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胸懷大志的年輕小夥和村裡美麗善良的青梅竹馬甜蜜戀愛了,但是小夥遠大的志向讓他不甘於農村平淡的生活。
終於一個偶然的機會,讓小夥可以去大城市一展抱負,小夥猶豫過後,不惜傷害真摯的戀人,選擇和前程相關的另一個姑娘,奔向了可望不可即的前程。
然而小夥終歸太過著急了,拋棄所愛後奔向的前程並不靠譜,他頓悟後沮喪回村,嫁作他人婦的青梅竹馬更成了他追悔莫及的痛。
這是路遙筆下《人生》中的故事,看起來似乎就是一個面臨愛情和事業選擇的青年,背叛了愛情,最後事業也失敗了,失愛又失業,主人公痛苦懊悔,看客們喜聞樂見的故事。
但同樣面臨過事業、愛情如何選擇人們都會知道,悲劇的背後,問題並不是一個選擇那麼簡單。
路遙筆下的小夥,叫高加林。
他拼命讀書,急於逃離落後、封閉環境的牽絆和束縛,然而他沒有考上大學,民辦教師的位置也被別人走後門頂替,只能不甘又無奈地回到村裡。
他理想的伴侶是讀書識字的城裡姑娘,那個可以和他談天說地的黃亞萍符合他的一切幻想,然而高中畢業後,因為自己的農村戶口,感情沒有得以發展。
他一直沒把不識字的農村姑娘放眼裡,愛情的衝動卻讓他接受了大字不識一個的巧珍的告白;他很害怕,也不想就這樣被一個農村姑娘拴在土地上,卻依然在巧珍的愛裡越陷越深。
他雖然努力適應農村生活,但是「對自己未來生活的幻想之火,根本沒有熄滅」;他沉溺於巧珍給予的樸素情感中無法自拔,但是離開農村去更廣闊天地工作的念頭從未消失。
如此煎熬之下,一個像彩虹一樣的機會出現了。
儘管他不太看得上「走後門」的作風,但是當「走後門」能夠讓他脫離農村時,他毫不猶豫地去了,甚至感嘆後門比前門的威力更大。
然後在初戀情愫的濾鏡下,他把共同愛好、共同話題強行轉化為能夠去更大城市發展的愛情,明明深愛著巧珍,卻依然選擇了拋棄。
也許每一個青年,特別是走出校園後,文不能文,武不能武的高心氣兒青年們,對於高加林所遇到的矛盾和衝突都不陌生。
但如何做出選擇以及選擇的結果,每個人都不盡相同。而高加林的選擇,卻註定了失愛又失業的結局。
「一生何求,迷惘裡往往看不透,沒料到我所失的,竟是我的所有。」
《一生何求》的這幾句歌詞,很貼切地概括了失業又失愛的高加林。
如果說高加林的悲劇是因為在事業和愛情中做了錯誤的選擇,那麼他當時選擇了巧珍(愛情),往後的生活就一定是幸福的嗎?
答案是否定的。
他用自虐的方式和自己賭氣,證明自己可以成為吃苦耐勞的農民,但是他從來沒有接受過自己的農民身份,也沒有熄滅過去大城市的幻想,巧珍的不識字,更是他心裡居高臨下的芥蒂。
所以就算高加林當時選擇了巧珍,他的居高臨下也會殺死愛情,他的遠大幻想會讓他心有不甘。
事實上,作為一個才華橫溢的知識青年,他有著對現代文明的強烈熱愛與憧憬,渴望到更廣闊的城市環境中去施展才華、實現抱負——他追求理想的選擇本身是積極的,與社會發展的時代大潮相適應的,無可厚非。
只是他哪怕知道自己文不能文,武不能武的境況,依然看不起吃穿不愁的劉立本,依然藐視於村裡人吃不乾淨的井水,依然高高在上地享受著巧珍的愛情,把巧珍對他不顧一切的愛作為報復和炫耀的籌碼。
一邊自卑又一邊自傲,這是很多好高騖遠的人都有的通病吧。
在這樣心態下做出的選擇,早已是背離初心而不自知了。
因而面對黃亞萍給他許諾去大城市的機會,他明知道愛的是巧珍而不是亞萍,卻理性地比較以後,放棄了巧珍。
感情一旦和功利混淆,他就放棄了飽含淳樸民風和真善美人性的仁義道德。
高加林的錯誤不在於嚮往有著更廣闊天地的大城市,也不在於最初選擇了巧珍,面對更大誘惑時就無法堅持自己的選擇,甚至沒有對自己的選擇負責,更在於他把戀愛與前途混淆在了一起,給二者都添上了功利色彩,背叛了愛情也背叛了理想。
"人常說,浮得高,跌得重!"
"不管你到了什麼時候,咱為人的老根本不能丟啊......"
這是德順老漢給高加林的勸誡,然而「浮得高」的高加林完全聽不進去,他的選擇只滿足自己的狹隘願望,不顧生活原則,不顧愛自己的人。
後來「跌得重」的高加林終於明白了自己選擇的是狹隘自私的「投機取巧」,而丟失了最為真實的「根」和「情」,也明白了「路還得自己走」。
人生當中,無非是事業和愛情,沒有事業時擁有愛情是一種幸運的慰藉,但如果事業來臨時,愛情成為了一種抉擇,這本身就是守不住初心,離開了現實,盲目追求自己實際上還不能獲得的東西。
如果高加林在心裡真的沒有看不起農民,他就不會對巧珍居高臨下。
不就是不識字嗎?巧珍心思活絡,高加林完全可以教她讀書寫字,可以讀書寫字的巧珍和他高談闊論起「十四種能源」以及背詩難道會輸給黃亞萍?
至於去更大的城市發展,靠自己就不可能嗎?他不是已經通過自己文採卓然的報導獲得了去省城學習的機會了?何必把自己的前程交給一個女人去承擔?
高加林的好高騖遠和背離初心,讓他只能在順境中馳騁自己的想像,而不能在逆境中改變自己的命運。
不論是前程還是愛情,我們都不應該只停留在欲望本身,而應該把理想轉化為現實的真正動力。
這應該是高加林失愛又失業的悲劇中蘊藏的人生經驗之一吧!
作者簡介:紫塵靜雪,90後已婚大齡少女,研究兩性關係、婚姻關係,堅信家長裡短也是一門學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