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眼睛併發症前兆必須重視,拖下去可能導致失明

2020-12-27 網易

  每天躺在被窩熬夜玩手機

  追劇到凌晨

  上班對著電腦一坐就是一整天

  你感覺雙眼無神

  精神渙散

  看東西變模糊

  甚至出現了幻影

  

  年輕人估計是近視了

  老年人很大可能是老花眼

  但如果你是一名多年的糖尿病人

  那就該提高警惕了

  你極大可能出現了糖尿病眼睛併發症

  

  值得注意的是,糖尿病引起的雙目失明要比非糖尿病高出25倍,長期高血糖可能引起眼底微血管病變,導致多種糖尿病眼病,如白內障、眼底出血、視網膜脫落等,隨著病情的進展可有不同程度的視力減退、甚至失明。但是知道糖尿病眼病的並不多,很多人視力下降嚴重了才有就醫的意向,這個時候再來治療已經錯過了治療的最佳時期,視力無法提高,影響生活質量。

  發現的越早,治療的效果就會越好,如果在醫生的指導下加強眼睛保健,積極治療,失明等嚴重病況是完全可以避免的。

  糖尿病眼病的常見症狀

  糖尿病眼病早期一般沒有感覺,當出現如下症狀應高度警惕:

  1.眼前有塊狀的陰影漂浮物,類似蝌蚪、小球、蜘蛛網等。

  2.視物模糊,如隔雲煙。

  3.視力減退,尤其是夜間視力下降最為明顯,或近視程度加重。

  4.視野缺損,即眼睛能看到的範圍較以前明顯縮小。

  5.視物有閃光感,看東西出現重影。

  6.上瞼下垂、眼球運動障礙。

  7.眼睛腫脹、疼痛、乾燥。

  8.畏光、流淚、復視等。

  9. 閱讀或看電視時眼睛很容易會出現疲勞。

  10.交替遮蓋雙眼,單眼出現看東西不清楚或模糊的現象。

  如果糖尿病患者有以上十大症狀之一,一定要及時到眼科就診。

  
糖尿病友應怎樣保護眼睛

  控制血糖是防病前提,定期查眼,做到早發現。其實,糖尿病患者只要在醫師指導下,加強眼睛保健、積極預防、及時治療,失明等嚴重病況完全可以避免。

  那麼如何才能做到不發生糖尿病視網膜病變呢?今天就教您幾招:

  第一招:按摩護理眼睛

  先閉目養神3~5 分鐘,然後兩手相互摩擦至熱,用擦熱的手掌輕輕按住眼部,然後手掌以順、逆時針方向各旋轉5 次,如此重複3~4 次。本法適用於各種糖尿病眼病,但有眼底出血者忌用。

  

  第二招:每天吃點枸杞子

  祖國傳統醫學認為枸杞能補肝腎、明目,與現代科學研究結果是一致的。枸杞含有豐富的玉米黃素,還富含胡蘿蔔素,是藥食兩用佳品。因為玉米黃素和胡蘿蔔素都不溶於水,一定要把它嚼爛咽下去才好吸收,所以最好的辦法是在煮粥、煮飯時放進去。每天食用量控制在15克以內。

  

  第三招:巧選護眼水果

  藍莓、黑加侖、覆盆子、櫻桃、桑葚、草莓等紅紫藍色水果中富含花青素和維生素C,芒果、木瓜、柑橘等含有胡蘿蔔素和維生素C,這些營養素有利於保護眼睛。而蘋果、梨、桃等日常水果「養眼」作用有限。糖尿病患者需根據血糖控制情況選擇適合自己的護眼水果。

  

  第四招:巧選護眼蔬菜

  深綠色的葉菜,如菠菜、油菜、小白菜等含有大量葉黃素、胡蘿蔔素和維生素C;紫紅色的蔬菜如紫甘藍、紅莧菜、紫菜苔等含有花青素和維生素C。這些營養素有利於保護眼睛。

  

  第五招:多選擇粗糧豆類

  粗糧豆類含有大量維生素E以及眼睛抗疲勞所需的維生素B族。不同的粗糧豆類還含有眼睛所需要的特殊營養素。黃玉米、小米、大黃米等黃色糧食裡面含有葉黃素、玉米黃素和胡蘿蔔素;紫米、黑米、紅米、紅豆、黑豆等含有花青素(抗氧化物質)。

  

  第六招:定期檢查

  2型糖尿病患者,因發病隱匿,應在確診糖尿病後就及時檢查眼底,隨後每年複查。

  無糖尿病視網膜病變患者推薦1-2年進行一次檢查,輕度病變患者每年檢查1次,中度病變者每3-6個月檢查一次。

  1型糖尿病患者應該在確診的5年內每年進行眼底篩查;如果1年或2年無視網膜病變可考慮減少篩查的頻次;如果發現任何程度的視網膜病變,必須進行每年篩查,進展期的視網膜病變需要更頻繁的檢查。

  如果出現視物模糊、扭曲、眼前黑影飄動,要及時就診檢查。

  

  第七招:務必控制好血壓

  糖尿病視網膜病變(DR)流行病學研究表明:收縮壓≥ 145 毫米汞柱者發生DR的危險是收縮壓≤ 125毫米汞柱者的2倍。高血壓是糖尿病視網膜病變患者發生眼底出血的重要誘因。高血壓也可直接引起視網膜發生病變。

  

  第八招:控制血糖

  若能使血糖控制在正常水平,可有效地防止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的發生和發展。研究表明,如果空腹血糖<7.0mmol/L,餐後2小時血糖<10.0mmol/L,HbA1c<7.0%,則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的發生危險率會減少50%~70%。對於年齡較大者,要適當放低血糖控制標準,謹防低血糖的發生。

  

  積極有效地控制糖尿病,使空腹和餐後血糖均接近正常水平,這是防治糖尿病眼病的基本措施。遵循健康的生活方式,首先應戒菸戒酒;已經患有糖尿病眼病患者,特別是眼底出血的病人,必須禁止過勞、長時間看電視、看書等,且也不宜做劇烈運動及潛水等活動。

  只要注意以上幾個要點,及早發現便可做到有效防控。

  文章參考來源:糖尿病之友 好醫講糖

  編輯:李美諄

  #糖尿病# #糖尿病併發症# #糖尿病眼病#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

  • 糖尿病經常視力模糊,腳底還起泡?提醒:這2個併發症風險要注意
    血糖長期偏高,會逐步危害身體的微血管健康,對於眼睛來說,糖尿病長期的高血糖影響,會使視網膜中的毛細血管網受到影響,血管的脆性增加,甚至形成微小的微血管瘤,血管通透性增加,導致滲出和水腫,從而最終影響視網膜的中央部分,引起黃斑水腫,從而導致視力的下降,可能出現的症狀有視力模糊,飛蚊症,視野缺失,視力下降,復視等症狀,如果不注意加以控制,
  • 糖尿病不是「突然」得的,睡覺時若有4種表現,可能是糖尿病前兆
    近年來患上糖尿病的人數越來越多,這是一種以高血糖為主要特徵的慢性代謝性疾病,當患上糖尿病的時候,那麼就應該引起重視了,因為稍不留意就可能會加大患上併發症的危險。其實患上糖尿病就意味著血液中葡萄糖水平超標了,此時身體素質會變得越來越差,所以在生活中我們一定要及時了解體內的血糖水平,這樣才能夠保護身體的健康。糖尿病不是「突然」得的,睡覺時若有4種表現,可能是糖尿病前兆表現一:夜尿頻繁除了睡覺之前喝水太多,患有腎病之外,如果頻繁的晚上起來上廁所,那麼很可能是糖尿病的早期表現之一。
  • 我不要失明,糖尿病視網膜病變怎麼辦?
    原來在半年之前,他因為眼睛看東西不舒服去眼科檢查,才發現已經有嚴重的糖尿病視網膜病變了,在眼科接受了治療,也做了眼球玻璃體內藥物注射,眼睛狀況仍然持續惡化…無論是第一型糖尿病、或是第二型糖尿病,長期的血糖波動都會造成眼部視網膜微細血管病變,所以,也稱為糖尿病視網膜病變(diabetic retinopathy)。
  • 31歲男外賣員肩疼不當回事,「拖」成糖尿病,醫生怒斥:愚蠢!
    人的身體健康很容易受到疾病侵襲,身體總是多多少少出現這樣那樣的病,不僅折磨人,還影響了正常的工作學習,很多疾病剛開始會給身體「提個醒」,如果發現了還不重視,可能就會造成生命威脅,所以,我們應該時刻注意身體的每一個小細節。
  • 醫生勸告:若皮膚出現「這感覺」,十有八九是糖尿病「前兆」
    醫生勸告:若皮膚出現「這感覺」,十有八九是糖尿病「前兆」皮膚是身體最大的器官,它主要有表皮細胞和蛋白質組成,主要排洩和分泌的作用,糖尿病患者因皮膚內葡萄糖含量增高,刺激到皮膚出現發癢的情況,或者是蛻皮,出汗量也會逐漸減少,皮膚變得異常乾燥,也會比較瘙癢。
  • 尿頻又疲勞,還容易口渴,身體出現6種症狀,是糖尿病前兆
    當患有2型糖尿病的時候,控糖至關重要,血糖的水平影響著整個人的健康水平。而且患上糖尿病時,血糖的波動還會影響一系列併發症的風險增高,比如中風、心臟病、神經損傷等等。根據醫學研究測量,當一個人在空腹的時候血糖水平達到126mg/dl以上,或者飯後兩個小時血糖達到200mg/dl以上,或者是你的血紅蛋白A1C達到6.5以上,那就是糖尿病。但是普通人如果在沒有得糖尿病的情況下,是不會在意並去檢查這些數據的,那麼還是得從日常的生活狀況中判斷出糖尿病的發作前兆。
  • 糖尿病併發症的14類預警信號,看看你有嗎
    眾所周知糖尿病不可怕,可怕的是糖尿病併發症,的確糖尿病併發症是導致糖尿病患者致殘致死的主要原因,雖然我們無法預測併發症什麼時候會出現,但併發症也不是無跡可尋的,因為任何事物的發展都有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糖尿病併發症的出現也不是一下子形成的,在出現之前總有一些先兆,或者說身體總會發出一些預警信號。
  • 寒冷冬季,眼睛也怕冷,嚴重時可能失明!有視力下降、視物模糊、變形...
    患者可能在確診前有很長一段時間就出現了視力下降、模糊、眼前有黑影等眼部的變化,卻沒有立即引起重視,一拖再拖,等到症狀很嚴重了才去醫院治療,為時已晚。提醒:高度近視的患者經常揉眼睛會增加視網膜脫落的風險。3.生活不規律睡眠不好,熬夜、暴飲暴食、缺乏運動等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容易使眼壓升高,特別是熬夜更易導致眼壓升高,眼壓升高可能會導致青光眼,視神經萎縮,視力會逐漸減退甚至會失明。
  • 糖尿病患者腿麻,是併發症的出現?醫生表示:最好先明確這2點
    糖尿病是一種非常常見的疾病,患有糖尿病的患者,如果能夠及時的進行科學規範的治療,控制血糖,很多患者是可以長期正常生活。患有糖尿病的患者,如果不及時的進行治療,不注意控制血糖,患者長期血糖升高,容易引起很多嚴重的併發症。
  • 眼睛看不清,不僅僅是年紀大了……
    燕都融媒體記者 檀亞楠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眼健康越來越多地受到了人們的重視。尤其是對於中老年朋友來說,隨著年紀的增加,高血壓、糖尿病的患病率增加,再加上眼部併發症的「襲擊」,猶如雪上加霜。那麼,中老年易患的眼病有哪些呢?
  • 糖尿病5大併發症,讓你從頭「傷」到腳!控制血糖最好的方法給你
    糖尿病本身不一定會對人體造成嚴重的傷害,但其併發症高達100多種,遍及全身,心、腦、腎、眼、下肢等全身各個組織器官均可受累。因此,早期發現、及時治療對於糖尿病患者來說十分重要。最常見的是多發性神經炎,產生肢端感覺異常,感覺過敏、刺痛、灼熱感、襪套樣的感覺,是導致糖尿病足的主要原因。糖尿病還可以影響自主神經系統,導致腸胃功能、生殖系統功能和心臟功能的紊亂。
  • 糖尿病8個常見併發症的聯合用藥方案
    糖尿病是一種進展性疾病,長期高血糖狀態會導致慢性組織、器官的損害,從而出現各種慢性併發症,累及全身的多個器官組織。因此,除了控制血糖,消除併發症也是治療糖尿病的關鍵!
  • 糖尿病不痛不癢?但這五個跡象不可忽視,或是提醒併發症來襲
    糖尿病是慢性代謝疾病之一,以高血糖為主要的特徵。這種病目前無法治癒,只能通過治療控制血糖水平,防止併發症出現。糖尿病為什麼會出現併發症?因為糖尿病使血管長期保持高血糖的環境,這就使無論是微血管還是大血管都容易出現硬化的情況,從而引起各種併發症。糖尿病的併發症可以分為急性和慢性。
  • 一隻眼睛受傷,導致雙眼失明,盲人的人生你能了解幾分
    幾年前,在一次做農活的時候,不小心被竹子劃到了眼睛,從而導致了右眼角膜潰瘍伴穿孔,視力幾乎喪失。為了治療眼睛,他在家人的陪同下先後到福州、浙江、上海等很多地方,花費了好幾萬元,病情卻不見好轉,而本來就不富裕的家庭卻因此垮掉了。由於他的病情太嚴重,又已經拖了很久,視力要想恢復已是不可能。再加上陸先生家境比較貧寒,家中有3個子女要贍養,於是他只好放棄治療,保護好另一隻眼睛。
  • 眼脹、虹視、眼壓高,這是青光眼前兆,4類人要及時診治避免失明
    但是,眼中總能看到類似彩虹的光彩,不要以為這是好運的兆頭,恰恰相反,這種虹視情況預示眼睛已經發生病變,很可能是青光眼。青光眼是眼科重症疾病之一,也是致盲率很高的眼病。它的致病因素有很多,比如視神經受損、家族遺傳等。青光眼的危害不言而喻,為了確保視力不會喪失,及時發現、儘早治療還是可以保留視功能的。因此,我們很有必要了解青光眼發展時的前兆。
  • 這4個原因再不重視,可能你就是下一位候選人
    青光眼帶來的影響嚴重,作為眼部疾病的一種需要了解哪些原因會導致該疾病發生。通過合理的手段來積極預防青光眼,否則該疾病出現之後沒有重視,可能會有視野缺損,視力下降等情況,甚至會發展成了失明這種後果。眼壓增高是導致青光眼出現的危險因素,增高的眼壓會通過機械性壓迫以及視神經缺血這兩種情況導致視神經受到損傷,持續的時間越長,視功能損害就會越嚴重。很多患者由於房水的循環動態平衡被破壞,可能就會有病理性的眼壓增高表現。有這種情況存在應該積極應對,通過合理的治療進行改善。
  • 「大病腳先知」,腳上若出現4種現象,很有可能是糖尿病在作祟!
    說起糖尿病,很多人都並不陌生。糖尿病是一種代謝類慢性疾病,高血糖是其主要特徵。 糖尿病治療極其繁瑣,甚至有可能終生都需要藥物進行治療。並且還有很多複雜的併發症,嚴重危害人類健康。
  • 是什麼讓他們的眼睛突然失明了?
    今天的門診遇到了幾位不同程度視力下降的患者,其中兩位患者的一隻眼睛可以說是失明了(都只能在眼前看到手指,盲的標準是:最佳矯正視力低於0.05)。另一位是雙眼顯著視力下降到0.1、0.3。這幾位患者都是因為「糖尿病」引起了眼底視網膜的嚴重併發症。果然,再一追問病史,三位患者確實都有糖尿病病史。當這三位患者及其家屬得知了自身的病情後,第一反應都是難以接受,怎麼平時不痛不癢沒什麼感覺的糖尿病會讓自己一下子就面臨失明的境地了?老人家們覺得:「年紀大了眼睛就看不清楚了,這不是正常的嗎?不是做了白內障手術就能看見的嗎?」
  • 腦血管堵塞的前兆是什麼?專家說:這3個前兆沒有引起大家重視!
    我國腦梗死的發病率要高於心肌梗死,腦梗死最大的危害不僅僅是可能會導致猝死,還有一個問題就是可能會留下後遺症,不但給患者本人帶來痛苦,更是給整個家庭帶來痛苦,甚至災難。那麼腦血管堵塞的前兆是什麼?我們在腦梗死堵塞前就趕緊去醫院,不就能避免腦梗死發生?避免死亡或後遺症了?
  • 老糖友福音,修復細胞損壞,逆轉消除糖尿病併發症!
    對於糖尿病的形成理論及用科學技術手段支撐的高新產物茯茶素調理糖尿病的應用,受到了廣大人群的關注! 二、重新認知糖尿病 早期 人體胃腸道在正常消化吸收營養物質的情況下,被動過多吸收失衡菌群降解的營養物質而引起代謝不平衡現象。而飲食偏好引起腸胃道微生物菌群失衡,是導致糖尿病產生的始動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