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內容,安徽經濟生活頻道,每晚18:20直播的《第一時間》有詳細報導!
14年前,肥東縣店埠鎮內發生了一起蹊蹺的兇殺案,受當時條件限制,警方甚至連受害人是什麼人都搞不清楚。前段時間,這個蹊蹺的兇殺案終於告破,而兇手殺人的原因更是讓人驚訝。
時間回到2006年1月28號,當時有村民在肥東縣店埠鎮一個荒廢了很久的房子內,發現一具被燒焦的屍體,於是立即報了警。
肥東縣公安局刑偵大隊副大隊長孫建軍介紹,當時現場被焚毀的比較厲害,現場除了屍體外,就是燒焦的樹枝稻草。
肥東縣公安局刑偵大隊重案中隊中隊長胡程表示,雖然燒焦了,但是面部還是保留了絕大部分的,通過面部看出受害人大概50多歲,左腳是有殘疾的。
這到底意外,自殺還是他殺呢?通過現場勘查和屍檢,警方很快有了結果。
孫建軍說,死者是鈍器擊打顱腦造成的損傷,另外結合當時焚燒的具體位置,進行現場重建,認為這是一起殺人焚屍後掩蓋的現場。
那麼,死者是誰,兇手又是什麼人呢?肥東警方對現場周期進行了大量的走訪,然而卻沒有取得任何有價值的線索。
孫建軍告訴記者,通過周邊大量的走訪,沒有落實好被害人的身份,一直成為偵查員心中的心病。
受當時條件的限制,雖然14年來,肥東警方沒有放棄對這起案件的追查,但一直沒有取得進展。直到今年,警方對當年保留的痕跡物證進行了重新檢驗,終於有了受害人的線索。
孫建軍:「受害者叫韓某太,是阜陽的,一直在外面流浪。自2006年一直沒有回來,所以當時我們就圍繞受害人的身份展開調查,但是搞不清楚他為什麼到了肥東?又為什麼被害?」
線索就這樣斷了嗎?警方沒有放棄,對當年提取的所有痕跡物證又進行了細緻檢驗,這次他們發現了兇手留下的痕跡。
孫建軍說,利用科技,多次進行檢驗,發現了蛛絲馬跡,鎖定了在押犯一個叫陶某春的人。
經查,這個陶某春是蕪湖人,後來隨母親改嫁來到肥東,有多次盜竊前科,眼下正在服刑。他會是這起命案的兇殺嗎?警方立即提審了陶某春。對於殺人焚屍的行為,到案後陶某春供認不諱,讓人驚訝的是,陶某春跟受害人根本不認識。
胡程:「因為家庭的原因和自己過的不順,就產生了報復社會的心理,就在他思考的時候,看到受害人從他身邊走過,看他是個老年人,又是殘疾,是弱勢群眾,就把他當做目標,殺人洩憤。」
陶某春交代,母親改嫁後,他和繼父關係不好,所以經常外出流浪和盜竊。案發當天,心中滿懷憤恨的他碰到了死者,就產生了殺人洩憤的想法。作案後,他還對屍體和現場進行焚燒,妄圖掩蓋罪行。
胡程:「他想把屋子燒塌了,砸在死者身上,造成死者是被大火後砸死的假象。」
目前,陶某春已被移送檢察機關起訴。
安徽經視記者常小永 席張華報導
原創稿件未經許可 禁止任何形式的轉載
轉載加微信:dysjwx2003
轉發擴散!記得點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