

不過,劉步塵認為,單純從渠道角度講,上述研報透露出的邏輯有一定道理,不過他表示,空調價格大戰有一個更大的時代背景,即空調已經率先進入存量時代,存量時代企業增長空間越來越小,導致企業越來越焦慮。而存量時代的到來,其中一個因素是國家對房地產的持續嚴控。

在他看來,保持空調業務的龍頭地位,是格力電器的「馬奇諾防線」,格力電器多元化難言成功的當下,董明珠無論如何不會在空調領域讓步。格力電器年報顯示,2019年空調業務佔其營收的78.58%,作為比較,美的集團的空調業務僅佔42.99%。

從空調業務毛利率方面看,格力電器2017~2019年毛利率分別為37.07%、36.48%、37.12%,美的集團則分別為29.04%、30.63%、31.75%,相比而言,格力電器較美的集團高5.37%~8.03%。

在劉步塵看來,較高的毛利率,正是格力電器的撒手鐧,保障了格力電器可以有充分的空間進行「價格戰」,從而將市場上失去的份額奪回,疊加營收壓力,劉步塵認為美的集團和格力電器有一場「惡戰」,在2020年下半年空調價格戰會更為慘烈,只不過當下董明珠將更多精力放在渠道改革上。

相關焦點

  • ...發酵,格力美的恩怨何時了|珠海格力|美的|格力電器|空調|中國移動
    眾所周知,格力和美的是國內空調市場最直接的競爭對手,並且是十幾年的老對手。不同於家電其他品類相對平靜的狀態,格力和美的之間的很多「鬥爭」都被擺在了明面上。作為多年的競爭對手,格力和美的在過去十幾年從未停止過「互撕」,舉報、打官司、口水仗,已經成為家常便飯,在當前空調市場臨近天花板的情況下,雙方之間的競爭愈加激烈。競爭是市場的常態,有利益的地方就有競爭,相互監督有一定促進作用,但更應該以技術、創新等硬實力為競爭的主要方向。
  • 被舉報弄虛作假後 格力電器開撕「美的技術參數不合招標標準」
    被舉報弄虛作假後 格力電器開撕「美的技術參數不合招標標準」 每日經濟新聞 2020-07-06 14:51:59
  • 格力電器又開撕 直指美的「弄虛作假還屢次中標」
    (原標題:格力電器又開撕,直指美的「弄虛作假還屢次中標」,美的回應:清者自清)
  • 格力電器、美的集團、海爾智家、小熊電器究竟誰是家電股龍頭?
    大家好,我是格力電器。國內具備企業家精神的領導並不多,絕大部分還只能叫商人,但是有這樣的領導的企業都是大牛,比如福耀玻璃和曹德旺,格力電器和董明珠,華為和任正非等等。家電龍頭還是交給我這樣的企業比較放心。請大家支持我,為我點讚!走勢上看,資金是有分歧的,目前還是一個箱體的寬幅震蕩的格局,分歧資金還在磨合。不過從量能上看,多方資金是佔據優勢的。
  • 格力電器和美的集團中長線看好嗎,哪只更有潛力?
    格力電器和美的電器都屬於我國內知名的電器品牌,其中格力的空調銷售要好於美的,而美的的小家電的銷售要好于格力。兩個票都屬於白馬家電類板塊,其業績等方面也都是相對很好的個股1,首先我們建倉個股的時候同一板塊個股不建議配置兩個,尤其是在基本面基本相同的情況下2,再看兩個票的市值,格力四千多億,美的接近六千五百億,論成長空間來說,格力更有成長性3,再看今年以來的漲幅,格力目前只是微漲,而美的已經漲幅超一倍
  • 格力電器的未來
    來源:雪球$格力電器(SZ000651)$$公牛集團(SH603195)$$美的集團(SZ000333)$#格力電器#今天格力正式聘用了兩位副總裁,其中一位兼任新董秘,兩位的背景實力也是不俗,新董秘原任陝煤化工集團財務公司董事長,另一位副總裁來自國家審計署。
  • 美的「反攻」格力互撕升級 中國移動招標上演二虎相爭
    近日,由中國移動招標引發空調巨頭美的與格力之間的口水仗,先是移動曝光格力弄虛作假並取消中標資格,後有格力暗指美的舉報,並對中標發票信息及技術參數提出質疑。頭部玩家為機房大單據理力爭,互撕升級。在空調業內人士來看,隨著5G等技術迭代,機房中央空調成為家電企業必爭之地。而IDC項目對溫溼度的控制精度要求漸高,需要離心機這樣更大型、更穩定的製冷設備去做冷卻服務。
  • 格力「造假」被美的舉報背後:13年明撕暗鬥,未分勝負
    據《第一財經》報導,格力電器在聲明中提及的廣東某某同行企業,暗指美的集團——因為格力被取消中標資料後,美的控股子公司拿到了該項目的所有份額。 對此,美的官方在7月4日稱,「暫無回應,感謝關注!」目前來看,格力是否真正弄虛作假,又是否真被美的舉報,截至目前仍有諸多疑問未解。
  • 4隻值得高度看好的股票:格力電器、小熊電器、美的集團、蘇泊爾
    2016-2019 年間蘇泊爾、格力電器、美的集團分別以 40%、37%、31%的年化收益率處於板塊前三;股價增長都是來自業績、估值的雙擊,三家公司業績累計分別增長 113%、97%、91%,估值提升 81%、77%、57%。但事實上,家電行業高速成長的時代已經過去,多數產品基本完成普及。
  • 格力、美的上演年度宮鬥大戲:互相揭短究竟為何?
    繼騰訊、老乾媽烏龍事件之後,由中國移動招標引發的格力電器、美的集團兩大家電巨頭「互毆」再度上演,先是中國移動曝光格力弄虛作假並取消中標資格,緊接著是格力電器暗指美的舉報,並對中標發票信息及技術參數提出質疑。
  • 海爾電器擬私有化 市值、淨利弱勢能否PK過格力與美的?
    來源:每日財報作者: 張京 海爾當前估值為三大白電最低,市值也落後格力美的較多,私有化後也有望「PK」美的和格力12月17日,海爾電器(01169.HK)開盤股價大漲近20%。市值突破680億港元,大漲的基本面原因還要往前追溯。
  • 格力電器艱難的2020年,董明珠的「超級網紅」路行得通嗎?
    董明珠到底已經過了退休年齡,雖然之前不接受珠海國資委領導,珠海市不得不對格力進行混合制改造,讓高瓴資本進來。但董明珠個人在格力電器持股數量還是太少,不足以長期控制格力電器。沒有接班人的格力,總是醞釀著股東爭鬥的可能性。2、業績大幅下滑同海爾、美的相比,格力從2019年業績就出現了明顯的下滑。
  • 奧克斯為什麼讓格力電器如此的憤怒?
    6月10日下午4時左右,格力電器官方微博發布《關於奧克斯空調股份有限公司生產銷售不合格空調產品的舉報信》:眾多消費者此前曾向我司反饋奧克斯空調價格便宜但耗電量很大的意見,經格力電器實驗室實測,奧克斯部分型號空調產品與其宣傳、標稱的能效值差距較大。格力電器的一紙訴狀讓奧克斯陷入了風口浪尖。雪球用戶驅霧尋澗:格力舉報奧克斯,這是惡的範例。
  • 遭MSCI剔除、前三季業績走低,格力電器多元化進程稍顯緩慢
    從最近一個報告期來看,今年前三季度,格力電器錄得營收1274.68億元,較上年同期下滑18.64%;錄得歸母淨利潤136.99億元,較上年同期下滑38.06%。與另一家電龍頭美的集團(000333.SZ)相比,格力電器的營業總收入與歸母淨利潤分別落後美的902億元、83億元。
  • 營收輸給小米、多元化屢戰屢敗,格力電器還有翻身的機會嗎?
    股價跑輸老對手 多元化進程待時間驗證作為家電藍籌的代表,格力電器和美的集團誰優誰劣一直是過去10年經久不衰的話題,但2020年這個問題似乎有了答案:美的集團2020整年累計上漲73.77%,而格力電器則下跌了2.27%。
  • 珠海明駿負債208億 全額質押所持格力電器股份
    上述公告顯示,格力電器2月14日收到珠海明駿發來的告知函,獲悉珠海明駿將其持有公司的9.02億股股票質押給招商銀行珠海分行,佔其所持股份比例100%。同時,格力電器董事長兼總裁董明珠持有格力電器4448.8萬股股票(佔格力電器股權0.74%)中,此前已有4363萬股(約佔其所持股份的98%)實行了質押。
  • 格力電器:美的在招標中存在弄虛作假和暗箱操作行為
    來源:中國網科技中國網科技7月6日訊 今日,格力電器在官方微博發布一篇名為《在移動招標項目中,誰在弄虛作假?》的文章,指出美的在中國移動的招標中存在發票信息不一致、技術參數不符合招標標準等弄虛作假和暗箱操作的行為。
  • 格力董事長董明珠炮轟「美的和小米是小偷集團」
    格力董事長董明珠炮轟「美的和小米是小偷集團」 澎湃新聞記者 周玲 2014-12-14 18:38 來源:澎湃新聞
  • 家用電器行業行業專題研究:從美的自我進化看格力渠道變革:順勢而...
    本文我們將詳細復盤美的歷史上歷次重要的渠道轉折或者改革,並重點分析 2017 年後幫助美的開啟逆勢追擊的渠道改革和背後機理,為研究格力後續的改革方向和成效提供參考。美的渠道變革史:順勢而變,行穩至遠。(1)2005 年及以前:依託代理,層層分銷。實行代理制,代理商在渠道鏈條中發揮主導作用。
  • 對格力電器公司估值
    之前1月初已經根據這個模型對格力電器進行估值過一次,那時候完全沒有考慮疫情的影響,具體詳情見網頁連結,對格力電器未來五年做出以下估計:(1)保守估計,2019年、2020年格力電器的利潤增速為2%和12%,2021年至2023年利潤增速為10%,2019年至2020年派息比例為50%,2021年至2023年派息比例為60%,2023年年末公允市盈率為13倍;(2)樂觀估值,201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