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西二旗哆啦A夢·謀叔,一個集帥氣與睿智於一身的HR。
最近聽一位小HR吐槽,候選人在面時表現的很好,對公司也很認可,當接受offer後,卻劇情大反轉,拋出了種種問題,如五險一金如何繳納,工資構成細節等...
雖然每次提問都給出了充分理由,但HR還是忍不住嘆息,一些問題都是面談中講過也得到候選人確認了的,為什麼還要問呢?
原因
這種反轉劇情的出現,一般是出於以下原因:
1、不在意
面試中未在意的問題,到了錄用階段在意了。或許是面談中關注的重點不在這些問題上,或許是面試時分神了(如抱著試試的態度,沒想到被錄取了),因而出現聽而不聞的結果。
2、不敢問
面談過程中因緊張、顧慮,一些問題沒膽量問,被錄用後,不得不問了,不然心裡沒底,迷迷糊糊不敢來。
3、患得患失
這種類型的候選人顧慮較多,可能面談時問的不夠仔細,被錄用後又考慮到其他問題。謹慎小心的候選人,或者說患得患失的候選人總是有無數個問號在腦海裡。
或者候選人已有備選OFFER,希望爭取更多的利益。
4、投石問路
候選人或者未下定決心,或者受到他人指點,需要對公司繼續考察下,所以就提出一些問題,希望能從問題中獲得有效信息。
對策
跟進維護已接受OFFER的候選人,是招聘工作的重點,只要不現觸破底線,招聘人員都要盡一切努力將候選人迎進公司。在這個原則指導下,謀叔根據過往工作經驗,建議如下:
1、 提供耐心專業的解答
候選人能提出問題,反映出其對公司很有興趣並願意進一步了解,這是可喜的。因而招聘人員首要的是有耐心,熱情禮貌解答問題,千萬不要說這個問題已經在面談中講過了又問,這樣給候選人留下的印象是極不好的。
其實,招聘人員是熱情還是敷衍,候選人完全是可以感覺到的,同時會影響候選人的判斷,這也就是為什麼招聘人員的熱情耐心要比專業重要。
當候選人的問題比較棘手或不熟悉相關事項時,招聘人員不要急於回答或推脫,可以進一步確認、搜尋準確詳實信息。
2、知識積累,固化與傳承
回答候選人各種各樣的問題多了,對出現頻次高的問題及中肯解答話術可以積累起來,也可以組織部門成員一起討論,如何答覆更顯得專業,更能體現公司形象,然後形成較為規範的樣板,可以在面試環節就展示給候選人,或製作成資料供候選人參閱,有條件時也可將重點內容體現在OFFER中。
3、覺察話外音
對於候選人猶豫不決的問話,招聘朋友們要能夠判斷出候選人是詢問問題本身呢還是另有他意,是借問問題考察公司其他方面的狀況?還是意圖在不同公司間作比較?
如是仍對加入公司有顧慮,招聘人員們則要望聞問切,看準癥結,對症下藥。
4、主動跟進
候選人接受了OFFER,並不代表招聘工作畫上了句號。此時還是行百步者半九十,招聘人員需要主動跟進候選人狀況,通過微信、QQ等互動。
從候選人提出問題到得到滿意答覆,並不僅僅是答惑解疑,也是候選人和公司相知相融的過程。從另外一個角度而言,能完美解答候選人的困惑,也是各位招聘同仁的專業能力和素養體現。
版權資訊 | 來源:網絡。版權屬於原作者,如有疑問,請在後臺聯繫謀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