滬上麵包三千店,給你真愛13家|麵包房報告第一輯

2021-02-17 蘇園六記


烘焙裡,做麵包也許是最難的。因為麵包有生命,氣溫每升高一度、空氣中的水分每增加一點、麵包師傅的手力道每大一分,每天的細微變化,麵團都能感知,再吞吐成千變萬化的,麵包的表皮和內心。

上海大大小小有幾千家麵包房,到底什麼樣的麵包房才合我們心意?說到底,我們想吃的,無非是一口帶著麵粉自然香氣的、樸實無華卻能安撫心胃的麵包。



不過要客觀挑選,我們有以下考量:

麵包品質

必須現場烘焙。優秀的原料、外觀和口感。

麵包新鮮度

店鋪的節操和客流都能影響新鮮程度。

品質穩定度

麵包受天氣影響很大,考驗師傅的基本功力。

會外貌黨一下

主要看店鋪和環境。

Ps 這次只考察麵包,甜品不在此次測評範圍內,會另外出評測,可以期待下。



\ 第一輪篩選 /


我們需要現場烘焙的麵包房。不然,它就是個小,賣,部。

大多數只有櫃檯沒有廚房的店裡,麵包都會套個塑料口袋,仔細看配料表會發現,除了基本原料外,且不說幾乎每種都有人造黃油(別稱:起酥油、植物油、麥淇淋等等)這種反人類的存在,還有乳化劑、食用香料、果膠以及一堆文科生根本看不懂的化學名詞……添加劑們圍起來可以繞地球三圈。

吃完後我們排除了這些店



莉蓮 / 馬哥孛羅 / 牛奶棚 / 瑞萊新僑 / 全家 / 羅森等等等等


通過第一輪篩選,

我們保留了所有前店後廠的麵包房。



\ 第二輪篩選 /

你以為有個廚房就完了?不不不,接下來的標準更嚴格:拒絕中央廚房配送的冷凍麵團。

什麼意思呢?這是針對大多數連鎖麵包店的生產模式,即麵團在一個中央廚房內集中製作到發酵這一步,然後冷凍,再配送到所有分店,分店的廚房只需要對麵團做兩件事情,醒發和烤。

吃這種麵包是怎樣一種體驗?我的感受是,標準化生產,麵包界的肯德基、麥當勞、漢堡王和賽百味。因為將麵團冷凍起來方便運輸和儲藏,有助於節約成本和迅速擴張。

所以吃完又謹慎考量後,再排除了這些:




Bread Talk / 巴黎貝甜 / 早安巴黎 / 85度c,

克裡斯汀 / 蘋果花園 / 可頌坊等等等等

這兩輪過濾了全上海大概80%的麵包房(和小賣部)。剩下的,大部分是前店後廠的獨立麵包房,從和面、發酵到出爐都在店內完成。

這些麵包房更接近手工生產的概念,按照派系,挑出了符合我們標準的13家麵包房,分成了歐式、日式、美式和中式四類推薦給大家。它們並非十全十美,但在上述評價標準中的某些方面表現突出,值得一去。


準備好了嗎,麵包要出爐啦!

上海優質麵包房報告

歐式麵包房 8家

日式麵包房 3家

美式麵包房 1家

中式麵包房 1家

[ avεk twa ]

地址:徐匯區天平路73號

關鍵詞:小店

環境:二樓有個可愛的陽臺

推薦:英式吐司 ★


店名是法語,「和你在一起」的意思。開在徐匯區的天平路上,非常低調。店面不大,每天賣十來種麵包,背後的廚房更小,幾乎只容得下一個人,從和面、發酵、整形到烘焙,全部在這三平米見方的小房間裡完成。

二樓是合租的私人製衣店,穿堂就看到一座很乾淨的陽臺,七八個座位,兩三盤綠植,能安靜地坐著吃個早餐。比起附近動輒就排長隊的人氣麵包房,Avec Toi簡直能用清冷來形容。

老闆是日本人,以前在Farine做過,雖然自立了門戶,麵粉還是用的Farine自產,對原料品質的要求沒變。從產品看是家不折不扣的歐式麵包店,大多是低脂樸素的Lean系麵包,味道整體偏清淡。

每天出爐的麵包都不一樣,熟客都知道要問問老闆,今天可以買什麼。法棍、吐司會換口味,偶爾還會推些有意思的新品,比如太好吃忘記拍照片的慄子麵包,擁有耐嚼厚實的外殼和香甜軟糯的整顆慄子,把歐式和日式的特點結合起來,很有創造力。


但是水準忽上忽下,吃過很糟糕的可頌。周一不開業,並且不時裝修歇業。所以能否吃到看運氣,吃到好的更要看運氣,是家蜜汁任性的店。


Sansan:「英式吐司不錯。但是品質不穩定,經營也不成熟。」


[ pɛ̃ ∫o, -d ]

地址:徐匯區永康路27號

關鍵詞:也是小店

環境:座位比較多,沿街坐著舒服

推薦:法棍★,夏巴塔★

永康路是條好路,最好的麵包店就應該和最好的咖啡店比鄰而居。

老闆是法國人,不常在店裡,廚房都交給學徒打理。這家以前叫La Boulangerie,意思是「麵包房」。現在名字的意思是「熱麵包」,裝修後店鋪擴大了一倍,改過店面之後,設計有點像山寨版的Farine。


原料用的是Baguepi牌的T65小麥細粉,是法國原產的優質麵粉,也在門口鋪了一列……

這家主要使用商業酵母,但也有自然發酵的酵種,能吃到比較特別的微酸味。踩雷的機率不小,很可能這個批次出來的法棍好吃到飛起,等下一波就質量堪憂。也許烤爐偏小,同一批次的法棍出來會烘焙深淺不一。

總之,如果真的遇到這種情況,挑法棍可以試著挑深不挑淺。外皮顏色深說明梅納德和焦糖反應發生充分,應該有的風味都釋放出來了。

還有像夏巴塔橄欖油麵包這樣的意式麵包,口感比法式的更鬆軟,沒有外脆裡嫩的強烈反差,後者是難得的鹹口歐包,一點點辣。

甜品不在這次測評範圍內,不過違規提一提,這家的卡娜蕾和手指泡芙都是良心。


同樣難逃小作坊的品控問題。

難吃時,真的,遭過很多白眼,評價幾乎是毀譽參半。

[ fa-ri-n』 ]

地址:徐匯區武康路378號

關鍵詞:原料好

環境:座位很少,周末擁擠

推薦:法棍★,弗蘭克特色麵包★,可頌★

武康路從前還是條安靜的路,現在已經變成了周末街拍聖地,人氣暴漲有這家麵包房不少功勞,聽說拿只Farine的麵包袋子會更洋氣。千萬別以為開麵包房只是筆小生意,Farine的成績已經不輸外灘那些人均500起跳的貴价餐廳了。

畢竟,洋氣小資的麵包房門口,隊伍排成杏花樓光明邨買月餅的氣勢也是不多見的。

看店名就能感受到他們對原料有多重視。

以前還沒那麼擠的時候,進門右手就靠牆整整齊齊碼著十幾袋打著自家logo的T65麵粉(T55、T65、T75等等是法國麵粉的標準,數字代表麵粉中的灰分含量,T150就是全麥麵粉),法國原產,小麥有機種植,用石磨磨麵粉,說人話就是,你們要的手工氣息。

Farine除了原料好之外,最大的特點是貴。一塊完整的弗蘭克麵包要一百多塊,但如果了解鄉村麵包就會知道,這也不算漫天要價。

這種麵包酸味比較突出,發酵時間更長,做起來自然也更費工夫,這樣能充分釋放麵粉和酵母中的風味,能嘗到層次豐富的味道,入口微酸,帶點鹹味,還能選擇各種口味的水果和堅果。

巧克力酥皮也值得一嘗,和羊角做法大致相同,只是最後整形不一樣,另外還需要加巧克力,Farine用的是法芙娜。

原料都不錯,但好吃很大程度上是取決於巧克力和黃油之間的平衡,巧克力不能化掉,黃油量拿捏剛好,互相也不搶風頭。

除了貴,以及周末排隊太長,為了裝【嗶】來的人太多,之外,沒有其他太想吐槽的地方。希望一如既往地保持水準。


Sansan:「在歐包尤其是法棍上,他們完全有發言權。」

[ sʌn'flaʊər]

地址:徐匯區安福路308號

(評價不包括其餘分店)

關鍵詞:店大貨多

環境:座位很多

推薦:小太陽★ ,可頌 ★

安福路面包房一霸。

有分店,安福路店生意最好,這意味著麵包更新鮮。全透明的操作間,可以看見發酵箱、操作臺,麵包師們熟練地把發酵完畢的麵包團排氣、重新整形。

麵包品類非常多,有法式如法棍、鄉村麵包,有英式如司康和吐司,還有德式紐結餅。

一般派系跨度太大我們是拒絕的,看上去就像一家既做川菜又做淮揚菜還賣點燒味的餐廳,感覺就不太靠譜,踩了不少雷店,不過這家表現還不錯。除此之外店裡還提供簡餐。


主打一款叫小太陽的麵包,外形像向日葵,質感從內圈到外角由軟到硬,外角有黃油,水分烘乾後有餅乾一樣綿密又酥嫩的口感,還加了蔓越莓、橙皮和核桃。


Sansan:「麵包和甜品都不算驚豔,但水平穩定,品類繁多,地點又討喜。勝人一籌的地方在於,他們將麵包料理、輕食和烘焙結合得完美,體量大而且技術過關。」

[ ˈbekɚ ən spaɪs ]

地址:徐匯區安福路195號

(評價不包括其餘分店)

關鍵詞:Sunflour的沿街對手

環境:室內設計不錯

推薦:核桃歐包★

屬於wagas集團,延續了wagas一貫的簡約,不過店鋪陳列和裝置要更洋氣,麵包師是丹麥人。上海一共7家分店,安福路店是最早開的。

踩了兩次店,發現銷量最好的羊角表現卻差強人意,分層做得不夠好,氣泡太大,好在黃油味道比較濃鬱。

據說在法國,純黃油做的羊角是菱形,而用了人造黃油的需要自覺做成月牙形。看樣子,國內羊角的取向大多憑喜好吧,直的彎的都有,反倒是不少店會把純黃油和人造黃油混著一起╭(╯^╰)╮

有很多大個頭麵包可供選擇。全麥酸麵包和法國農舍麵包都採用自然發酵,酸度較高。很多麵包房都會做多谷麵包,五六七八谷都有,加了亞麻籽、葵花籽、罌粟籽、芝麻、燕麥片、南瓜籽等,很典型的鄉村麵包。

他家的七谷麵包做成了吐司形狀,組織較密實,切片後能直接站立。

核桃麵包比較粗硬耐嚼,質地也略緊實。總體來說品質上乘。不過有部分麵包是從中央廚房運過來的。

06. La Parisienne

[ la parizjɛ̃ ]

地址:浦東新區張楊路88號

關鍵詞:出品紮實

環境:有點土,室內室外都有座位

推薦:法棍★,鄉村麵包★

可能是全上海最被低估的麵包房。低調地開在浦東,附近是高檔小區,80%的顧客都是外國人。店主Raphael是Paul的前主廚。Paul是法國有名的麵包房,曾經在上海開過分店,一時風頭無兩,後來由於經營問題退出中國。


這家用的麵粉品牌有Baguepi、Mélior和Tradition,都是優質的法國進口麵粉。跟嚴謹的日本人不一樣,法國人做事隨心所欲,他們也不用量秤,全憑著經驗,麵粉一把把往盆裡撒,不太按規矩辦事。拿法棍來說,標準法棍規定割包要奇數,還得五個以上,我問店主,為什麼你的法棍就一道割包?

本來期待著他能頭頭是道一番,結果對方只送了一句,「Because I Like」。

呃,看起來割包個數對法棍風味的影響似乎沒我們想像中重要。比如這根只有一道割包的法棍,入口酥脆,而麵包心嚼起來能感受到麵筋在唇齒間的撕扯,先是鹹味和酵母香氣,然後嘗到甜味,口腔後壁是淡淡的堅果回味。

比起其他家的法棍,這家的含水量最高,能吃到非常溼潤有肉感的內心。是我心中「什麼都不加單吃就能一條」的法棍之一。

作為歐式濃鬱型麵包的代表,布裡歐修也值得一試,對,把瑪麗皇后送上斷頭臺的就是這玩意兒。這家做成了吐司的形狀,砂糖、黃油和雞蛋是麵包濃鬱的關鍵所在,麵包心帶著微黃的雞蛋色。不用切片,順著紋理一條條拉著吃,像撕棉花糖一樣。

店裡還有各種mini size的麵包可以選擇,我等小胃星人的福音。往裡走還能看到各種進口火腿、芝士和紅酒,它們都是麵包的Best Friends。

廚房不小,人多,品質也比較穩定。

地址:浦東新區富城路33號(香格裡拉酒店一樓)

關鍵詞:會趕時髦

環境:標準酒店大堂配置,堂吃收15%服務費

推薦:佛卡夏 ★ ,夏巴塔 ★

浦東香格裡拉酒店的烘焙坊,同時還供應整個酒店的麵包。招牌是各種歐式基礎系麵包,個頭大且品類多,意式麵包很難尋,這家的夏巴塔和佛卡夏應該嘗嘗,加了橄欖油和迷迭香,非常濃鬱的地中海特色。

這家店另一個特點是很會趕時髦。今年剛推出羊角花心卷,把可頌和奶油卷結合在一起,有烤洋蔥、茴香、肉桂、巧克力和原味五種口味,還有巧克力醬、蘋果派、鵝肝醬、龍蝦醬和煙燻三文魚五種醬料選擇。


不能不提去年火了整個上海的羊角甜甜圈(Cronuts),一半是羊角,一半是甜甜圈,頂部塗巧克力。加入酥皮麵團後,油鍋火候更難控制,油溫很容易偏低,導致大半油脂幾乎都集中在外層表皮,不夠酥脆,嘗起來黏糊糊油膩膩的。個人不太建議湊熱鬧,吃吃招牌的老式歐包就好了。

部分歐式硬質麵包會出現發酵不足的狀況。

08. 農夫之家

[ nóng fū zhī jiā ]

地址:長寧區遵義南路5號喜來登酒店2樓

關鍵詞:德系麵包

環境:偏居酒店一隅,鄉村風

推薦:多穀物麵包 ★ ,黑麥麵包 ★

同樣是五星級酒店內的烘焙坊,德系麵包突出


核桃麵包多穀物麵包用料豐富,農夫麵包混合了小麥粉、裸麥粉和全麥粉烤制,外皮烤得深焦色,看起來其貌不揚,但味道十分醇厚。

這些麵包大多用酸麵團,比如黑麥麵包。生長在麵團裡的細菌賦予了麵包豐富的酸度,除了小麥粉外,還混入了裸麥粉,這也會增加麵包的酸味。

高酸度麵包就是麵包界的韭菜、榴槤、臭豆腐——都是蜜糖砒霜爭執不下的事,但那種粗獷、紮實又凜冽的口感真是其他麵包無法比擬的。


和使用商業酵母的法棍不一樣,自然發酵麵包的時效性較強,出爐後可以馬上急凍冷藏,需要的時候再拿出來220度回爐烘烤。這些麵包接受預定,可以打電話詢問新鮮出爐的時間,一種麵包一批就6個左右。

酥皮類比較新鮮,每天出300個可頌左右。早上十點左右麵包陸續全部出爐,十一點半前都是吃麵包的好時間。

偏居酒店一隅,人流量不算好,所以部分麵包的新鮮度要打折扣。

地址:長寧區虹橋路1438號高島屋百貨B1樓

關鍵詞:品控好

環境:只有兩個堂吃座位,坐著吃挺奇怪

推薦:法棍★,長時間發酵麵包★

紅豆包★ 玉米面包 ★

歐系麵包房和日系麵包房在陳列上差別很大,前者比較隨意,麵包大多敞開販賣,而後者幾乎所有麵包都保存在玻璃櫃裡,還會細心貼上「隨手關門」的標語。有潔癖的麵包控們,日式麵包房應該更適合你。


雖然是家日式店,不過都恩客在日本最早是主打法式麵包,因此在這裡也能嘗到水準一流的法棍。法棍幾乎嘗不到發酵酸味,可能日本人更偏愛醇厚的口感,麵包烘烤產生的香氣比較複雜,有明顯的焦糖香和堅果味


還有,怎麼能錯過那些形形色色的點心麵包和調理麵包!紅豆包就是日式麵包房的可頌,一定是作為標配存在。用了酒種發酵,帶著一點清酒特殊的香氣,組織蓬鬆飽含氣泡,口感十,分,軟,綿,是用精細麵粉做出的、日本麵包才有的溫柔質感,和之前使用灰分標準麵粉的法式麵包完全兩個天地。

鹽麵包則相對粗獷,外皮呈淺黃色,有大顆粒粗鹽,內裡有嚼勁,淡淡的鹹味和黃油香被充分揉捏在一起。


布裡歐就是我們之前介紹瘋狂加了很多砂糖、黃油和雞蛋的麵包,在這裡繼續發揚了濃鬱的特色,將南瓜和紅薯搗碎後再塗抹在一起烘烤,很過癮。慄子麵包在頂部放了三四顆完整的金黃慄子,還有自然清甜的玉米面包……哎呀,菜譜要報不完了,大家自己去吃吧。

以前都恩客在其他shoppingmall還有三四家分店,現在陸續關閉就剩這一家了,好在這裡生意一直很好。

Sansan:「這家麵包房,在日本的烘焙技術流上也是數一數二,法式麵包和長時間發酵麵包水平穩定又專業,他們手下的烘焙師,都是世界級的選手,棒棒噠~」

地址:長寧區茅臺路179號金虹橋國際中心B2樓

關鍵詞:吐司大法好

環境:沒有堂吃座位

推薦:吐司 ★

和都恩客挺像,都是日本集團開過來的麵包店,選址也在商業中心裡。不過這家只牆裂安利一種,就是招牌吐司,有原味、富吉、田園黑芝麻和田園四種口味選擇。

趕上一批剛出爐的富吉吐司,這種的特徵是含黃油更多,出爐後趁熱將黃油在麵包身再多塗幾層,帶著柔和的光澤感,感覺香氣就像一層光暈籠罩在吐司周圍呀。金黃的表皮薄薄一層,氣孔分布均一細膩,口感偏溼潤,有焦糖香氣、甜味和穀物粉類的焦香。


吐司包裝上有切片數提示,4-8片不等,片數越多切片越薄,可根據喜好選擇,我喜歡切得稍厚的吐司,咬起來比較爽。

Sansan:「吐司最好吃。很多傳統的日系麵包,嚴格按照原始配方,口味上完全不特意扭曲去迎合中國市場。」

11. HINATA-YA

[ hinata-ya ]

地址:長寧區虹梅路3213號1樓(程家橋支路上)

關鍵詞:溫馨,清新

環境:日式麵包屋應該有的樣子,適合拍照

推薦:法式牛奶夾心 ★,咖喱包 ★

中文名叫向日屋,「隱居」在程家橋支路上,這條路上還有一家開到深夜的咖啡店和一家非常棒的法國熟食店。老闆是日本人,不過不常在店裡,廚房都交給學徒打理。


外觀是小木屋的樣子,單獨落在一旁,風格清新的木質欄杆和門窗,前庭種著花花草草,天色一黑暖黃的燈光就亮起,有人說這就是日本麵包屋該有的感覺。


湯種吐司是招牌,延續了日系吐司一貫的暄軟,還有畫著微笑臉的迷你豆沙包和小熊麵包。

黑板上還貼心告示了各種麵包的出爐時間。

提前一天準備發酵,凌晨四點開始整形烘烤,從早上十點半開始出第一批吐司,到十二點左右點心麵包陸續出完後,廚房就停工了。店也會開到晚上,但那時候麵包都不怎麼新鮮,所以最好早點去。



Sansan:「前店後廠的傳統日系烘焙模式,品類完完全全保存了日系麵包店的原始風格,店小而溫馨,個人經營的氣息非常重。」

12. Spread The Bagel

[ sprɛd ðə ˈbeɡəl ]

地址:徐匯區南昌路611號

關鍵詞:美式快餐

環境:室內不錯,旁邊是蘭州拉麵

推薦:原味貝果 ★

在歐包科普中我們就介紹過,貝果其實起源於歐洲,是戰後隨著猶太人移民才來到了美國。這家店就是一個來了上海還對家鄉早餐念念不忘的美國人開的,只賣貝果,附近老外最愛叫這家外賣,有原味、洋蔥、肉桂、全麥、奶酪和芝麻六種口味選擇。

貝果分兩種,煮製貝果勁道有韌性,蒸製貝果偏柔軟。這家採用更傳統的水煮法,殼帶點鹹味和脆感,芯的質感很緊緻。

奶油芝士是店內自製的,貝果橫切成兩個圈後就朝裡抹上一層,非常厚,再夾上喜歡的餡料。店裡提供多種口味,單三文魚就有好幾種:搭配魚籽奶酪醬、蘇格蘭高地燻三文魚和店裡新鮮醃製的三文魚,配上洋蔥就非常棒了。


不過內餡選料有待改進,比如三文魚質地略粗糙,影響口感。

13. 人道烘焙坊

[ rén dào hōng bèi fǎng ]

地址:靜安區愚園路151號

關鍵詞:素食麵包

環境:簡單樸素,堂食位子不少

推薦:紫米條 ★,枸杞養生麵包 ★

從新鮮度來看,這家妥妥能排到前三,因為買的人多啊,這是為素食主義者開的麵包坊,每種麵包都標明是蛋素還是奶素,全素麵包就沒有雞蛋和牛奶。主打健康清淡的臺式軟歐包,使用天然酵母。商業酵母是特定的單一酵母,天然酵母裡有更多酵母種類,因此能釋放出更飽滿的風味。


不過,主廚也很誠實地告訴我們,百分百用天然酵母做出的麵包師不可能的,麵包裡依然會有商業酵母。這樣的麵包做一批大概需要二十天,對每天要出1000隻麵包左右的廚房來說,幾乎是不可能的事兒。(所以再遇到自稱百分百用天然酵母的麵包房要擦亮雙眼喔)

操作間就在櫃檯旁,也是全透明的,能看見發酵得鼓鼓囊囊的麵團們。


當然,養天然酵母也不是件容易活兒,以前店裡會養各種水果酵母,包括蘋果、梨子等等,現在只有葡萄酵母這一種了。

完全由天然酵母自然發酵的麵包偏酸偏硬,正因為東亞人難以接受這種口味,所以才有了改良後的臺式軟歐包,既能滿足亞洲人對綿密口感的追求,又能保留歐包中原有的健康成分。招牌的紫米條,柔軟度高,含水量足,打包帶走不到十分鐘紙袋壁就結滿了水汽。


不知道是不是因為天然酵母難以控制的關係,品質不太穩定,吃到過發酵過度的麵包,有較為濃重的酒味。

Sansan:「喜歡素麵包的朋友千萬不要錯過,酵母的使用上非常優秀,麵包樸實無華卻口感豐富。」

\ 去最好的麵包房,奔最幸福的小康 /

品質最好

Farine|LaParisienne

品控最穩定

都恩客

麵包最新鮮

Farine|人道烘焙坊

地段最佳

Farine|PainChaud

(Bonus)最佳小店

Avec Toi

文|Blublu

攝影| Blublu / Momo

部分圖片|Google


點擊標題或圖片即可查看

貝果,司康,夏巴塔,它們都是「歐洲人」?


進擊的日本麵包王|從北海道吐司到酒種紅豆包


上海咖啡地圖第一彈,5大區24家,連WiFi密碼都幫你查好了!

相關焦點

  • 上海麵包房四十年興衰史
    所以那一時期,手上拎著或自行車上掛著一根法棍,成了華山路上獨特的風景線。■1990年,《新民晚報》報導靜安麵包房顧客盈門。而靜安麵包房本身也是上海麵包史上不容忽視的關鍵線。1985年,它由上海靜安賓館、香港三隆行共同出資組建,是上海第一家中外合資經營的法式麵包房。它的出現,猶如打響了上海麵包店蓬勃發展的發令槍。江湖地位在,但隨著一波又一波新潮麵包店的興起,靜安麵包房的「老氣」也是無法被情懷濾鏡磨滅的。
  • 帶上這份麵包探店指南,五一向焙烤展的上海出發
    前線的準備工作正在如火如荼進行中,後方的我們也沒放鬆,重新收集盤點魔都甜品烘焙店,助你逛展之餘,能夠輕鬆探店。今天先從麵包說起。上海麵包房探店指南歐式麵包房 3家融合面房房 3家日式麵包房 1家韓式麵包房 1家1、La Boutique de Joël Robuchon 歐式麵包房
  • 帶上這份麵包探店指南,向五月焙烤展的上海出發
    前線的準備工作正在如火如荼進行中,後方的我們也沒放鬆,重新收集盤點魔都甜品烘焙店,助你逛展之餘,能夠輕鬆探店。今天先從麵包說起。 上海麵包房探店指南 歐式麵包房 3家融合面房房 3家日式麵包房 1家韓式麵包房 1家 1、La Boutique de Joël Robuchon
  • 魔都麵包大大大大測評,教你吃懂麵包!
  • 寒潮來了,還不去這些魔都麵包房囤貨!
    如果你還沒聽過Farine,那你有必要更新一下城中熱店了。Farine在法語裡是麵粉的意思,這家位於武康路的麵包房的確使用的是法國的優質麵粉,好的材料是美食的重要基礎。老闆Frank就是法國人,Farine是一家典型的法式麵包房,未踏入店門就能聞到濃鬱的麵包香味。大面的落地玻璃使得充沛的陽光可以照進店內,加上好聞的麵包味,幸福就是這麼簡單。
  • 杭州首家港式麵包專門店!香港老師傅坐鎮,這些老底子麵包你肯定沒吃過…
    作為上海知名茶餐廳,新旺在1998年就首登滬上,光是菠蘿包一天就要賣出10000個!」泉哥操著一口港式普通話,略帶惋惜地感慨道,「現在外面流行軟歐包,所有的麵包房都一窩蜂地去做軟歐,但我們還是想堅持這些老底子味道。」
  • 2020年滬上之行的奶茶+麵包
    2020年第一次出京之行因為Chinajoy去了趟上海,那麼來都來了,怎麼能少的了我最愛的奶茶+麵包…也真是一次高糖高碳之旅。2天喝了3家奶茶店的4杯奶茶,3家麵包店不下10種麵包…極限挑戰也不過如此,說說內心的感受。麵包總結就是貌似跟海鹽和芋泥這2樣東西掛鈎的比較多。
  • 滬上最火50家明星開的美食店!你吃過幾家?
    魔都的50家響噹噹的知名餐廳味道和人氣都沒得說!快來看看你都吃過哪幾家? (前方流量預警!料太多...)隨著繼承者們,來自星星的你之類韓劇的大熱,mango six 也開始火爆起來,大大小小的分店一間間冒出來, 朋友圈裡也開始流行放上一杯芒果椰奶,證明自己沒有out!你也不能落後哦!人均:35元
  • 滬上十家甜品店,總有一家能撩動你的心
    以下是柒柒為你搜羅的幾家滬上甜品店,不知哪家能撩動你的一顆「吃」心呢?這家店鋪不大,裝修的很乾淨,自開張以來就達到了火爆的程度,即使你去了也不一定能排的上座位,但是柒柒還是要給你安利這家,因為實在是好吃度爆表,並且就憑它在香港的名氣你也沒法拒絕這家店。
  • 17家子公司虧損,桃李麵包還無法取悅南方人的胃
    記者 | 馬越編輯 | 牙韓翔1有「麵包第一股」之稱的桃李麵包剛交上了一份不錯的半年報業績單。早餐是桃李麵包主要的消費場景,疫情期間由於很多早餐店無法營業,麵包便成為了很多消費者的早餐食品,加上桃李麵包廣布生產基地、銷售終端又覆蓋了許多大中小型超市及社區便利店,在供應上所受影響並不大。消費者之所以購買桃李麵包,和它多樣化的口味也有關係。
  • 秋日探店 | 麵包咖啡(好天氣)
    點擊「藍字」關注我們本文來自樓上裝修天崩地裂 被迫離家出走的我歡迎查收秋日探店的第二輯🆙這次介紹的幾家店都開了好幾年,大眾點評上的repo非常多,都是老朋友了。畢竟有本職工作,同時兼顧寫稿,我還是謹慎選擇那幾家長期光顧,咖啡麵包好吃,plus 非常適合辦公學習的咖啡店📍建國西路256號 建國西路X嘉善路交叉口「我的首選辦公據點」最早開在永康路上的老店,地方真的太小了,下午和周末人流高峰更是擁擠,不適合辦公,只能打包東西帶走。
  • 哈爾濱十一家麵包房美味「招牌甜品」!
    當然每一家成功的店都有自己的招牌,哈館小編帶你走進那些你熟悉的麵包房,品嘗一下招牌甜品,走起吧!這家店的乳香芝士也很贊,奶香濃鬱,更值得一提的是精巧可愛的包裝,給牛朋貼上了完美的標籤。它家甜品的賣相都很精緻吶。
  • 魔都網紅麵包房全新盤點!咬一口幸福感爆棚,365天不重樣!
    在麵包控眼中,麵包絕對是最治癒的良藥。今天小編為你深扒可頌的前世今生,盤點魔都21家精品烘焙麵包房。
  • 我在紐約|解僱所有員工的麵包房老闆:紐約市紓困方案不靠譜
    我在此前的文章中提到過,我自己和許多朋友都是這家麵包房的忠實擁躉,人們都親切地稱其為匈牙利麵包房。33歲的菲利普·比尼奧裡斯(Philip Binioris)是匈牙利麵包房的第二代掌門人。雖然他是在8年前才正式從退休的父親手裡接過了店鋪,但是從小就是跟著這家店鋪一起長大的。按照他的說法,這裡就是他的第二個家。
  • 2016烘焙展在即,去魔都必去的七家烘焙店
    【第一家】 Baker&Spice 地址:上海徐匯區安福路195號(近烏魯木齊中路) Baker&Spice 是一個時尚健康的麵包房,提供各款樸實質感、精緻有品味的麵包及蛋糕。位於安福路195號上的Baker & Spice是一家頗具人氣的麵包房,坐擁整幢小洋房的底層,大塊的落地窗讓視野變得通透,原木的裝修風格簡約舒適。在陽光溫暖的日子裡,與友人坐在門口處的長桌旁一同消磨時光,是一個不錯的選擇開放式的櫃檯上鋪陳著各式麵包和西點,剛烤好的麵包散發著誘人的麥香。勾的人想要趕快買一隻,大快朵頤一番。
  • 麵包去哪吃:盤點魔都的那些洋氣美味麵包房!
    文 | cyan holy 圖 | cyan holy 許佳璇編輯 | 英澤 來源:大城小店
  • 桃李麵包一口氣關閉兩家公司,「麵包第一股」還是無法徵服全國人的胃
    來源:時代財經作者:時代財經 王言 編輯:鄭方圓「麵包第一股」桃李麵包(603866.SH)全國化之路正在遭遇挑戰。事實上,今年上半年,在桃李麵包整體業績雙增長的背景下,多家子公司仍處於虧損狀況。根據半年報數據,桃李麵包37家主要子公司中有17家虧損,主要集中於華南、華中等非「傳統」市場。針對分公司虧損情況以及未來的經營計劃,11月27日,時代財經聯繫桃李麵包方面並發去採訪函,但截至發稿,未獲得回復。
  • 為什麼德國麵包是世界上最好的?
    這些電影場景很好,但當你真正開始做生意時——就像美國人傾向於做的那樣——很明顯,世界上最好的麵包來自德國。在這裡,麵包確實支撐著美國人的文化。德國人有更多的麵包房,比世界上大多數國家吃更多種類的麵包。麵包種類 如今,當其他國家的快餐車供應玉米餅和漢堡作為午餐時,德國卻堅持標準的麵包房,所有的麵包房都備有「belegte Brotchen」,這種麵包房的麵包卷有各種餡料——真正的德國快餐
  • 三年圈粉無數的麵包房二號店終於開了!再也不用從城西趕去城東買啦~
    >顛覆你的味覚想像!短短三年不到,TA家就緊緊抓住了嘉興「麵包控」的胃,二號店試營業三天,已經是人潮不斷。這「根」造型奇特的麵包真的讓人意外完全可以當作零食吃給吃客君的第一印象是麵包界的麻花!咯嘣脆停不下來!
  • 56°的新年禮物丨你在這家既有逼格又有料的麵包房排隊受過的傷,老闆要用免費來安撫你
    新年禮物大派送56°給帶娃吃粉絲贈送2018年的新年禮物啦禮物第一波1,56°麵包房公園茂店請100位粉絲吃麵包(50元以內免單)2,今日起,56°麵包房公園茂店麵包全場5折禮物第二波作為帶娃吃鄭州的粉絲,咱們的娃說什麼也不能連個靠譜麵包都吃不上啊!想到要給粉絲們推薦靠譜的麵包房,本絨就蠻開心的,我私下很喜歡的麵包房56°bakery終於有機會推薦給大家了。一邊推薦美食,一邊薅老闆的羊毛,不亦快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