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數朋友對路遙作品《平凡的世界》(以下簡稱《平》)非常熟悉,但路遙真正的成名作其實是中篇小說《人生》。
該小說自在知名文學雜誌《收穫》上發表後,立刻引起文壇關注;
後被改編成同名電影《人生》,更是讓路遙名噪一時,那會路遙的知名度不亞於現在的莫言。
《人生》主要圍繞農村知識青年高加林試圖跳出農村走向城市的故事展開。
熟讀《人生》,會發現主人公高加林其實是成長後的孫少平,高加林沒有走出的路,孫少平替他走了。
高走進城市是因為親叔叔調到了當地勞動局,勞動局的人向他叔叔獻媚:
給了高進縣城當通訊記者的工作,只是高后來被舉報,又被迫回到了農村。
高和孫少平一樣,也是一個有遠方的人,但他走進城市的道路,相比少平,卻通順得多。
少平是自己一步一個腳印走進城市的,從黃原城再到煤礦——雖然得以進入煤礦,確實是曉霞藉助爸爸的面子幫的忙。
但挖煤工人這種崗位不比高加林的縣城通訊記者,報上、廣播裡到處是他的名字,挖煤這種事很多幹部子弟壓根不願去。
所以,在別人都變著法兒要逃出煤礦的時候,少平還可以安安穩穩在煤礦待著,因為沒有妨害誰的利益。
問題出在高加林身上。
高加林通過後門進入縣城就算了,還把農村正在談的女朋友巧珍給甩了,轉頭就和別人家的城市「準媳婦」黃亞萍好上了。
而且還主要是因為黃亞萍能帶他走進更廣大的城市世界。
悲劇的是,碰上個厲害的「準婆婆」張克南他媽,後腳就把高加林給舉報了,城市之夢一時間灰飛煙滅。
孫少平不同,他是一個真正正義的人。
他既不會看侯玉英向她表白就六神無主,也不會看到郝紅梅轉頭和顧養民好,就對郝紅梅的困境袖手旁觀。
和田曉霞在一起的時候,他也只有感恩,不敢多一步地奢望。
但!這要換到高加林身上,早該叫曉霞的爸爸田福軍幫忙,好飛出煤礦另謀高就了。
所以,在走進城市這個層面上,高加林和孫少平是截然不同的人,一個妄圖一步登天;
一個一步一個腳印,沒有半點僥倖和奢望:吃最差的飯,幹最苦的活,談了個省委副書記的女兒,也從不想著藉此謀好處。
看高加林就是成長、成熟之前的孫少平,而看孫少平就是歷練、成長後的高加林。
「人生的道路雖然漫長,但緊要處常常只有幾步,特別是當人年輕的時候。」(路遙偶像柳青語)
一個低配版,一個高配版,都是路遙關於農村知識青年人生出路問題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