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光耀的10個小知識:強調自己不是中國人,曾坦言感謝英國殖民

2021-01-09 History歷史

李光耀的10個小知識:強調自己不是中國人,曾坦言感謝英國殖民。

第1,李光耀年少時,就讀於新加坡當時最好的高中——萊佛士書院。那時,全校只有一個女生,叫柯玉芝。這女生大李光耀2歲多,後來成了他的妻子。此外,他倆都是超級學霸,而且柯玉芝的學習成績比李光耀還要好。

第2,當1965年馬來西亞高層把新加坡踢出聯邦後,李光耀面對自己這個啥都缺,且前途未知的小地方,感到心力交瘁。隨後,他無奈地在電視臺鏡頭前宣布獨立,然後放聲大哭。

第3,對於李光耀,柯玉芝的爸媽是看不上的,因此極力反對他倆交往。可是,兩人卻在倫敦讀書時秘密結婚了,當時無人知曉。過後,柯玉芝把婚戒藏在胸口。直到回新加坡補辦婚禮時,她爸媽才知道自己的女兒早已經嫁給了李光耀。

第4,李光耀在1976年首次訪華時,我們曾送他一本書。不過,他看了一眼便退了回來,因為這本書中有少許的1962年對印自衛反擊戰的內容,而新加坡裡面有印度裔。所以,李光耀認為這不利於新加坡的內部團結,因而將此書退了回來。

第5,李光耀本身是一個非常崇拜西方的人,或者說是崇拜英國的人。他曾說:「我在接受英政府頒發的終身成就獎時,是我這輩子得到的最高肯定。在我這個年代,是以做英國人為榮。」而這種因素也最終導致他在1980年下令,將國外唯一一所中文大學~南洋大學併入新加坡國立大學。

第6,當時的南洋華人基本分「傳統華人」和「海峽華人」,「傳統華人」說中文,談到中國很親切,自稱是中國人,以陳嘉庚為代表;後者則親西方,講英文,以李光耀為代表。在當時,「傳統華人」靠自己奮鬥創業,或富甲一方或安居樂業。而「海峽華人」則靠給西方做買辦或者打工,靠西方人吃飯,英文比中文說得好,甚至不會說中文。此外,那時的南洋華人也可以分成這兩類:親內地和親臺灣省。

第7,新加坡港獨立沒幾日,中國海外總商會代表就來到新加坡市政府大廈的辦公室見李光耀,希望能把華語(漢語)設為新加坡的官方語言。李光耀聽後拒絕道:「絕對不行,因為這樣會讓新加坡分裂。新加坡要想生存下去,要想發展下去,要想屹立於世,就必須要以英語為官方語言,若以華語為國語,不僅會讓我們舉步維艱,甚至還會讓我們走向滅亡。」

第8,1971年,《星洲日報》主筆李星可在《誰是「沙文主義」》一文中,以新加坡沒把華語設為新加坡的國語為由,大肆指責李光耀和他的新加坡政府是「數典忘祖的二毛子」。沒過多久,李星可被逮捕。接著,李光耀對李星可說:「你說我數典忘祖,可實際上呢,我雖將英語設為了國語,但我的孩子都必須在新加坡接受華文華語教育。反觀你呢,你的5個兒子從小就被你全部送去澳大利亞接受英式教育去了,你說,我倆到到底誰才是數典忘祖?」李星可聽後啞然,無從反駁。

第9,1967年,李光耀接受全國廣播公司採訪,在談論中國及東南亞關係時,一個外媒記者問道:「作為一個中國人,你怎樣看待中國?」李光耀聽後強調道:「對不起,我不能代表中國說話,我雖有中國血統,但不是中國人,因為我是新加坡人!我不是中國人,就如甘迺迪總統不是個愛爾蘭人。慢慢的世人會知道,新加坡華人在外表上是中國人,說著華文,然而卻與中國人不同。我們不否認有中國人的血統,但重要的是,我們以新加坡的立場思考,關心新加坡的權益,而不是以中國人的立場,為中國人的權益著想。」

第10,對於英國殖民新加坡這段歷史,李光耀坦言道:「我慶幸是英國殖民新加坡,對於他們的離開,我們心懷感恩!感謝他們的殖民!他們離開時,其總督彬彬有禮地將辦公大樓完好無損地交給了我,並拉著我的手親切地向我介紹了大樓裡的每位管家。」(喜歡的話多多關注,多多點讚,多多收藏,轉發和評論,謝謝!本人其他文章也很精彩,歡迎品讀!)

相關焦點

  • 李光耀:那會是個錯誤
    就好像新加坡一樣,1964年長期被殖民和壓迫的新加坡獲得了重生,謀取了當家做主的權利。但剛剛獨立的時候,新加坡不過只是一座空城而已,很多的經濟設施和武器裝備都比不上馬來西亞。為了發展新加坡的經濟,當政者李光耀費盡心血不僅帶著新加坡加入了聯合國和大英國協。
  • 新加坡有超過7成的華人,為何李光耀說,漢語永遠不會成為國語
    就是在英國殖民期間,他們也從未規定讓新加坡人民必須使用哪種語言。但是在李光耀上臺之後,他直接廢除了漢語,並且禁止了漢語的相關學習,更是將南洋大學停辦了。他只主張將英語作為新加坡的官方語言。在那時中華總商會的一些人曾向他提過建議,其實漢語當作新加坡的官方語言是利大於弊的,但是李光耀卻表示:可以,但是你們要先打倒我。意思很明確了,就是只要他還在為一天,那麼官方語言就有一天不會是漢語。
  • 葉與根:如何理解李光耀和東南亞華人
    他們的想法很簡單:他們自己沒有機會讀書,但都希望能進點微薄之力,讓自己的後代有機會進一所華人自己的大學,接受中國傳統文化的教育。在他們的心裡,只有中國才是自己的國家。很顯然,這種想法和海峽華人以及殖民當局是格格不入的。所謂海峽華人,就是自己已經放棄了關於中國的概念,他們心目中的祖國,在當時是英國。這種區別的來源也是很簡單的:傳統華人,大都是靠自己奮鬥,創業,或富甲一方,或安居樂業。
  • 雙面李光耀:是華人之光?還是中華文化「叛徒」?
    算下來,李光耀是李家在新加坡土生土長的第三代。他出生時,他的家族在新加坡已經生活了半個世紀,雖然家族成員清一色是華人,但已經完全本地化。從1819年到1912年,南洋華人的身份認同,也已經初步完成了從大清臣民到海外華人的轉變,新加坡屬地認同也與中華文化認同平分秋色,加之,英國文化和馬來西亞等本地文化,作為「他者」,也已經融入南洋華人的文化血液中。
  • 李光耀新書《李光耀觀天下》出版 稱讚習近平
    他說,自己是一名活躍的政治家,因此不想有言論惹怒其他人。但整體而言,新書的內容都是有根據的事實。書中的六章分別論及中國、美國、歐洲、東南亞,以及中東等國家或地區。關於中國,李光耀在書裡表示,中國在崛起的同時仍堅持把權力集中在中央,李光耀提到2007年底與時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習近平會面,指對方胸襟廣闊令他留下深刻對象,形容對方是「(南非前總統)曼德拉級數」人物。
  • 新加坡國父李光耀:漢語絕不會成為官方語言,除非你們把我打倒!
    即便是到了現在,提到新加坡的時候,不可避免地會想到李光耀這三個字,這便是他的影響力。新加坡有一個奇怪的現象,就是其國內有超過7成的人數是華人,漢語已經成為了一種通用的語言,但是卻從來未被官方定義為國語,這一切的根源則與李光耀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
  • 李光耀的三個「中國預言」
    《李光耀觀天下》封面  對於中國,李光耀還有著別樣的情感在《李光耀觀天下》一書中,他專門談到關於中國的三個預言。  「中國有自己的方式」  李光耀在書中說:「5000年來,中國人一直認為,只有中央強大,國家才能安全;中央軟弱則意味著混亂和動蕩。每個中國人都理解這一點,這也是中國人的根本原則。西方一些人希望中國變成西方傳統意義上的民主國家,但這不會發生。
  • 《李光耀觀天下》:中國將按自己方式繼續前進
    該書共分11章,其中將有關中國的論述放在第一章,由此可見李光耀對中國的重視。「中國有自己的方式」李光耀在書中說:「5000年來,中國人一直認為,只有中央強大,國家才能安全;中央軟弱則意味著混亂和動蕩。每個中國人都理解這一點,這也是中國人的根本原則。西方一些人希望中國變成西方傳統意義上的民主國家,但這不會發生。
  • 李光耀孫子公開出櫃!扒一扒新加坡李家10個子孫現在都在做什麼~
    李光耀的妻子是柯玉芝(1920年12月21日-2010年10月2日)這一對法律學霸的愛情故事更是被傳為佳話▲李光耀與柯玉芝(右一、右二)他們相識於新加坡萊佛士學院相戀於英國劍橋大學相伴於一生要知道柯玉芝讀書時成績可是比李光耀還好呢她和李光耀都是英國劍橋大學法律系她更是亞洲第一個獲得這個學位的女子!
  • 李光耀:漢語有個劣勢
    新加坡原來與馬來西亞是一體的,後來於上個世紀六十年代,由於境外力量的施壓,它被迫分離出來自己形成一個獨立的國家。而在現如今的世界上,新加坡早已躋身發達國家的行列,其國力遠遠超過了鄰國馬來西亞。
  • 中法混血女模強調自己不是中國人,被臺灣攝影師當場教做人
    而是下面這位出生於美國、自己本身中法混血、生了個中法俄三國混血兒子的女模特——錢凱麗。咦?強調自己不是中國人?緩了幾秒後,蔡羽瞬間爆發:「我就是個中國人啊,中國人不是一個侮辱啊!」評委中蔡羽和Miss J都曾經歷過類似事件,他們對錢凱麗說:「在美國長大的黑人與東方人都不簡單,我們經常受到嘲笑,但不會否認自己的文化。」
  • 新加坡禁止同性性行為,但國父李光耀的孫子還是與男友結婚了
    李桓武的父親是李光耀的次子李顯揚,他的伯父是現任新加坡總理李顯龍。「如果你的孫子告訴你他是同性戀,你會有什麼想法?」2007年,新加坡國父李光耀在世時,歷史悠久的當地英文報紙『海峽時報』曾向李光耀拋出這個問題。李光耀回答,「你無能為力,就只能接受。」誰能想到,在多年後的今天,假設成真。
  • 印學者:中國給印度的傷害超過英國殖民,不把印度當對手傷害自尊
    印度學者指出中國給印度的傷害超過英國殖民150年總和,中國不把印度當做對手是不把印度當回事,這傷害了印度的自尊心。印度學者認為,1962年的戰爭讓中國認為印度不是個合格的對手,而自尊心強的印度感覺被輕視於是屢屢試圖證明自己的強大。
  • 新加坡國父李光耀的孫子竟和男友合法註冊同性結婚~
    李光耀的看法李光耀生前曾在接受採訪時,談及過對於同性戀的看法。李光耀認為同性戀不是一種「生活方式」,而是與生俱來的「遺傳差異」,因此對待同性戀就是隨他們本來那樣即可。不過,就算是在美國,也並不是所有的州都承認同性婚姻。「在新加坡有一些同性戀者群體,新加坡有同性戀者,他們待在這裡,我們也讓他們過自己的生活,我們不去騷擾他們,也不歧視他們。」
  • 英國殖民統治下的香港,真有那麼好?
    英國殖民統治下的香港,真有那麼好?甚至有人叫囂,「寧願做英國狗屎上的蒼蠅」,也不願做中國人。然而,英國殖民統治下的香港真有那麼好嗎?28任港督都是英國委派華人長期沒有參政權英國自1841年佔領香港後,實行高度集權的政治體制,由英女王任命的港督集行政、立法、軍事大權於一身。
  • 曹聚仁促成李光耀首次訪華內幕
    曹聚仁在回憶錄中,曾坦言自己的交遊廣泛:「我這個人嘛,國共兩黨中,只要是榜上有名的人,我都認識。」由於曹聚仁長期在海外從事寫作和新聞工作,客居港澳22年,並一度擔任新加坡《南洋商報》駐港特派記者,因此他與不少華僑和外國友人,也有著深厚的交情。其中他與原新加坡政府總理李光耀先生,就有過一段鮮為人知的交情。    新加坡前總理與中國關係密切,但他的首次訪華,到底是誰促成的?
  • 新加坡華人佔七成,李光耀卻堅持將英語作為官言:除非你們打倒我
    早在獨立之初,不少華人富商為更好傳承中華文化,興辦中文學校;英國殖民期間基於華人在新加坡的影響力,也未強制新加坡人拋棄漢語改學英語。可當「國父」李光耀一上臺,他便主張將英語作為新加坡的官方語言,並廢除漢語、不允許使用漢語教學,連南洋大學也被逼停辦。當時,由華人組成的中華總商會代表們向李光耀遊說,希望能將漢語定為新加坡的官方語言。
  • 李光耀直言漢語劣勢明顯
    不過許多人可能不知道,新加坡的華人佔了7成,但是漢語卻不是他們的官方語言,新加坡的官方語言則是英語。這一點可能許多中國人都想不明白了,新加坡的國父李光耀自己也是華人的後代,為何不把漢語定為官方語言呢,而是要選擇英語呢?這個問題李光耀曾經就非常深入分析過。第一個問題就是新加坡的居民組成的結構問題。
  • 曾獲得奧斯卡最佳作曲的中國人,QQ音樂只有隻有77個粉絲
    該片於1987年10月23日在義大利上映,電影的中國元素格外令人關注,而這也是唯一一部在故宮原址拍攝的電影(不是橫店的那個)。曾得過30多個獎項,除第60屆奧斯卡最佳電影作曲獎外,還有美國「廣播音樂公司獎」、「格萊美」最佳背景音樂原作專輯、德國埃森「克魯普基金會獎學金」等。
  • 李光耀孫子高調出櫃
    文 | 王大溼投稿郵箱 | gayspot_edit@163.com7月2日,新加坡已故前總理李光耀之孫李桓武在自己的臉書主頁上高調曬出自己與男友的照片並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