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在行業內的領跑冠軍,有的最能燒錢、有的最能賺錢,有的吸引了高達20多家PE/VC的目光,也有的同時在一級市場和二級市場備受矚目。
新冠疫情,貫穿2020年始末,影視、餐飲等多個行業集體「失利」,就連餐飲巨頭西貝莜麵村創始人賈國龍2月初時也不得不發出「帳上現金撐不過3個月」的呼喊。
然而凜冬之下,新興產業依然湧現出投資機遇,在線教育、醫療大健康、晶片等行業成為資本寵兒。
這些在行業內的領跑冠軍,有的最能燒錢、有的最能賺錢,有的吸引了高達20多家PE/VC的目光,也有的同時在一級市場和二級市場備受矚目。
在即將過去的2020年,時代財經與你一起一一回顧這些難忘的投資案例。
2020年「吸金王」:猿輔導
據時代財經不完全統計,若暫且剔除國資背景的恆豐銀行獲1000億元人民幣巨額融資事件,猿輔導憑藉35億美元(約229億元人民幣),跑贏恆大地產的金碧物業和明星企業中芯國際,成為名副其實的「吸金王」。
值得注意的是,猿輔導單次融資金額不算十分亮眼,但其今年僅一年就進行了4輪融資,共收割35億美元,與今年下半年勢頭正旺的多家社區團購頭部企業的融資總額不相伯仲,可謂財氣十足。
有了「揮霍」的資本,專注K12教育的猿輔導開始瘋狂「燒錢」,推出了不少免費課程,並且在電視、電梯等渠道撒下鋪天蓋地的廣告――「上網課,用猿輔導」,頗有當年58同城的神韻。
如果按網上傳言的「每天燒5000萬人民幣」的速度計算,猿輔導今年的融資總額可以夠它燒整整400天。
給予猿輔導強力支撐的PE/VC可謂明星陣容,無論是專業的明星PE/VC機構,如DST Global、IDG、高瓴創投等,還是CVC的投資「狂魔」騰訊投資、阿里系的雲峰基金等都紛紛入場,押注這個千億市值的在線教育公司。
截至目前,猿輔導已累計完成10輪融資,共13家PE/VC入局。而作為猿輔導的伯樂,IDG算是「慧眼識英雄」。
2012年,網易門戶事業部總裁李勇告別網易、帶著幾個老部下創立猿輔導時,在教育行業只是一張白紙,在線教育當時在國內也只是起步階段,IDG還是向李勇伸出橄欖枝。
而後,猿輔導經歷了目標用戶從成人轉向K12、業務從題庫拓展到C2C教學平臺、再從平臺改為自營的三次華麗轉型,並且形成了以猿題庫、猿輔導、小猿口算、斑馬AI、粉筆網等多產品矩陣,從行業小白一步步成為當前估值最高的K12在線教育獨角獸企業。
從公開資料可看到,IDG從2013年起共5次加碼投資猿輔導。
IDG相關負責人向時代財經表示,「注重創始人團隊、早期入局、長期加持」是IDG的投資邏輯框架,「不僅長期支持,重點是很早就布局了。」
最火爆:亞虹醫藥、思路迪
由於新冠疫情,2020年也是醫療健康領域項目的大豐收年。
據數據統計,截至12月29日,2020年醫療健康行業共發生520起融資,融資金額高達833.1億元。
從公開資料可以看到,相對其他行業,醫療健康領域大額投融資事件數量較多,如亞虹醫藥獲得啟明創投等7億元人民幣融資,思路迪更是獲得中信產業基金領投的15億元人民幣戰略融資。
據時代財經不完全統計,吸引最多機構扎堆投資的前20家企業,就有6家是醫療健康、生物科技相關企業,佔比高達三分之一。
位居榜首的是成立於2010年的亞虹醫藥,今年共吸引了23家PE/VC,有專注生物醫藥專業的老牌機構倚鋒資本、後起之秀博遠資本,也有CVC泰格醫藥(300347)、國資背景的中金資本和華建創投等。
除此之外,阿里系的雲鋒基金也不捨得錯過這個風口,與醫療領域戰績輝煌的啟明創投等多家機構共同拿下亞虹醫藥的D輪融資,金額超7億元人民幣。
亞虹醫藥專注於從事泌尿生殖系統抗腫瘤和相關疾病的全球化創新藥研發,主要瞄準膀胱癌及其他泌尿生殖系統腫瘤、多藥耐藥感染兩大市場,已經具有多個處於臨床及臨床前開發階段的項目。
另外,國內頭部腫瘤精準醫療公司思路迪同樣是資方追捧的「香餑餑」。
截至12月29日,思路迪共完成5輪融資,參與的機構數量也多達22家,包括中金資本、中民投、信中利等,以及老股東魯信創投(600783)、山東交通發展基金和仙瞳資本持續加碼。
由於生物醫藥行業投入高、周期長、風險大,需要資本長期大力支持,因此多次連投同一家企業常見於醫療健康行業。
高瓴資本聯席首席投資官、合伙人易諾青對此深有同感。他曾在公開場合表示,對生物醫藥領域的投資,不僅是資金的投入,一定要秉持長期主義理念,需要與這個領域卓越的創業者長期同行,才能助力被投企業不斷穿越「死亡谷」。
最賺錢:孚能科技、完美日記
資本是理性,也是感性的。今年,醫療健康賽道活躍,同時,新能源汽車大潮席捲而來,多隻相關概念股暴漲。
從IPO的角度來看,若不考慮各機構入股成本,僅發行市盈率來看,「動力電池第一股」孚能科技或許是2020年最賺錢的項目。據數據顯示,孚能科技發行市盈率高達1737.49倍,亞軍聖湘生物發行市盈率也達536.3倍。
2020年A股新股發行市盈率前十。
而以孚能科技12月29日收盤價41.39元計算,參與戰略配售的戴姆勒大中華帳面浮盈已超8億元人民幣;中保投也獲益不少,帳面浮盈超3億元人民幣。
此外,孚能科技背後還有國新科創基金、北汽產業投資基金、立達資本等多家機構的身影。
根據招股書,成立於2009年的孚能科技,專注於新能源車用鋰離子動力電池及整車電池系統的研發、生產和銷售,目前已成為全球三元軟包動力電池的領軍企業之一。
2016年以來,隨著國內新能源汽車銷量的增長,孚能科技進入快速發展階段。2017年、2018年和2019年1~9月,公司動力電池銷量分別為0.95GWh、1.92GWh和1.51GWh,保持了較快的增速。也是從2017年底開始,孚能科技經歷了多次股權變更,數家機構進進出出,從中獲利。
不過,PE/VC的投資回報率更多是取決於入場時間,越早入場,成本越低。
例如專注於天使輪投資的真格基金就能屢屢創造回報奇蹟。
11月19日,主打國貨美妝產品的完美日記(逸仙電商)登陸紐交所,上市當天市值超122億美元,按照當初投資的1980萬美元成本來計算,真格基金帳面回報率高達616倍,是其成立9年來回報率最大的一個投資項目。
而明年可能是真格基金的大豐收之年。真格基金聯合創始人王強在公開場合表示,明年真格的排隊上市企業有近二十家。
「最吸睛」:中芯國際
2020年的IPO項目,最受關注非中芯國際(688981.SH)莫屬。
自從5月5日中芯國際傳來衝擊A股的消息後,其港股股價像開掛一樣一直飆升,市值一度突破2000億港元。
中芯國際是目前中國規模最大、技術最先進的集成電路晶片代工廠,這其中離不開背後支持的一群PE/VC。2001年,成立不久的中芯國際便獲得深創投、華登國際、國聯投資等多家機構的10.2億美元A輪融資。2004年,其在香港上市。此後中芯國際又進行了多輪融資,吸引了時代伯樂、盛世投資、紫光科技入場。
接受時代財經採訪時,深創投的副總裁李守宇表示,「深創投堅信自己的投資理念,從VC階段進行投資,關注熱點,但不去炒作熱點。在硬科技、網際網路消費領域,以及投資的整體的質量和數量上,我們深創投還是佔優的。」
2020年7月16日,中芯國際正式登陸科創板,發行市盈率113.12倍,募集資金高達532.3億元,成為A股近10年來融資規模最大的IPO。
該篇為時代財經發布的《2020中國PE/VC年度報告》項目篇。
綜述篇:《2020中國PE/VC年度報告:2015家機構投資超7679億,騰訊稱霸》
機構篇:《2020中國PE/VC年度榜單:紅杉資本緊追騰訊,深創投成IPO「孵化器」》
PE/VC相關數據統計截止到12月26日。數據來源於天眼查等平臺,時代財經就多平臺的數據進行了交叉驗證與整理統計。如數據有出入,請以機構官方公布數據為準。
關注同花順財經(ths518),獲取更多機會
責任編輯:w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