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里斯多福·諾蘭的最新科幻諜戰史詩片《信條》被認為是2020年電影業的「救市」之作。它原定於7月17日在英國電影院首映,但由於疫情被推遲數次,後定檔8月26日全球首映,9月4日中國大陸首映。
現在媒體的第一批評論剛剛出爐。影評人口味兩極分化,有人盛讚它是&34;,也有人認為是「爛片」。但無論如何,他們都認為這是一部值得讓大家回歸電影院的影片。
以下是外媒記者們的第一波評論。
來源:BBC
翻譯、整理:笑意
策劃:拋開書本編輯部
BBC:★★★★☆
《信條》是用IMAX攝影機和70毫米膠片混合拍攝的,預算很高(據說約2億美元/1.53億英鎊),專為在大銀幕上觀看而拍攝。它帶來的是刺激所有感官的沉浸式體驗,特技、攝影和宏大規模都令人印象深刻。正如諾蘭一貫的口味,以商業大片為平臺,認真思考了生存威脅、無意識心靈與尖端物理學,以一種讓人不可思議的方式來處理時間的概念。
「克里斯多福·諾蘭就是一像罕見的野獸,一個藝術片導演製作的燒腦野心大片,能讓你血脈賁張,頭暈目眩。」——Will Gompertz
The Guardian:★★☆☆☆
這部影片本身並不值得期待或是炒作,而是一部「回文的爛片」(《信條》的英文片名TENET也是回文的)不過,無論《信條》評分如何,都是一部值得在疫情後讓大家回歸影院的作品。
&34;——Catherine Shoard
The Daily Telegraph:★★★★★
不要試圖去理解這部電影——倒帶,享受這段旅程吧。
&34;——Robbie Collin
Screen Daily:「神話般地位&34;取得了幾乎神話般的地位&34;有些人可能會失望,因為它與《盜夢空間》在敘事上沒有聯繫,而且它不如《盜夢空間》那樣出神入化。不過,對於疫情後渴求逃避現實的大多數人來說,這正是他們現在需要的夢幻之旅。&34;燒腦大片之王"
這是一部具有挑戰、雄心勃勃和真正原創的電影,充滿了引人注目的表演,約翰·大衛·華盛頓和伊莉莎白·德比茨基的表演特別出色。這證實了諾蘭是一位燒腦大片的大師。如果條件允許,強烈建議在大銀幕上看這部視覺震撼的電影。
「影片中的對話有時很「尬」,也許是因為諾蘭需要解釋的東西太多。但《信條》很難不令人激動。」——Nick Levine
參考原文連結:
https://www.bbc.com/news/entertainment-arts-53862695
https://www.bbc.com/news/entertainment-arts-538607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