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我想說,這是誰寫的簡介?一開始我也是看了簡介再去看的電影,結果發現越看越不對,這明明是搞基片嗎?開玩笑的。
電影一開始,是一段瑞普利的獨白,隨著懺悔式的獨白,劇情真是開始,窮小子瑞普利意外結識造船大亨堅尼先生及夫人,因為身上借穿的校服及瑞普利快速的應變能力讓堅尼夫妻倆認為瑞普利是自己兒子迪奇的同學,於是萌上出了讓瑞普利勸在義大利遊玩不肯回家的兒子回美國,並提供給瑞普利一大筆資金。瑞普利半推半就接受了,我覺得其實應該是挺樂意的。再出發前,瑞普利也算做足了工作,比如得知迪奇喜歡爵士樂,便使勁的惡補。
在下船時,瑞普利認識了富家小姐梅茲,並使其相信自己是匿名旅遊的迪奇,梅茲對瑞普利產生好感。
瑞普利找到迪奇,並加裝偶遇,巧妙地融入了迪奇和其女友瑪芝的生活。瑞普利告訴了迪奇自己的真是來歷,同時也向我們展示了自己高超的模仿能力。迪奇本想把瑞普利趕回去,但是瑞普利通過不小心掉出爵士唱片方式引起了迪奇的興趣,並將他留了下來。
在隨後的相處中,瑞普利漸漸愛上了迪奇,與其說是瑞普利是個同性戀,我倒更相信他是雙性戀,他同時也喜歡著瑪芝和梅茲,只不過他對迪奇的感情更為痴狂。隨著劇情的推入,德萊(好像叫這個,記不清了,就是那個胖紙)出現了,他是迪奇的好友兼玩友,與瑞普利相比,顯然迪奇更樂意跟德萊一起廝混,畢竟他們才是吃喝玩樂意氣相投的公子哥。瑞普利明知迪奇經常忽視他和有意無意的踐踏自己的自尊,但這時的瑞普利還是一心想著要留在迪奇身邊的。但是迪奇並不這麼想,可能這時候迪奇已經有些厭倦了。在迪奇父親的一次次來信催促中,迪奇告訴瑞普利他們應該分道揚鑣了,本來他們有著一同去威尼斯旅遊的約定的,瑞普利一直渴望著能夠去威尼斯的,迪奇卻完全沒把去威尼斯的事當回事,他告訴迪奇自己要去別處看爵士節,順便邀請瑞普利一起去,說是留個告別的好回憶。此時的迪奇並沒有考慮過瑞普利的心情,或者說他從來沒有考慮過。
瑞普利雖然不開森,但是還是笑著答應了,他還是想多和迪奇呆會的,而且他知道就算自己不答應對迪奇來說也是無所謂的。在爵士節上兩人還是很愉快的,迪奇還用自己的方式恭維了瑞普利,一度也讓我認為迪奇覺得瑞普利是特殊的。第二天兩人划船,瑞普利告訴迪奇他以後會攢錢來找他,以後還可以生活在一起。瑞普利滿心以為迪奇也會高興,沒想到迪奇果斷拒絕他,表示他走了自己如釋重負。瑞普利還不死心說,開始拿瑪芝擋理由,可是沒想到迪奇說自己要和瑪芝結婚了。瑞普利大驚,明明你昨天還和別的女人調情,在義大利還有姑娘懷了你的孩子為你跳海,你怎麼就敢結婚?!你怎麼敢!我不相信你不愛我,我不相信!迪奇越說越上癮,王子病上來了,他稱瑞普利為寄生蟲,錢都是自己老爸給的,也就是說一開始迪奇就從未覺得兩人是平等的,瑞普利不過是個供自己消遣的玩伴,而且還是個很悶的玩伴,自己早就厭倦了。當自己愛慕的對象不斷的言語踐踏著自己的尊嚴時,並從未愛過自己時,瑞普利也惱怒了,他也不斷的用言語攻擊著迪奇,並惹火了迪奇。在兩人爭辯中,憤怒的瑞普利用船槳打了迪奇的頭,瑞普利這時也很吃驚,他也不想的,他也很緊張迪奇。迪奇大怒,叫喊著這下你非死不可了!並向瑞普利衝過去。瑞普利情節之下又朝迪奇揮了一下船槳,把迪奇打倒,並用船槳不斷的毆打迪奇。最終迪奇死了,瑞普利抱著迪奇死去的愛人躺在船上。
至此,影片上半部分結束,剛好60分鐘。
首先來說一下各個人物的性格,瑞普利細心,聰明,善於模仿,懂得隱忍。雖然出身不好,但是在藝術方面很有造詣,也很刻苦。我並不認為瑞普利一開始就是極其渴望上層生活的,因為他那時可能並沒有想過自己真的會擁有。但是從他在梅茲面前冒充迪奇可以看出來,他是虛榮的,自尊心的,在一定程度上也說明他對自己出身是自卑的。正如他和迪奇的對話裡他說的,因為他對迪奇有感情,所以才喜歡這些東西。我相信他那時候說的是真話,他和我們每一個人一樣,他喜歡有錢人的生活,他喜歡什麼都不用做就可以住豪宅大筆花錢揮霍,他自然是羨慕迪奇的,但是要說他一心凱覦迪基的生活,最後發展成想要取而代之,那是絕對不可能的。從上半部分我們也可以看出瑞普利輕易是不會花堅尼先生給他的錢的,他甚至沒有給自己買過一件衣服,儘管他只有一套「像樣」的襯衣和外套。所以當迪奇說要買給他外套的時候他是期待的,當迪奇為了和德萊出去玩而不打算帶他去買衣服的時候,瑞普利的失望可想而知。他趁迪奇不在的時候偷偷試穿他衣物的時候,他就像個偷穿大人衣服的小孩一樣,他是開心的,一方面在物質上滿足了自己,一方面在感情上滿足了自己。後來這個行為被回來的迪奇發現了,當得知德萊也在樓下的時候,瑞普利驚慌了,他懇求迪奇不要把事情告訴德萊,這是瑞普利自尊心的表現,他不想讓別人知道他丟臉的一面並加以嘲笑。可是迪奇並沒有理會瑞普利的懇求還是告訴德萊了,當德萊調侃瑞普利吃迪奇的用迪奇的花迪奇老爹的錢穿迪奇的衣服的時候,瑞普利雖然臉上沒有什麼過激的表情,但是內心可想而知,恐怕羞恥和被出賣的心情都有吧。在船上,瑞普利告訴迪奇的是以後自己賺錢再來,也說明了當時瑞普利並不是只為了蹭吃蹭喝,他是想跟迪奇在一起,哪怕他掙錢養他們。而至於最後說瑞普利是有預謀的殺死迪奇肯定是不對的,但是說他是誤殺也是不準確的。瑞普利想殺死迪奇嗎?從感情上來說怕是不想的,但是他最後為什麼還要不斷的用船槳毆打迪奇呢?我想裡面的原因是很多的,首先,這對瑞普利來說也許是一種情感的宣洩,當你愛慕的人羞辱你,鄙視的你感情時,難道你不會憤怒嗎?而且他已經打傷了迪奇,就算迪奇沒死,迪奇會放過自己嗎?瑞普利當然也會感到害怕,那不如索性打死算了(請參考某些肇事後碾壓傷著的司機心態),同事他也把迪奇的臉打花了了,無法辨認了,為以後著想,人們不一定會認出這是迪奇。在這些種種可能原因下,瑞普利還是殺了迪奇,但是這並意味著這是他的本意,他抱著迪奇屍體躺在船裡,為什麼只有愛人死了才可以將他擁入懷裡。
接著來講迪奇的性格,迪奇典型的富家少爺,他相貌英俊,他追求享樂,他不太負責,他是花花公子,但也知道誰才是最後伴侶,他有陽光般的性格,他開朗活躍,人人都喜歡他,他卻有容易厭倦別人,更容不得指責,他是熱情的,也是冷漠的,他給別人帶去活力,但其實並不關心別人的心情。就是這樣一個耀眼的人把瑞普利給迷住了。
他對於瑞普利有沒有真的感情呢?首先對於瑞普利,他是有優越感的,按理說瑞普利對他應該是種朋友的存在,但是他們的關係顯然不太對等,一切都是迪奇說的算,迪奇想怎樣就怎樣,瑞普利要是不同意迪奇就不帶著他,或者壓根就沒把算在遊戲範圍內,對此瑞普利一點轍都沒有,只能忍著,迪奇是否真的有把瑞普利當朋友?恐怕並沒有,在迪奇眼裡,德萊這種跟他差不多地位的才能當他的朋友,看看迪奇的義大利朋友就知道了。但是迪奇對瑞普利真的是沒有感情的嗎?我看也未必,通過瑞普利想進入澡盆,在火車上長偷聞自己之類的行為,恐怕迪奇也看出了瑞普利對自己的感情不一般。作為一個直男,迪奇是很抗拒這種感情的,所以他可能也因此從心裡有種不想跟瑞普利太密切的想法,導致於在行為上的對瑞普利的牴觸、估計輕視,從影片中可以看出,迪奇和瑞普利住在一起的這短時間,兩人幾乎是形影不離的,迪奇也曾讚賞過瑞普利,可能也在一定程度上是喜歡瑞普利的,不然瑞普利也不能那麼堅定的認為迪奇愛自己。但是迪奇是不容許自己有這種感情的,所以他才急於趕走瑞普利,並指責對方無趣,自己厭煩什麼的,有點要極力否認的意味,總的來說,我認為迪奇對瑞普利的感情是很矛盾的,一方面他喜歡認為瑞普利當自己朋友不太夠格,無論從興趣愛好還是貧貴水平來說,另一方面他又是喜歡瑞普利的這個人的,瑞普利和他其他朋友是不同的,至於愛情方面,他對瑞普利是有感情的,但是他自己是很抗拒這種感情的,他是打心底不願意承認的。在這種種感情的作用下,以及迪奇個人的性格引導下,迪奇選擇再也不見瑞普利,自己過自己的逍遙生活,所以迪奇無情的拒絕了瑞普利並大駕指責。
在上半部分出現的人物中還有三個比較重要的,瑪芝、德萊、懷孕的義大利女孩(忘了名字。。)
先寫到這吧。。有空繼續啦
《天才雷普利》,一個讓人心酸心悸的電影,很多渠道聽過它,可一直印象不深刻,前兩天在電視裡看到了介紹就決定下來看看,剛看個開頭突然覺得主角和導演看著都很熟悉,就搜了一下,原來就是演《碟中諜》和到《英國病人》的,想想應該曾經是聽周小苑在新周刊中提過,裡面居然有我喜歡的裘德洛,一時很是激動。大概知道這是一部關於一個普通人如何逐漸的成為一個連續殺人「內心黑暗如地窖的」人。不能不說他是個天才,可卻用在了滿足自己的虛榮心和壓抑已久後完全釋放出來的欲望中了,無論是感情還是金錢和地位。一個可以模仿人的天才TOM,本可以活的很有趣,可是為了那紮根於他內心的虛榮心,他選擇了一次一次的掩飾,用一個謊言來掩飾另一謊言,值得肯定的是,他居然也能不漏痕跡的把自己解釋明白,這也是另一種才能吧!正如劇中所說,人又一種才能就很了不起了,何況他擁有這兩種才能,而且又能把它們發揮的淋漓盡致,所以他可以遊刃與老友、新友、情人、警察之間,只可惜他確實的是最重要的一種才能,就是和控制欲望了解自己的才能,知道最後,正如他片頭所說的他後悔了,後悔於借了他人的校服——也就是一切悲劇的引子,但也許如果沒有借校服,在他今後的生活中也註定會出現其他的導火索從而註定他那無助孤獨的命運,只不過機率不同罷了~ 對於片中的愛情,可謂豐富,不論性別,就愛情本身的純度也分著不同的幾等。先是也是殺人的最初緣起就是愛恨交織的與裘德洛飾演的紈絝子弟Dick的曖昧關係,這是一個讓人捉摸不透、性情不定的人物,富裕的家庭、叛逆的性格造就了他不羈的感情態度,對愛情是這樣、對友情也是,任性而為,不計他人感受,而主人公就恰恰接受不了這種若即若離似有似無的感情存在,他想佔有卻不能如願,小艇中的衝突把矛盾激化到了極點,因此他選擇了毀滅,釋放了壓抑已久的嫉妒和佔有欲。
在這段感情中悲劇應該是兩人同時造成了,正如豆瓣上的評論,說Dick是「熱情的時候像陽光一樣溫暖別人,可當他感到厭倦時卻又像冬天一樣寒冷。」很像是王爾德的風格。這話讓我想起了原來裘德洛就曾經飾演過王爾德的情人波西,不知道這是不是一種巧合,而更讓人不可思議的是這也讓我想起了曾經的一個朋友,一個奇怪的似陽光溫暖又似冬天寒冷的人。我又特意上網查了下王爾德的出生日子,發現他居然也是天秤座,好大的巧合!也許天秤們就是那種愛惡分明的人,自我認同的意識很強,不會由於外界的幹擾而心生憐憫,改變自己的喜好!這期間對他人的傷害他們是看不到的,即使看到了也裝作視而不見,繼續率性而行!
每個人心裡都住著一個雷普利。忘記了是哪位豆瓣大神說的,但每個字卻都觸動內心。從沒有一部電影看過這麼多遍。有的人是奔著帥得一塌糊塗的裘德·洛,有的人是衝著冷峻高貴的凱特·布蘭切特,還有的人急於看看潑辣個性的格溫妮絲·帕特洛,當然還有的人是衝著馬特·達蒙的口碑。而我初衷純粹是為了走馬觀花地快速看完安東尼·明格拉導演的所有影片。以前因為痴迷妮可·基德曼幾乎看了所有她的電影,看到《冷山》時,獨特的結尾讓我若有所失,很長時間腦子裡都是艾達在冷山裡對著英曼竭斯底裡地哭喊,總覺得電影還沒有完。後來因為《新橋之戀》喜歡上了朱麗葉·比諾什,之後看了那部讓我哭了很多很多遍的《英國病人》,曠世絕戀堪比艾達和英曼。
若即若離似有似無的感情存在,他想佔有卻不能如願,小艇中的衝突把矛盾激化到了極點,因此他選擇了毀滅,釋放了壓抑已久的嫉妒和佔有欲。
《天才雷普利》所講述的故事其實很簡單,但是影片對於人性陰暗面的表達,卻已經讓所有人為之窒息。影片始終籠罩在光影交錯的狀態下,明媚的外景和陰鬱的內景形成了鮮明的對比。除了第一場殺人戲是發生在陽光明媚的海面上,其他的都是在室內發生。而最後一場戲更是發生在搖晃的陰暗船艙內,昏暗的燈光效果將湯姆的混亂人性渲染到了極致。湯姆雷普利是一個卑微的生活在社會底層靠打零工維持生計的邊緣人物,但毫無疑問湯姆是聰明和富有才華的,他可以在最短的時間內將另外一個人的一舉一動模仿的惟妙惟肖,直到讓別人認為他就是他所模仿的那個人。我們無法推斷天才的悲劇人生是從何時開始的,是從他開始準備義大利之旅開始,還是在船上偶遇梅蕾狄斯時自認是迪奇的那一刻開始,我們只知道他註定是一個悲劇,不論今後的劇情如何發展,影片已經向我們預示了結局。迪奇的性格就如他的未婚妻瑪姬所說的,迪奇就像是太陽,當他照射到你的時候,你全身上下都會感覺暖暖的,都會被他所感染;而當他忽略你的時候,你會覺得世界都變得灰暗了。迪奇就是這樣一個人,渾身都散發著迷人的魅力,而迪奇卻又是自私的,他太過自我,毫不顧忌別人的感受。湯姆就是在迪奇的光芒照射下,羨慕迪奇所擁有的一切,也不可救藥的愛上了迪奇,而他自身的性格和自卑又導致他和迪奇始終都是兩個世界的人。這種情感在折磨著湯姆,尤其在他受到了迪奇的冷落之後表現的異常明顯。然而,感情往往能夠驅使人們做出許多大膽的舉動。兩人在浴室的調情正是湯姆受到了感情的驅使;而當迪奇因為情人的自殺而決定離開的時候,在兩人最後一次旅行的火車上湯姆更是充滿深情的偷偷地靠在了熟睡著的迪奇的肩上。湯姆無法與迪奇在一起,他對迪奇的愛只能是默默的,無聲的。
當湯姆在小艇上面對迪奇的質問與指責時,他感到深深的絕望與無助。因為迪奇的話就像一把鋒利的刀子一樣,刀刀砍在湯姆心中最脆弱敏感的地方。而後發生的一切,都是順理成章的。瘋狂的湯姆用船槳一下一下的擊打著迪奇的頭部,他想讓迪奇閉嘴,他不想再聽到這些深埋在他心中的以往。他像個嬰兒一般蜷縮在迪奇殘破的屍體旁,向他訴說著他最後的愛念。或許,就是在這個時候,那個邪惡的念頭佔據了湯姆的全部。湯姆即將擁有迪奇所擁有的一切,那就是成為迪奇,替代他在這個世界中的角色和地位。湯姆雷普利成為了迪奇格林尼,無可挑剔的向人們詮釋著自己的新身份。又或者說,湯姆為自己或者是迪奇創造了新生。湯姆或是迪奇完全沉浸在上流社會奢華的生活裡,住在頂級酒店的套房,與富家千金約會。湯姆為自己的新身份感到高興,感到自豪,同時也編造了一個又一個的謊言來維持自己的新生。然而,再完美的謊言也總是會存在破綻。人總是需要生活的,生活總是需要與人交際的。迪奇的社交圈裡總是會有一些人認識原來的湯姆,湯姆雷普利無法完全取代迪奇的身份,而也總是會有人看穿湯姆那些謊言中的微小的破綻。迪奇的好友弗雷迪與湯姆在新寓所裡的交談為自己招來了殺身之禍,瘋狂邪惡的湯姆再一次的出現在人們面前。湯姆雷普利想成為迪奇格林尼,湯姆雷普利不應該存在於這個世界上。這是湯姆內心深處最真實的寫照,也是湯姆陷進這個瘋狂怪圈中的唯一理由。當一個人想要成為另一個人,他所要付出的,他所要承受的遠遠超出他所能想像的。他只會為了維護自己的新身份一次又一次的陷入一個循環當中,當有人接近真相,他就會阻止這個人,不惜一切代價,甚至於對方的生命。湯姆成功的將自己分裂成了三個角色,迪奇格林尼、湯姆雷普利和那個滿心邪惡的魔鬼。對於迪奇格林尼,湯姆堅定地認為自己就是迪奇,而他也做到了這一點,讓所有人認為迪奇格林尼就是這樣的。而對於湯姆雷普利,湯姆是不得已而為之,他必須在認識他和迪奇的人面前成為湯姆,否則,謊言就會被戳穿,而他自己也將不復存在。
魔鬼的存在是必須的,有了魔鬼的存在才能讓整個計劃順利的進行下去。在殺掉弗雷迪之後,湯姆發現自己被捲入了一個巨大的麻煩之中。迪奇成為了殺害弗雷迪的頭號嫌疑犯。警方在向湯姆求證,迪奇的未婚妻瑪姬也來找迪奇要個說法,湯姆所編造的謊言隨時都有可能被戳穿。他只好選擇離開,他留下了一封偽造迪奇自殺的遺書,重新用回湯姆雷普利的身份,跑到威尼斯去尋找只屬於湯姆雷普利的生活。一切到這裡似乎該結束了,湯姆找到了那個愛他的人,也願意放棄之前所有的嚮往跟他在一起生活。他們彼此相愛,彼此信任。直到瑪姬的到來,平靜的生活再一次的掀起了驚天駭浪。迪奇的父親格林尼先生來到了義大利,並僱傭了一個私家偵探來調查兒子的真實死因。瑪姬找到了湯姆偽裝迪奇時所用的戒指,似乎真相就要大白於天下,魔鬼湯姆再次甦醒。湯姆用難以自圓其說的謊言將瑪姬逼到了角落,我們都以為瑪姬就要慘死於此的時候,湯姆的愛人出現了,救下了瑪姬並喚醒了湯姆的本身。瑪姬堅信湯姆殺害了迪奇從而使自己可以取代迪奇的身份和地位,但那些軟弱無力的理論並不能證明什麼。當瑪姬的船駛離鏡頭時,我們知道,湯姆的內心一定在大笑。他知道唯一一個知道真相的人卻得不到人們的信任,他的所有陰謀和謊言可以繼續維持下去。只不過他不會再成為迪奇格林尼,但是他擁有了他想得到的東西。在影片最後,就像我們所預知的結局一般,只是結局更加沉重。導演並沒有讓湯姆和愛人遠走高飛,而是殘忍的讓湯姆殺死了自己的愛人。因為一系列的偶遇明確的告訴湯姆,宿命是無法逃脫的,在他殺害迪奇的那一刻起,他就已經迷失了自我。我們沒有直觀的看到湯姆殺害愛人的場面,只是在昏暗的燈光下聽著湯姆和愛人的對話以及生命最後的悲鳴。在最後這一刻,當艙門緩緩的關閉時,湯姆似乎也早已迷失在自己所設下的圈套裡,失去了所有的身份,忘記了自己是誰。
導演安東尼明格拉是一位才華橫溢的導演,他對影片的處理讓人看起來充滿了詩情畫意。影片為我們上演了一段悽美的愛情,一個瞠目的陰謀,一幕殘忍的悲劇。這都要感謝導演安東尼明格拉,正是他的才華才能將這種種元素糅合在一起。為愛情動容,為陰謀驚嘆,為悲劇窒息。不得不提的是飾演湯姆雷普利一角的馬特達蒙,正是因為他的出演,才能將湯姆雷普利這個角色演繹的如此完美。在我們經歷了他在《心靈捕手》中的初顯鋒芒之後,《天才雷普利》更是讓他將他的演技發揮的淋漓盡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