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華人佔7成,為何英語是官方語言?李光耀直言漢語劣勢明顯

2020-12-23 譁撲

說起新加坡這個國家,許多中國人都不陌生。新加坡是全球最發達的國家之一,他們的人均GDP比香港還高,位居世界前列。新加坡不僅僅是世界的金融中心之一,而且他們的製造業非常發達。

新加坡還是一個著名的移民國家,其中單單是華人就佔了7成。去新加坡旅遊跟生活的話,基本上漢語就可以了,畢竟街上大部分都是華人。

不過許多人可能不知道,新加坡的華人佔了7成,但是漢語卻不是他們的官方語言,新加坡的官方語言則是英語。這一點可能許多中國人都想不明白了,新加坡的國父李光耀自己也是華人的後代,為何不把漢語定為官方語言呢,而是要選擇英語呢?

這個問題李光耀曾經就非常深入分析過。第一個問題就是新加坡的居民組成的結構問題。新加坡有7成華人,但是還有3成的印度人跟馬來西亞人。在這種親情況下,新加坡如果選擇漢語作為官方語言,那麼印度人跟馬來西亞人在感情上肯定無法接受。

同樣的道理,如果選擇印度話,或者是馬來西亞話作為官方語言,華人肯定也是無法接受的。為了平衡各方的利益問題,新加坡肯定不會選擇這3種語言作為官方語言。

其實第二個問題才是更加重要的。因為當年李光耀認為漢語在全球沒有太大的競爭力。新加坡是一個面積非常小的國家,他們要發展起來就必須依靠外貿跟金融,想要跟歐美各個國家做生意,那麼英語就非常關鍵。

於是李光耀就最終選擇了英語作為官方語言,這樣一來新加坡人人就必須學習英語,可以增加新加坡的國際競爭力,又可以消除內部矛盾。

李光耀自己年輕的時候也不會說漢語,後來他從政了,於是就開始學習漢語,因為新加坡畢竟大部分都是華人。李光耀當年自己就學了很久才成功掌握了漢語。不過李光耀說,自己究其一生都無法真正理解這門高深的語言。

漢語跟英語不一樣,我們是單音發聲,而且許多字都有好幾個讀音,而且每一個讀音都有不一樣的意思。另外漢字的書寫難度也非常大,許多詞語的意思跟意境也非常難以理解。如果不是從小就學習中文,並且長期在好的語言環境中長大,是很難真正掌握漢語的。

因此李光耀認為學習漢語的難度太大,所以很難作為一個國際化的語言在全球去推廣,相比之下英語就簡單多了。其實我們大家都學過英語,英語確實是非常簡單易學,基本上一個小學生學了幾年英語,就可以跟外國人完成一些簡單的對話。不過漢語就顯然非常難了。

新加坡主要的貿易夥伴是澳大利亞、英國、美國等英語系的國家,所以他們學習英語就成為了順理成章的問題了。李光耀還曾經說過,非常慶幸新加坡曾經被英國統治,這給新加坡打下好的英語基礎。

李光耀說自己一生做得最正確的事情就是選擇英語作為官方語言,而不是選擇漢語。雖然如今新加坡跟中國的貿易往來越來越多,不過佔比依然不及20%。估計他們未來肯定不會選擇漢語作為官方語言。

其實這一點也給我們一個提醒,漢語如果要發展成為世界性的語言,還需要走很長的道路。當然最重要的還是要我們自己強大起來,如果我們越來越強大,別人想跟我們做生意,那麼自然就會學習我們的語言。

相關焦點

  • 新加坡基本是華人,為何一獨立就廢除漢語?李光耀:漢語有個劣勢
    是什麼使新加坡獲得了如此巨大的進步呢? 那麼則不得不提一個人——新加坡最偉大的總理李光耀;那麼則不得不提一項重大的政策——廢除漢語,將英語作為國語。新加坡一實現獨立便廢除漢語,在上個世紀的世界裡,可以說是一項極具積極意義的決策,它從多方面推動了新加坡綜合國力的巨大進步。
  • 新加坡華人居多,有4種官方語言,英語第一,漢語為何只排第三?
    新加坡華人佔70%以上,官方文字為何是英文?李光耀:為求發展!新加坡華人居多,漢語為何不是第一語言?大家都知道,新加坡是一個多語言的國家,擁有4種官方語言,即英語,馬來語,華語和泰米爾語。基於和馬來西亞的歷史淵源,《新加坡憲法》明定馬來語為新加坡的國語,主要是尊重新加坡原住民所使用的語言。新加坡的第一語言是英語。所謂第一語言,就是政府公文寫作的通用語言。新加坡常駐人口有560多萬,其中華人佔了人口的74.2%,是個以華人為主導的國家,但是,作為華人的母語漢語,在新加坡仿佛成了「外語」。漢語在新加坡的地位為何如此尷尬呢?
  • 新加坡有超過7成的華人,為何李光耀說,漢語永遠不會成為國語
    新加坡是除了中國以外,世界上華人佔比最多的一個國家,佔比達到了百分之七十之多。在新加坡在剛剛獨立的時候,就有著不少的富商為了更好地傳承中國文化,創辦了許多的中文學校。就是在英國殖民期間,他們也從未規定讓新加坡人民必須使用哪種語言。但是在李光耀上臺之後,他直接廢除了漢語,並且禁止了漢語的相關學習,更是將南洋大學停辦了。他只主張將英語作為新加坡的官方語言。
  • 華人佔多數的新加坡為何有四種官方語言?
    其實,對於新加坡來說,這杯水象徵的應該是四種語言——英語、馬來語、漢語、泰米爾語,也就是新加坡的四種官方語言。新加坡原屬馬來半島的柔佛王國,原住民主要是馬來人。1819年,英國不列顛東印度公司僱員斯坦福·萊佛士爵士登陸新加坡,並開始管轄該地區。1824年,柔佛王國割讓新加坡,該地正式成為英國殖民地,後升格為海峽殖民地。
  • 新加坡國父李光耀:漢語絕不會成為官方語言,除非你們把我打倒!
    新加坡超過7成都是華人,李光耀卻說,漢語永遠不會成為官方語言 引言 越喜歡一個人,受這個人的影響越大。 即便是到了現在,提到新加坡的時候,不可避免地會想到李光耀這三個字,這便是他的影響力。新加坡有一個奇怪的現象,就是其國內有超過7成的人數是華人,漢語已經成為了一種通用的語言,但是卻從來未被官方定義為國語,這一切的根源則與李光耀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
  • 新加坡國民的華人佔70%,那為何漢語被廢除?李光耀道出緣故
    眾所周知,新加坡獨立是被迫的,因為它被馬來西亞聯邦踢了出來。看新加坡的國父李光耀是如何回憶新加坡被迫獨立的,他說:「有些國家本來就是獨立的,有些國家為獨立而鬥爭,新加坡的獨立是強加於它的。無論何時,當我們回顧新加坡與馬來西亞籤訂協定的那一刻,我們總是感到痛苦,而我從未如此悲傷過。
  • 新加坡華人佔七成,李光耀卻堅持將英語作為官言:除非你們打倒我
    新加坡是中國之外唯一以華族人口佔多數的國家,其華人數量佔國民總人口的70%以上。早在獨立之初,不少華人富商為更好傳承中華文化,興辦中文學校;英國殖民期間基於華人在新加坡的影響力,也未強制新加坡人拋棄漢語改學英語。
  • 新加坡7成人口是華人,李光耀為何不定漢語為國語,反而選擇英語
    在這些政策中,有一條看起來是無比地令人驚訝,甚至可以說是荒謬:把漢語廢除,用英語作為國語。要知道,在新加坡,足足有著70%以上的人口都是華人,就連李光耀他自己也不例外.使用漢語不是該更加方便嗎?▲剛獨立時的新加坡對此,李光耀沒有做任何解釋,他還是堅定地將這條政策推行了下去。下面的人民對於這條政策雖然感到詫異,但還是接受了,畢竟,這裡一個多世紀以來都是作為英國的殖民地而存在的,人民或多或少都會英語。
  • 新加坡7成人口是華人,李光耀為何不定漢語為國語,反而選擇英語!
    可是誰也沒想到,僅僅過了兩年,新加坡就被迫獨立出去,成為了一個小國家。 雖然老天開了一個大大的玩笑,但對於新加坡人民來說,生活還是要過下去的。針對新加坡目前的現狀,李光耀制定了一系列的政策。 在這些政策中,有一條看起來是無比地令人驚訝,甚至可以說是荒謬:把漢語廢除,用英語作為國語。
  • 華語為何不能作為新加坡國語?李光耀:那會是個錯誤
    李光耀祖上是廣東梅州人,骨子裡他也是一個地地道道的中國人,並且新加坡75%的人都會漢語。在設立國語的時候,理應將漢語作為國語。可沒想到的是李光耀卻說將華語定位新加坡國語,將會是一個錯誤,為何李光耀會這樣說呢?
  • 新加坡滿大街都是華人,為何不將漢語當工作語言?當地人這麼說的
    據了解目前新加坡的人口組成是,74.2%的華人,13.3%的馬來族,9.1%的印度裔以及3.4%的歐洲人。而新加坡的總人口是564萬,如果這樣算下來的話那新加坡將近有360萬的華人。而這些人基本上都是,以前的廣東人跟福建人。那麼問題來了,既然當地的華人這麼多,為什麼還不將漢語當工作語言?
  • 新加坡十大富豪,9個都是華人,為何新加坡當年卻選英語當母語?
    新加坡是亞洲最發達的國家之一,香港、臺灣、新加坡跟韓國曾經被譽為亞洲四小龍。新加坡在經濟總量上跟香港並駕齊驅,不過人口卻比香港還有少一兩百萬,新加坡的人均GDP比香港還高。其實去過新加坡的人就知道,這裡街上見到的人幾乎都是華人。其實新加坡有7成的人口都是華人,其他的人口才佔了3成。
  • 雙面李光耀:是華人之光?還是中華文化「叛徒」?
    1936年至1942年,李光耀先後在萊佛士書院和萊佛士學院接受了小學和中學教育。不過,英文教育隨著日軍佔領新加坡而中斷,1942年,李光耀開始學習中文和日文,並且成為首屆官方日語考試畢業生。這一時期,李光耀已經呈現出了他陽奉陰違的雙面人生。
  • 新加坡華人佔總人口的74%,他們還會說漢語嗎?來旅遊一次就知道
    這次我們要講的主題是「新加坡的華人佔該國總人口的74%,那麼他們還會說漢語嗎?」。世界上華人最多的國家之一,新加坡不知道你們有沒有聽過這麼一句話,只要有人的地方就會有中國人!有的,是去旅遊,而有的則是在異國他鄉定居生活。其中,新加坡可以說是世界上華人最多的國家之一了。
  • 新加坡華人這麼多,為什麼英語是第一通用語,而馬來語是國語?
    而說起海外華人哪裡最多,恐怕當屬東南亞地區。由於東南亞特殊的地理位置,使得東南亞各個國家才是海外華人主要的聚集地。像印度尼西亞、泰國、馬來西亞等國華人數量都不少,不過並沒有成為該國人數最多的族群。在新加坡華人數量佔比最大,達到了總人口的74.2%,還有馬來人(13.3%)、印度裔(9.1%)。
  • 粵語是不是香港的官方語言?
    下這個結論的不是我,是新加坡建國總理李光耀先生。這也不是他拍腦袋的得出的結論,而是他在新加坡華人的「兩文三語」(這裡的「兩文」指中文、英文;「三語」指中國方言、英語、普通話)環境中引領、掙扎、試錯、翻轉幾十年的經驗和教訓。 李光耀專門寫了一本書:《我一生的挑戰——新加坡雙語之路》。特別指出:普通資質的學生腦袋資源有限,是無法同時學習三種語言的(英語、華語、漢方言)。
  • 書摘一葉丨一個普通新加坡人眼中的李光耀
    2002年,可怕的SARS席捲全球,新加坡政府要大家做好嚴密的防控工作,用各種官方語言確保大家了解如何預防流感,可是最容易受病毒感染的高危群體是根本不懂英語和華語的老一輩。 那時方言已經式微,沒有多少年輕醫務人員懂得使用方言與老一輩溝通。後來,當局好不容易找出幾個藝人臨時惡補,在電視上用方言講解SARS的注意事項。
  • 李光耀為何推廣華語?因為,用普通話對新加坡非常有利
    01新加坡建國後,推行英語教育,華語淪為小眾半個世紀前,新加坡有一整套中文教育體系。但後來,新加坡為提高在國際經貿中的競爭力,大力推行英語教育,中文淪為小學和中學的一門單獨學科。李光耀當初把英語列為「第一語言」是出於文化和經濟上的考慮。因為新加坡只是一個國土面積只有719.1平方平方公裡的國家,而山西的省會太原的面積是6999平方公裡,新加坡只有太原的1/10左右。
  • 新加坡富豪榜上,前十中9人是華人,為何母語是英文而不是中文?
    華人坐上了這個寶座。而就在最近,新加坡的富豪榜一公布,更是引起了什麼肉臉的討論,因為其中十個富豪有九個都是華人。名字。第一名也就是首富當仁不讓地還是海底撈的老闆,排名第二的是一個最新移民到新加坡的華人。 很多人都覺得新加坡這個地區可能經濟水平不高,所以才能讓這麼多華人登上了富豪榜,但其實新加坡可是亞洲最發達的國家之一。新加坡這個地區的人均GDP是非常高的。
  • 李光耀的10個小知識:強調自己不是中國人,曾坦言感謝英國殖民
    李光耀的10個小知識:強調自己不是中國人,曾坦言感謝英國殖民。第1,李光耀年少時,就讀於新加坡當時最好的高中——萊佛士書院。那時,全校只有一個女生,叫柯玉芝。這女生大李光耀2歲多,後來成了他的妻子。此外,他倆都是超級學霸,而且柯玉芝的學習成績比李光耀還要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