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信,一個集34個成語光環在身的男人,豪橫的人生不需要任何解釋

2020-12-28 執筆讀春秋

韓信是西漢時期著名的軍事家,從一名流浪漢到將軍,再從將軍到封王,他的一生頗富傳奇色彩,被後世喻為「兵仙」。

在古代書籍中,與韓信相關的成語多達34個。每一個成語背後,都有一個飽含哲理的故事。了解這些故事,不但可以了解韓信與其他相關人士的生平事跡,也可以從中學到智慧。下面就讓我們來看看,哪一些成語是跟韓信相關的吧。

韓信的為人處世

韓信本是一個落魄的士族子弟,不事漁樵耕讀,成天在外遊蕩,有一次他被潑皮們圍攻,潑皮叫他從胯下鑽過,結果他居然同意了。因此,他就受到了同鄉的鄙視和嘲笑,這個就叫「胯下之辱」。

後來,韓信又因為沒有謀生的本事,餓得跑到河邊垂釣,想釣一條魚來吃,結果差一點餓死。幸好有一個叫漂母的船娘給了他一碗飯吃。韓信發跡之後,「一飯千金」,報答了漂母的救命之恩。韓信最初當上將軍時,還時常對別人說:一個人不能為了個人利益,違背正義,這個叫「鄉利倍義」。

最初,漢高祖劉邦對韓信非常好,常脫下自己的衣服給韓信穿,把自己的食物分給韓信吃,這個叫「解衣推食」。劉邦不但賜韓信帥印,還讓他率領數十萬兵馬。韓信發誓要「肝膽照人」,報答劉邦對自己的知遇之恩。

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韓信的功勞越來越大,就「功高震主」。韓信自己也「伐功矜能」,開始仗著功勞驕傲自大。有一次作戰的時候,韓信過去找一個樵夫問路,問完就把樵夫殺掉滅口(問路斬樵)、還出言嘲諷項羽,作戰時只會逞「匹夫之勇」,應當決斷的時候,卻又有「婦人之仁」。

韓信的行為令人覺得有點恐怖,劉邦對韓信產生了猜忌之心,把他貶了官。這個時候,韓信又「居常鞅鞅」,悶悶不樂。他覺得自己和劉邦本是「金石之交」,想不到堅如磐石的兄弟情誼,就這樣玩兒完了!

最後功臣遭劫,上演了一出「鍾室之禍」。呂后要殺韓信,請蕭何設計幫忙。將韓信帶到長樂宮,掛著大鐘的房間殺掉。想當初,如果不是「蕭何月下追韓信」,韓信也不會有這樣的結局啊,這才真是「成也蕭何,敗也蕭何」!

漢室江山已經打下,功臣已經沒有存在的意義。韓信雖然很聰明,但是「愚者千慮必有一得,智者千慮必有一失」。這都由他的性格決定的。

韓信建功立業

韓信是一個傳奇戰,史籍中沒有記錄他習武、讀兵書的過程,但是他卻十分有謀略和智慧。最初他投奔劉邦的時候,劉邦看不出他的才華,只讓他當一名倉庫管理員。

韓信管理糧倉時,糧倉經常發黴 。他就想出了一個辦法,在糧倉前後開了兩扇門。新糧前門進,陳糧後門出。保證不讓糧食發黴。這個就叫「推陳出新」。

劉邦和韓信討論對秦國作戰事情。韓信非常有自信心地說:秦國已經那麼腐朽了,只要大王傳下討伐的檄文,四方必定不戰而降。這個叫「傳檄而定」。劉邦很高興地問韓信,假如給你領兵,你能帶多少人馬呢?韓信說:「多多益善」。

後來,韓信在戰場中果然展現出驚世的才華。漢高祖三年(前204年)漢、趙兩軍在井陘交戰,韓信「拔旗易幟」、「背水一戰」,「置之死地而後生」。

韓信運兵如神,被明朝茅坤稱為「兵仙神帥」。有一次,他領兵從漢中攻打項羽,採用了一個「明修棧道,暗度陳倉」的計策,被後來的人表揚了好多好多年。

對韓信的讚譽

韓信還活著的時候,劉邦贊他是「國士無雙」。後代也有人說,韓信投奔劉邦的壯舉,是「氣吞山河」。論智謀,韓信是「略不世出」的,論能力,韓信是「獨當一面」的,論氣勢,韓信以「十面埋伏」,消滅了西楚霸王。

韓信是漢代的常勝將軍,一生中「戰無不勝」。他立下的功勞大得沒有辦法獎賞了,這就叫「不賞之功」。韓信「勳冠三傑」。在漢初三傑張良、蕭何和韓信三人中,韓信的功勞數第一。

韓信是真的厲害,還那麼驕傲,又時常牢騷滿腹。劉邦看到韓信這樣,心裡就開始打鼓了。咚咚咚咚,敲響了警鐘。這個驕傲自大的傢伙,還說漢家天下都是他打下來的,最後這皇帝是不是也要由他來當啊?從此以後,劉邦就睡不著了。

劉邦和老婆呂后商量過後,都覺得應該早點想法子除掉韓信。可是劉邦和韓信稱兄道弟的,不太好意思公開下手。有人建議劉邦「偽遊雲夢」,趁著天子出巡,韓信出來接車駕的時候,把他捉起來。

可是最後劉邦還是沒好意思親自下手,還是呂后比較狠,她讓人把韓信騙進了長樂宮一個懸掛大鐘的房間,用「不見天、不見地、不見金」的法子,以竹竿捅死了。

清代有一個文人作了一首詩,感嘆韓信一生的經歷。他說:「千金之重酬謝漂母,一竿之微還憶否」。

假如韓信還是當初淮陰那一個垂釣的漁夫,漢高祖絕對不會殺他。假如他能夠像張良一樣,及時功成身退,劉邦也沒有機會殺他。可是韓信建功立業之後,心態膨脹了。他從來沒有考慮過「功高震主」會有什麼樣的下場,所以就遭到了殺身之禍。

結語

楚漢戰爭歷來是古典文學關注的焦點,韓信本身軍事素質極高,又留下了戰無不勝的神話傳說,因此後世在原有的史料上,對他的事跡進行了許多加工,留下大量的成語。有一些成語最早的出處可能不在韓信這兒,但是也拿韓信的事跡來舉例子,最後他一個人身上就出了34個成語了。

成語是從古代經典文獻中提煉出來的精華,對於正處於學習階段的小孩子來說,額外進行一些成語的學習,不僅可以讓他們明智、增長知識,還可以讓他們從成語中懂得一些為人處世的道理,對他們以後的成長和發展也極為有利!下面這本《成語大詞典》,就是非常不錯的選擇!

《成語大詞典》中包含了人物、生活、修身、智謀等等多個方面的成語,幾乎涵蓋了小孩子成長過程中會涉及到的方方面面,是教育孩子的不二選擇。而且,這個不止是孩子可以使用,大人同樣也使用!最重要的是,這本《成語大詞典》總價僅88.7元,真的非常划算。現在把購買連結放在下方,有需要的讀者可以購買!

相關焦點

  • 韓信,一個集34個成語光環在身的男人,高能的人生不需要解釋
    在中國封建2132年的歷史中,帶兵打仗的將領不計其數,然而被後人稱為「神帥」的卻寥寥無幾,韓信卻是其中一位。韓信破楚軍、平魏國、攻代國,後來又收復趙燕兩國。韓信對漢朝的建立,有著不可磨滅的貢獻。韓信人生的頂峰時刻,也讓劉邦忐忑不安。
  • 韓信,一位擁34個成語光環在身的男人!傳奇的一生不需要任何解釋
    韓信是西漢的開國大將之一,他有著兵仙人之稱。可是說起他的一生,也帶著傳奇色彩,首先他本是一個落魄到討飯之人,並且還不斷被人欺負。農民起義階段,他投靠到了項羽的軍中,但因為是一介草民未能得到重用。可是韓信的才能被蕭何發現,因此韓信被介紹到劉邦軍中。
  • 韓信,一個集34個成語光環在身的傳奇人物
    韓信這短暫卻不平凡的一生,是中國古代歷史繞不開的人物,除了在史記中留下濃厚的一筆,為後世留下了大量的戰術典故,讓無數後人研究他的事跡之外,同時韓信也是中國創造成語最多的一位。一飯千金韓信出生平民,沒有顯赫的身世,也沒有強大的後臺。
  • 一位集34個成語於一身的男人,「兵仙」的高能人生不需要解釋
    在2000多年的封建朝代中,能夠帶兵打仗的將軍很多,但是能夠被人稱之為「兵仙」的,確實沒有幾個,韓信就是這其中最有名的一個。韓信一生功績無數,平魏國、破楚軍,後來又相繼收復了燕趙兩國,漢朝之所以能夠建立起來,韓信的貢獻是不可磨滅的。
  • 韓信的一生經歷創造出了34個成語,每一個都是經典,你知道哪些呢
    我國擁有許多成語,這些成語每一個都有屬於它們自己的典故,這些成語的由來就是來自於這些典故。其中歷史上有一個人,在歷史上有34個成語與他一生的經歷有關,這個人就是韓信,他的一生創造出了34個成語,每一個都是經典,那麼到底都是哪些成語呢?第一個國士無雙,這個成語是當時蕭何向劉邦介紹韓信時,對於韓信的評價。這個成語的意思大家都知道,我就不說了。
  • 【知識】34個與韓信有關的成語典故
    【成語典故】:秦朝末年,韓信因得不到項羽的重用,而改投奔劉邦,開始也沒有得到重用,因滕公推薦給蕭何,蕭何認為他是一個不可多得的人才推薦給劉邦。劉邦敷衍應付,韓信不辭而別,蕭何月下追韓信,對劉邦說他是國士無雙,劉邦拜他為大將。
  • 韓信「身負」20個成語典故,個個經典,堪稱成語專業戶
    背成語,或許是很多人老大難的問題,不是記憶力不好,而是實在沒興趣。筆俠也不喜歡背自己不喜歡的東西,但,如果裡面有故事,那就另當別論了。「兵仙」韓信就是一個有故事的人,發生在他身上的成語典故多大20個(或許還不止),不由得不讓人稱奇。
  • 與韓信有關的34個成語你知道幾個
    他是韓信,他在軍事上為西漢的開國立下了汗馬功勞的同時,也留下了與之相關的34個成語。這些成語,既反映了韓信的軍事思想,也展現了他歷經了磨難、屈辱、冷落、輝煌、失意和悲慘的一生。韓信落魄時曾對施捨他的老婦說,以後定當厚報。當韓信衣錦還鄉時,果真做到了自己的承諾,賞賜了她千金。
  • 韓信「身負」20個成語典故,個個經典,看看你都學過幾個?
    成語是漢文化的一大特色,它是古人長期習用的語言,在不斷的演變下,形成了今天的成語。在歷史上,成語一般都有一個典故,而兵仙韓信身上就有20個成語,堪稱成語專業戶,個個都非常經典,幾乎每個人都能新手捏來一個韓信成語。胯下之辱
  • 和韓信有關的成語
    當時韓信軍隊是背靠水與敵軍交戰,背水一戰就由此而來。第九拔旗易幟。這個成語的由來是韓信的一個計謀。當時韓信派出一支軍隊扛著旗幟抄小路埋伏敵軍,最後獲得勝利。第十個置之死地而後生。這個成語與背水一戰這個成語是同樣的道理,它的由來也同背水一戰一般,這裡就不多做解釋。第十一個人心難測。
  • 韓信命運坎坷,去世後留下兩個成語,一個耳熟能詳,一個發人深省
    韓信不僅是個軍事奇才,而且是個有故事的人,且不是一般故事,而是能發人深省、振聾發聵的成語故事。最讓人稱道的是,這類故事在他身上隨處可見,可謂是「一步一故事」的成語專業戶。比如早年受鄉霸欺凌誕生了「胯下之辱」;日後報答漂母賜食之恩又有了「一食千金」;蕭何所交口稱讚的「國士無雙」;感劉邦恩惠的「解衣推食」;自詡能力爆表的「多多益善」;圍殲項羽的「十面埋伏」等等,不一而足。
  • 他用生命創造了34個成語
    他在軍事上為西漢的開國立下了汗馬功勞的同時也留下了與之相關的26個成語這些成語,既反映了韓信的軍事思想也展現了他歷經了磨難、屈辱冷落、輝煌、失意和悲慘的一生獨當一面張良和劉邦的一次談話中,張良對韓信的評價。能獨當一面的人,往往是很有主見,執行力強的人。【出處】:《史記·留侯世家》:「而漢王之將,獨韓信可屬大事,當一面。」  【釋義】:單獨負責一個方面的工作。
  • 華夏歷史上,跟這三人有關的成語最多,與韓信有關的成語最有氣場
    圖片與內容無關,請勿對號入座) 什麼是成語?「成語」是漢語詞彙中定型的詞。眾人皆說,成之於語,故成語。一般來說,有四個字的成語,也有三個字、五個字的成語,甚至還有超過七個字的成語。不管字數如何,成語在中華文化中有著非常特殊的地位,因為短小的成語可以表示一定的意義,還有很大一部分是從古代相承沿用下來的,直接代表了一個故事或者典故。
  • 成語故事:一飯千金,戰神韓信的故事你知道多少?
    成語故事:一飯千金歷史人物:韓信成語出處:出自《史記·淮陰侯列傳》"信釣於城下,諸漂母漂,有一母見信飢,飯信,竟漂數十日。"成語解釋:形容受人點滴之恩,給以豐厚的報答。反義詞:忘恩負義 過河拆橋成語典故:幫助漢高祖打平天下的大將韓信,在未得志時,境況很是困苦。那時候,他時常往城下釣魚,希望碰著好運氣,便可以解決生活。但是,這究竟不是可靠的辦法,因此,時常要餓著肚子。幸而在他時常釣魚的地方,有很多漂母(清洗絲棉絮或舊衣布的老婆婆)在河邊作工的,其中有一個漂母,很同情韓信的遭遇,便不斷的救濟他,給他飯吃。
  • 漢語中和韓信有關的成語
    《史記·淮陰侯列傳》記載:「(韓信)涉西河,虜魏王,禽(禽通擒)夏說,引兵下井陘,誅成安君,徇趙,脅燕,定齊,南摧楚人之兵二十萬,東殺龍且,西鄉以報,此所謂功無二於天下,而略不世出者也。」韓信也被後人奉為「兵仙」「戰神」。所以,漢語中留下許多和韓信有關的成語,這些成語都有一定的背景或典故。《史記·淮陰侯列傳》:「信釣於城下,諸漂母漂,有一母見信飢,飯信,竟漂數十日。
  • 從胯下之辱到伐功矜能,韓信一生創造50多個成語,你都知道幾個?
    咱們中國人講話寫文章,願意使用成語,每一個成語都是一個歷史故事、歷史典故,講出來很有文採。咱們這麼講吧,一個古人如果你的故事能被縮編成一個成語,那麼你這個人是很容易被後世很多代人記住的,你是一個中華民族歷史上的名人了,所以真正能被編進成語的名人不是很多。
  • 國學成語故事(99)成也蕭何敗蕭何:一代戰神淮陰侯韓信的悲劇人生(上)
    韓信,漢初三傑、兵家四聖之一,後人心目中的「兵仙神帥」。「生死一知己(蕭何),存亡兩婦人(漂母、呂后)」是他一生的生動寫照。 從今天起用上下兩個章節十幾個成語,講述他從默默無聞到功高震主而最終死於非命的故事。 他的悲劇上承越國名臣文種,下啟後世嶽飛、于謙等文臣武將,繁華落盡,只留下歷史深處一聲嘆息。
  • 和韓信有關的8個成語,都是說他打仗厲害,你知道幾個
    來源:江湖/編輯:古風江湖西漢初年,風雲人物輩出,劉邦之所以能從一個小小的亭長,最後成長為一代開國皇帝,他身邊的文臣武將們功不可沒,不過在劉邦的心目中,蕭何才是開國第一功臣,至於韓信,甚至排不進前十,這絕對是劉邦心胸狹隘的表現
  • 韓信:堪稱歷史上成語最多的人,你知道的有幾個?
    韓信是歷史上創造成語最多的人,堪稱成語專業戶,他國士無雙、戰必勝、攻必取,被譽為略不世出的人才。能受胯下之辱,也知恩圖報,一飯千金的做法令人欽佩。他推陳出新開創出新的理念,劉邦曾為他解衣推食,他明修棧、暗渡陳倉、平定三秦,韓信點兵、多多益善,更是讓人耳熟能詳。
  • 韓信用一生演繹的三十四個成語:是兵仙,亦是「成語大王」
    首先,我們需要知道,一個歷史人物的知名度高不高,也就是我們所說的「火不火」,取決於這位歷史人物的平生經歷是否具有足夠的故事性、趣味性;取決於這位歷史人物的一生經歷能否讓大眾眼前一亮、一眼看出他的與眾不同。而衡量這位歷史人物普不普通的價值標準,通俗的來講就是他是否給後人留下了足夠多、足夠有趣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