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聚仁促成李光耀首次訪華內幕

2021-02-15 京城遊學堂

   

曹聚仁先生

李光耀先生

 兩岸密使、文化大師曹聚仁離開人世,轉眼五十年。曹聚仁在回憶錄中,曾坦言自己的交遊廣泛:「我這個人嘛,國共兩黨中,只要是榜上有名的人,我都認識。」由於曹聚仁長期在海外從事寫作和新聞工作,客居港澳22年,並一度擔任新加坡《南洋商報》駐港特派記者,因此他與不少華僑和外國友人,也有著深厚的交情。其中他與原新加坡政府總理李光耀先生,就有過一段鮮為人知的交情。

    新加坡前總理與中國關係密切,但他的首次訪華,到底是誰促成的?卻未見媒體報導。據曹聚仁先生胞弟曹藝先生回憶,他哥哥曹聚仁促成了李光耀首次訪華。他回憶說:「曹聚仁初次(1956年)到北京,無意中和周總理談起了李光耀在香港有意競選新加坡獨立後的第一任總理之前,想來北京參觀學習的意願。周總理很歡迎李光耀來華,讓曹聚仁立即回港去陪他同來。又一星期,哥哥便和李光耀在新僑飯店出現了,促成了李光耀的首次訪華。」

    曹藝先生的回憶,最初我也將信將疑。曹藝先生曾給李光耀先生寫了一封信,詳細回憶了那次見面的細節以及曹聚仁曾搜集李光耀各種資料,打算為他寫一部傳世信史,可惜天不假年,曹聚仁先生於1972年7月23日在澳門逝世,成為一大遺憾。如今曹聚仁先生已經去世五十年,給李光耀先生寫信的曹藝先生,也於2000年8月21日逝世,李光耀先生則於2015年03月23日駕鶴西去,他們三人之間鮮為人知的這段交情,無法得到最終確認。為了更好地研究三位故人,出於對歷史的尊重,根據我所掌握的情況,把曹藝先生於1999年2月1日寫給李光耀的書信整理成文,以示緬懷!

    眾所周知,曹聚仁從1956年至1959年,曾受毛主席、周總理之邀,先後6次訪問北京(實際不止6次,有的是秘密訪問),為兩岸和平統一事業奔波。曹聚仁逝世後,周恩來總理評價曹聚仁為「愛國人士」。

    1956年7月1日,曹聚仁走過羅湖橋,踏進國門,北京派中聯部徐淡廬主任迎接。曹聚仁在廣州休憩兩天,7月4日直飛北京,下午五時半飛機降落西郊機場。「和平老人」邵力子到機場迎接。抵京後,曹聚仁住於東交民巷的新僑飯店,中聯部安排了一個套間,規格很高。這一次,曹聚仁是以新加坡工商考察團隨團記者身份而來的,採訪自然是他的主要任務。到京後,曹聚仁除了到西直門附近馬相胡同的胞弟曹藝家看望老母親外,其餘時間都進行廣泛的採訪活動。

    北京高層並沒有立即接見曹聚仁,有讓他先看看北京之意。他寫信給新加坡的李微塵,說:「我到了北京,政府當局明白告訴我,可以隨便訪問什麼人,可以到任何地方去看看。他們叫我不要專說好的一面,缺點很多,可以老實不客氣寫出來。我的訪問,完全我自己做主,並沒有人陪我去;而被訪問的客廳上,也並沒有別人在座。(我相信決無錄音機一類的設備)……」

    根據《周恩來年譜》記載:「一九五六年七月十三、十六、十九日先後由邵力子、張治中、屈武、陳毅等陪同,三次接見曹聚仁」。

    1956年7月16日,周恩來邀請曹聚仁在頤和園夜宴。這次宴會經過,曹聚仁以《頤和園一夕談——周恩來會見記》為題,發表在1956年8月14日的《南洋商報》第三版上,接著印度尼西亞華僑主辦的《生活周刊》也發表了更加詳細的報導《周總理約曹聚仁在頤和園一夕談》,正式向海外傳遞了國共可以第三次合作的信息。曹聚仁的報導中,第一次提出了「國共第三次合作」的口號,在海內外引起了強烈震動,並且有深遠的歷史意義。

    根據曹藝先生的回憶,曹聚仁促成李光耀首次訪華,就在這一次。而與周總理說及此事,當在周總理三次接見曹聚仁期間,至於曹聚仁回港陪同李光耀一起來京,當在7月16日周總理在頤和園接見曹聚仁之後。

    當時,曹聚仁參與兩岸和談,屬於絕密,不為外界所知,我想李光耀先生訪華,屬於私密訪問,也不為外界所知。眾所周知,李微塵為李光耀的得力軍師。1956年,近乎陷於絕境的李微塵在傅吾悶的招引下前往新加坡,擔任《南洋商報》編輯,隔年成為總編輯。1960年。李微塵終於被李光耀聘為總理公署新聞秘書,實際上是政治顧問。

    李微塵與曹聚仁相熟,共事於《南洋商報》。李微塵後來作為李光耀的政治顧問,曹聚仁藉助他首次訪問北京的機會,順便引薦李光耀與中共的秘密接觸,應該完全是有可能的。我把曹藝先生致李光耀先生的信,摘錄於後,供學界研究參考,但願得到確認。

    曹藝先生在這封信中,開始向李光耀先生介紹了他自己,以及他們初次見面的感人一幕:

    「我姓曹名藝,是曹聚仁的四弟。1956年初秋,家兄曹聚仁陪閣下自香港來京,同寓新僑飯店。我與家小由家兄接至飯店,奉侍先慈,暢敘天倫。有幸多次晚飯後,逢閣下到家兄房間,不拘形骸,共話家常。一晚,談到多子女的困頓,閣下深表同情,指著依偎閣下膝前的其中老八(我們的次兒曹愷),戲言如果我們捨得,就帶這孩子回新加坡,收為螟蛉。閣下一時興起,就要帶孩子上樓,拙荊著急,又拙於言辭,只一把抱住小兒,舉座愕然,閣下也為之莞爾,作了個無可奈何的手勢,轉身別去。此後,我奉調南京,未能再見閣下。往事已矣,此等點滴趣事,幾十年下來,倒也仿佛曆歷在目,不知閣下還有些許印象否?我如今九十有一,在南京市政協委員會掛一駐會委員的虛名,無善足陳。」

    接著曹藝先生回憶了他哥哥曹聚仁先生欲為李光耀先生寫一部「傳世信史」的歷史往事。他在信中說:

    「光陰荏苒,閣下早已把在英帝國主義殖民統治下的新加坡獨立自主的建成譽滿全球的四條小龍的魁首,業績彪炳。而家兄作古於澳門鏡湖醫院,已28年矣!

    家兄生前常與我平章天下英豪,輒以得識閣下於未達時為一大幸事。他自謂廁身新聞界,閱人多矣,獨與閣下相見恨晚。謂閣下『乃20世紀政治家傑出中傑出之英才,新加坡之雄飛,不過牛刀小試耳,未展其長才於萬一也!』他晚年奔波港澳南洋,搜求閣下史料巨細不遺,誓在有生之年為閣下寫一部傳世信史。所惜天不假年,齎志以歿,實歷史界一大損失也。」

    曹藝先生作為浙江蘭溪的一位知名人士,他以曹聚仁先生故裡的名義,誠摯邀請李光耀先生於訪華之便,能夠抽暇數日,到浙江蘭溪觀光指導。他在信中這樣寫到:

    浙江蘭谿市,是我蔣畈曹家的父母之邦。家鄉父老和父母官,歷年來抬愛家兄,為鑄像、闢路、設館,創辦曹聚仁育才學校,重修曹聚仁故居,去歲又與北京有關部門,在北京成立了中國曹聚仁研究資料中心,2000年6月26日,為家兄誕辰一百周年,將與全國、省、市有關部門一起,開展系列曹聚仁研究紀念活動,凡此種種,心中感愧。蘭谿市父母官們,諳悉曹聚仁與閣下為高山流水知己,交非泛泛,亦知我與閣下有一面之雅,雖時越半個世紀,身世地位有天壤之殊,然閣下德重車笠,必不棄寒微,慫恿我不揣冒昧,勉為先容,懇請閣下如有訪華之便,勻出二、三日,屈駕蒞臨蘭谿市觀光,為蘭溪增色,為家兄增光。若荷俯允,請賜複音,蘭溪六十五萬父老,必翹首以盼矣!」

    曹藝先生,情系桑梓。他深情向李光耀先生介紹了他家鄉蘭溪的歷史人文,「蘭蔭草木,依依向人,中州蘭花女招手遙迎,閣下其興乎來!」可謂情真意摯,如今曹藝先生作古已經多年,李光耀先生也已經離世,李先生親自到浙江蘭溪觀光,已經沒有可能。如果,李光耀地下有知,一定會為曹藝先生的真情邀請而感動不已。

    曹藝以「九旬老翁」的身份,在信中介紹美麗如畫的家鄉蘭溪時寫道:「蘭谿市位於錢塘江中遊以上,婺、衢、蘭溪三江匯於『蘭蔭深處』。昔吳均與朱元思書云:『風煙俱淨,天山共色……奇山異水,天下獨絕。』古來有桐廬處處留仙境之贊,其實不過錢塘江下遊的風景,未足與新安、蘭、婺媲美也。

    蘭溪更兼地靈人傑,名家輩出。五代貫休,詩、書、畫三絕;元代柳貫,為元『儒林四傑』之一,詩文稱雄於時;清初李漁,創華夏古典戲曲理論,傳《芥子園畫譜》,名震後世;當代郎靜山攝影,執斯行之牛耳,更有南洋、港、澳尊崇的黃大仙的故裡之榮,有諸葛武侯八卦村,珍藏丞相戰車、羽扇,為世所重。

    近年來,蘭谿市改革開放,制定出接軌上海、邁向世界的大政綱要,一派欣欣向榮景象。『95黃大仙故裡風情節』、『96諸葛丞相祠堂開放』,港、澳、日、朝、南洋人士紛至沓來,探奧尋蹤,樂不思返……蘭蔭草木,依依向人,中州蘭花女招手遙迎,閣下其興乎來!」

    (作者系海峽兩岸雜誌社外聯部部長、曹聚仁研究資料中心主任)

相關焦點

  • 李光耀預言可以成真嗎?
    「新加坡國父」李光耀在其著作《李光耀觀天下》中的預言「大陸無須動用武力,兩岸統一隻是時間上的問題。」能夠成真嗎?原文編者按「新加坡國父」李光耀在其著作《李光耀觀天下》中預言:兩岸經濟整合將讓兩岸走在一起,大陸無須動用武力,兩岸統一隻是時間上的問題。他的預言能實現嗎?
  • 新加坡第一家族:李光耀兒子內訌不斷,孫子公開和男友結婚
    新加坡開國元首李光耀是一位傳奇的政治家,是新加坡之父,在他執政的這30年裡,新加坡經濟蒸蒸日上,可以說沒有他就沒有今天的新加坡,他在新加坡人民心中有著不可撼動的地位。
  • 李光耀的三個「中國預言」
    《李光耀觀天下》封面  對於中國,李光耀還有著別樣的情感。這位政治人物為新加坡華人,祖籍廣東梅州,浸潤過儒家思想;數十次訪華,為中新關係發展傾注了大量心血;對中國相當了解,也有精準判斷。在《李光耀觀天下》一書中,他專門談到關於中國的三個預言。  「中國有自己的方式」  李光耀在書中說:「5000年來,中國人一直認為,只有中央強大,國家才能安全;中央軟弱則意味著混亂和動蕩。
  • 上海的文廟:曹聚仁/1962
    上海的文廟曹聚仁 | 《循環日報》1962上海文廟(民國)到過上海的,上海城隍廟,幾乎無有不去過的,九曲橋、湖心亭—完—摘自《上海春秋》曹聚仁著版權歸作者所有,民國故紙堆整理,轉載請註明相關閱讀:一枝香、一品香:曹聚仁/1962
  • 「妄人」曹聚仁與「朋友」胡適之
    曹聚仁求教       在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胡適的私人檔案中,收藏有曹聚仁致胡適的三通書信。       最早的一通寫於1923年7月21日。當時,曹聚仁在上海,胡適在杭州休假。       胡適說沒有見過曹聚仁。曹聚仁卻在不止一篇文章中說,兩人見過面。       在《談胡適——答杜兄》一文中,曹聚仁這樣說道:「1947年第一回國民代表大會在南京集會時,胡氏邀我到北極閣中央研究院,我問他為什麼不出來組政黨,實現你的民主政治的理想。
  • 李光耀的10個小知識:強調自己不是中國人,曾坦言感謝英國殖民
    李光耀的10個小知識:強調自己不是中國人,曾坦言感謝英國殖民。第1,李光耀年少時,就讀於新加坡當時最好的高中——萊佛士書院。那時,全校只有一個女生,叫柯玉芝。這女生大李光耀2歲多,後來成了他的妻子。此外,他倆都是超級學霸,而且柯玉芝的學習成績比李光耀還要好。
  • 傳奇鋼琴家尼古拉斯-麥卡錫首次訪華 曲目曝光
    傳奇鋼琴家尼古拉斯•麥卡錫——榜樣的力量五指飛揚極限挑戰演奏會主辦方近日把尼古拉斯•麥卡錫訪華演出的節目單和曲目公布,引起音樂學院學子的關注和音樂愛好者的點讚。  今年9月15日到十一國慶節前,英國傳奇鋼琴家尼古拉斯•麥卡錫首次訪華演出,這對音樂愛好者來說,在金秋時節將有一次感受五指飛揚極限挑戰演奏的機會。七夕節前,音樂愛好者聽說英國傳奇鋼琴家尼古拉斯.麥卡錫將來華紛紛點讚。
  • 蔣經國去世 李光耀痛哭
    最近出版的由新加坡資深記者陳加昌所著的《我所知道的李光耀》一書,首次公開披露了李光耀這次流淚的詳細情況。   1988年,蔣經國在臺北逝世,享年78歲。蔣經國晚年為糖尿病所苦,病情慢慢惡化,最終死於1988年1月13日。
  • 新加坡禁止同性性行為,但國父李光耀的孫子還是與男友結婚了
    李桓武的父親是李光耀的次子李顯揚,他的伯父是現任新加坡總理李顯龍。「如果你的孫子告訴你他是同性戀,你會有什麼想法?」2007年,新加坡國父李光耀在世時,歷史悠久的當地英文報紙『海峽時報』曾向李光耀拋出這個問題。李光耀回答,「你無能為力,就只能接受。」誰能想到,在多年後的今天,假設成真。
  • 曹聚仁:我從來不裝偽道學,知好色,則慕少艾
    曹聚仁與王春翠唯一合影01 她害他得了相思病少年情懷總是詩,只是在父親學堂裡的驚鴻一瞥,15歲的曹聚仁便把12歲的王春翠鎖進心房,一任那愛慕生了根發了芽。他們都是浙江蘭溪人,他住在蔣畈村,她則住在兩裡之外的塔山村,那時,王春翠正在曹聚仁父親創辦的育才學堂讀書。
  • 新加坡建國總理李光耀的孫子李桓武公開出櫃
    新加坡建國總理李光耀的孫子李桓武(Li Huanwu)本月稍早曝光自己與男友的合照,更把這張合照設定為社交帳號的頭像;20日凌晨,他在照片加上濾框公開出櫃,並邀請新加坡民眾出席一年一度的「粉紅點」(Pink Dot),支持性少數族群,引起熱議。
  • 《延禧攻略》現實版:馬來西亞最強宮鬥男確定17日正式訪華!
    現在,馬哈蒂爾,這個92歲的老男人,世界上年齡最大的國家領導人終於確定了訪華日期,8月17日,他將正式出訪中國。縱觀馬哈蒂爾的政治生涯,活脫脫的一部史上最強宮鬥戲。馬哈蒂爾在政壇嶄露頭角是在1964年,那年,他首次當選了馬來西亞國會議員。
  • 李光耀新書《李光耀觀天下》出版 稱讚習近平
    89歲的新加坡前總理、內閣資政李光耀的新書昨天在新加坡總統府舉行發表會,新書名為《李光耀觀天下》(「One Man's View of the World」),收錄他對外交事務、國際政治和世界強國與區域未來發展的觀點,通過400頁的文字和照片,闡述了李光耀50多年來的政治生涯和週遊世界的經歷。李光耀在發表會上說,新書的內容大致上不經修飾。
  • 《李光耀觀天下》:中國將按自己方式繼續前進
    8月6日,在新加坡總統府,新加坡前總理李光耀(右)與新加坡報業控股主席李文獻出席新書發布會。(攝影鄧智煒)8月6日,新加坡前總理、內閣資政李光耀的新書《李光耀觀天下》在新加坡總統府舉行發布會。李光耀的新書共348頁,在《海峽時報》一個編輯團隊的協助下完成。今年9月將滿90周歲的李光耀在新書發布會上說,這本書裡的看法是基於自己90年的人生經歷。李光耀在過去幾十年間與世界各國幾代領導人打交道,對世界大局洞若觀火。該書共分11章,其中將有關中國的論述放在第一章,由此可見李光耀對中國的重視。
  • 雙面李光耀:是華人之光?還是中華文化「叛徒」?
    或許對李光耀來說,一切正如老祖宗那句俗語:好話壞話不過是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一個小國,想要在世界民族之林中屹立,不能靠緊一方,而是在均勢中,按照自身利益進行靈活的選擇,而這種「靈活」,某種程度上,便是不被某種原則牽制。如今,人們習慣將新加坡的成功歸因在李光耀身上。誠然,李光耀對新加坡有不世之功,但個體與國家的關係,更多的,仍是國家對個體的塑造。
  • 李光耀在《李光耀觀天下》中,是如何談論南亞地區種姓問題的?
    新加坡首任總理李光耀,在2013年出版發行了他的絕筆之作,也是他畢生經驗和智慧的結晶之作、心血之作、重磅力作《李光耀觀天下》,這本書,一經出版發行,立即受到了全球一致好評!這本書,收錄了李光耀對世界大國和國際趨勢的分析與見解,其中特別寫到了中國、美國、歐洲、日本、印度等國家。
  • 新加坡「國父」李光耀的成長之路
    各個年齡段的李光耀。據新加坡《聯合早報》17日報導,新加坡總理公署文告稱,建國總理李光耀的病情因感染而惡化。總理公署還稱,李光耀目前在接受抗生素治療,醫生正密切監控其病情。李光耀2月5日因嚴重肺炎進入新加坡中央醫院治療。上月底,官方稱李光耀的情況在好轉,但仍在重症監護室接受治療。新加坡前總理李光耀是國家發展的掌舵人,帶領新加坡步步發展最終使得經濟繁榮、社會穩定,新加坡民眾將其尊為「國父」。
  • 李光耀的孫子和男友同性結婚,雙方父母合影首次曝光!
    建國總理李光耀的小兒子也是現任新加坡總理李顯龍的弟弟擔任過民航局主席還有新電信的總裁一直堅稱自己對從政沒有興趣有網友的祝福有家人的祝福甚至有新加坡航空的祝福很多人都會好奇——如果建國總理李光耀在世他會如何看到這件事
  • 李光耀之孫李桓武與男友在南非結婚
    這是2018年7月,李桓武就在社交網站上傳過與男友合照,還加上支持LGBTQ活動「粉紅點」(PINK DOT)的相框,首次公開出櫃。(多圖,照片均來自兩人的FB)這是李桓武參加pinkdot公開出櫃時的照片。
  • 李光耀生命中最重要的兩個女人
    這裡要說的這個男人李光耀,背後卻有兩個女人。如果不談這兩個女人——母親和妻子,正如李光耀自己所說,他會是一個很不同的人。可以這麼說,李光耀從一個頑皮淘氣的小孩轉型成一個具有超傑出水準的法學界人及政治領袖,主要的背後推手是他的母親蔡認娘和夫人柯玉芝。 李母持家有道,教子有方,用母慈子孝來形容母子間的親情,再恰當不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