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中,高加林與巧珍就一定幸福嗎?

2020-11-17 書下影生

無論是《人生》還是《平凡的世界》,路遙都有著對於農村淳樸生活的嚮往,主人公既有闖世界的野心,又有厭倦浮華重返質樸的本色追求,而回歸內心竟是永遠的歸宿。

高加林與巧珍就一定幸福嗎?

高加林的終生都將活在夢想與現實的夾縫中,而巧珍永遠是把他拉回現實的那個人,假若高加林一直仰望星空,那麼,他會不會認為阻礙他夢想腳步的就是巧珍呢?還有,憑什麼高加林就一定認為巧珍會愛他一輩子?

愛,到來時總是那樣猝不及防,幸福的潮水真實而又虛幻,光明的前途已然魅感般地在招手了,能抵擋誘惑的又有幾人?何況高加林與黃亞萍本就有情感基礎,更何況高加林文才斐然志向高遠而巧珍大字不識一個。

高加林被退回後可不可以有夢想?

高加林是一個才華橫溢的血氣硬漢,他精神永遠獨立,也永遠不會接受命運擺布。客觀上講,無論高加林在家鄉還是在城市,他都會有所作為,命運即使與他屢開玩笑,他也終能逆襲,這是毋庸置疑的。

這一點很多人看不清,只是在嘲笑高加林一朝良心壞掉始亂終棄終獲報償。即令高加林不是記者,他靠寫作終可有所作為。換句話說,沒有平臺,高家林也會為自己創造平臺的。

高加林有著對前途的憧憬,有強烈的改變命這的願望,有著對背叛巧珍的悔恨,被突然退回時又能迅速認清現實,清醒做出選擇,還仍然有臉去見江東父老,這樣能屈能伸的漢子本身就是一塊璞玉。

為什麼高加林與巧珍、高加林與黃亞萍的愛情那麼脆薄?地位的改變、身份的差距,社會階層上的不可融合,竟然是一次次謀殺愛情的劊子手。

作家似乎認為高加林離開巧珍是一個錯誤?

巧珍是一塊金子,就適合所有人嗎?像親人一樣,苦樂年華與你共品,為愛人奉獻哪怕生命,但這種完全無私的愛,在高尚的同時,難道真的適合高加林嗎?高加林不想有一個才華相似、追求一致、情趣相當的伴侶嗎?這不是辜負不辜負的問題,這是人性相吸引的問題。

巧珍有著自由之精神、熾烈的情感、無私的奉獻,毫無保留地堅持付出,愛他就愛他的家人,愛他追求的道路和他自由的靈魂,給予他全部的理解和愛,甚至不惜放他高飛。這是媽媽對於兒子的愛。這不是愛情,是親情吧?

所以,不是黃亞萍的問題,不是揭發的問題,高家林與巧珍是一對矛盾,永遠不可能統一。

相關焦點

  • 路遙成名作《人生》:高加林與劉巧珍的悲劇,陌生又熟悉
    電影中的高加林與劉巧珍高加林和劉巧珍沒有在一起令我感到異常痛心惋惜。天不遂人願,高加林「走後門」當記者的事被黃亞萍原男友張克男的母親告發,最後落得個捲鋪蓋回農村繼續當農民的下場。雖然這時候,高加林已經意識到自己更愛的是巧珍,但巧珍因傷心和絕望,已經嫁作他人婦。巧珍徹底失去了心愛的加林哥,而高加林不僅失去了記者的工作,更失去了巧珍。
  • 在《人生》中,劉巧珍慘遭高加林「拋棄」,最後無奈嫁給了他
    《人生》這本書作為路遙先生(原名王衛國)的成名作,曾於1981——1982年榮獲全國優秀中篇小說獎。在它出來沒多久便備受追捧,受到了大家的一致喜愛,隨後被改編為同名電影在全國上映。在這其中,最讓人感到惋惜的莫過於劉巧珍的悲慘式結局了。
  • 高加林和劉巧珍,兩個典型的失敗者,卻為我們證明了人生的真諦
    每一本書經由作者創作問世都有它本身的道理,而我們作為讀者則需要參透一本書中所帶給我們的升華。《人生》便是一本值得仔細閱讀的好書。路遙用質樸的筆調在這本書中為我們刻畫出許多典型的人物形象。自尊心強又愛虛榮的高加林,一心痴戀高加林不計回報的善良姑娘劉巧珍,大字不識卻能教會加林許多人生道理的光棍老漢德順……每個人物身上都有他們的閃光點,他們的命運結局也都大不相同。
  • 《人生》高加林和巧珍的愛情伴隨著巧珍刷牙慢慢開出來花骨朵
    」這是擊垮高加林賣饃的最後一個熟人,自此再也沒有買饃的意識。這就是典型的墨菲定律如果你擔心某種情況發生,那麼它就更有可能發生。饃無論如何是沒有臉再賣了,高加林此時只想找個地方好好地靜靜,所以他選擇了文化館,一個可以撫慰他心靈的地方。而這一切卻被劉巧珍看在眼裡,善良的巧珍早已經為加林安排好了一切。這也是她為了接近高加林所做出的行動。
  • 《人生》高加林和劉巧珍的故事告訴我們,誰都不會在原地等你
    《人生》這本書可謂稱得上是路遙先生的成名作了。不得不說,這本書以極其平凡的語言和人物闡述了很多的人生哲理。表面上看起來似乎我們都懂的道理,能真正運用者卻又少之又少。看過《人生》這本書的朋友曾經一定恨死了高加林這個人。
  • 路遙《人生》:高加林、劉巧珍、黃亞萍,三個悲劇人物,你同情誰
    同時,在城鄉往復輾轉之間,高加林同農村姑娘劉巧珍、城市姑娘黃亞萍之間「剪不斷、理還亂」的感情糾葛,演奏了一曲充滿悲劇色彩的「命運交響曲」。小說中的三個主人公:高加林、劉巧珍、黃亞萍,三個不同性格的人物角色,因為自己的【選擇】,卻換來了各自的悲劇人生。
  • 路遙《人生》:巧珍嫁給馬栓,揭露一條很現實的婚戀觀
    巧珍是懂事的,善良的,但是這種懂事和善良令人格外心疼,看過路遙這部《人生》的讀者,沒有人不喜歡巧珍,也沒有人不心疼巧珍。 在巧珍身上,我們看到了自己曾經的影子,曾經那麼深愛一個人,結果越是深愛,就越是卑微,越是卑微,就越是容易被傷害。
  • 路遙《人生》:這是高加林的人生,也是我們的人生
    書中的感情主線主要圍繞著農村姑娘劉巧珍、城市姑娘黃亞萍以及知識青年高加林三人來寫,給我們面前呈現了當時社會背景下,知識青年高加林在面對人生選擇時的矛盾與困境。01高加林與劉巧珍高加林一家是高加村最貧窮的一家,但是高家林卻是高家村最有文化的一人。
  • 路遙《人生》:最後嫁得好的,往往都是巧珍這樣的姑娘
    路遙 | 小說《人生》插圖:電影《人生》劇照什麼樣的女人,才算是真的嫁得好?是擁有很多的錢嗎?不是,就像哪怕吳佩慈為豪門公子生了三個孩子,人們也照樣覺得沒有名分的她,很可憐。一個女人擁有錢,可以是獲得幸福的條件,但不是絕對的衡量標準,就像亦舒筆下的喜寶,哪怕擁有再多的錢,也填不滿自己缺愛的那顆心。
  • 成名於《子夜》交際花,《人生》中與巧珍搶高加林,如今渺無音訊
    No.1說起影視演員周裡京、張豐毅、張鐵林、汪粵、顏世魁、方舒、沈丹萍、劉佳,你一定覺得對他們比較了解,因為近些年,上述演員都出演了不少影視劇
  • 讀完《人生》,在處理感情的問題上,巧珍的方式近乎教科書級別
    小說以80年代的陝北高原的城鄉生活為背景,以出生農村的高加林起起伏伏的人生為主線,雖然高加林確實努力上進,但看完《人生》後,高加林就是一個自私的男人。 反倒,巧珍卻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她在處理男女問題的態度,很值得學習。
  • 《人生》中劉巧珍的愛情悲劇,給了女人們這樣幾個警示
    每看一遍路遙的小說《人生》,心情就陷入憂傷,書中劉巧珍的愛情悲劇,是如此打動人心,令人同情落淚。這個痴情女子,對於愛情真的太盲目,太天真,太不懂得保護自己,最終讓自己的一片痴情付之東流,受盡愛情傷害。
  • 解讀路遙與「劉巧珍」的故事——《人生》不為人知的原型故事
    《人生》中的巧珍,肯定讓大家印象深刻,就算現在回想起巧珍,也會覺得她很可憐,哀嘆一聲造化弄人。書中的人物往往是有生活原型的。根據文學創作原理,文學作品中的典型人物,它的來源有兩種,一是以生活中的某個人為原型,再綜合同類人,經作家重新塑造成一個新人。
  • 《人生》|高加林失業又失愛:前程和愛情的選擇,他錯在哪裡?
    這是路遙筆下《人生》中的故事,看起來似乎就是一個面臨愛情和事業選擇的青年,背叛了愛情,最後事業也失敗了,失愛又失業,主人公痛苦懊悔,看客們喜聞樂見的故事。但同樣面臨過事業、愛情如何選擇人們都會知道,悲劇的背後,問題並不是一個選擇那麼簡單。
  • 豆瓣8.3《人生》:巧珍的愛情觀,註定了她愛情的悲與歡
    在《人生》這部小說中,他筆下的高加林和劉巧珍的愛情就是這樣,剛開始溫馨動人,最後卻慘澹收場。在部小說中,悲劇有很多種,讓我最遺憾的便是她們倆的愛情悲劇。當高加林進入大城市的美夢破滅,在黃昏時分回到他當時想方設法逃離的土地時,那個深情愛過她的巧珍,那個輕輕在他耳邊哼唱信天遊的巧珍,已經嫁人了,嫁給了一個大字不識的莊稼漢。看到這裡的時候,我不由得嘆了口氣。
  • 路遙《人生》:巧珍處理感情的態度,值得所有女人學習
    就比如說《人生》裡面的男主角,高加林念過書,秀氣的他看起來文質彬彬,和村裡的一群小夥子比起來他是那麼的溫文爾雅,但實際卻是一個懦弱無能的男孩,雖然看起來堅毅,實際每受挫折就會爬不起來。高加林的出現是完美的,巧珍因為他的外表和氣度愛上高加林,並且在他人生的低谷時給他安慰,陪他賣饃饃,送他去城裡上班。
  • 談談電影《人生》中高加林與劉巧珍愛情悲劇的必然性
    文:宿夜花上世紀80年代,路遙的小說《人生》及以其改編、吳天明執導、周裡京與吳玉芳主演的同名電影《人生》,在國內引起了強烈的反響。高加林與劉巧珍的愛情,也讓很多觀眾為之震動。觀眾同情劉巧珍的愛情悲劇,對高加林的背叛嗤之以鼻。時過境遷,比起代入劉巧珍的視角、控訴高加林,現代人似乎更希望透過這段悲劇去看待兩人愛情的實質以及思考時代背景給人帶來的普遍性困境。
  • 路遙《人生》高加林:愛情的起點是自私,愛情的終點也是自私
    文|張平插圖|來自網絡01路遙的小說《人生》中,主角高加林是陳世美的贗品。高加林在落魄的時候被同村的劉巧珍溫暖,重新拾起對生活的希望,劉巧珍為了高加林甚至一度和家裡鬧翻。有人說路遙的《人生》是一本把愛情寫死了的小說,太現實了。在小的抉擇上可以為愛犧牲,劉巧珍可以為了高加林和家裡鬧翻,黃亞萍為了高加林也和家裡鬧翻。但在大的抉擇上絕對的以自己的利益為中心,高加林放手劉巧珍,黃亞萍放手高加林。
  • 重溫路遙經典之作人生 重新認識高加林這一複雜人物形象
    第一次接觸路遙老師的《人生》,是在曾經的許多年前,一個冬日,外面很冷飄著雪花,那個時候我家裡還沒有電視劇,只有收音機,每天的樂子就是吃完晚飯後,坐在收音機前聽評書或者小說,我第一次聽《人生》的小說就是在收音機裡,也就是老百姓所說的「戲匣子」,第一次聽高加林在蒼茫的大地上吻了巧珍,吻了一個大字不識的姑娘,聽下,重點在大字不識哈,我當時就覺的那段文字很美,應該是和蒼天厚土有關的許多優美的詞彙聚集在一起
  • 《人生》:劉巧珍卑微到骨子的愛,卻嫁給了幸福
    路遙就是其中一位,在他略顯悲慘而又短暫的一生中,為我們留下了多部不朽的文學經典,影響了一代又一代的青年人。文學來源於生活,而又高於生活。路遙的人生經歷可謂是有些悽涼,他又擅長用現實主義的手法去創作,因此在他的文學作品中,主人公的人生經歷充滿了諸多的挫折。雖然角色在殘酷、冰冷的現實中,不甘於失敗、不甘於現狀,努力奮鬥、抗爭、拼搏,但是最終的結局多是充滿了無奈和不圓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