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信,一個集34個成語光環在身的傳奇人物

2020-12-19 歷史雜譚

韓信(約公元前231年-公元前196年),淮陰人。西漢開國功臣、軍事家、淮陰侯,兵家四聖之一,漢初三傑之一 ,中國軍事思想「兵權謀家」的代表人物,被後人奉為「兵仙」、「神帥」。(摘自百度百科)

韓信,從一個落魄到要到處吃白食,被流氓欺負,投奔項梁,項羽都得不到重用的一介平民,在蕭何的大力推薦下,得劉邦重視,一路破楚,平魏,取代、破趙、脅燕、東擊齊,南滅楚,名聞海內,威震天下,被劉邦封為齊王,成一代名將。

而這也是韓信最巔峰時期,他的功勞大到讓劉邦不安,在韓信平定楚國後被劉邦收回兵權,降為楚王,又被人誣告貶為淮陰侯,和絳侯周勃、潁陽侯灌嬰等處在同等地位。最終在 呂后與蕭何的合謀下, 被誘殺於長樂宮鍾室,年僅35歲。

韓信這短暫卻不平凡的一生,是中國古代歷史繞不開的人物,除了在史記中留下濃厚的一筆,為後世留下了大量的戰術典故,讓無數後人研究他的事跡之外,同時韓信也是中國創造成語最多的一位。

一飯千金

韓信出生平民,沒有顯赫的身世,也沒有強大的後臺。相反,韓信年少時落魄到經常要依靠別人餬口度日,也就是吃白食,混飯吃,雖然導致鄰裡都討厭他,可是在韓信當上大將軍之後都獲得了回報。

而這接濟韓信的鄉裡中,有2位形成了鮮明的對比:下鄉南昌亭長見韓信不凡,韓信經常去他家吃白食,可惜這亭長看人的眼光雖然不錯,做事卻有始無終,韓信在他妻子的不待見下憤恨離去,後來韓信攻破楚國的時候,只賞了他一百錢。

還有位是韓信在河邊準備釣魚填肚子的時候,遇到了一位在附近漂洗滌絲棉的漂母。這大娘見韓信可憐就連續幾十天都拿飯給韓信吃,直到大娘的這份工作做完。大娘的這份善心也獲得了豐厚的回報,韓信滅楚後召見她,並賞賜了她千金,這就是成語一飯千金的由來。

胯下之辱

這社會,有好人就有惡人,韓信在年少的時候也遇到過惡人,那是個年輕力壯的屠夫。這屠夫取笑韓信雖然長得是牛高馬大,還整天佩戴刀劍,其實就是拿來裝逼的,還侮辱韓信是膽小鬼,讓韓信要麼大庭廣眾下殺了他,要麼就從他胯下鑽過。

韓信打量這屠夫,知道自己不一定打的過他,再說了,大庭廣眾之下殺了人,韓信也沒那麼大的後臺來平息官府的追究。於是,韓信選擇了從屠夫胯下鑽過,被人笑話膽小,留下了胯下之辱。

蕭何月下追韓信

陳勝,吳廣起義之後,韓信也先後投奔項梁,項羽,可惜都得不到重用,默默無聞。劉邦入蜀後,韓信又投奔而來,一樣沒能得到劉邦的賞識,還被人連累差點被殺。

韓信是在劉邦回封地巴蜀的時候投靠來的,雖然沒有得到劉邦的賞識,但在路上結識了謀士蕭何。蕭何發現了韓信這絕世人才馬上就推薦給劉邦,可是幾次推薦都沒有引起劉邦的重視。

韓信沒有得到劉邦的賞識,於是就跑了,蕭何知道後,馬上騎馬追了出去,在半路把韓信給追回來了,就有了蕭何月下追韓信。

推陳出新

韓信在劉邦手下做倉管的時候,提出過一個管理理念,就是把糧倉設2個門,把新糧從前面運進去,舊糧後門出,這樣就可以防止舊糧在倉庫裡放久了腐敗變質。這理念叫推陳出新,看來人才就是人才,放在什麼職位上都能與眾不同

兵仙神帥

一路回蜀,逃走的將軍都有十多個,也沒見蕭何去追回來,而這在劉邦眼中無關緊要的韓信逃走,蕭何卻急忙的把他追回來。這一舉動也終於引起了劉邦對韓信的重視,劉邦在蕭何的建議下,在百官面前拜韓信為大將軍。

而韓信也沒有令劉邦失望,辜負蕭何的信任,在在楚漢戰爭中,韓信率漢軍渡陳倉,戰滎陽,破魏平趙,收燕伐齊,連戰連勝,在垓下設十面埋伏,一舉將項羽全軍殲滅,為劉邦平定了天下。

韓信打仗那是真有一套,靈活用兵,善用兵法,兵仙神帥就是形容韓信出神入化的用兵藝術。在楚漢爭霸的各種戰局中也留下了諸多的成語:明修棧道,暗渡陳倉,背水一戰,拔旗易幟,置之死地而後生,問路斬樵,十面埋伏,四面楚歌,韓信點兵多多益善,人心難測,傳檄而定。

國士無雙

作為同一個戰壕的成員,劉邦和韓信之間,韓信和同事之間相處久了肯定會相互評價的,而其中也就留下了幾個成語。

蕭何在推薦韓信的時候,對韓信的評價是國士無雙,劉邦手下另一名重臣張良則評價韓信在軍事上是獨當一面,劉邦對韓信的評價是戰無不勝。韓信評價項羽這個對手時,是極其不屑的,稱項羽這人匹夫之勇,婦人之仁

韓信對西漢建國所立下的功勞是眾人皆知的,世人對韓信的功勞之大也用略不出世不賞之功來形容,而韓信,張良,蕭何三人也被稱為勳冠三傑

功高震主

韓信被封為齊王后,被劉邦派遣攻打楚國,項羽恐懼,派武涉勸說韓信,武涉勸韓信自立,說如果項楚滅亡後,劉邦接下來肯定會對付你的,不如反漢與楚連和,三分天下。韓信則認為和劉邦之間是金石之交肝膽相照,劉邦不會來奪取自己的齊國。韓信對此不予理會,最終大敗楚軍,項羽烏江自刎。

楚國滅亡之後,劉邦統一中國已經沒有任何阻礙了,作為最大的功臣韓信,他所發揮的作用可以說是比劉邦還大,這就是功高蓋主了。

正所謂兔死狗烹鳥盡弓藏,等韓信拿下楚國後,等待他的是被劉邦解除兵權,降為楚王,回到洛陽後,又改封他為淮陰侯。

封侯可以說是對韓信的侮辱,但是他也知道劉邦對自己的戒備,除了後悔當時沒有謀反之外,也只能常常裝病不參加朝見或跟隨出行。韓信也因此悶悶不樂,這就有了居常鞅鞅這成語

成也蕭何敗也蕭何

鉅鹿郡守陳豨反叛後,為其出謀劃策的韓信託病沒有與劉邦一起去平叛,而是謀劃著襲擊呂后和太子,準備來個裡應外合謀劃漢朝天下。

可惜被人向呂后告發了韓信準備反叛的情況,導致鍾室之禍,韓信被蕭何和呂后設計殺於長樂宮的鐘室,真是成也蕭何敗也蕭何。

除了這些還有解衣推食,和司馬遷對韓信的評價伐功矜能。

芸芸眾生,大多平凡,但是有些人註定非凡。他們的一生全程高能,每一步都能創造出他們以及我們的歷史,這當中,韓信肯定是其中的一位。

35年的人生,留給後人34個成語,這就是兵家四聖之一的韓信,司馬遷認為他居高自大,恃才傲物,可是人家是有這個資格來傲啊。

相關焦點

  • 韓信,一個集34個成語光環在身的男人,高能的人生不需要解釋
    韓信在平定楚國後,被劉邦收回兵權,降為楚王,後又被貶為淮陰侯,最終韓信被呂后與蕭何合謀,在長樂宮被殺。年齡定格在了35歲。韓信,一個集34個成語光環在身的男子,高能的人生不需要解釋。一飯千金韓信在未得志的時候,沒有顯赫的家世,也沒有後臺支持他。韓信的境況非常困苦,韓信為了解決溫飽問題,就到城下釣魚,釣魚有時候能釣到,有時候釣不到。
  • 韓信,一個集34個成語光環在身的男人,豪橫的人生不需要任何解釋
    韓信是西漢時期著名的軍事家,從一名流浪漢到將軍,再從將軍到封王,他的一生頗富傳奇色彩,被後世喻為「兵仙」。在古代書籍中,與韓信相關的成語多達34個。每一個成語背後,都有一個飽含哲理的故事。了解這些故事,不但可以了解韓信與其他相關人士的生平事跡,也可以從中學到智慧。下面就讓我們來看看,哪一些成語是跟韓信相關的吧。
  • 韓信,一位擁34個成語光環在身的男人!傳奇的一生不需要任何解釋
    韓信是西漢的開國大將之一,他有著兵仙人之稱。可是說起他的一生,也帶著傳奇色彩,首先他本是一個落魄到討飯之人,並且還不斷被人欺負。農民起義階段,他投靠到了項羽的軍中,但因為是一介草民未能得到重用。可是韓信的才能被蕭何發現,因此韓信被介紹到劉邦軍中。
  • 【知識】34個與韓信有關的成語典故
    【成語典故】:秦朝末年,韓信因得不到項羽的重用,而改投奔劉邦,開始也沒有得到重用,因滕公推薦給蕭何,蕭何認為他是一個不可多得的人才推薦給劉邦。劉邦敷衍應付,韓信不辭而別,蕭何月下追韓信,對劉邦說他是國士無雙,劉邦拜他為大將。
  • 韓信的一生經歷創造出了34個成語,每一個都是經典,你知道哪些呢
    我國擁有許多成語,這些成語每一個都有屬於它們自己的典故,這些成語的由來就是來自於這些典故。其中歷史上有一個人,在歷史上有34個成語與他一生的經歷有關,這個人就是韓信,他的一生創造出了34個成語,每一個都是經典,那麼到底都是哪些成語呢?第一個國士無雙,這個成語是當時蕭何向劉邦介紹韓信時,對於韓信的評價。這個成語的意思大家都知道,我就不說了。
  • 韓信「身負」20個成語典故,個個經典,堪稱成語專業戶
    背成語,或許是很多人老大難的問題,不是記憶力不好,而是實在沒興趣。筆俠也不喜歡背自己不喜歡的東西,但,如果裡面有故事,那就另當別論了。「兵仙」韓信就是一個有故事的人,發生在他身上的成語典故多大20個(或許還不止),不由得不讓人稱奇。
  • 與韓信有關的34個成語你知道幾個
    他是韓信,他在軍事上為西漢的開國立下了汗馬功勞的同時,也留下了與之相關的34個成語。這些成語,既反映了韓信的軍事思想,也展現了他歷經了磨難、屈辱、冷落、輝煌、失意和悲慘的一生。韓信落魄時曾對施捨他的老婦說,以後定當厚報。當韓信衣錦還鄉時,果真做到了自己的承諾,賞賜了她千金。
  • 華夏歷史上,跟這三人有關的成語最多,與韓信有關的成語最有氣場
    圖片與內容無關,請勿對號入座) 什麼是成語?「成語」是漢語詞彙中定型的詞。眾人皆說,成之於語,故成語。一般來說,有四個字的成語,也有三個字、五個字的成語,甚至還有超過七個字的成語。不管字數如何,成語在中華文化中有著非常特殊的地位,因為短小的成語可以表示一定的意義,還有很大一部分是從古代相承沿用下來的,直接代表了一個故事或者典故。
  • 韓信「身負」20個成語典故,個個經典,看看你都學過幾個?
    ;四六宜用前人成語,復不宜生澀求異。成語是漢文化的一大特色,它是古人長期習用的語言,在不斷的演變下,形成了今天的成語。在歷史上,成語一般都有一個典故,而兵仙韓信身上就有20個成語,堪稱成語專業戶,個個都非常經典,幾乎每個人都能新手捏來一個韓信成語。胯下之辱
  • 一位集34個成語於一身的男人,「兵仙」的高能人生不需要解釋
    在2000多年的封建朝代中,能夠帶兵打仗的將軍很多,但是能夠被人稱之為「兵仙」的,確實沒有幾個,韓信就是這其中最有名的一個。韓信一生功績無數,平魏國、破楚軍,後來又相繼收復了燕趙兩國,漢朝之所以能夠建立起來,韓信的貢獻是不可磨滅的。
  • 和韓信有關的成語
    當時韓信軍隊是背靠水與敵軍交戰,背水一戰就由此而來。第九拔旗易幟。這個成語的由來是韓信的一個計謀。當時韓信派出一支軍隊扛著旗幟抄小路埋伏敵軍,最後獲得勝利。第十個置之死地而後生。這個成語與背水一戰這個成語是同樣的道理,它的由來也同背水一戰一般,這裡就不多做解釋。第十一個人心難測。
  • 關於韓信的成語有三十多個,連在一起就是他的傳奇一生
    韓信是漢初三傑之一,「勳冠三傑」便是形容韓信的,旨在證明韓信的功勞位於三傑之首,那麼我們就說一說韓信這三十多個成語是怎麼來的。
  • 他用生命創造了34個成語
    他在軍事上為西漢的開國立下了汗馬功勞的同時也留下了與之相關的26個成語這些成語,既反映了韓信的軍事思想也展現了他歷經了磨難、屈辱冷落、輝煌、失意和悲慘的一生俺往陳倉古道抄截,殺他個措手不及也。」  【釋義】:指劉邦將從漢中出兵攻項羽時,故意明修棧道,迷惑對方,暗中繞道奔襲陳倉,取得勝利。  解衣推食韓信說劉邦把穿著的衣服脫下給自己穿,把正在吃的食物讓自己吃,對自己很熱情。
  • 韓信命運坎坷,去世後留下兩個成語,一個耳熟能詳,一個發人深省
    韓信不僅是個軍事奇才,而且是個有故事的人,且不是一般故事,而是能發人深省、振聾發聵的成語故事。最讓人稱道的是,這類故事在他身上隨處可見,可謂是「一步一故事」的成語專業戶。比如早年受鄉霸欺凌誕生了「胯下之辱」;日後報答漂母賜食之恩又有了「一食千金」;蕭何所交口稱讚的「國士無雙」;感劉邦恩惠的「解衣推食」;自詡能力爆表的「多多益善」;圍殲項羽的「十面埋伏」等等,不一而足。
  • 和韓信有關的8個成語,都是說他打仗厲害,你知道幾個
    來源:江湖/編輯:古風江湖西漢初年,風雲人物輩出,劉邦之所以能從一個小小的亭長,最後成長為一代開國皇帝,他身邊的文臣武將們功不可沒,不過在劉邦的心目中,蕭何才是開國第一功臣,至於韓信,甚至排不進前十,這絕對是劉邦心胸狹隘的表現
  • 成語故事:一飯千金,戰神韓信的故事你知道多少?
    成語故事:一飯千金歷史人物:韓信成語出處:出自《史記·淮陰侯列傳》"信釣於城下,諸漂母漂,有一母見信飢,飯信,竟漂數十日。"成語解釋:形容受人點滴之恩,給以豐厚的報答。反義詞:忘恩負義 過河拆橋成語典故:幫助漢高祖打平天下的大將韓信,在未得志時,境況很是困苦。那時候,他時常往城下釣魚,希望碰著好運氣,便可以解決生活。但是,這究竟不是可靠的辦法,因此,時常要餓著肚子。幸而在他時常釣魚的地方,有很多漂母(清洗絲棉絮或舊衣布的老婆婆)在河邊作工的,其中有一個漂母,很同情韓信的遭遇,便不斷的救濟他,給他飯吃。
  • 韓信:堪稱歷史上成語最多的人,你知道的有幾個?
    韓信是歷史上創造成語最多的人,堪稱成語專業戶,他國士無雙、戰必勝、攻必取,被譽為略不世出的人才。能受胯下之辱,也知恩圖報,一飯千金的做法令人欽佩。他推陳出新開創出新的理念,劉邦曾為他解衣推食,他明修棧、暗渡陳倉、平定三秦,韓信點兵、多多益善,更是讓人耳熟能詳。
  • 漢語中和韓信有關的成語
    《史記·淮陰侯列傳》記載:「(韓信)涉西河,虜魏王,禽(禽通擒)夏說,引兵下井陘,誅成安君,徇趙,脅燕,定齊,南摧楚人之兵二十萬,東殺龍且,西鄉以報,此所謂功無二於天下,而略不世出者也。」韓信也被後人奉為「兵仙」「戰神」。所以,漢語中留下許多和韓信有關的成語,這些成語都有一定的背景或典故。《史記·淮陰侯列傳》:「信釣於城下,諸漂母漂,有一母見信飢,飯信,竟漂數十日。
  • 你真的了解韓信嗎?與他有關的31個成語故事,我僅僅只知道6個
    韓信的一生充滿傳奇,本是王侯將相種,但家道中落,中年時連一口飽飯都吃不起,最後幸的蕭何賞識,劉邦重用,給我們留下很多經典的戰役和有生活哲學的道理,也給我們留下了很多耳熟能詳的成語小故事,其中最為人熟知的就有31個,今天就給大家說說說關於韓信的成語故事!一 胯下之辱。
  • 這二十六個成語全出自韓信,不愧一代名將、「兵仙」、「神帥」
    西漢開國功臣、軍事家、淮陰侯,兵家四聖之一,漢初三傑之一 ,中國軍事思想「兵權謀家」的代表人物,被後人奉為「兵仙」、「神帥」。韓信的經歷極富傳奇色彩,與之有關的成語和典故也非常多,如今讀來,從中仍可窺見他一生的艱險曲折,也能獲取現實生活的啟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