諾蘭《信條》CinemaScore觀眾評分揭曉 諾蘭最差影片

2020-09-07 Lee奇奧哦

克里斯多福·諾蘭(Christopher Nolan)最新大作《信條》CinemaScore觀眾評分揭曉,只獲得B,並列諾蘭最差觀眾口碑影片!


關於CinemaScore的簡單介紹:

CinemaScore是一家位於拉斯維加斯的市場調查機構。該公司調查電影觀眾對觀影體驗的等級評價,根據這一數據預測票房收入。北美地區25座大城市共出現35到45支影院評分調查代表隊。隨機抽取五座城市的代表,每逢周五便將一張調查小卡片發給首映日的觀眾,卡片詢問觀眾年齡、性別等,並對電影在A+到F之間進行評分。(評分等級最高為A+,最低為F。)

在爛番茄以前,CinemaScore是各大電影公司最重視的評分系統,甚至直接影響票房走勢。即便現在也是電影公司最重視的觀眾口碑,也是公認的權威口碑。



諾蘭過去作品觀眾口碑一覽:

《失眠症》2002 B

《蝙蝠俠:俠影之謎》2005 A

《致命魔術》2006 B

《蝙蝠俠:黑暗騎士》2008 A

《盜夢空間》2010 B+

《蝙蝠俠:黑暗騎士崛起》2012 A

星際穿越》2014 B+

《敦刻爾克》2017 A-

《信條》 2020 B



從評分中我們可以看到,不僅《信條》評分比較低,甚至被影迷奉為經典的《致命魔術》、《盜夢空間》、《星際穿越》都未達到A,而諾蘭觀眾口碑最好的卻是《蝙蝠俠》三部曲,全部是A。看的也是一頭霧水。



難道北美觀眾與國內影迷觀影差距這麼大?想必看完這份數據之後你也有這樣的疑問?實際上CinemaScore的評分更加針對影片首映口碑,在電影首映時大多數的影片與漫改電影相比,幾乎沒有任何優勢,因為大量的漫畫迷會第一時間觀看影片,何況《蝙蝠俠》三部曲本來就拍得很優秀,所以在諾蘭的影片中評分較高也是正常的。



而大多數的燒腦影片,在影片放映初期達不到預期效果也屬於正常,等網絡上解析開始增多的時候,各大評分網站的評分自然會有所提升,國內的豆瓣也是這樣。只是《致命魔術》、《盜夢空間》、《星際穿越》太經典了,CinemaScore評分沒有達到A還是有些遺憾的!

註:《盜夢空間》IMDb評分8.8,排名第13位;豆瓣評分9.3,排名第9位。



《星際穿越》IMDb評分8.6,排名第30位;豆瓣評分9.3,排名第12位。



那麼關於《信條》你看完後覺得怎麼樣呢?你會給出什麼樣的評分呢?

相關焦點

  • 諾蘭大作《信條》CinemaScore觀眾評分揭曉 並列諾蘭最差口碑影片
    克里斯多福·諾蘭(Christopher Nolan)最新大作《信條》CinemaScore觀眾評分揭曉,只獲得B,並列諾蘭最差觀眾口碑影片!該公司調查電影觀眾對觀影體驗的等級評價,根據這一數據預測票房收入。北美地區25座大城市共出現35到45支影院評分調查代表隊。隨機抽取五座城市的代表,每逢周五便將一張調查小卡片發給首映日的觀眾,卡片詢問觀眾年齡、性別等,並對電影在A+到F之間進行評分。(評分等級最高為A+,最低為F。)
  • 《信條》,無疑是諾蘭最差的一部作品
    事實上,諾蘭導演至今都沒有獲得過好萊塢電影體系裡最高表彰——奧斯卡獎。僅有的一次導演提名,還是國內諾蘭粉最不待見的《敦刻爾克》。事實就是如此,諾蘭導演的成名作《跟隨》,和後面的《記憶碎片》、《盜夢空間》一起,為諾蘭打造出了「燒腦」、「高智商」、「懸疑」等標籤,國內觀眾沒看過這種類型,加上自媒體們最愛這種影片的解讀,一起把諾蘭推上了神作。但在好萊塢,這種高概念影片並不少見,各種平行剪輯、環形敘事已經被很多導演用過。
  • 《信條》評分下滑,諾蘭的招牌不靈了?電影細節經不起推敲
    甚至很多觀眾都認為《信條》的上映,最有可能曾成為阻截《八佰》票房的最大對手,然而事實是《信條》僅上映當天票房勝過《八佰》,第二天就被《八佰》反超,豆瓣評分也從最初的8.4分滑落到現在的7.9分,成為諾蘭影片中僅次於《黑暗騎士》的「爛片」。
  • 三設時空迷局:諾蘭的「信條」
    >《蝙蝠俠:黑暗騎士》 2008 年 豆瓣評分9.2入行20多年來,諾蘭一直是經典電影製作和傳統影院體驗的原教旨主義者。電影《信條》劇照 《信條》規模最大、最具野心的電影諾蘭導演最新打造的《信條》,從立項起就吊足了全球觀眾的好奇心
  • 《信條》,諾蘭徹底「玩」砸了
    要說2020年最讓人期待的電影,克里斯多福·諾蘭導演的《信條》當仁不讓!豆瓣評分一舉跌至「創諾蘭記錄」的7.8分!IMDB評分也跌至7.9分!而人物的動作戲,諾蘭也保持了自己的「一貫水平」,諾蘭以前的電影因為緊張而刺激的劇情,觀眾往往忽略了諾蘭對於人物動作戲的把控算是比較差的
  • 諾蘭燒腦大片《信條》國內外電影評分
    近日由大導演克里斯多福·諾蘭( Christopher Nolan)執導,約翰·大衛·華盛頓、羅伯特·帕丁森、伊莉莎白·德比茨基主演的《信條》成為影院最熱影片。、敘事結構上諾蘭再賦新意,《信條》並不是簡單的描述時間逆轉和時空穿越,而是在一個畫面裡把正向和逆向時間同時呈現,起點即是終點,終點就是起點。
  • 諾蘭最佳or諾蘭最差?解讀《信條》為何備受爭議!
    (影片中的重要伏筆)第三個步驟,也就是魔術最難的一個步驟:「化腐朽為神奇」,要把東西變回來。(回收伏筆)這就是「電影魔術師」,這就是諾蘭,括號裡的字幾乎可以概括《盜夢空間》,《星際穿越》和這次的《信條》。雖然諾蘭貢獻了這麼多評分超高的電影,但諾看電影從始至終都是有爭議的。兩極分化是諾蘭電影最普遍的現象。
  • 諾蘭新片《信條》太難懂,觀眾腦子不夠「燒」了
    可能是許多觀眾看完電影《信條》後都會問的話。上周五,曾拍攝過《蝙蝠俠:黑暗騎士》《盜夢空間》《星際穿越》等大片的諾蘭終於給觀眾呈上新作《信條》,這也是繼《八佰》後內地影市的第二部重磅大片。……翻看豆瓣、貓眼等平臺上網友對《信條》的評價,對劇情的困惑和解答成為最熱門的討論內容。作為大導演諾蘭最具野心的新作,《信條》將特工片與科幻片相結合,打造出一個利用時空逆轉拯救世界的故事。一向善於玩轉科幻高概念的諾蘭,這次在片中引入了祖父悖論、熵增墒減、鉗形行動、單電子宇宙等物理學知識,對觀眾的挑戰極高。
  • 諾蘭新片《信條》太難懂,觀眾腦子不夠「燒」了
    可能是許多觀眾看完電影《信條》後都會問的話。上周五,曾拍攝過《蝙蝠俠:黑暗騎士》《盜夢空間》《星際穿越》等大片的諾蘭終於給觀眾呈上新作《信條》,這也是繼《八佰》後內地影市的第二部重磅大片。意外的是,因為在150分鐘的片長裡塞滿了各種有關時空逆轉的物理知識和科幻設定,很多觀眾都無奈表示,看不懂,腦子不夠燒了。諾蘭給觀眾出物理大題「看完一臉懵。」
  • 諾蘭翻車?《信條》可能是諾蘭最「爛」的一部電影
    而諾蘭的第十一部長篇電影《信條》堪稱他最難懂的電影,你去網上一搜,會發現關於《信條》的影評大多數都是科普貼,已經有影評博主三刷四刷整理好每一個細節,而且各種版本都有,無劇透的科普預習貼,有劇透的分析貼。
  • 諾蘭翻車?《信條》可能是諾蘭最「爛」的一部電影
    諾蘭,影迷觀影路上的啟蒙人,商業片裡做的最藝術的,藝術片裡做的最商業的,導致看諾蘭的電影大部分時候不需要什麼門檻,每個人去看都能獲得不同程度的愉悅感,這是諾蘭電影的魅力之處。  看《信條》是極其疲憊的,假如你抱著娛樂放鬆的心態去看,那麼這部電影根本不適合你。  並且,我覺得《信條》對非影迷觀眾極其不友好,他根本沒有設置任何愉悅點。
  • 《信條》票房達1.462億美元,這是諾蘭評分最低的一部電影
    壞消息是:觀眾們不喜歡諾蘭的這部新片影片由 John David Washington、 Robert Pattinson和 Elisabethe Dabiki主演,這是諾蘭電影(爛番茄評分達到75%)自2006年以來的最低評分,這也是諾蘭所有電影中評分最低的一部。
  • 《信條》上映第一波口碑出爐,它或成為諾蘭導演生涯中最差的作品
    丨本文首發於皮皮電影皮皮電影 / 每天一部精彩電影推薦9月4日,諾蘭最新科幻力作《信條》上映,這部影片一度被看作是救世之作,但上映後的表現卻頗值得玩味。內地首日票房6231萬,豆瓣開畫僅8.4分,截至目前首輪口碑出來後,評分已經跌到了8.1分,淘票票評分同樣也僅有8.8分,相比之下另一部熱映電影《八佰》則是9.2分。
  • 諾蘭新片《信條》評分 網友:應該音譯成「天吶天」!諾蘭又來挑戰觀眾智商了
    羊城晚報訊 「《TENET》不應該翻譯成『信條』,應該音譯成『天吶天』!」9月4日,諾蘭新作《信條》正式登陸內地院線,號稱「諾蘭最燒腦的電影」的《信條》果然不負眾望,不少影迷一刷之後大呼「看不懂」,更有網友「絕望」地在豆瓣留下以上評論。 《信條》延續了諾蘭的一貫風格:用精巧的概念包裝簡單的故事。
  • 《信條》國外影評分獲B票房,打平諾蘭電影最差成績
    諾蘭的最新科幻諜戰動作大片《信條》已於9月4日在國內上映,上映一天票房就已破億。目前,《信條》在國外影院觀眾評分CinemaScore獲得B票房,打平CinemaScore諾蘭電影最差成績。諾蘭電影CinemaScore評分《失眠症》2002 - B《蝙蝠俠:俠影之謎》2005 - A《致命魔術》2006 - B
  • 《信條》是真的很難懂,還是諾蘭故作高深
    來源:羊城晚報羊城晚報記者 胡廣欣 實習生 衛彌萱 《信條》成為諾蘭最受爭議的一部長片。自9月4日上映四天以來,《信條》一直屈居於已經上映三周的《八佰》,未能奪得單日票房冠軍。口碑也一路下滑,豆瓣評分從最初的8.4分下降至7.9分,成為諾蘭少數不上8分的作品。諾蘭的作品一向被貼上「燒腦」的標籤,看一次是沒法完全搞懂的——這已經成為所有觀眾的共識。只是《信條》出來之後,越來越多觀眾開始思考:到底是電影真的很難懂,還是諾蘭故意讓你看不懂?
  • 諾蘭影片帶來的啟示
    更重要的是,當下其實仍然處於電影市場的緩慢復甦階段,但我國觀眾對諾蘭及其新作的討論熱情很高,截至9月7日,國內某評分網站上對《信條》的評價人數已超過20萬,遠遠超過同一周上映的其他新片。在國內大銀幕上映的諾蘭作品,到《信條》為止已有6部,在中國觀眾中全部擁有不俗的口碑和熱度。這6部作品,除歷史、戰爭題材的《敦刻爾克》之外,其餘皆為帶有懸疑、冒險色彩的科幻電影。
  • 諾蘭新片《信條》評分8.2 口碑兩極分化
    【諾蘭新片《信條》評分】「《TENET》不應該翻譯成『信條』,應該音譯成『天吶天』!」9月4日,諾蘭新作《信條》正式登陸內地院線,號稱「諾蘭最燒腦的電影」的《信條》果然不負眾望,不少影迷一刷之後大呼「看不懂」,更有網友「絕望」地在豆瓣留下以上評論。《信條》延續了諾蘭的一貫風格:用精巧的概念包裝簡單的故事。
  • 《信條》熱映 諾蘭還是那個諾蘭嗎?
    憑藉一次次突破影迷想像和經驗的故事和畫面,20年來讓諾蘭成為極具個人風格,同時受到中國乃至全球影迷熱愛和追捧的英國導演。新片《信條》還能延續這位傳奇導演的傳奇嗎?諾蘭還是那個我們熟悉的諾蘭嗎?改變與不變諾蘭變了。
  • 諾蘭新片《信條》徹底繞暈觀眾,真的好嗎?
    一位網友在第13次看了《信條》後讚嘆道:一次比一次圓滿,感謝諾蘭奉獻了這部電影。而另一個陣營中,一位坦承自己看得稀裡糊塗的觀眾則說:「電影不好看就是不好看,埋再多的所謂暗敘事、玩再多的結構與技巧,也依舊不好看。」筆者是屬於後者陣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