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吃餃子,耳朵不受凍,6種餃子寓意好營養高,學會過年也不愁

2021-12-26 時尚星範

冬至吃餃子,是我國的傳統習俗,每年農曆冬至這天,不論貧富,都要吃上一碗熱乎乎的餃子。在民間還流傳著一句民諺「冬至不端餃子碗,凍掉耳朵沒人管」。冬至吃餃子來源於張仲景治耳朵的故事,所以人們冬至吃餃子也是為了紀念張仲景,同時還有對健康美好生活的追求。冬至吃餃子,耳朵不受凍,這6種餃子寓意好營養高,學會過年也不愁!一起看看吧!

【薺菜豬肉餡】

具體做法:豬肉去皮洗淨,切成大塊,放入絞肉機中,打成肉末,倒入一個大盤中,加入鹽、生抽、蠔油、料酒,朝著一個方向,攪拌均勻。薺菜洗淨,焯水10秒,撈出過涼,擠幹水分,切成小粒,倒入花生油拌勻,再和肉末混合拌勻,香噴噴的薺菜肉餡就拌好啦!薺菜諧音「聚財」,寓意財源廣進,很適合逢年過節的時候吃。

【胡蘿蔔玉米豬肉餡】

具體做法:豬肉去皮洗淨,切成大塊,放入絞肉機中,打成肉末,倒入一個大盤中,加入鹽、生抽、蠔油、料酒、十三香,朝著一個方向,攪拌均勻。胡蘿蔔去皮洗淨,擦成細絲,再切成小粒;玉米洗淨,把玉米粒一排排削下來。把胡蘿蔔和玉米放入肉末中混合,倒入花生油拌勻即可。胡蘿蔔顏色紅亮,代表著生活紅紅火火。

【韭菜豬肉餡】

具體做法:豬肉去皮洗淨,切成大塊,放入絞肉機中,打成肉末,倒入一個大盤中,加入鹽、生抽、蠔油、料酒,朝著一個方向,攪拌均勻。韭菜洗淨,控幹水分,切成小粒,倒入花生油拌勻,再放入肉末中混合拌勻即可。韭菜餃子也叫「久財餃」,寓意財富取之不盡用之不竭。

【胡蘿蔔蓮藕雞肉餡】

具體做法:雞胸肉洗淨,切成大塊,放入絞肉機中打成肉末,倒入盤中,打入一個雞蛋,朝著一個方向拌勻,再加入鹽、生抽、蠔油、料酒、白胡椒粉拌勻。胡蘿蔔和蓮藕去皮洗淨,切成小粒,放入雞肉中拌勻,再放入花生油拌勻即可。逢年過節吃雞肉,有大吉大利的寓意,這款餡料,減肥也能吃哦!

【蘿蔔苗豬肉餡】

具體做法:豬肉去皮洗淨,切成大塊,放入絞肉機中,打成肉末,倒入一個大盤中,加入鹽、生抽、蠔油、料酒、十三香,朝著一個方向,攪拌均勻。蘿蔔苗洗淨,下鍋焯水1分鐘,撈出過涼,擠幹水分,切成小粒,倒入倒入花生油拌勻,再放入肉末中混合拌勻即可。冬天吃蘿蔔苗,對身體健康十分有利,在這裡也祝大家闔家安康、萬事如意!

【香菇白菜豬肉餡】

具體做法:豬肉去皮洗淨,切成大塊,放入絞肉機中,打成肉末,倒入一個大盤中,加入鹽、生抽、蠔油、料酒、十三香,朝著一個方向,攪拌均勻。白菜洗淨,切成小粒,加入鹽拌勻,醃製一會,擠幹水分;香菇去根部,清洗乾淨,擠幹水分,切成小粒。香菇和白菜放入肉末中混合,再放入花生油拌勻即可。白菜有百財之意,香菇又有鼓財之意,寓意腰包鼓鼓,財運亨通。

這6款寓意好又營養的餃子餡,大家喜歡嗎?冬至大家還喜歡吃什麼餡的餃子呢?留言和我們分享一下吧!期待您的留言哦!

註:本文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於網絡,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後臺留言通知我們,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並同時向您表示歉意

山西的炒麵花樣百出,您吃過幾種?有的怕您聽也沒聽過

煮餃子時,別開鍋就丟進去煮,記住這3點,餃子不粘不破還美味

太原人,以前冬天吃的這些,現在你還能吃到嗎?

山西10種有奇奇怪怪名稱的小吃,您知道嗎?您吃過幾種

煮餃子時,牢記「1味料3竅門」,餃子不破皮,不混湯,鮮香美味

相關焦點

  • 冬至,不吃餃子凍耳朵
    關於冬至吃餃子不凍耳朵的說法有很多,得到普遍認同的有兩個:其一為紀念「醫聖」張仲景「祛寒嬌耳湯」之恩。
  • 冬至吃餃子的由來及意義寓意 冬至吃餃子有什麼特殊含義
    冬至吃餃子的由來冬至吃餃子相傳與東漢末年著名醫學家張仲景有關。張仲景出生在沒落的官潦家庭。其父親張宗漢是個讀書人。在朝廷做官。由於家庭的特殊條件,他從小就有機會接觸到許多典籍。他勤奮好學,並且酷愛醫學。
  • 今日冬至丨北方吃餃子,南方吃湯圓
    我國南方一些地方有冬至宴飲的習俗。北方多數地方有冬至吃餃子的習俗,吃餃子成為多數北方中國人冬至的風俗。古人喜賀冬至,冬節是「時年八節」之一,各種冬至節日食物非常之多。 酬神祭祖 我國南方很多地方在冬至這天都會過節慶賀。冬至是時年八節之一,南方地區有在冬至酬神祭祖的傳統。
  • 冬至吃餃子,餃子會升高血糖?學會4個方法,糖友也能放心吃餃子
    冬至大如年,冬至你吃餃子了嗎? 餃子是一種大家耳熟能詳的傳統食物,過年那天北方人都會煮上一鍋餃子,一大家子人在一起熱熱鬧鬧的說笑聊天。但是對於糖友們來說就要注意啦,用精面做成的純肉餡餃子對糖尿病人來說就是讓血糖失控的主要原因。
  • 明日冬至吃餃子,你知道由來嗎?這幾種餃子餡最適合冬至吃!
    冬至吃餃子「冬至吃餃子」都吃了這麼多年,那你知道這其中由來嗎?今天我們就來聊聊這冬至為什麼要吃餃子?另外,民間還有一些關於冬至吃餃子的諺語,比如「冬至不端餃子碗,耳朵凍掉沒人管」,「吃了餃子湯,勝似開藥方」等。由來二在北方一些地區都有「冬至大如年」的說法,這一天也算是一個小年。過年的時候新舊交替,吃餃子也有「交子之時」的說法。
  • 冬至吃餃子不凍耳朵?錯了,應該吃餛飩!
    所以冬至也有「長日」的說法。在古人看來,冬至這一天雖然黑夜最長,意味著寒冬降臨。但冬天來了,春天還會遠嗎?於是認為過了冬至,陽氣逐漸萌生。萬物開始萌動了。在這樣的文化認知背景下,「冬至」不但是二十四節氣之一,而且還是古代的一個大節,相當於如今的元旦,自古就有「冬至大如年」的說法。
  • 明天冬至別忘了吃餃子,關於餃子的傳說你知道嗎?
    俗話說「冬至不端餃子碗,凍掉耳朵沒人管」,所以到了這天,北方家家戶戶都要吃餃子,寓意身體健康,也蘊含著對來年最美好的祝願。張仲景在冬至壽終,又埋葬在以前冬至舍"祛寒嬌耳湯"的地方,所以為了紀念「醫聖」張仲景,每年冬至家家戶戶都要包餃子吃,久而久之,冬至吃餃子的習俗便由此而生了。
  • 冬至大如年,吃這6種傳統美食,寓意圓滿又安康,順應時節身體好
    冬至吃什麼?分享6種傳統美食,好吃又好做,溫暖滋補過冬天。從冬至開始,天氣越來越冷,意味著進入了長達81天的「數九寒天」。冬至作為一個重要的傳統節氣,有冬至大如年的說法。在很多地方有冬至吃傳統美食的習俗,寓意圓滿又安康,順應時節身體好。
  • 冬至吃什麼|冬至是幾月幾號2020年|冬至吃餃子寓意
    冬至是幾月幾號2020年|冬至當天吃什麼|冬至吃餃子寓意:小編現整理了冬至是幾月幾號2020年、冬至當天吃什麼、冬至吃餃子寓意的相關內容,希望幫大家更好的了解冬至。冬至是幾月幾號2020年:2020年12月21日,星期一,農曆十一月初七
  • 冬至不吃餃子為什麼會「爛耳朵」?
    冬至冬至,民間有「冬至大如年,民間小團圓」之說,家裡的老人也會在冬至這天叮囑我們一定要吃餃子。「不然會凍耳朵」,為什麼會有「十月一,冬至到,家家戶戶要吃水餃」這種習俗呢?冬至吃水餃和凍耳朵有什麼關係?大家可能對《傷寒雜病論》這本書並不陌生,這本書集醫家之大成,被歷代醫者奉為經典。作者張仲景,被封為」醫聖」, 而冬至吃餃子就是為了紀念他的 「祛寒嬌耳湯」之恩。相傳張仲景在長沙做太守期滿後,告老還鄉。還鄉時節,正值冬季,寒風刺骨,河水結冰。
  • 冬至的習俗與美食有哪些 ?冬至為什麼要吃餃子?
    冬至的傳統美食1、吃餃子:餃子是北方的傳統麵食,在很多傳統節日中北方人都會吃餃子,冬至日也不例外,俗話說「冬至大如年」所以,北方在冬至日家家戶戶都會吃餃子,並且民間還有冬至日吃餃子不凍耳朵的說法。2、吃湯圓:上海地區冬至日都會吃湯圓,因為湯圓寓意著「團圓」「圓滿」,冬至日吃湯圓是個好兆頭。
  • 護眼食譜|冬至吃餃子,護眼健康又好吃怎麼做?
    「冬至不端餃子碗,凍掉耳朵沒人管」在我國北方許多地區,每年冬至日,都有吃餃子的習俗。因為在冬至之後,標誌著即將進入一年中最寒冷時節,吃餃子有「消寒」之意。諺云:「十月一,冬至到,家家戶戶吃水餃。」相傳醫聖張仲景告老還鄉時看到受凍的百姓,便用羊肉和一些驅寒藥材以及麵皮,包成像耳朵的樣子,做成一種叫「驅寒嬌耳湯」的藥物,施捨給百姓吃。後來,每逢冬至,人們便模仿做著吃,形成了習俗。今天又是一年冬至日,我推薦兩種包餃子的方法。保證讓你包出健康又好吃的「護眼水餃」。
  • 冬至快樂!|一隻餃子的獨白
    當太陽直射南回歸線時,我們迎來了一年中最後一個節氣——冬至。接下來就讓我這個冬至的「主角」來帶大家了解一下這個溫暖的節氣吧!我是一顆圓圓滾滾活潑可愛膚白貌美的餃子。我看到這個世界的時候,我的旁邊有一群和我一樣圓圓滾滾活潑可愛膚白貌美的餃子,當然了,這其中我最美。
  • 春節吃什麼傳統食物 過年春節吃餃子吃魚吃年糕的寓意
    春節期間按照我們中國人的習俗,吃飯的時候必須雞鴨魚肉擺滿桌子,不管是許久未見的老友,還是久別重逢的親戚,見面必須一起吃上一頓好的。那麼春節的時候吃什麼傳統食物合適呢?過年時為什麼要吃餃子吃魚吃年糕呢?這三樣東西有什麼寓意?
  • 你一定不知道:冬至吃餃子是為了紀念誰?
    我們都知道端午節是為了紀念屈原,那麼,你知道冬至是為了紀念誰嗎?冬至吃餃子每年農曆冬至這天,不論貧富,餃子是必不可少的節日飯。諺云:「十月一,冬至到,家家戶戶吃水餃。」那麼冬至為何吃餃子呢?(註:十月一,是十月又一的意思,也就是十一月。)
  • 俗話說,冬至餃子夏至面!那冬至為什麼要吃餃子呢?
    各地在冬至時有不同的風俗,北方地區有冬至宰羊、吃餃子、吃餛飩的習俗,南方地區在這一天則有吃冬至米糰、冬至長線面的習慣,而蘇北人在冬至時吃大蔥炒豆腐。遼寧大學文學院教授楊太說,冬至吃餃子,是不忘「醫聖」張仲景「祛寒嬌耳湯」之恩。至今南陽仍有「冬至不端餃子碗,凍掉耳朵沒人管」的民謠。
  • 冬至快到了,提前教你做西葫蘆雞蛋餃子,吃了不凍耳朵
    ,我們這邊冬至有吃餃子的風俗,俗話說,冬至不吃餃子,凍掉耳朵。說實話,今年的氣溫相比往年確實比較冷,現在離過年還有快兩個月的時間,外面的氣溫已經降到零下20多度了,出門轉一圈,回來需要緩老長時間才會暖和一點。外面寒風凜冽,屋裡暖氣熱和,北方就這一點好,冬天外面再冷,只要有暖氣,家裡就熱乎乎的。在家包上一桌餃子,全家人坐在一起暖暖和和地吃上一頓餃子,是多麼幸福的一件事情,所以冬至時節,建議大家也包上一次餃子。
  • 冬至到,除了餃子,湯圓、年糕也是美味選擇……
    冬至時,很多北方地區的人們吃餃子、吃肉湯,南方一些地區吃湯圓,還有地區冬至有著別樣美食,一起看看這一天全國各地吃什麼吧。北方:冬至餃子不凍耳朵冬至這一天,北方大部分地區流行吃餃子。俗語說「好吃不過餃子」,冬至也不例外。
  • 冬至不可錯過的餃子,從皮到餡皆營養
    今天冬至,大家的第一個想到的說就是吃餃子,說到冬至吃餃子這一習俗,不得不說說這位「醫聖」張仲景。相傳東漢時,曾任長沙太守的張辭官回鄉之時,正值冬至。他看到白河兩岸人們面黃肌瘦,饑寒交迫,不少人的耳朵都凍爛了。
  • 冬至到,小布請您吃餃子!
    既然冬至節這麼重要,小布就想考考大家了,大家知不知道我國古代最早制定「冬至節」的地方是哪裡呢?沒錯,就是咱們西安,古都西安被認為是最早制定冬至節的地方,也是官方最早將冬至定為二十四節氣之一的地方。我國南北各地在冬至時有不同的風俗,經過歷史發展,形成了獨特的節令食文化。我國南方一些地方有冬至宴飲的傳統,而北方多數地方則有冬至吃餃子的習俗。相傳醫聖張仲景告老還鄉時看到受凍的百姓,便用羊肉和一些驅寒藥材以及麵皮,包成像耳朵的樣子,做成一種叫「驅寒嬌耳湯」的藥物,施捨給百姓吃。後來,每逢冬至,人們便模仿做著吃,形成了習俗。