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0-07-06 14:51:59
對於此次事件,家電行業分析師劉步塵認為,不管誰造假、不管哪方面造假,都是造假,都應該被同行監督,造假的毒瘤不除,中國家電行業無法健康發展。
每經記者 陳鵬麗 每經編輯 陳俊傑
格力與美的之間的「戰火」正「由暗轉明」。
上周六,格力電器(000651,SZ)發布《嚴正聲明》回應在中國移動招投標項目中「弄虛作假」系投標人整理材料失誤,廣東某某同行企業利用此事惡意攻擊。之後,外界就有傳言,格力電器所稱「廣東某某同行企業」實則是指美的。不過,美的集團方面對此一直未予回應。
7月6日,格力電器「火力」升級。格力電器通過官方微博等平臺發布《在移動招標項目中,誰在弄虛作假?》文章,矛頭直指重慶美的,稱重慶美的在招投標過程中存在「發票不一致」、「技術參數不符合招標標準」的情形。
據了解,重慶美的是指重慶美的通用製冷設備有限公司,在「中國移動2020年至2021年高壓離心式冷水機組集中採購項目」中,格力電器與重慶美的作為候選人同時競標,後因格力電器存在弄虛作假的情形,被中國移動取消中標資格,重慶美的獨攬4.1億元招標項目。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就格力電器7月6日上述言論向美的集團相關人士尋求回應,但截至發稿未能收到回復。
在《在移動招標項目中,誰在弄虛作假?》一文中,格力電器稱,為了促進企業招投標採購工作公開、公平、公正開展,淨化營商環境。現將中國移動招標項目中發現的中標單位重慶美的相關情況向社會公布。
格力電器指稱,重慶美的在招投標過程中存在「發票信息不一致」的情況。2019年9月5日在中國移動發布「高壓冷水機組離心式冷水機組產品供應商信息核查」相關信息公示中,格力電器發現重慶美的發票信息不一致。
格力電器曬出4張截圖稱,在中國移動公布的「供應商認證信息申報表-表7.4大陸數據中心業績明細表」。序號6,業主名稱「中國移動通信集團江蘇有限公司蘇州分公司」,在「國家稅務總局全國增值稅發票查詢系統」查詢,顯示「無此發票」。在「國家稅務總局重慶電子稅務局」查詢,顯示該發票的購買方為「重慶信航蘭堡建材有限公司」,發票發售日期是2017年8月16日,與前述中國移動公布的供應商認證信息申報表中的信息不符合。
此外,格力電器還指稱,重慶美的存在「技術參數不符合招標標準」的情況。中國移動招標「2017-2018年高壓離心式冷水機組集中採購項目」時,根據公開資料,重慶美的AHRI實驗室最大冷量認證為2200RT,不能覆蓋投標冷量2500RT。截至2020年2月26日,在AHRI官網上沒有顯示「2017-2018年高壓離心式冷水機組集中採購項目」重慶美的試驗臺證書,直到2020年3月31日再次查詢後才發現重慶美的增補了3000RT測試臺證書。
格力電器稱,上述問題,招標者在投標申請資料審核中本應早發現,格力也曾就相關問題多次向中國移動反饋,為什麼存在這麼多問題的情況下,重慶美的還能屢次中標,甚至屢次唯一中標?
格力電器還表示,此次公布的信息僅為部分可公開查詢的信息,公司將結合其他問題再次報送中國移動,以求公平對待和公正處理。在企業招投標過程弄虛作、暗箱操作等違法行為危害中國的營商環境,阻礙中國經濟發展。中國移動和格力電器同為社會關注的行業領軍企業,有義務為同行和社會作出表率,共同維護良好的營商環境。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了解到,格力電器所提及的重慶美的在招投標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是發生在2019年或之前。
中國移動採購與招標網顯示,中國移動是2017年10月發布「2017-2018年高壓離心式冷水機組集中採購項目」的招標公告。2017年11月,中國移動公示「2017-2018年高壓離心式冷水機組集中採購項目」的中標候選人。兩個標段中,重慶美的均有中標,其他中標候選人還包括開利空調銷售服務(上海)有限公司、麥克維爾空調製冷(武漢)有限公司。中標候選人名單中未見格力電器的身影。
對于格力電器方面的說法,記者也聯繫上美的集團相關人士,但是截至發稿,美的方面對於此事並無回應。
記者注意到,美的與格力在中央空調領域的競爭一直激烈。從2017年起,格力電器與美的集團就開始自稱「行業第一」。格力電器在2017年年報中稱,據《暖通空調諮訊》數據,2017年格力中央空調國內市場佔有率連續六年保持第一。而美的集團則表示,據《中央空調市場》監測的數據顯示,2017年中國中央空調市場美的佔有率為15.4%,為行業第一。
2019年年報中,格力電器稱,根據《暖通空調資訊》發布的數據,格力中央空調以14.7%的市場佔有率穩坐行業龍頭地位,實現國內市場「八連冠」;美的集團則表示公司中央空調在線上市場份額是50%,排名第一。
家電產業觀察家張彥斌7月6日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中央空調市場競爭一直激烈,況且今年疫情耽擱了部分業務,大家都想通過大項目彌補損失,競爭就更加激烈。兩個實力相當的品牌必然是「寸土必爭」。他表示,美的和格力在中央空調的市場份額幾乎相當,伯仲之間。
對於此次事件,家電行業分析師劉步塵認為,不管誰造假、不管哪方面造假,都是造假,都應該被同行監督,造假的毒瘤不除,中國家電行業無法健康發展。不過他同時強調,即使美的確實存在問題,也不意味著格力在中國移動招標中的「弄虛作假」是正當的、合法的,這是兩碼事。他表示,今年下半年,兩大空調巨頭必將發生惡戰,兩家企業的盈利預計都會受到影響。
封面圖片來源:攝圖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