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朝西南路招討司史實辨誤

2020-12-20 澎湃新聞

遼朝西南路招討司史實辨誤

2020-12-16 15:3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原創 程嘉靜 中國社會科學網

西南路招討司是遼朝創設的重要軍政機構,也稱作「西南面招討司」「西南面都招討司」。《遼史·太祖紀》載,神冊元年(916)「秋七月壬申,親徵突厥、吐渾、党項、小蕃、沙陀諸部,皆平之。俘其酋長及其戶萬五千六百……十一月,攻蔚、新、武、媯、儒五州,斬首萬四千七百餘級。自代北至河曲逾陰山,盡有其地。遂改武州為歸化州,媯州為可汗州,置西南面招討司」。《遼史·百官志》載「西南面都招討司,太祖神冊元年置。亦曰西南路招討司」。學界多據以上二則史料,認為西南路招討司設置於神冊元年。事實上,西南路招討司應設置於會同元年(938)。就其軍事防控對象而言,也應分階段討論,不能籠統概之。

設置時間辨

遼朝設置西南路招討司,不能忽略其重要的歷史背景。《遼史·地理志五》記載:「太祖平党項,遂破天德,盡掠吏民以東。後置招討司,漸成井邑,乃以國族為天德軍節度使。」此係指神冊五年遼朝兩次攻打後唐天德軍(治今內蒙古烏拉特前旗烏梁素海西岸、烏拉山北部),十月攻佔其城,擒後唐天德節度使宋瑤,俘獲其家屬,徙其民於陰山以南,之後「置招討司」之事。遼朝在陰山以南之地統治根基相對穩固後,設置西南路招討司才被提上日程。

關於《遼史·太祖紀》提及的遼太祖在神冊元年改武州為歸化州之事,《遼史·地理志》如是記:「歸化州,雄武軍,上,刺史。本漢下洛縣。元魏改文德縣。唐升武州,僖宗改毅州。後唐太祖復武州,明宗又為毅州,潞王仍為武州。晉高祖割獻於遼,改今名。」其追述了後唐太祖、明宗、潞王時武州分別稱為武州、毅州、武州,直到晉高祖石敬瑭割獻燕雲十六州於遼,遼改武州為歸化州,並未提及遼太祖時武州改為歸化州之事。938年,因燕雲十六州歸遼,遼朝改年號為「會同」,正式升幽州為南京,而改南京為東京。因而遼朝改新州為奉聖州、武州為歸化州是在情理之中。

武州如果在神冊元年就在遼朝的控制之下,何以又會屬於後唐政權?石敬瑭又怎會獻上武州?因此,武州應是會同元年之後才被改稱歸化州,之前一直屬於五代各政權,媯州改為可汗州與之相同。在此背景之下,遼朝設置了西南路招討司,暗合了二州改稱之後設置西南路招討司的事實。

雖然遼太祖耶律阿保機所置部族中有部分隸屬西南路招討司,但這並不意味著其設置於太祖時期。例如,突呂不室韋部與涅剌拏古部,均為太祖時所設,節度使屬東北路統軍司,有學者認為東北路統軍司是遼朝在東北地區設置的重要軍事機構,其前身是東北路詳穩司,成立時間大致在鹹雍七年(1071)至大康三年(1077)之間,則不能以某部族的設立時間來斷定所屬軍司的設置時間。遼太宗天顯十年(935)秋七月丙申,後唐河東節度使石敬瑭為其主所討,遣趙瑩因向西南路招討盧不姑求救。可見,935年已經設置西南路招討使,這也是現有史料中關於西南路招討使最早的記載。三年後,燕雲十六州歸遼朝,遼朝全面改革官制,在此基礎上為了更好地管理西京地區從而設置了西南路招討司。因而僅依據《遼史·太祖紀》和《遼史·百官志》就判斷西南路招討司設置於神冊元年,實際上是對史料的誤判。其設置時間應以會同元年為是。

軍事防控對象的演變

西南路招討司下轄豐州天德軍、雲內州開遠軍、寧邊州鎮西軍、東勝州武興軍和金肅州河清軍。作為遼朝西南重要的軍政建制,西南路招討司起到了震懾絲綢之路上諸小國的作用,對遼朝的河西經略具有重要戰略意義,它和西北路招討司協同作戰、相互配合,共同維護著遼朝的北疆防線。西南路招討司的軍事防控對象並非一成不變,而是根據周邊形勢的變化而變化。

西南路招討司初設之時,目的是防範陰山南北以及幽雲地區的西南諸部及五代諸政權,此可追溯到遼太祖時期。遼太祖建立政權伊始,陰山及幽雲地區就是西南防禦的重要區域,神冊元年,遼朝雖然出兵攻陷了代北河曲及陰山地區,但是在此地的統治並不穩固。直至神冊五年擒宋瑤,徙民陰山南,陰山之地才基本得以控制,進而成為遼朝重要的管轄區域。遼太祖時期設置的二十部族中,乙室部作為防守西南邊境的部族,鎮守於鴛鴦濼,而鴛鴦濼在今天的河北省張北縣西北境,很明顯其所防禦的主要是幽雲地區。其他諸如涅剌部、迭剌迭達部、品達魯虢部、烏古涅剌部等均是由不同部族組成,他們大多鎮守在遼朝的黑山,今天的內蒙古大興安嶺南側,則遼太祖時期從陰山經今張北以北多倫一直到大興安嶺南側即是其主要的防控區域。遼太宗繼承了遼太祖的遺產並將燕雲十六州收入囊中,因而乘勢正式設立西南路招討司,此時的西夏還不足以對其構成威脅,其防控對象和遼太祖時期是一致的。

隨著遼朝版圖逐漸擴大以及北宋、西夏的建立,西南路招討司的軍事防控對象也相應發生變化。《遼史·百官志》「北面邊防官」條載「西京諸司,控制西夏」。西南路招討司屬於西京諸司之一,控制西夏是其重要任務,這應是西夏建立之後的事情。北宋政權於960年代後周而立,西南路招討司的防控對象從五代政權轉變為北宋政權。

這種變化從遼聖宗析分的三十四部族中可見一斑。這些部族中除涅剌越兀部、斡突盌烏古部等分別保留或重置了部分鎮戍黑山北部的室韋、烏古民戶之外,西南路招討司下轄諸多唐古戶,諸如梅古悉部、頡的部、匿訖唐古部、鶴剌唐古部等,其為党項民,反映了遼朝因俗而治的一種治國方略,同時也說明遼夏間的軍事較量,不排除西夏境內的部分党項人歸化遼朝,得以析分為遼朝內部族的可能。遼興宗朝,由於李元昊稱帝及興平公主去世等一系列重大事件的發生,導致遼夏關係一度緊張,遼興宗於重熙十三年(1044)和十八年兩次親徵西夏,西南路招討司都扮演了重要角色,尤其是後一次對西夏的功伐戰爭,西南路招討司和西北路招討司聯合作戰,重創西夏。

北宋雍熙三年(遼統和四年,986年),宋太宗應雄州知州賀令圖等奏請決定發起攻遼之戰,以收復燕雲故地,即所謂的「雍熙北伐」。遼朝派西南面招討使韓德威等協同作戰,牽制了深入蔚州、平州之宋軍,保障了遼朝燕雲地區的安全,後被加封為統軍使。北宋人餘靖在宋仁宗慶曆三年至五年(遼興宗重熙十二年至十四年,1043—1045)出使遼朝,其筆記中記述了西南路招討司的職責——管理河西邊事。

遼朝中晚期,在河西地區最主要的角逐對象是西夏和北宋。遼聖宗以後,西南路招討司的軍事防控對象由初設之時的陰山南北以及幽雲地區的西南諸部及五代諸政權逐漸轉變為西夏與北宋。

西南路招討司的駐所在西京道的豐州(今內蒙古呼和浩特市東),其職責除了軍事防禦外,還兼具政治、經濟等諸多方面,對遼朝政權的穩固起到了重要作用。

(本文系敦煌研究院院級重點項目「敦煌晚期石窟研究」(2020-SK-ZD-1)階段性成果)

(作者單位:赤峰學院歷史文化學院)

相關閱讀

文明探源的科學性思考漢武帝與甘泉宮「圖畫」之事從古代都城規劃看城建理念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網-中國社會科學報

原標題:《遼朝西南路招討司史實辨誤》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遼朝的一代猛將耶律休哥
    遼景宗和遼聖宗統治時期,遼朝已經發展到一個新的階段,並且已經完成了封建化的過程。遼朝的建立民族是契丹族,他們原本是遊牧民族,生活在馬背之上,根據脫脫等人在《遼史·營衛志》中記載,契丹族「畜牧畋漁以食, 皮毛以衣, 轉徙隨時, 車馬為家」。後來經過遼太祖建立遼朝之後,契丹族開始由傳統的原始社會逐漸步入了奴隸社會。
  • 遼朝的南進為何淺嘗輒止?
    契丹人創建的遼朝,與緊隨其後的金朝、蒙元截然不同——後兩朝堅定不移、持續不斷的南進,意圖攻滅宋朝,一統天下;遼朝的南進則是淺嘗輒止,完全沒有將其作為既定的國策,而是希望與宋朝維持相對的和平態勢。兩個典型的例證足以說明遼朝沒有足夠的企圖心:第一,遼朝創立之初,阿保機在擁有武力上的壓倒性優勢的前提下,並沒有將北漢攻滅,而是選擇將其保留下來並給予必要的援助,作為與中原王朝之間的戰略緩衝區。
  • 女真人在遼朝管控下,悄然崛起……
    具體說來,「系籍女真」也稱「系遼女真」或「系案女真」,也就是所謂「熟女真」,指的是納入遼朝人口正規統計、相對正常進行課稅課捐的女真族群,這部分人口原先居住在渤海國境內(大約在今天朝鮮鹹鏡北道、鹹鏡南道一帶和圖們江、鴨綠江兩岸),渤海國被遼朝滅亡後,他們直接與契丹人和高麗人為鄰,生活水平和生產力發展均長期受較其先進的其他民族影響,遠遠超過生活在東北北部的其他女真人。
  • 是誰阻斷了遼朝的南進之路?
    沙陀騎兵契丹人創建的遼朝,雖然在相當長的時期內稱霸北方草原,並且由於沙陀人石敬瑭進獻「燕雲十六州」而把疆域推進到長城以內,然而,由於兩個極其鮮明特徵的存在,遼朝自始至終只能算作一個異族創建的邊疆王朝如同其他在北方草原上強勢崛起的異族王朝一樣,遼朝並非沒有進軍中原的渴望、企圖和實際行動,然而,兩次主動的嘗試全都以失敗告終,難進之路被阻斷,最終不得不反其道而行之,向西向北發展。契丹人的第一次嘗試是在王朝的創建者阿保機時代進行的。
  • 香山最古老陵墓埋葬遼朝「僭偽之君」,如今已無跡可尋
    1991年天寧寺塔重修時,在塔頂發現了《大遼燕京天王寺建舍利塔記》刻石,其中載明:「皇叔判留守諸路兵馬都元帥府事、秦晉國王,天慶九年五月二十三日奉聖旨起建天王寺磚塔一座。舉高二百三尺,相計共一十個月了畢。」在塔記中列名的大德高僧中,就有一位「香山寺僧智選」,由此可以推測耶律淳與香山有著不一般的關係。
  • 彷徨在文化交流十字路口,遼朝契丹人的文娛活動裡的異域風情
    在戰鬥力強悍的遼朝軍隊的保護下,境內外各民族交流頻繁,遼朝契丹人的娛樂生活變得豐富多彩,屬於遼人的特色娛樂文化也應運而生。遼朝契丹人娛樂文化是西域胡風、中原漢地農耕文化與以契丹族先源民族本身文化為主體的北方草原文化的相互交融、並存與發展的結果。
  • 唐嫣主演的《燕雲臺》,帶我們進入北方遼朝的一段風雲歲月
    講到北宋,繞不開的北部對外關係就是遼國和後來的金國,在我國的電影和電視劇中,關於遼國的描寫,都是側面形象,主要的衝突點在於宋遼之間的幾場戰爭,從宋太宗趙光義北伐失敗,到「澶淵之盟」,遼國都是作為對立面存在的,我們認識遼朝,也是把她當作番邦。
  • 遼朝的復國史——梳理北遼、西遼、東遼、後遼、後西遼的歷史脈絡
    接下來,我們就來梳理一下遼朝之後皇族耶律氏顛沛流離的復國史。1、北遼(公元1122年3月~1123年11月)公元907年,大唐王朝滅了之後,帝國一分為二,南為宋,北為遼,遼朝的建立尚在宋朝之前44年。遼朝鼎盛時期,東起庫頁島,西至阿爾泰山,《遼史》稱其「幅員萬裡」。蒙古人與契丹人系出同源,皆為東胡鮮卑的一個分支,二者最初以大興安嶺為界,東為契丹,西為蒙古,遼朝時期,蒙古在契丹人的統治之下。
  • 真偽莫辨的出處、釋義、典故、近反義詞及例句用法 - 成語知識
    真偽莫辨,莫:不。真假分辨不清。出自:《隋書·經籍志》:「戰國縱橫,真偽莫辨,諸子之言,紛然淆亂。」近義詞有:真偽難辨、真假難辨,真偽莫辨是中性成語,可作賓語、定語;指難以分辨。真偽莫辨的詳細解釋:成語名稱:真偽莫辨(zhēn wěi mò biàn)成語釋義:莫:不。真假分辨不清。
  • 《燕雲臺》蕭燕燕歷史原型:執政27年,讓遼朝成為最鼎盛的時期
    《燕雲臺》蕭燕燕歷史原型:執政27年,讓遼朝成為最鼎盛的時期 文/無計文史熱播劇《燕雲臺》自開播以來,就深受大家的關注。不僅僅是因為豪華演員陣容,這部劇的劇情和歷史背景就讓大家頗感驚喜與好奇。但《燕雲臺》卻從與北宋為敵的少數民族統治國家遼朝為背景開始講述。而該劇的主演在歷史上的遼朝中,都有歷史原型。那麼《燕雲臺》作為大女主劇,唐嫣飾演的「蕭燕燕」歷史原型又是誰呢?
  • 青牛白馬是重要戰略資源,也是遼人圖騰,為何遼朝祭祀卻要宰殺?
    遼朝相對宋來說牛馬的更容易養、數量也多一些,但是在以農業為主的舊時代裡,牛馬這種戰略資源也是不可多得。而且根據後世的研究,白馬青牛更多的是象徵著遼朝男(皇帝)女(後方勢力)氏族的平衡,多年以來已經成為重要的圖騰。那麼為什麼會每到祭祀就宰殺青牛白馬呢?
  • 《燕雲臺》還原遼朝皇家禮儀,皇后大婚需要跨過十二個馬鞍
    唐嫣主演的大女主戲《燕雲臺》已經殺青有些時間了,近日網上有消息稱這部劇已經進入招商階段了,預計今年年內就會跟大家見面了,作為一部以遼太后為原型的古裝歷史劇,《燕雲臺》在製作上可以說還原了遼朝的皇家禮儀,其中皇后大婚的禮儀更是表現得細緻入微。
  • 《招搖》搖瀾夫婦情話甜甜:路招搖誤吻厲塵瀾,害羞摸臉超可愛!
    《招搖》搖瀾夫婦情話甜甜:路招搖誤吻厲塵瀾,厲塵瀾害羞摸臉,超級可愛!厲塵瀾認出了假扮琴芷嫣的路招搖,然後兩個人就開始狂撒糖,這種一對一撒糖模式已經不夠他們玩了,開始需要大場面了。畢竟春天到了,又到了該找對象的季節了。
  • 《我們的西南聯大》:讓剛毅堅卓精神薪火相傳
    原標題:探班電視劇《我們的西南聯大》:以剛毅堅卓精神激勵藝術創作  西南聯大是中國近代教育史上的一個傳奇,梅貽琦、張伯苓、聞一多、朱光潛、華羅庚等上百位在各個領域卓有成就的大家都曾在這所大學任教。今年再現這段傳奇歷史的電視劇《我們的西南聯大》已拍攝完成,有望年內與觀眾見面,讓我們一起走近幕後團隊。
  • 無問西東:沈光耀原型和他身後的西南聯大
    後來,鄧稼先輾轉來到雲南昆明,考入了西南聯大物理系。▲《中國現代科學家(六)》紀念郵票之一核物理學家鄧稼先 / 視覺中國有相似經歷的還有李政道,從淪陷區逃亡到昆明的路,讓不滿16歲的他經歷了九死一生。他花了三年時間,才到了雲南,師從吳大猷。
  • Iphone誤刪除了備忘錄怎麼恢復?利用這3招,快速復原!
    Iphone誤刪除了備忘錄怎麼恢復?利用這3招,快速復原!我們會隨時在備忘錄記載一些重要的事項防止忘記,那麼在使用過程中不小心誤刪除了重要的備忘錄怎麼辦?重要的記錄丟失肯定會帶來很大的麻煩,下面小編分享三個小技巧,助大家快速復原解煩憂!
  • 人生如路,一步錯,終身誤
    人生如路,不可能平坦如鏡,多坎坷;不可能一帆風順,常曲折。01做事:走對了路,步步輕鬆,書海暢遊遠;走錯了路,步步難行,孤木風雪狂。路,走錯一步,悔恨終生;友,交錯了人,留下陰影;情,付錯了心,難愈傷痕。
  • 從影視到文旅讓西南聯大精神與年輕人深度連接
    無論從當年璀璨群星教書育人取得的輝煌成就看,還是就一代文化精英救亡圖存積澱的歷史價值而言,「西南聯大」在今天都是一個光芒逼人的坐標,一個自帶超級流量的符號,具備了打造「西南聯大精神IP」的條件和優勢。  2017年西南聯大建校80周年時,以西南聯大為歷史背景的多部影視作品熱播,位於昆明的原西南聯大舊址也成為熱門旅遊目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