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家常說:」心淨則國土淨」,處處都是淨土,處處都是極樂世界,只要心淨國土就淨。其實,不管儒家、佛家、道家,以及世界上其他一切宗數,人類的一切修養方法,都是這三個字——善護念,就是好好照應的心命,起心動念,都要好好照應你自己的思想。
打坐與參禪只是外在的形式而已,禪就是禪,無形無象,只能用心體悟慧能禪師見弟子整日打坐,便問道:「你為什麼終日打坐呢?」
「我參禪啊!」
「參禪與打坐完全不是一回事。」
「可是你不是經常教導我們要安住容易迷失的心,清靜地觀察一切,終日坐禪不可躺臥嗎?」
禪師說:「終日打坐,這不是禪,而是在折磨自己的身體。」弟子迷茫了。慧能禪師緊接著說道:「禪定,不是整個人像木頭、石頭一樣死坐著,而是一種身心極度寧靜、清明的狀態。離開外界一切物相,是禪;內心安寧不散亂,是定。
如果執著人間的物相,內心即散亂;如果離開一切物相的誘惑及困擾,心靈就不會散亂了。我們的心靈本來很清淨、安定,只因為被外界物相速惑圍擾,如同明鏡蒙塵,就活得愚昧迷失了。」
弟子躬身問:「那麼,怎樣去除妄念,不被世間迷惑呢?」
慧能說道:「思量人間的善事,心就是天堂;思量人間的邪惡,就化為地獄。心生毒害,人就滄為富生;心生慈悲,處處就是菩薩;心生智慧,無處不是樂土;心裡愚痴,處處都是苦海了。
在普通人看來,清明和痴迷是完全對立的,但真正的人卻知道它們都是人的意識,沒有太大的差別。人世間萬物皆是虛幻的,都是一樣的。生命的本源也就是生命的終點,結束就是開始。
財富、成就、名位和功勳對於生命來說只不過是生命的灰塵與飛煙。心亂只是因為身在塵世,心靜只是因為身在禪中,沒有中斷就沒有連續,沒有來也就沒有去。」弟子終於醒悟,禪師的話像幕鼓與晨鐘,喚醒了碎裂在生活碾磨裡的人。
有學僧請示峻極禪師道:「如何才是修行行善的人?」峻極:「擔枷戴鎖者。」學僧:「如何是邪惡為非的人?」峻極:「修禪入定者。」
學僧:「學僧根基愚昧,禪師的開示,顛倒難明,懇求禪師還是用簡明易曉的言辭開示吧!」峻極:「所謂惡者,惡不從善。善者,善不從惡。」學僧如墜五裡霧中,仍舊茫然。
良久,峻極禪師問學僧道:「懂了嗎?」學僧:「不懂。」峻極:「行惡者無善念,行善者無噁心,所以說善惡如浮雲,無所生也無所滅。」學僧於言下有悟。
心中無善惡,才能擁有一片清淨的心地。其實參禪的關鍵並不在於打不打坐,說不說佛,而是在於你怎樣去修心,只有心先行進入禪的境界,人才可能修成禪。心是修行的渡頭,生命之舟停靠在那裡。
禪是載我們渡過苦海的舟,禪是你腳下的岸,而心是揚帆起航之初渡頭。因為佛本來在我們心中,回到你的自性,人人都能成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