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是《人生》還是《平凡的世界》,路遙都有著對於農村淳樸生活的嚮往,主人公既有闖世界的野心,又有厭倦浮華重返質樸的本色追求,而回歸內心竟是永遠的歸宿。
高加林與巧珍就一定幸福嗎?
高加林的終生都將活在夢想與現實的夾縫中,而巧珍永遠是把他拉回現實的那個人,假若高加林一直仰望星空,那麼,他會不會認為阻礙他夢想腳步的就是巧珍呢?還有,憑什麼高加林就一定認為巧珍會愛他一輩子?
愛,到來時總是那樣猝不及防,幸福的潮水真實而又虛幻,光明的前途已然魅感般地在招手了,能抵擋誘惑的又有幾人?何況高加林與黃亞萍本就有情感基礎,更何況高加林文才斐然志向高遠而巧珍大字不識一個。
高加林被退回後可不可以有夢想?
高加林是一個才華橫溢的血氣硬漢,他精神永遠獨立,也永遠不會接受命運擺布。客觀上講,無論高加林在家鄉還是在城市,他都會有所作為,命運即使與他屢開玩笑,他也終能逆襲,這是毋庸置疑的。
這一點很多人看不清,只是在嘲笑高加林一朝良心壞掉始亂終棄終獲報償。即令高加林不是記者,他靠寫作終可有所作為。換句話說,沒有平臺,高家林也會為自己創造平臺的。
高加林有著對前途的憧憬,有強烈的改變命這的願望,有著對背叛巧珍的悔恨,被突然退回時又能迅速認清現實,清醒做出選擇,還仍然有臉去見江東父老,這樣能屈能伸的漢子本身就是一塊璞玉。
為什麼高加林與巧珍、高加林與黃亞萍的愛情那麼脆薄?地位的改變、身份的差距,社會階層上的不可融合,竟然是一次次謀殺愛情的劊子手。
作家似乎認為高加林離開巧珍是一個錯誤?
巧珍是一塊金子,就適合所有人嗎?像親人一樣,苦樂年華與你共品,為愛人奉獻哪怕生命,但這種完全無私的愛,在高尚的同時,難道真的適合高加林嗎?高加林不想有一個才華相似、追求一致、情趣相當的伴侶嗎?這不是辜負不辜負的問題,這是人性相吸引的問題。
巧珍有著自由之精神、熾烈的情感、無私的奉獻,毫無保留地堅持付出,愛他就愛他的家人,愛他追求的道路和他自由的靈魂,給予他全部的理解和愛,甚至不惜放他高飛。這是媽媽對於兒子的愛。這不是愛情,是親情吧?
所以,不是黃亞萍的問題,不是揭發的問題,高家林與巧珍是一對矛盾,永遠不可能統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