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少平和田曉霞的杜梨樹下之約,為何註定是孫少平一個人的悲傷

2020-12-24 燈花物語

路遙有著浪漫主義情懷,所以他讓孫少平和田曉霞開展了浪漫而又熱烈的戀愛。同時,路遙又是個現實主義者,所以他註定不能讓孫少平、田曉霞實現杜梨樹下之約,兩年前的那個約定,實際上是路遙為這場美麗愛情走向悲劇埋下的伏筆。小說中其他人的婚姻和愛情,如孫少安和田潤葉、顧養民和郝紅梅、田潤葉和李向前,也都體現著路遙的現實主義思想。

孫少平和田曉霞的愛情,無疑是美好的,但也是悲劇。

我最早讀此書時,是在初三,從那時到現在,我都一直深深喜歡著這本書,主要原因有兩點,一是孫少平出身貧寒,卻有飽滿的奮鬥精神,我與之有共鳴。二是孫少平和田曉霞的愛情故事,深深吸引了我。一個是貧苦農家子弟,一個是高幹家庭的女兒;一個是高中生,一個是大學生;一個是煤礦工人,一個是省報記者,這兩個階層懸殊的人卻深深相愛了,他們之間的浪漫愛情,極大的感動了我。但是路遙先生卻朝我兜頭潑了一盆冷水,田曉霞因為搶救一個孩子犧牲了,路遙竟然把少平深愛著的曉霞寫死了。當時,我對路遙這樣的安排極是不滿、不理解。

到現在,我已接近知天命之年了,生活的閱歷告訴我,孫少平和田曉霞之間的愛情,原本就是可望而不可得的。中國幾千年的社會傳統,在婚姻和愛情這個事上,門當戶對的觀念幾乎刻到了人們的骨子裡。不能說中國所有的婚姻和愛情,都是門當戶對的,但門當戶對,顯然是主流觀念。如果你的地位、家庭、財富、工作、學歷等,和你喜歡的人相差懸殊的話,那你或許要像《詩經·蒹葭》裡所描述的一樣,「所謂伊人,在水一方」,你所愛的人,就在那彼岸,就在那水中央,但不管你順流而下也好,逆流而上也罷,就是走不到她(他)的身旁。

現實主義的路遙沒有辦法讓孫少平和田曉霞實現他們的約定,那個「兩年之約」註定是孫少平一個人的悲傷。不要說路遙殘忍,是這世上太多了這樣望而不得的愛。

田潤葉和孫少安,一個是教書的公家人,一個是家裡光景破爛的農民。

他們一起在雙水村長大,青梅竹馬,兩小無猜。後來,潤葉上了高中,畢業後當了老師,成了吃公家飯的人。而少安呢,十三歲就選擇在家務農掙工分撐起這個破敗的家。兩個人之間顯然也是門不當、戶不對。潤葉是個好姑娘,雖然他父親田福堂反對她對少安好,她的二媽也反對,但她仍然深深愛著她的少安哥。少安也喜歡潤葉,但善良的少安知道他家裡的那個破爛光景,吃飯都成問題,他不想拖累潤葉,只能聽從生活的裁決,毫無辦法。少安從痛苦中掙扎出來,決定去山西相親,他站在高高的山頂上,吼出了無奈與悲涼的小調,他是那麼的心痛。

潤葉和少安也都抗爭過,但有太多的東西阻礙著他們兩個。在這個世界上,不是所有的事情都能按照我們的意願來,時代的觀念與束縛讓很多的人妥協,孫少安和田潤葉也是如此,他們註定無法在一起。

郝紅梅和顧養民的戀愛,也是門不當、戶不對的。

顧養民的父親是黃原地區師專的副校長,母親是地區建築公司的工程師,祖父是遠近聞名的老中醫。郝紅梅呢,爺爺是地主,家庭成份不好,從小就被人看不起。郝紅梅心眼活,長得也漂亮,可以說是班裡長得最好看的女生,顧養民喜歡郝紅梅,就連集體活動也利用班長的身份刻意將紅梅和自己分在一塊。後來郝紅梅偷手帕的事情被捅破,二人最終走上了分手之路。偷手帕事件,看似偶然,實際上是必然的,沒有這個事,也可能會有別的事導致他們分手。

田潤葉和李向前的婚姻,則是門當戶對了。

李向前的爸爸是縣委書記,而田潤葉的二爸田福軍也是縣裡的領導,他們的婚姻某種意義上說是政治聯姻。但由於少安的因素,潤葉不能接受向前,雖然結婚了,但他們過得並不好。看來,有的時候,門當戶對的婚姻,並不一定能給人們帶來幸福。直到向前出車禍,截去雙肢,才突然震醒了潤葉。在照顧向前的過程中,她也看到了向前是一個自強自立、有責任心的男子漢,從而深深愛上了向前。由此,這段門當戶對的婚姻走向了幸福和圓滿的結局。

總之,世俗的現實世界中,存在著強烈的門第觀念,讓現實主義的路遙不能不寫死田曉霞,不能不讓少安和潤葉分開,不能不讓顧養民拋棄郝紅梅。但我同時也認為,田潤葉和李向前的婚姻走向幸福,不能說就是門當戶對觀念的勝利,而是因為潤葉本就善良,而向前也是一個負責任的男子漢,因為這樣他們才最終走到了一起,這是善良人性的偉大勝利。

唐詩宋詞故事:孟浩然是一個心甘情願的隱者嗎

世界上最遙遠的距離是「心悅君兮君不知」

如何閱讀村上春樹

相關焦點

  • 《平凡的世界》:孫少平與田曉霞的愛情,是一場永恆的等待
    03 驀然回首,再次相遇或許黃原並不是太大,也或許緣分註定——一次偶然的機會,他們在電影院門口邂逅。那是一個秋季的雨天,天空下著淋淋漓漓的小雨。電影院門口前,他正在人群中瞎擠,突然愣住了。孫少平和田曉霞自然流露的愛情,不禁讓我想起了詩人木心的那首《從前慢》:......
  • 《平凡的世界》孫少平:用最平凡的生活,成就了不凡的自我
    在路遙先生的這一部《平凡的世界》裡,不乏許多優秀的人,但半生走來依然平凡依舊的孫少平,卻成了整個小說裡的靈魂人物。其實他並不是很優秀,學習成績平平,在外闖蕩也無非成了一名礦工,但即使是這樣的他,依然會被田曉霞所青睞,也會讓金秀痴迷。其實許多時候,平凡只是一個人的外表,而真正不凡的,卻是一個人的靈魂!
  • 《平凡的世界》:孫少平與惠英最後的結局,其實路遙一直都在暗示
    孫少平與田曉霞的愛情是浪漫的、不切實際的,畢竟一個農村小子和一個高官女兒談戀愛,在現實社會中著實讓人難以相信。所以,孫少平和田曉霞的愛情註定要以悲劇收場,而最終田曉霞的犧牲也恰好證明了這一點。其實,早在田曉霞犧牲之前,路遙就已經在為孫少平最終的感情歸宿而鋪路了。
  • 《平凡的世界》:孫少平與惠英最後的結局,路遙全文線索都在暗示
    孫少平與田曉霞的愛情是浪漫的,但是,無論在周圍誰的眼中,都是門不當戶不對,農村小夥和高官女兒的愛情,在現代都很難見。所以,孫少平和田曉霞的愛情註定是悲劇的。最終田曉霞的死去,完美的結束了這段不被看好的感情。
  • 《平凡的世界》麻纏過孫少平的5個女人,為何選擇了寡婦惠英嫂?
    於是就有了孫氏二兄弟孫少安孫少平,很多時候更願意承認孫少平才更像平凡的我們。路遙描寫的孫少平才更像主角,他身上的特徵我們有過類似的痕跡。孫少平要對比哥哥孫少安他的感情生活更加多彩,人的情感豐富層面和職業和出生並無關係。
  • 平凡的世界:孫少平的結局,你有沒有想到自己的人生
    《平凡的世界》大結局:你知道孫少平為何不願離開大牙灣煤礦嗎? 《平凡的世界》是一個悲劇,路遙先生用上百萬字的鴻篇巨製訴說了這群不甘平凡的人的悲歡離合。1975年到1985年,在這十年時間裡,每個人都在成長,每個人都在得到一些東西,同樣在失去一些東西。
  • 《平凡的世界》孫少平和惠英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
    孫少平和惠英能組建家庭嗎?書中隨情節發展已經把他們倆描寫成一家人了,但是男女愛情方面,一直沒有說透。少平幸遇樂於助人的河南人,第一次去王世才家「買醋」,王世才夫妻熱情地招待他。惠英拿出下酒菜,讓孫少平和王世才喝一杯。喝完酒,少平拿起惠英給他裝好的半瓶醋告辭。
  • 為何說孫少平的平凡的世界,圓了高林生半個人生夢想,讀懂了麼?
    或許路遙在《人生》中,把高林生寫得過於悲涼,因此在《平凡的人生》裡,有了孫少平這個角色,讓孫少平能改變自己的命運。而孫少平身上,可以明顯看出高林生的影子,但又不全是高林生的性格,這才使得孫少平有著不同的人生結果。與高林生一樣,孫少平出生於一個非常貧困的家庭,稍有不同的的是孫少平有一個非常能幹的大哥,這一點很重要,沒有大哥孫少安的存在,孫少平是不可能圓自己的人生夢想的。
  • 《平凡的世界》孫少平,他平凡的一生,可以用三個字來描述
    他在黃原攬工的這段生活,可以說是殘酷,他經歷了人生第一次從事體力勞動的辛苦;也體會了被招工時「召之即來揮之即去」的挫敗感;感受到表舅這個親戚家裡對自己嫌棄的眼神。但同樣,這段生活也是他人生中不可或缺的一段經歷。一邊是生活帶給他的殘酷,一邊是人情帶給他的溫暖。
  • 路遙成名作《人生》中的高加林,確定不是低配版孫少平?
    熟讀《人生》,會發現主人公高加林其實是成長後的孫少平,高加林沒有走出的路,孫少平替他走了。高走進城市是因為親叔叔調到了當地勞動局,勞動局的人向他叔叔獻媚:給了高進縣城當通訊記者的工作,只是高后來被舉報,又被迫回到了農村。高和孫少平一樣,也是一個有遠方的人,但他走進城市的道路,相比少平,卻通順得多。
  • 平凡的世界:對於自卑又自尊的孫少平,這一天真的太難熬了
    至於說田潤葉為何非要拉著孫少平去田福軍家,我想這應該是路遙故意為之的。因為孫少平此行不但會見到我們的女主角田曉霞,還會引出田福軍、徐愛雲和徐國強老漢。這樣做的好處是使人物的出場更自然而不突兀。田福軍姑且不說,徐國強老漢和他的那隻大黑貓的故事,曾經讓我感動的落淚。
  • 城鄉二元制下孫少平們的城市夢想
    在城市文化和地位相較於農村優越的前提下所形成的文化勢差,就讓農村的有為青年把城市作為不同於農村的另一個世界,把城市人作為另一種高貴的身份。這一點在《平凡的世界》中淋漓盡致地展現了出來。潤葉對孫少安的真摯感情,在今天看來本是你情我願的正常情感,但在那個時代,感情之外是城鄉二元制的巨大差異。
  • 《平凡的世界》:愛情的歸向,孫少平為何最終選擇惠英嫂
    書中的主角孫少平,路遙給予了他太多的心理描寫,讓讀者情不自禁地跟著他的思想走向,真切去感受著他的思想,令到我總覺得路遙在描寫孫少平的時候,仿佛就是在寫他自己,能把孫少平的心理活動描寫得那麼細膩真切,若不是本人的真實思想,誰能刻畫描繪得那麼細緻入微呢?而事實上,孫少平與路遙的人生經歷也是高度的相似之處。
  • 看了電視劇《裝臺》,讓我想到了「刁大順」與「孫少平」
    哀嘆之餘不得不繼續哀嘆,憋憋屈屈的又豈止是劇中的農民工弟兄?想想看,學生有學生的憋屈,老師有老師的憋屈,病人有病人的憋屈,醫生有醫生的憋屈,員工有員工的憋屈,主管有主管的憋屈。。。。。。。。。。《平凡的世界》劇照其實「刁大順」的生活水平,遠遠好過「孫少平」,刁大順和他的弟兄們,不用吃黑面膜,不必住破窯洞,不用冒著生命危險下井挖煤。。。。。。。。 但是唯一不同的是孫少平有孫少平的愛好,追求 。
  • 平凡的世界大結局:孫少平為什麼會拒絕金秀,選擇煤礦
    從讀高中的時候,孫少平就表現出了他的與眾不同之處,他喜歡讀書,更喜歡思考,自從田曉霞把他領進了一個嶄新的天地以後,他就像是一個情竇初開的孩子一樣,不停地幻想著外面的世界,「山的那邊」的花花世界一直是他心中的渴望。還記得他用了一晚上時間讀完《鋼鐵是怎樣煉成的》後的感想嗎?
  • 孫少平最後選擇惠英?說到底還是骨子裡的那點世俗偏見
    惠英,自從王世才死後,全靠孫少平幫扶,才從悲傷裡走出來。王世才的死,對她打擊太大了,王世才很疼她,自把她從河南老家帶來,就沒讓她吃過苦受過累,可以說一直在王世才掌心裡生活。突然間,一個人說沒就沒,家裡的天就這麼塌了,以後母子倆還能靠誰?
  • 《平凡的世界》孫少平:農村還是城市?這是個問題
    在孫少平看來,活得有沒有尊嚴、有沒有價值,比活得好不好更加重要,這也體現了孫少平作為一個農民青年思想上的深刻性。 (想獲得個體的自由,又只能在現實中掙扎熬煎,但是儘管如此,孫少平並沒有對家人有任何怨言,反而是壓抑著自己的痛苦,即使受委屈也儘量讓家人滿意,可以看出孫少平十分懂事,已經漸漸成熟起來。) 他一個人獨處這天老地荒的山野,一種強烈的願望就不斷從內心升起:他不能甘心在雙水村靜悄悄地生活一輩子!
  • 路遙《平凡的世界》:淺析孫少平人物形象及現實意義
    一、孫少平的人物形象及其光輝人格1·窮且益堅,堅持不懈的奮鬥者作為現實主義作家的路遙,總是希望把生活的真實變為藝術的真實,在作品中力求真實地描寫生活,塑造更趨完美的人物形象。出生農民家庭的孫少平從小就要面對貧困、忍受飢餓,無時無刻不在與之奮鬥著。
  • 《平凡的世界》:孫少平生命裡的五個女人,哪個更符合現實追求?
    而可憐的孫少平,誤以為紅梅對自己產生的更多是愛情,才引發了一連串誤會,以至於紅梅和顧養民好的時候,才會意識模糊、情緒激動。相對於注重精神生活的少平而言,太過物質功利的郝紅梅顯然和他在價值觀上產生了分歧。三觀不合的愛情,註定難以持久。不過不可否認的是,人必須有一段愛情啟蒙,開端可以始於喜劇,也能啟於悲劇,這便是人生百味之一。
  • 平凡的世界:孫少平對我們的人生有很大的啟迪,尤其是學生
    無疑,孫少平才是最應該青少年學習的榜樣,原因有三:1、讀書可以改變一個人的人生我們都知道孫少平上高中並不容易,是家裡人省吃儉用才勉強供他上學的,對於家庭貧困的學生,我們應該懂得感恩,理解父母的不易。初入高中的孫少平很自卑,我想很多出身貧寒的同學都會有此感受吧。但是孫少平的生活卻更為艱難。他的衣服是破舊不堪的,夏天因為沒有內衣,睡覺都不敢脫衣服。他吃飯的時候不敢和同學一起排隊買飯,只能等沒人的時候去拿兩個黑窩窩頭,就這還吃不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